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研究探索经鼻蝶入路垂体瘤的手术方法。方法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21例。结果全切17例,近全切4例。结论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手术野暴露直接、恢复快等优点,是垂体瘤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尹宏 《吉林医学》2013,34(3):497-498
目的: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治疗垂体瘤效果分析。方法:对60例垂体瘤患者采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结果:所有患者成功接受手术,肿瘤全切46例,次全切11例,部分切除3例,无死亡病例及严重后遗症,手术时间30~60 min,平均40 min。术后2例出现短暂性尿崩,1例出现出现短暂性垂体功能低下,经临床处理后均好转。随访3~48个月,平均12个月,原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1例复发,术后病理证实均为垂体腺瘤。结论: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垂体瘤是一种创伤小、简便、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随着术者手术技巧的熟练和经验的提高、内镜配套器械的完善,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的应用就会越广泛,一定能得到更好的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显微镜与神经内镜下经单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75例在我院择期行经单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垂体瘤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神经内镜辅助手术,对照组采用显微镜辅助手术,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全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77、9.925、11.323,χ2=4.026,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89%)显著低于对照组(40.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54,P<0.05)。结论神经内镜下经单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内窥镜下经鼻入路切除垂体瘤的局部应用解剖,探讨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瘤方法和临床意义。方法:在研究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的局部解剖的基础上,对本组30例经影像学和内分泌学检查诊断为垂体瘤的病人,行内镜下垂体瘤的切除术。结果:本组30例病人经影像学和内分泌学检查,全切除18例,大部分切除12例,术后尿崩10例,经治疗短期均治愈,术后头痛头昏症状均消失,视力改善9例,月经紊乱、向心性肥胖、多尿多饮等症状均有所改善,视力下降1例,无脑脊液漏。结论:经内镜下鼻蝶入路尽可能减少手术的损伤并保持鼻腔的完整性,在减少手术死角的基础上比较满意的切除垂体瘤,并缩短住院时间,但必须严格训练熟练掌握手术技巧。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瘤的局部应用解剖,探讨显微镜下经鼻腔-蝶窦入路手术切除垂体瘤的疗效和临床意义。方法:总结分析2009年1月到2010年12月之间在我科行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的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临床疗效。结果:本组患者肿瘤全切45例,次全切11例,部分切除2例。所有患者有不同程度改善,术后头痛症状均消失,视力、月经紊乱、向心性肥胖、多尿多饮等症状有所改善。结论: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瘤方法简便,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技术和手术显微镜结合单鼻孔经蝶微侵袭垂体瘤切除的效果。方法从2003年7月~2005年8月在神经内镜和手术显微镜下单鼻孔经鼻蝶入路切除23例垂体瘤。结果在神经内镜和手术显微镜下全切肿瘤19例,近全切4例,术后21例内分泌化验恢复正常,10例视力好转,4例病人出现暂时性尿崩,2例病人出现脑脊液漏,均于1~2周后恢复。23例病人随访3~16个月,未见复发,无传统唇下入路常见的唇部麻木、鼻中隔穿孔等并发症。结论神经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瘤能达到微创的目的,能更好显示鞍上和鞍旁的肿瘤,神经内镜能清晰显示手术显微镜不能看清的部位,而手术显微镜能提供三维视野,在经鼻入路过程及切除鞍区肿瘤的主体等方面具有其优势,二者结合能更安全更完全切除肿瘤。  相似文献   

7.
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垂体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下经鼻腔-蝶窦入路手术切除垂体瘤的疗效及并发低钠血症的相关因素和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6年1月期间,在我科行内镜辅助下经单鼻腔一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1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影像学(CT和MRI)及血液内分泌激素检查,且均在内镜下经鼻蝶手术切除病变。术后病理证实为垂体瘤,所有患者获得6~24个月的随访。结果:肿瘤全切125例,次全切50例,部分切除9例,所有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20例患者术后出现低钠血症,该病的发生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及是否为功能性腺瘤密切相关。经相关治疗后低钠血症均可治愈。结论:内镜辅助下经单鼻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方法简便、显露清楚、术中视野和鼻腔结构清晰,肿瘤切除相对彻底,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垂体瘤手术入路。术后低钠血症的几率低于传统经鼻蝶手术入路,且主要发生在垂体大腺瘤患者。随着临床实践经验的积累和内镜技术的快速发展,此种手术入路必将得到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陕西医学杂志》2016,(1):35-36
目的:探讨全麻下神经内镜引导经鼻蝶入路切除术治疗垂体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垂体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全麻神经内经引导下经鼻蝶入路切除术治疗和经额下或额颞入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P<0.05)。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出血时长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全麻下神经内镜引导经鼻蝶入路切除术治疗垂体瘤的临床效果良好,明显好于传统经额下或额颞入路手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神经导航引导下经单鼻孔蝶窦人路(经鼻蝶人路)垂体瘤切除术的应用效果,并总结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及要点。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5月我院择期经鼻蝶人路行垂体瘤切除术患者110例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经鼻蝶人路垂体瘤手术,观察组采用神经导航系统定位下垂体瘤切除术,观察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人路与瘤体偏差的距离和肿瘤全切率等。并实施相应的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鼻腔及导航使用前的各项准备,术后严密的病情观察、鼻腔护理、并发症的预防等有效措施。结果11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死亡病例。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手术入路与瘤体的偏差距离明显低于对照组,肿瘤全切率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后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神经导航引导下经鼻蝶人路治疗垂体瘤定位准确、全切率高、出血量及并发症少,做好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垂体瘤切除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垂体瘤应用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80例垂体瘤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40例),对照组实施显微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治疗,实验组实施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优良率与对照组比较,对照组低于实验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垂体瘤应用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垂体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2例垂体瘤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显微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试验组患者给予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出血量、肿瘤体积减少程度、内分泌激素下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肿瘤体积减少程度和异常内分泌下降更高,鼻腔出血、脑脊液漏、尿崩症等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患者明显下降(P<0.05)。结论针对垂体瘤患者采用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可以明显降低术中出血量,减少瘤体体积,异常激素水平明显下降,有效控制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神经导航在经鼻蝶垂体瘤术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在经鼻蝶垂体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神经导航技术经鼻蝶切除34例垂体腺瘤。术前行三维重建,确定手术入路,术中实时导航,监测肿瘤切除程度。结果34例在神经导航引导下均能精确定位,肿瘤全切24例,次全切10例。仅有8例术后出现短暂尿崩,其余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神经导航定位准确、安全、简便,在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中起到重要作用,但肿瘤的安全切除仍依赖手术医生的技术。  相似文献   

13.
柳红艳 《大家健康》2017,(12):97-98
目的:探析全麻下神经内镜引导经鼻蝶入路切除术治疗垂体瘤的疗效.方法:2015年12月至2017年1月78例该院收治的垂体瘤患者,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9例,其中参照组给予经颅手术治疗,治疗组则采用全麻下神经内镜引导鼻蝶入路切除术治疗,对比其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优良率与参照组相比较高(P<0.05);且出血量较参照组少,出血时间较参照组短(P<0.05).结论:针对垂体瘤采用全麻下神经内镜引导经鼻蝶入路切除术治疗效果显著,创伤小,出血量少,安全性好,术后恢复较快,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神经内镜和影像导航辅助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技术和影像导航技术结合应用于垂体瘤切除的效果。方法 在神经内镜和影像导航辅助下经鼻蝶入路切除31例垂体瘤,其中泌乳素腺瘤13例,生长激素腺瘤5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7例,无功能腺瘤6例。结果 内镜和影像导航辅助下全切肿瘤25例,近全切5例,大部分切除1例,术后31例内分泌化验恢复正常,14例视力好转,2例病人出现一过性脑脊液漏。27例病人随访3~14个月,未发现复发,无鼻中隔穿孔、萎缩性鼻炎等并发症。结论 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瘤具有深部照明好,鼻腔结构损伤小优点,而影像导航在判断术者位置、确定鞍底位置、切除肿瘤范围等方面具有其优势,二者结合能提高手术全切率,减少创伤,是垂体瘤手术治疗的较佳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川例垂体瘤卒中的临床特点及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收治垂体瘤卒中患者30例,均采取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将肿瘤切除。结果:本组30例患者中,28例肿瘤全切除,全切率93.33%:2例次全切除。22例急剧视野改变、视力下降者中,20例术后明显改善。22例内分泌异常者中,21例术后症状得到改善。无死亡病例出现。结论:垂体瘤卒中患者尽早采取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具有肿瘤全切率高、侵袭性小、内分泌紊乱及视力改善明显等优势,较好地保护了垂体功能,是治疗垂体瘤卒中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T神经导航在经鼻蝶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的应用。方法在35例经鼻蝶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中应用神经导航技术,术前行CT扫描,在导航系统工作站中进行图像三维重建及制定手术计划,术中应角导航指导手术操作。结果35例导航手术均能精确定位,术中导航误差在1.5mm以内,术后1—3个月复查MRI扫描示肿瘤全切24例、次全切10例、部分切3例。术中无正常组织损伤,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神经导航在经蝶窭入路内镜下垂体腺瘤切除术中起有效的辅助作用,定位准确、安全性高,有利于提高肿瘤切除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罗勇  王凡  陈治军  梁武 《中外医疗》2013,32(2):49+51-49,51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手术方式、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行垂体瘤切除术的90例垂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全切除70例(77.78%),次全切17例(18.89%),部分切除3例(3.33%);组织病理学检查均证实为垂体腺瘤,其中泌乳素腺瘤49例(54.44%),生长激素腺瘤29例(32.22%),混合瘤5例(5.56%),无功能性腺瘤7例(7.78%)。所有患者均获随访3~24个月,大多数患者可获得明显的治疗效果。结论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瘤具有简单方便、创伤较小、安全有效、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可作为微小腺瘤、局限于鞍内垂体瘤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8.
孙文杰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7,42(12):1714-1715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舒适护理在神经内镜下单鼻孔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2例神经内镜下单鼻孔经鼻蝶入路垂体瘤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实施围手术期基础护理,观察组采取围手术期舒适护理,即在围手术期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加强了心理舒适护理和呼吸道舒适护理方法.对2组病人手术后72 h舒适度及家属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病人手术后72 h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病人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神经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围手术期应用舒适护理能改善护理效果,提高病人舒适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了经单鼻蝶入路的适应征及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例垂体瘤患者实施了经单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结果:20例垂体瘤患者肿瘤全切除17例,近全切除2例,部分切除1例.随访3个月至2年,肿瘤消失18例.结论:经单鼻蝶入路切除垂体瘤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  相似文献   

20.
韦硕  范月超  杨帆 《浙江医学》2018,(13):1486-1488
目的比较显微镜与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的疗效。方法对59例垂体瘤患者行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其中神经内镜下手术33例(内镜组),显微镜下手术26例(显微镜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率、肿瘤全切除率、肿瘤复发率等。结果与内镜组比较,显微镜组手术时间明显较短,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率、肿瘤复发率均较高,肿瘤全切除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显微镜与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在现阶段有各自的优缺点,临床上应根据疾病类型及患者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在今后垂体瘤临床治疗过程中,内镜治疗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