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病例资料患者,男,38岁,6年前出现左上腹胀痛不适,偶尔发作,未予重视。近2个月胀痛不适渐加重,进食后明显,伴食后呃逆,并于晨起时扪到左腹部包块,遂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查体:左上腹触及一包块,20 cm×30 cm大,有波动感。B超检查见脾下极囊性占位病变,30 cm×40 cm×30 cm大。上腹部核磁共振水成像检查示:左膈下囊性占位病变,32 cm×41 cm×30 cm大(图1),考虑脾脏来源。遂择期全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性,25岁.因"B超检查发现左上腹囊性占位7d"于2011年1月2日入院.患者7d前体检腹部B超探及胃大弯旁有一约90 mm类圆形囊性包块.上腹部CT示:左上腹脾胃间有一截面为8.9 cm×8.8 cm囊性占位性病变,病变内侧壁与胃体大弯侧无分界,外侧壁局限性增厚,增强扫描后病变囊壁强化,见图1a.查体:一般状况良好,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腹平软,左上腹可触及囊性包块,边界清,全腹无压痛,肠鸣音正常.入院后查血CEA、CA199正常.  相似文献   

3.
患者,中年男性,因“体检发现腹腔占位性病变”入院。患者7年前体检时B超检查发现右侧腹腔囊性占位,具体大小不详,未遵医嘱进一步检查及治疗,平时无不适症状,饮食及大小便正常,未按时体检及随访。后患者发现右侧腹部隆起明显高于左侧腹部,偶有右侧腹部胀闷不适感,遂至我院就医。入院查体:腹部右侧明显膨隆,右侧腹部可及一大小约20 cm ×16 cm的质韧包块,界限清楚,无压痛,活动度差,包块表面光滑,与周围组织无粘连,腹壁表面未见红肿及破溃。术前检查腹部超声示:腹腔内巨大囊性病变,考虑良性病变。腹部增强CT示:腹腔巨大囊性占位性病变,考虑良性可能性大(图1~3)。完善术前检查后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取腹正中探查切口,进腹后见囊性占位病变大小约26 cm ×22 cm ×18 cm大小,包膜较薄且完整,包块位于腹膜后升结肠后方,上界位于肝缘下,下界至盆腔,包块囊壁部分与后腹膜及侧腹膜致密粘连,无法分离,由侧腹膜切开,游离囊性包块,术中包块因囊壁较薄,部分出现破损,破损处可见白色黏稠脂样物流出,吸引器吸出部分白色黏稠脂样物约300 ml,后继续钝性+锐性分离包块,切除部分侧腹膜及后腹膜,完整切除包块,送冰冻病理示:腹膜后表皮样囊肿。确切止血,修补缝合侧腹膜及后腹膜至基本完整,于腹膜前间隙、右侧结肠旁沟、盆腔各置橡皮引流管一根,逐层关腹。术毕。术后给予抗感染、补液支持治疗,患者恢复好,切口愈合佳,饮食及大小便恢复正常。术后常规病理示:腹膜后表皮样囊肿。后患者顺利出院。  相似文献   

4.
患者 ,女 ,5 1岁 ,因左侧腰部及下腹部疼痛 3个月余 ,加重 1个月于 2 0 0 4年1月 2日入院。查体 :体温 :37℃ ,血压 :12 0 / 80mmHg ,腹部软 ,脐左可触及一约6cm× 10cm包块 ,质硬 ,活动性差 ,腹部无明显压痛。妇检 :左侧附件可及一包块 ,压痛不明显 ,活动度差。B超示子宫后方不均质包块 ,左侧中下腹囊性包块 ,左肾积水。腹部CT检查示左侧卵巢占位性病变累及子宫 ,左肾输尿管积水 ,盆腔少量积液 ,左腹膜后囊性占位 ,胆囊结石。初步诊断为 :①左腹膜后囊性占位 ,②左肾输尿管积水 ,③左侧卵巢占位。经术前准备 ,在硬膜外麻醉下经腹行探查手…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性,51岁.行健康体检时B超发现"腹膜后囊实性包块",无腹痛、腹泻、发热、恶心及黄疸等症状.复查CT示:胰头颈部囊实性占位,约10 cm×6 cm,增强后无强化,囊腺瘤可能性大(见图1).  相似文献   

6.
病例资料 患者,女,24岁,因“发现腹部包块逐渐增大半年”入院.查体:左上腹明显隆起,可触及一巨大包块,下界位于脐下3 cm,表面光滑,质地中等,无明显压痛.X线胸片示左膈前份局限性隆起,心肺未见异常.腹部彩超示上腹部查见直径约20 cm低回声团块,上达膈肌,左达脾门,边界清楚,形态规则.CT示左上腹见最大截面约16 cm×19 cm大囊性包块,无强化,边界清晰,邻近脏器被推挤,考虑为左上腹巨大囊性占位.  相似文献   

7.
病例1女,31岁,因发现腹部包块7个月入院,无疼痛、发热、恶心、呕吐等。B超发现右中上腹脊柱右侧前方有一14cm×10.5cm大囊实性包块,内有弱回声点,包膜完整。CT检查示右侧腹腔内有一囊实性低密度肿块,10cm×10cm大,囊性区CT值为20Hu,实性区为44Hu。术中见右上腹腹膜后、十二指肠  相似文献   

8.
<正>病人,男,38岁。间断性便血1年,间断性腹痛2个月。坐位缓解,进食后疼痛减轻,伴反酸乏力,后背放射痛。无传染病史。体格检查:上腹部稍膨隆,可触及一质韧包块,大小约10 cm×10 cm,活动性差,无压痛,叩诊时有震颤感。实验室检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45 U/L,谷氨酰转肽酶 114 U/L,其余正常。腹部彩超检查提示肝弥漫性回声改变(脂肪肝)、上腹部囊实性包块(图1)。上腹部CT检查提示腹腔多发囊实性占位,倾向黏液性肿瘤(图2)。行开腹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性,64岁,因“发现上腹部肿物2年、上腹部疼痛不适2个月”于2010年4月25日入院.体检: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上腹部稍隆起、可扪及一个15 cm × 15 cm×10 cm大小肿物,质中,活动度差,无压痛,肝脾未及肿大.化验检查: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CA19-9、CA125和血尿淀粉酶均正常.超声检查提示胰头部囊实性包块,内有分隔且回声不均匀;上消化道钡餐检查示十二指肠圈增大,结合临床考虑胰头占位(图1).  相似文献   

10.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21岁。因体检发现脾脏占位6 d入院。否认有腹部外伤史。查体:腹部平坦;左上腹轻度压痛,无肌紧张,脾下缘距左锁骨中线与肋缘交接处5 cm,边缘钝,质地中等。腹部B超:脾区可见大小134 mm×129 mm的囊性包块,边界清,形态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可见稍强回声区。CDFI显示其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CT示脾脏巨大囊性占位,边缘清楚,大小约13.7 cm×12.6 cm,CT值约12 Hu。  相似文献   

11.
正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9岁,因"检查发现右肾占位7 d"入院。患者因"宫颈炎"于外院住院时超声发现"右中腹部右肾肾门处包块,性质待定",查全腹部CT平扫+增强示:(1)肝肾间隙区占位,考虑囊性可能性大,其他待排;(2)右侧肾积水,阑尾及盆腔未见明显异常(图1)。患者为求进一步诊治,遂入我院治疗。患者平素偶有腰腹部隐痛不适,无尿频尿急尿痛,无肉眼血尿,既往无腹部、盆腔肿瘤病史。查体:双肾区无隆起,右上腹可扪及16 cm×10 cm大小包块,固定,质韧,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80岁.因"上腹胀半年,B超发现上腹腔囊性包块6 d"入院.半年前出现腹胀,渐加重.自觉腹部渐增大、隆起,并出现食欲下降.B超示上腹部囊性包块,肝内胆管扩张.查体:神志清,精神状况一般.巩膜轻度黄染.上腹部膨出,中上腹可扪及一肿块,大小约30 cm×38 cm.肿块下至脐水平线,质软,表面光滑,无明显压痛.  相似文献   

13.
正患者男性,45岁,2015年11月18日,因发现右侧腹股沟区包块8 d伴疼痛慢诊入安徽省立医院。既往无慢性病史。病程中排便排气正常。查体:体温正常,腹部无固定压痛、肌卫、反跳痛。包块位于右侧腹股沟韧带下方,约6 cm×3 cm×2 cm,伴有轻度的触痛,平卧后不能还纳,表面皮肤无红肿。彩色B超提示"囊实性包块"。血象正常(WBC6.57×10~9/L,N 67.6%)。术前诊断考虑腹股沟区包块性质  相似文献   

14.
患儿,男,6岁。因发现上腹部无痛性包块,且逐渐长大4月入院。查体;腹平软,上腹部剑突下编左扪及6cm×5cm大包块,无触痛,质地中等,表面光滑,边界滑,不活动。B超报告肝内多发性囊肿。包虫皮内试验阳性,肝功正常。患儿有狗羊密切接触史。故以“肝包虫病”行剖腹探查。术中见上腹部触及的包块位于左肝叶下缘突起,约7cm×6cm大,囊性,左肝实质内触及大小  相似文献   

15.
<正>患者,女,77岁。因"发现腹部包块肿大1个月,体检示左肾占位病变"收住我院。病程中无腰痛及肉眼血尿等典型症状。专科检查:左肾区可触及大小约20cm包块,质地较硬,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无压痛及叩击痛。彩超提示左肾巨大实质性占位病变,大小18cm×16cm,边界清楚;CTA提示左肾占位病变,大小约17.4cm×15.9cm×14.2cm,考虑为嫌色细胞癌可能。左肾积水,左肾静脉及下腔静脉受压。患者在全麻下行经腹左肾癌根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 43岁, 因"发现腹膜后占位半个月"入院。查体:血压134/92 mmHg, 心率87次/min。腹部彩超检查:左中上腹、胰腺下方可见囊实性包块, 大小约10.2 cm×8.4 cm×8.4 cm, 边界清, 形态欠规则, 内部回声不均匀, 有液化区域, 无钙化, 后方回声增强, 肿瘤内可见3~4个点状血管或1条较长血管。肿瘤与腹主动脉及左肾动脉关系密切。胸腹盆部增强CT检查:左侧腹膜后见类圆形囊实性肿块, 边界较清, 增强扫描实性部分呈中度强化, 囊性部分未见强化, 病变范围约8.8 cm×7.9 cm×8.4 cm, 周围脂肪间隙模糊(图1)。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45岁,因"体检发现脾脏占位1周"入院.查体无阳性体征.上腹部CT提示"脾胃间隙低密度占位:脉管瘤?囊肿?包裹性积液?".术中见胃底大弯侧有1个约3 cm×2 cm大小的囊性肿块,被脾脏部分包绕.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性,16岁。因下腹部迅速增大包块10余天,感腹胀、呕吐入院。入院查:腹部高度膨隆,腹壁浅静脉怒张,剑突下耻骨联合上可触及一巨大包块。包块质中度,边界清,表面光滑,活动性差,无压痛,呈囊性,震水感强。B超提示:剑突下至耻骨联合,双侧腰部为一巨大囊性包块约12cm×20cm大小。血红蛋白95g/  相似文献   

19.
1病例患者,男,22岁,因"发现腹腔占位1周"入院,患者1周前无明显原因发现腹腔占位,无腹痛、腹胀,无恶心、呕吐,近期体重无明显改变。曾患胰腺炎病史,已治愈,查体:腹膨隆,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软,左上腹部可触及包块,约10.0 cm×7.0 cm,质韧,边界不清,轻压痛,无反跳痛。腹部B超示左上腹囊实性包块。  相似文献   

20.
病例资料患者,女,11岁,因腹部包块伴腹痛、腹胀1周入院。查体:腹部高度膨隆,腹围75 cm,全腹压痛明显,无反跳痛,腹部可触及一巨大包块,质硬,活动度差。甲胎蛋白(AFP)>1 210μg/L。血清糖链多肽抗原CA125为280.6 U/L。CT检查示:腹腔内巨大囊实性占位,约11 cm×20 cm×30 cm大,上至剑突,下至盆腔底部,周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