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对3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相关显著,其中父母教养方式中积极的维度与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呈现正相关,而消极的维度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总体幸福感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主观幸福感 (Subjective Well-being,SWB)是指个体依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作出的整体评价 ,反映着特定群体对生活状况的满意程度 [1 ]。最近 ,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与子女心理健康的关系普遍为心理及教育工作者所关注 ,研究内容多涉及人格障碍、神经症易感倾向及焦虑水平等。本研究试图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面进行探讨 ,旨在改善父母教养方式、提高子女生活质量。1 材料和方法1 .1 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总体幸福感量表 (GWBS)。1 .1 .1 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 (EMBU)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价值观、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价值观研究量表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山东某高校284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①主观幸福感总分与宗教型价值观呈显著负相关(r=-0.16,P0.01),其生活满意、社会性行为、人际关系和精力维度与经济型价值观呈显著正相关(r=0.12~0.16,P0.05);②主观幸福感与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呈显著正相关(r=0.15~0.16,P0.05),与父母拒绝否认、惩罚严厉、过分干涉保护呈显著负相关(r=-0.14~-0.35,P0.05)。结论持经济型价值观的大学生,其主观幸福感不一定高,但生活满意度较高;父母采用情感温暖、理解的教养方式,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较高,而采用拒绝否认、过分干涉保护及惩罚严厉的教养方式,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较低。 相似文献
4.
学习困难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学习困难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状况,并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学习困难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 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袁、总体幸福感量袁对121名学习困难学生进行评定。结果 学习困难学生在主观幸福感和父母教养方式上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回归分析表明,父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和母亲的偏爱被试对学习困难生的主观幸福感有重要积极影响,而父亲的严厉惩罚、拒绝否认对学习困难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有消极的影响。结论 学习困难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主观幸福感在性别上具有显著差异,学习困难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其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盐酸曲马多滥用者父母教养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中学生盐酸曲马多滥用者的父母教养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状况,并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中学生盐酸曲马多滥用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定量表,总体幸福感量表对121名中学生盐酸曲马多滥用者进行评定。结果中学生盐酸曲马多滥用者在主观幸福感和父母教养方式上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回归分析表明,父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和母亲的偏爱被试者对中学生盐酸曲马多滥用者的主观幸福感有重要积极影响,而父亲的严厉惩罚,拒绝否认对中学生盐酸曲马多滥用者的主观幸福感有消极的影响。结论中学生盐酸曲马多滥用者的父母教养方式与主观幸福感在性别上具有显著差异,父母教养方式对其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学生手机依赖与父母教养方式、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湖北省某高校大一至大三学生1477名集体施测,采用手机依赖评定量表(MPAI)测得手机依赖程度、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中文版(s-EMBU-c)测量被试的父母教养方式以及总体幸福感量表(GWB)测量幸福感水平。结果:大学生MPAI平均得分(36.7±11.5),女生得分高于男生[(37.8±11.2)vs.(35.8±11.6),P<0.01]。M PAI得分与父亲拒绝、父亲过度保护、母亲拒绝、母亲过度保护得分呈正相关(r=0.14~0.21,均P<0.01),与父亲温暖、母亲温暖及SWB得分呈负相关(r=-0.17、-0.16、-0.49,均P<0.01)。通径分析表明,主观幸福感在父母教养方式与手机依赖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其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73.8%和43.5%。结论:父母教养方式、主观幸福感与手机依赖的关系密切,父母教养方式能够通过主观幸福感影响手机依赖。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领悟社会支持、孤独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领悟社会支持、孤独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对南昌市9所高校的764名大学生采用Campbell幸福感量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孤独量表进行调查。结果①相关分析表明主观幸福感与父母教养方式、领悟社会支持、孤独感各因子及总分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②逐步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孤独总分、朋友支持、父亲过度保护、父亲情感温暖和理解4个因子对主观幸福感的联合解释量最大(R2=0.197,F=40.79,P<0.001);③路径分析表明,孤独感作为中介变量对家庭教养方式、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关系产生影响。结论①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总体处于中等水平;②父母的情感温暖和理解,领悟到更多的社会支持,有利于降低个体的孤独感增加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8.
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自尊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目的 :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自尊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尊量表”和“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对河北省 8所不同类型高校的 4 75 1名 (男 2 4 18名 ,女 2 333名 )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⑴父母情感温暖与理解以及父亲的过度干涉对大学生自尊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影响 ,而父母的严厉惩罚、拒绝否认以及父亲的过度保护对大学生自尊有消极的影响 ;(2 )异性父母的教养方式对独生大学生自尊的影响更重要 ,而对于非独生大学生 ,父亲和母亲的教养方式同样重要。结论 :对不同的大学生群体 ,父母教养方式对其自尊的影响形式不同。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大学生攻击性的特点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350名郑州市的大学生为被试,运用攻击性问卷、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对其进行测量。结果大学生的攻击性行为分别在是否单亲家庭(t=3.079,P<0.001)、是否担任班干部(t=-2.042,P<0.05)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的攻击性认知分别在性别(t=1.870,P<0.05)、是否单亲家庭(t=2.653,P<0.01)、是否担任班干部(t=-2.249,P<0.05)上存在显著差异;②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的攻击性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大学生的攻击性在性别、是否单亲家庭、是否班干部上存在显著差异;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的攻击性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人格障碍症状水平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大学生人格障碍症状水平、父母教养方式以及两者的相关。方法:分层抽样选取320名大学生被试,采用人格障碍诊断问卷第四版(PDQ-4 )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作为测量工具。结果:大学生在PDQ-4 各分量表上的得分与父母教养方式某些因子之间存在显著相关。人格障碍筛查阳性人群在父母教养方式某些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筛查阴性人群。结论:父母教养方式中某些因素可能是人格障碍形成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1.
大专生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该论文为了准确了解大专生的心理状态。大专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与本科生相比,受到的关注很少。以往关于大专生的研究大多局限于综述性的文章。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大专生的父母教养方式进行了分析。结果①男女大专生感受到不同的父母教养方式。男大专生感受到更多的父亲的过度保护,拒绝否认和母亲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女大专生感受到更多的母亲的偏爱,即男生感受到更消极的父母教养方式;②来自城市的学生比农村的学生感受到更多的父亲的过度干涉和母亲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③性别与来源在父母教养方式的3个维度上存在交互作用。城市女学生与城市男学生在父亲的惩罚严厉、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和母亲的拒绝否认3个维度存在显著差异。而农村女学生和农村男学生之间没有这些差异。结论城市女学生感受到积极的教养方式,城市男学生感受到最消极的父母教养方式。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自我概念与父母养育方式研究 总被引:32,自引:3,他引:29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我概念与父母养教育方式的关系。方法:以父母养充方式量表(EMBU)和田纳西概念量表(TSCS)为测试工具,对河北科技大海珠723名大学生进行了测评。结果:(1)大学生的自我概念与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正相关,而与父母的拒绝否认,惩罚严厉,过分干涉,过度保护负相关,(2)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对大学生的自我概念有极显著的积极影响,而父亲的拒绝否认,过度保护对大学生的自我概念有着有显著的消极影响;(3)父母养育方式对不同性别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影响在某些方面趋于一致,同时也存在一定差异,结论:父母养育方式对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李锐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9):1421-1424
目的探讨大学新生自我概念及与其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以唐山市某高校362名大学新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男女大学新生的自我概念在自我行动(t=2.260,P0.05)及自我批评(t=3.732,P0.001)上存在显著差异;2双亲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大学新生自我概念在道德自我(F=6.572,6.376;P0.01)、心理自我(F=7.211,P0.001;F=5.403,P0.01)、家庭自我(F=4.942,4.902;P0.01)、自我认同(F=6.756,6.963;P0.001)、自我行动(F=3.242,P0.05)和自我概念总分(F=5.060,4.823;P0.01)上存在显著差异,且文化程度越高差异越显著;3不同自我概念水平组大学新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在父亲过分干涉(t=2.730,P0.01)、父亲过度保护(t=2.256,P0.05)、母亲温暖理解(t=-2.758,P0.01)、母亲过度干涉或过度保护(t=2.771,P0.01)上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1大学新生在自我行动上,男生较女生积极;在自我批评上女生较男生积极;2双亲受教育程度越高,大学新生的自我概念越积极;3父母给予子女情感温暖与理解,子女较易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而过度干涉、过度保护则使子女形成消极的自我概念。 相似文献
14.
某校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与竞争态度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考察某校大学生的竞争态度以及家庭教养方式的基本情况,了解大学生竞争态度与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竞争态度量表(中国版)对某校25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在父亲的教养方式中,情感温暖因子与良性竞争态度得分呈显著正相关(r=0.195,P<0.01),惩罚和严厉因子、拒绝否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童年期负性生活经历与大学生自尊的关系。方法采用R osenberg自尊量表(SES)、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 BU)、童年期负性生活经历问卷(CTQ-SF)对55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测试资料采用SPSS16.0进行分析。结果①除过分干涉外,大学生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呈显著相关(r=0.25,-0.12,-0.13,-0.15;r=0.29,-0.13,-0.17);②大学生自尊与童年期的情感虐待、情感忽视及躯体忽视呈显著负相关(r=-0.14,-0.21,-0.13);③除父亲的过分干涉外,父母教养方式各维度与童年期负性生活经历呈显著相关(r=-0.43,0.36,0.26,0.10;r=-0.43,0.36,0.18,0.31)。结论父母教养方式与童年期负性生活经历均会影响大学生自尊。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 总被引:78,自引:4,他引:78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文版与主观幸福感量表对201名大学生进行测验。结果:在主观幸福感的三个成分中,大学生被试的生活满意度属中等偏下水平,积极情感频率偏低,消极情感的频率更低,综合起来看大学生被试的主观幸福感属中等水平。在主观幸福感及其主要成分生活满意度上,女生显著高于男生。相关分析表明外向性人格维度与幸福感及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与消极情感有显著负相关;神经质与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与消极情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稳定外向型人格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最高,其次是稳定内向型和不稳定外向型人格,幸福感水平最低的是不稳定内向型人格。结论:外向性与神经质等人格特征是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