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阔筋膜移植植重建掌指关节及预防肌腱再粘连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阔筋膜移地重建掌指关节及预防肌腱等再粘连的效果。方法:对21例患者应用阔筋膜游离移植重建掌指关节及预防肌腱再粘连,并配合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本组病例无一例需再次手术松解肌腱或因关节不稳,疼痛而再做关节融合术,17例随访半年至1年以上,平均失能仅10%。结论:阔筋膜移植重建掌指关节简单实用,通过早期功能锻炼,能恢复良好的关节功能和良好的肌腱滑动能力。  相似文献   

2.
手部掌指关节骨折容易产生术后掌指关节粘连,关节活动受限。特别是导致创伤后掌指关节僵硬的患者,因既往Ⅱ期功能重建时采用掌指关节融合术、关节成形术及自体足趾关节移植等术式存在牺牲关节活动度、术后易发生瘢痕粘连以及供区并发症等缺点。现在还可以选择人工关节置换的手术,但存在关节使用寿命,脱位等情况。掌指关节的活动度对手指功能影响较大,故恢复手部掌指关节内骨折患者术后手部功能对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作者自2011年3月至2013年11月回顾分析131例掌指关节骨折患者临床资料,以讨论丹参防治掌指关节粘连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1992年,应用掌长肌腱、腱周膜移植包绕腱缝合段的方法治疗手部的屈指肌腱损伤40例,预防肌腱粘连,术后加强早期功能锻炼,经随访,效果满意,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掌指关节复合组织缺损的显微外科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游离移植跖趾关节复合组织修复掌指关节复合组织缺损。【方法】应用吻合血管的第2跖趾关节、肌腱及皮瓣复合组织移植修复掌指关节、肌腱、神经及皮肤缺损11例。【结果】皮瓣全部成活,移植关节骨折均骨性愈合。随访6个月至3年,平均1.6年,手功能恢复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价:优2例、良6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72.7%。【结论】第2跖趾关节复合组织游离移植是修复掌指关节复合组织缺损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5.
康锦  杨博贵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6):1891-1893
目的:探讨"漂浮掌指关节"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6例42处手部同一掌指关节掌骨、近节指骨同时骨折作切开复位、理贝尔微型接骨板内固定系统及微型外固定系统治疗.结果:术后随访5~12个月,平均6个月,38处骨折全部顺利愈合,掌指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根据TAM评分,42处为优良,优良率为100%.结论:联合应用微型内外固定系统做超关节固定治疗手部"漂浮掌指关节"骨折,早期能达到坚强可靠固定,辅助以早期功能锻炼,手部功能恢复好,达到满意治疗效果.是治疗手部掌指关节部位骨折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远指间关节背侧肌腱及皮肤缺损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1例远指间关节背侧组织缺损伴伸肌腱(及止点)缺损患者采用微型骨锚钉联合掌长肌腱移植重建伸肌腱止点加皮瓣修复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5~18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创口感染及骨锚植入后异物反应。1例4个月后患指下垂,二期行关节融合。手功能评定标准采用Dargan功能评定法:优5例,良4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达81.82%。结论:采用微型骨锚钉联合掌长肌腱移植重建伸肌腱止点加皮瓣修复术治疗远指间关节背侧肌腱及皮肤缺损,能取得良好疗效,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手部外伤腱鞘缺损屈指肌腱损伤后粘连的防治一直是手术科领域研究的课题.我科于1990年以来,应用显微外科手术,采用自体大隐静脉移植重建腱鞘缺损17例,修复23根肌腱、鞘管,配合早期功能锻炼,经10个月~4 a随访,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模式健康教育在跖趾关节移植修复掌指关节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4月120例采用跖趾关节移植修复掌指关节手术的患者,在康复期(术后6 h~出院前)进行健康教育。对所有患者进行编号并随机抽取3组数字组成传统健康教育组、掌上健康教育组、多模式健康教育组各40例,其中传统健康教育组采用口头讲解,发放纸质资料等方式;掌上健康教育组采用制作视频和PPT资料,利用掌上电脑和手机微信进行健康教育;多模式健康教育组在传统方式的基础上,结合掌上健康教育,并通过互动模式,开展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后比较3组患者的康复锻炼正确率、康复锻炼依从性及满意度。结果:多模式健康教育组患者康复锻炼正确率、康复锻炼依从性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传统健康教育组和掌上健康教育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模式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指导跖趾关节移植修复掌指关节手术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促进患者指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沈杰  贺玉英  尹芳 《护理研究》2011,25(27):2506-2507
手掌指关节贯通缺损是临床上罕见损伤,既往多采用关节成形或关节融合、不重建血液循环的自体关节或异体关节移植,但均有缺陷[1,2]。目前,我科采用第二跖趾关节复合组织移植来治疗掌指关节的贯通缺损。2005年3月—2009年8月我科采用第二跖趾关节复合组织移植治疗掌指关节贯通缺损4例,  相似文献   

10.
肌腱损伤修复过程及粘连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肌腱损伤后愈合包括内源性愈合、外源性愈合两种形式.防止肌腱粘连的理想途径,是通过改善肌腱的营养状况和周围环境,来促进内源性愈合,抑制或减轻外源性愈合.常用的预防肌腱粘连方法有:全身或局部应用药物、保护和修复腱鞘、采用自体组织或合成材料代腱鞘、肌腱移植与腱鞘再造等,均取得了一定效果.采用可降解吸收的高分子生物材料屏障预防肌腱粘连,是近年来临床应用的热点.采用中医中药疗法、康复理疗及早期保护性活动,均可一定程度预防粘连发生.组织工程化肌腱移植,可能是今后研究的一个方向.在肌腱损伤早期,采用无创技术、非绞窄性缝合,手术中尽量保留或修复腱鞘,外周应用高分子生物材料包裹,术后结合康复理疗及早期保护下功能锻炼的综合治疗方法,可明显预防粘连发生,最大限度地恢复肌腱的滑动功能.  相似文献   

11.
屈指肌腱损伤术后常产生不同程度的粘连,阻碍肌腱的滑动,影响手指功能,需施行肌腱粘连松解手术。今采用训练患者以健手或他人协助早期活动的康复治疗方法,配合早期理疗,预防粘连收到良好的效果。1 对象与方法本组22例病人全部为屈指肌腱损伤,其中男15例,女7例,年龄13~56岁,拇指3例,食指7例,中指6例,环指3例,小指3例,新鲜损伤期修复10例,陈旧损伤Ⅱ期修复11例。方法:术后常用背侧短臂石膏托固定,腕屈45°,掌指关节屈曲50°~70°,指间关节能够伸直。术后24~48 h即可去除敷料,开始练习充分地屈曲和伸直被动活动,…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为减少肌腱吻合术后肌腱粘连的发生,早期进行肌腱功能练习越来越受到广大医师和护士的重视。我科自1992年10月至1998年3月,指导患者进行肌腱早期功能练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06例,男87例,女19例;年龄18~65岁,平均为32.3岁,均为屈指肌腱断裂。其中Ⅰ区8例,Ⅱ区36例,Ⅲ区14例,Ⅳ区13例,Ⅴ区35例。住院时间平均4~5周。85例得到随诊,随诊时间平均12周。2功能练习肌腱缝接术后3天开始被动屈曲掌指关节及指间关节,远侧指间关节3~5mm的范围内,每日2次,每次被动活动4次。术后5~14天每日被动…  相似文献   

13.
改良小指固有伸肌腱移位重建拇对掌功能:5年21例随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良小指固有伸肌腱移位重建拇对掌功能是治疗陈旧性正中神经损伤致拇对掌功能障碍的很多方法之一,为了解该治疗方法的远期效果是否优良,实验回顾性分析了2003-01/2007-12北华大学附属医院手外科接受过利用改良小指固有伸肌腱移位重建拇对掌功能患者97例,进行随访21例.应用<手功能评定标准的改定>的标准进行术后拇对掌功能的功能评定,测量患手拇指的长度T、拇指对掌活动中向掌心移动(mo)与离掌心移动(Mo):即手掌及4指在冠状面处于伸直位,拇指向掌侧尽量外展并与示指处于同一个矢状面内,测量拇指掌侧指间横纹中点(简称E点)至中指掌指关节掌侧横纹中点(简称F点)之间的的连线距离(简称该距离为Mo).拇指对掌功能重建后,测量患手拇指的长度及向掌心活动、离掌心活动拇指掌侧指间横纹中点至中指掌指关节掌侧横纹中点的距离,并分别计算它们间的比值.本组病例随访时间为1~14年,平均7.5年,可见利用改良小指固有伸肌腱移位术是重建拇对掌功能的良好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异体肌腱移植重建伸肌腱止点治疗锤状指畸形的疗效。方法:选择于2003-01/2006-03在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徐州医院骨科采用改良伸肌腱止点重建术治疗的锤状指畸形患者15例,均自愿参加观察。开放损伤2例患者于急诊1期予以手术治疗,闭合损伤13例患者在1周内予以手术治疗。①手术方法:臂丛麻醉,于末节指骨基底以远4mm偏背侧的尺桡两边对向钻孔,形成骨隧道,采用修剪合适的异体肌腱穿过骨隧道,在远侧指间关节背侧交叉后分别与伸指肌腱的侧腱束吻合(吻合前选直径1.0mm克氏针将远侧指间关节固定过伸位10° ̄15°),石膏托外固定,6周后拔除克氏针及拆除石膏进行末节屈伸功能锻炼。术后定期随访。②功能测评:测量手指最大伸直位掌指关节、近指间关节、远指间关节伸直受限角度的总和及手指屈曲位时指端与掌横纹之间的距离。优:伸指0°,屈指指端过掌横纹;良:伸指受限≤-15°,屈指指端达掌横纹。结果:15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术后随访2个月 ̄3年,平均19.5个月。所有患者伤口甲级愈合,无异物排斥反应。按Dargan功能评定标准,优12例(占80%),良2例(占13.3%),优良率达93.3%。1例因远侧指间关节僵硬而屈伸活动功能欠佳。结论:异体肌腱移植伸肌腱止点重建术是治疗锤状指畸形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骨外科     
940166手部“无人区”屈肌挂修复术后的康复护理/刘慧生//护理学杂志一1993,8(3)一110一In 功能恢复主要靠患者的坚强意志,术前应介绍功能锻炼的必要性、重要性.并指导、示t范。针对思想动态,做好心理护理。术后早期采用橡皮筋牵引丰指,进行主动伸指被动屈指锻炼,橡皮筋张力尹掌指间关节处于半屈曲状为准,近掌指间关节保持60一70度,远掌指间关节50~6。度。橡皮筋无张力时,应协助做被动屈曲患指,一日数次。为预防肌胰再断裂和肌脯粘连,术后应协助患者进行较大幅度被动指关节活动。如出现手指僵硬,应配以电刺激、微波治疗或应用药物、温水浸…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腱鞘交错切开减压在治疗复发性并指畸形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6例复发性并指畸形的患者,常规在并指的连接处或挛缩部切开减张松解后,在指骨干掌侧避开近侧指间关节、远侧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处,分别作横切口切开屈肌腱鞘,指侧方作纵形切开腱鞘,但不切除腱鞘,并与横切口连成"Z"形.松解彻底后,各腱鞘关节部横切口错位缝合.再常规作指侧方植皮和指蹼成形术,但腱鞘侧方切开处不植皮.结果:所有切口均Ⅰ期愈合,皮瓣、指端血循良好.1例植皮区部分粘连,1例轻度屈曲畸形.术后随访半年至1年半,各患指外展达50°左右,外形和指屈伸功能已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结论:腱鞘交错切开减压在治疗复发性并指畸形中,较有效地解决了肌腱的粘连和恢复问题,临床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背景:为了提高肌腱损伤后的缝合修复强度、尽早开始主被锻炼、防止肌腱粘连,研究者们在不断地寻找更牢固的缝合方法。大于3cm的肌腱缺损.不能直接缝合,目前主要依靠自体、异体肌腱移植修复。目的:总结同种异体肌腱移植和外科修复运动性肌腱损伤涉及的生物力学研究现状。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及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1994-01/2011-10有关肌腱损伤的外科修复和同种异体肌腱移植修复的生物力学方面的文章,英文检索词为"tendon,biomechanical study,repair,suture,allogenetic tendon",中文检索词为"肌腱,生物力学,同种异体移植,缝合"。排除重复性及非中英文语种研究,共保留34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对肌腱吻合方法进行生物力学测量,能了解哪种方法更能满足早期功能锻炼的需要,更能有效防止肌腱再断裂和吻合处间隙形成,以便在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时有更大的安全性。深低温冷冻化和玻璃化保存同种异体肌腱移植在生物力学方面的表现与自体肌腱移植结果基本相同,可替代自体肌腱应用于移植修复肌腱缺损。  相似文献   

18.
对168例腕掌侧肌腱及血管损伤的患者进行术后分期护理,指导功能锻炼。术后关节活动度及手的功能恢复良好,提示术后护理对腕部肌腱血管损伤术后患者手部功能恢的康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掌背侧小夹板外固定结合掌侧石膏托外固定治疗掌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2月收治的闭合性第2~5掌骨干骨折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与试验组(43例)。两组均予以手法复位,对照组复位后采用掌侧石膏托外固定,试验组复位后采用掌背侧小夹板外固定结合掌侧石膏托外固定,对比两组疗效、手掌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手掌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掌背侧小夹板外固定结合掌侧石膏托外固定治疗闭合性第2~5掌骨干骨折,可加快患者掌指关节及指间关节功能恢复,有效降低肌腱粘连、关节僵硬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指伸肌腱吻合或修补术后,为使肌腱吻合端愈合良好,以往多采用掌侧石膏托,将手腕关节及指关节固定在背伸位,5~6周后方可去除石膏托,开始练习活动。但肌腱修复后,需要从周围软组织中长入血管来完成肌腱的愈合过程。因此肌腱损伤修复术后,粘连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病理变化。虽然伸腕肌及伸指肌等肌腱滑动的范围较短,术后粘连轻的对其功能影响不明显,但粘连严重者,对手的功能也会产生阻碍,影响工作和生活。近年来,我们采用低温热塑板材制作的手伸指肌腱夹板,在治疗师的指导下在夹板控制范围内让病人主动屈指,利用钢丝弹力被动伸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