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黄廷荣 《时珍国医国药》2001,12(12):1110-1110
美尼尔氏综合征 ,也称内耳眩晕症。现代医学称其为内尔迷路水肿。主要临床表现为发作性眩晕、呕吐、耳鸣及波动性听力减退 ,并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1 病因病机美尼尔氏综合征以眩晕为主证。多因内伤 ,疲劳过度而发病。病因复杂 ,历代说法不一 ,论述颇多 ,责之以风、痰、火、虚诸端。现代医学一般认为本病病因可能是由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引起迷路动脉痉挛 ,局部缺氧导致耳内淋巴产生过多或吸收障碍 ,引起膜迷路积水。近年来 ,多数医家认为此病既非单纯风火痰湿 ,亦非单纯虚证 ,而是肝脾肾虚为本 ,风火痰湿为标。临床以肝阳上亢 ,风痰内扰 ,…  相似文献   

2.
美尼尔氏综合征又名内耳眩晕征,系内耳病变。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可能是由于植物神经失调引起迷路动脉痉挛,继而迷路水肿及内淋巴系压力增高引起。此证属中医眩晕范畴。中医认为,外感六淫,内伤气血脏腑,皆可导致眩晕,而以风火、湿痰、正虚者居多。笔者认为,无论是风是火,是湿是痰,是虚是  相似文献   

3.
美尼尔氏综合征又称内耳性眩晕,主要表现为发作性眩晕、耳鸣及波动性听力减退.往往伴有口苦、恶心及呕吐等症状.确切的病因尚不明确.一般认为是由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引起迷路动脉痉挛,局部缺氧,导致内淋巴产生过多或吸收障碍引起迷路积水所致,亦有人认为本病可能为代谢障碍所致.本病属祖国医学眩晕之范畴.  相似文献   

4.
美尼尔氏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是一种特发的内耳病,基本病理改变为膜迷路积水。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旋转性眩晕,感音神经听力损失,耳鸣和有耳胀满感,发作间期无旋晕。中医认为本病属“眩晕”范畴,其致病因素多由风、火、痰、虚所致。四者之中,又以痰湿发病居多。因此临床上常用苓桂术甘汤、泽泻汤等加减治疗本病。西医则采用扩张血管、碱化血液以及镇静剂等方法治疗。为了探求一种  相似文献   

5.
美尼埃综合征是因内耳迷路水肿引起的以发作性眩晕、耳鸣、耳聋、头胀痛为典型症状,并出现眼球震颤、平衡失调、恶心、呕吐、面色苍白、血压下降、心率变慢等症状的疾病。中医虽无美尼埃综合征的说法,但此疾病与中医学"眩晕"的部分证型极为相似,故治疗上可为借鉴。中医学理论认为,眩晕的病因主要为脏腑内伤所致,以脾、肾虚弱居多,又有风火、痰湿等不同因素兼杂其中,且其病因属虚,表现若实,故认为本病多为本虚标实。  相似文献   

6.
复方丹参制剂治疗美尼尔综合征6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尼尔综合征称梅尼埃病又称迷路积水,是由于内耳的膜迷路发生积水,以致出现发作性眩晕、耳鸣、耳聋、头内胀痛症状的疾病。美尼尔综合征常见于中年人,初期多为单侧,随着病情的发展,9%~14%的患者可发展为双侧。病因不明,很多学者认为应属于身心疾病的范畴。美尼尔综合征发病的主要症状是眩晕。  相似文献   

7.
内耳性眩晕(以下简称本病)是以发作性旋转性眩晕以及耳聋耳鸣为特征的疾患,乃因内耳膜迷路水肿,前庭功能紊乱而引起。本病又称为耳源性眩晕和美尼尔氏病或美尼尔氏综合症,属于中医的眩晕范围。祖国医学对眩晕早就有明确的认识,如《内经》认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河间六书》则认为是风火为患:“风火皆阳,阳多兼  相似文献   

8.
李然  李海波 《新中医》2012,(2):121-122
美尼尔氏综合症又称迷路积水,是由于内耳膜迷路发生积水,以致出现发作性眩晕、耳鸣、耳聋、头内胀痛症状的疾病。美尼尔氏综合症所致眩晕的中医辨证虽有肝阳上亢、气血亏虚、肾精不足、痰浊中阻证型之分…,临床亦多采用疏风散热、平肝潜阳、化痰祛瘀、补益肝肾方法论治。而笔者认为“治水法”治疗绝大多数此类疾病是行之有效的,现浅述于下。  相似文献   

9.
从痰湿论治内耳性眩晕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耳性眩晕症,又称美尼尔氏综合症,属祖国医学"眩晕"范畴,为临床常见病证之一.其病因多端,风、火、痰、湿、瘀皆可致之,但据临床所见,痰湿致此者为多.笔者从痰湿分型论治,取效颇佳.  相似文献   

10.
美尼尔氏综合征,系内耳膜迷路水肿而致的以发作性眩晕、波动性耳聋和耳鸣为主要表现的内耳疾病.  相似文献   

11.
眩晕证属中医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它可见于现代医学多种疾病的一个临床症状。尤以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美尼尔氏综合征的眩晕居多。祖国医学认为眩晕的发生,为“痰、火、虚、风”所致,而我们认为“瘀”也是不可忽视的病因病机。“痰、火、虚、风、瘀”又往往相兼为病,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在多年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创立了清眩冲剂,用于各型眩晕证的治疗。现将临床资料齐全,属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美尼尔氏综合征所致眩晕症51例筛选出来,与30例西药综合治疗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治疗组51例,男29例,女22例;年龄…  相似文献   

12.
眩晕作为中老年人常见症,又是西医高血压病、美尼尔氏病、颈椎病、脑动脉硬化症等诸多疾病的主要证候,对它的研究颇具意义近年来文献中采用中医药治疗本症报道较多,对其病因病机及实验室检查也有一定研究,今就近5年来有关文献资料作一述评。1病因病机杨氏认为本病总属本虚标实,本虚为肝肾不足,气血虚弱标实乃风火痰湿为患(1);青氏认为发作期以风阳痰浊之标实为主;缓解期以肾精不足,气血亏虚多见(2)蒋氏在此基础上补充了瘀阻脑络的病因(3)李氏认为本病发作期实为肝风挟痰为主,虚以脾虚为主(4);白氏认为本病共同病理特点为…  相似文献   

13.
笔者在临床上经常接触到现代医学诊断为美尼尔综合征的患者来诊治。基于美尼尔综合征的主症是自觉四周物体旋转伴恶心,呕吐。从中医角度看属眩晕范畴,眩晕的病因主要有:《内经》认为肝气上逆,肝风内动。肾阴亏损,阴虚火旺,水不涵木,肝阳上亢。朱丹溪认为“无痰则不作眩”强调了“痰”在导致眩晕的重要性。张景岳提出“无虚不作眩”,认为成痰之本乃因脾肾虚亏,运化失健,聚湿生痰所致。由此可见,肝、脾、肾的功能失调为该病的主要病因,笔者将上述理论结结合临床实践分以下三型来治疗。1肝气都结此类眩晕较多见。现代医学认为,美…  相似文献   

14.
内耳眩晕症为临床常见病,属祖国医学“眩晕”范畴。祖国医学认为眩晕的发生与肝阳风火痰湿等诸多原因有关。现代医学认为,其病系由植物神经失调引起。迷路动脉痉挛,继而使淋巴产生过多或吸收障碍,导致迷路水肿及内淋巴系压力增高所致。临床表现多为急性反复性的患者突然感觉头晕、耳鸣,周围景物或自身旋转,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不敢睁眼及不能活动等,听力检查有感音障碍及重振现象,发作后往往有听力减退,长期反复发作可致永久性耳聋,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  相似文献   

15.
眩晕是常见病,它包括西医学的高血压、低血压、贫血、美尼尔氏综合征、神经衰弱、颈椎病等,中医认为,它是由风火痰虚瘀引起的清窍失养、头昏眼花为主的病症。笔者近年来遇到几例典型病例,经中医辨证论治效果尚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梅尼埃综合征也称内耳眩晕,是因内耳膜迷路积水,蜗管及球囊膨大,刺激耳蜗及前庭感受器引起耳呜、耳聋、眩晕等一系列症状,轻则眩晕欲仆、恶心呕吐,重则如坐舟中,不敢稍动,稍动则眩晕加重。现代医学病因尚不清。可能与变态反应、内分泌障碍、维生素缺乏及精神因素有关。祖国医学历代从痰、虚、风、火诸方面论治,有独到之处,兹就健脾化痰法治疗梅尼埃病之一心得,陈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中医药治疗耳源性眩晕近况510080广州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伟君耳源性眩晕又称美尼尔氏综合征,西医认为是由于内耳膜迷路水肿所引起的以自身或周围景物旋转性平衡感觉失常为主要症状的疾病。临床以眩晕、恶心、呕吐、耳鸣、听力减退为特征,本病属中医学眩晕...  相似文献   

18.
历代医家对眩晕有主风、主痰、主火、主虚之说.<内经>指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上气不足,脑为之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认为本病在肝在脑,病因属风属虚.后世在此基础上有所阐发,金元刘河间认为由于风火;朱丹溪则认为"无痰不作眩";明代张景岳宗<内经>上虚作眩之说,强调无虚不作眩.在临床实践中,眩晕常以虚中夹实而以虚为主者多见.根据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笔者归纳眩晕治疗三法,即清上,补虚,逐痰.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反复发作性眩晕68例,其中有美尼尔氏综合征62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6例。作者认为,两者发病机理虽异,但均以反复发作性眩晕为其临床特点,当同属于中医“眩晕”的范畴。作者从68例眩晕的临床表现分析,认为其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其虚多涉肝、脾、肾,其实则为风、火、痰。在治疗上,作者主张,眩晕发作期间,当本“急则治标”原则,以熄风、化痰、泄火为先,方用加味温胆汤;在眩晕缓解期间则改用参芪二陈汤以期巩固。文中并对温胆汤的作用以及加味温胆汤的药物组成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浅谈内耳眩晕病的治疗谢建华内耳眩晕病,亦称美尼尔氏病或膜迷路积水,是内耳病变。属于祖国医学眩晕病的范畴。历代医家本病的治疗不外乎风、火、痰、虚四种类型,现分述如下:风(即风阳内动)型本型多见于中老年,眩晕耳鸣缠绵持久,甚者如坐舟车之上,耳鸣低微如蝉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