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下肢静脉曲张属于"筋瘤"的范畴,俗称"青筋腿",是指下肢静脉由于静脉瓣膜功能不足导致的静脉血液倒流,浅表静脉因血液滞留而导致形成蜿蜒、曲折形态,隆起于皮肤表面或成团卷曲的一种疾病,包括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和继发性下肢静脉曲张。原发性静脉曲张仅大隐静脉、小隐静脉或其分支发病,其他静脉不受影响,除浅静脉曲张外没有其他不  相似文献   

2.
下肢静脉曲张是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之一,是下肢浅静脉系统扩张、伸长、迂曲,甚至盘曲成团。一般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本文主要介绍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症。一、病因静脉壁软弱、静脉瓣膜缺陷和静脉内压力持久地升高是下肢静脉曲张的主要原因。静脉壁薄弱和静脉瓣缺陷,与遗传因  相似文献   

3.
下肢静脉曲张是常见的血管疾病 ,是指下肢浅静脉系统处于伸长、扩张、蜿蜒迂曲状态 ,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大类。后天性下肢静脉曲张多发生于持久从事站立工作或体力劳动的人。在我国 ,张培华等调查本病在15岁以上人群中的发病率为8 6 % ,45岁以上为16 4 % ,推算现有病人约8000万至1亿例。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表现主要为下肢浅静脉蜿蜒、扩张、迂曲 ,如病程继续进展 ,尤其是当交通静脉瓣膜破坏后 ,可出现轻度肿胀和足靴区皮肤营养性变化 ,包括皮肤萎缩、脱屑、瘙痒、色素沉着、皮肤和皮下组织硬结 ,甚至形成湿疹和溃疡。轻者影响日常生…  相似文献   

4.
由于生理的关系,怀孕的妇女若不注意自我保健,很容易在妊娠中晚期患下肢静脉曲张。该症一般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仅仅是下肢及足背部浅表静脉血管曲张成团或呈蚯蚓状,按压时较软,长时间站立、行走时血管曲张加剧,患肢酸胀而易疲劳。由于患病部位血液循环不良,营养较差,很容易碰伤,而轻微损伤就可导致很难愈合的溃疡。此外,个别孕妇会并发外阴静脉曲张及痔疮形成,分娩之际胎头通过产道时,易造成曲张的静脉破裂而发生大出血。 孕期易患下肢静脉曲张的原因是,妇女在孕期,一方面因子宫体逐渐增大,压迫下腔静脉,阻碍下肢静脉的回…  相似文献   

5.
下肢静脉曲张是指下肢浅表静脉(大隐静脉和小隐静脉)的扩张迂曲,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生原因和遗传、长期站立、多次怀孕和服用雌激素避孕药有关。局部外伤是静脉曲张的诱发或促发因素,60%-80%的静脉曲张患者的母亲有静脉曲张病史。静脉内含有许多瓣膜,单向的开闭促进血流单向返回人心。当静脉曲张时,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小切口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的治疗体会。方法38例患者(共52条惠肢)均进行手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然后对小腿严重屈曲成团的静脉进行泡沫硬化剂治疗。结果38例患者(52条患肢)均获手术成功,无死亡病例。出现轻度肌间静脉丛血栓形成1例,后经抗凝等治疗痊愈。后期治疗病例中未见该类并发症。随访6~24个月未见患肢静脉曲张复发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采用大隐静脉近端高位结扎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大隐静脉属支的联合方法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是一种微创、美观、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静脉腔内激光闭合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5—6月收治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48例,均采用静脉腔内激光闭合术治疗。结果随访1~1.5个月,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曲张静脉基本消失,未复发。有4例在股部大隐静脉经路有条索状肿物伴烧灼感,给予热敷,4周后症状消失。结论静脉腔内激光闭合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安全、有效、复发率低、操作简便,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正下肢静脉曲张是指下肢静脉因血流障碍引起的静脉扩张迂曲,其实质为下肢静脉瘀血。临床上最多见的是下肢浅静脉(包括大隐静脉、小隐静脉及其分支)静脉曲张。下肢静脉曲张形成的诱因有很多,包括各种内在和外部的因素,如年龄、性别、种族、职业、妊娠、饮食、排便习惯等。究其发病原因,学者普遍认为由于遗传因素或后天行为习惯,导致轴向静脉的静脉瓣膜功能改变,从而致使静脉压升高、瓣膜返流和浅表静脉管腔扩张,导致下肢静脉迂曲隆起,组织液渗入皮下组织。下肢静脉曲张早期无明显的症状,可表现为下肢肿胀、酸痛不适,同时有下肢沉重感,平  相似文献   

9.
由于生理的关系,怀孕的妇女若不注意自我保健,在妊娠中晚期很容易患下肢静脉曲张.该症一般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仅是下肢及足背部浅静脉血管曲张成团或呈多蚯蚓状,按压时较软,长时间站立或行走时血管曲张加剧,患肢酸胀容易疲劳.由于患病部位血液循环不良,营养较差,还很容易碰伤,而轻微损伤就可导致难以愈合的溃疡.此外,个别孕妇会并发外阴静脉曲张及痔疮形成,分娩之际胎头通过产道时,易造成曲张的静脉破裂而发生大出血.   ……  相似文献   

10.
《药物与人》2013,(10):45
编辑同志:我父亲今年70岁了,年轻时干重活落下小腿静脉曲张的毛病,现在情况严重起来,出现了皮肤溃疡,听说开刀要"剥皮抽筋",想打听一下,有没有创伤小一点的办法?广西苍平赵恒赵读者:在下肢静脉曲张中,90%以上是大隐静脉曲张。大隐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疾病,长期站立工作,特别是重体力劳动,是该病的诱因。大隐静脉曲张发病机理是大隐静脉瓣膜处瘤样扩张,使下肢浅静脉与深静脉汇合处的瓣膜失去"单向阀门"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关节镜下,微创刨削抽吸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对2004年1月~2005年1月收治的30例(40条患肢)下肢静脉曲张病人进行手术治疗。术前均行深静脉造影。全部病例首先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经用充盈液扩张皮下浅筋膜层,通过2个小切口分别放置关节镜与刨削系统,对曲张成团的浅静脉刨削抽吸清除。结果术后40条患肢主要症状消失,皮肤营养明显改善,慢性溃疡在术后3~6周愈合。术后出现皮下血肿、局部轻度硬肿等不良反应,经处理后短期内消失。结论关节镜下微创刨削清除下肢浅静脉曲张安全、有效、创伤小、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是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改良电凝法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和评价改良电凝法在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中的疗效。方法:剥脱大隐静脉主干,驱血后通过带金属导丝的穿刺针电凝所有显露的曲张静脉,破坏静脉内外膜,使其完全闭合、机化,最后以纱卷加压包扎消除曲张的浅静脉来彻底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结果:经改良电凝发法治疗,382例患者380例(99.5%)一次性治疗即消除了曲张的浅静脉,仅2例(0.5%)发生曲张浅静脉残留,经再次电凝后治愈。结论:改良电凝法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是目前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改良点式剥脱术治疗老年下肢浅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37例老年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同时实施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和小腿部点式曲张静脉剥脱术,会师法分段式全程剥脱大隐静脉主干,用小弯血管钳替代输精管钳采用绕钳尖部卷圈或两钳接力的办法点式剥脱小腿部曲张静脉。结果:采用改良术式治疗37例(39肢体)老年患者,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术后无复发。结论:改良点式剥脱术用于治疗老年下肢浅静脉曲张是安全、快捷、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正下肢静脉曲张根据病情轻重不同,可仅表现为下肢局部毛细血管扩张,网状静脉扩张,或大隐静脉行程及属支广泛静脉曲张,可以伴有下肢胀痛或烧灼痛、踝关节肿胀、皮肤干燥瘙痒等不适。其临床症状分级标准为:C1——毛细血管扩张或网状静脉扩张;C2——皮下小静脉曲张(直径1cm);C3——静脉曲张合并下肢水肿;C4——静脉曲张合并皮肤色  相似文献   

15.
肥胖长期坐在电脑前的人, 因缺乏锻炼,会出现重力性脂肪组织分布异常。脂肪堆积在下腹部和腰背部,导致向心性肥胖。下肢静脉曲张因缺乏活动, 使下肢静脉压力增高,长时间静脉  相似文献   

16.
李琛 《中国校医》2014,28(7):512-512
目的调查某中学教师下肢静脉曲张的患病率,分析相关病因,探讨防治措施。方法统计某中 学在校324名教师下肢静脉曲张的患病率,对相关病因进行分析,提出下肢静脉曲张的防治措施。结果某中 学教师下肢静脉曲张的患病率高达16.36%,而且随年龄的增长,患病率不断增加。结论某中学教师下肢静脉 曲张的患病率较高,且随年龄增长患病率不断增加;应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降低教师下肢静脉曲张患病率。  相似文献   

17.
王小平 《自我保健》2009,(11):57-57
下肢静脉曲张疾病是一类常见的外周血管疾病,又称“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或“下肢静脉倒流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下肢浅表静脉迂曲扩张.似蚯蚓状,站立后明显,平卧或抬高下肢后静脉曲张减轻或消失:同时可伴有患肢酸胀、肿胀、疼痛、麻木不适。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上海市金泽镇成人下肢静脉曲张患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上海市青浦区金泽镇9个村18岁及以上居民共2 100人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主要涉及静脉曲张患病情况和相关因素,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患病因素分析。【结果】有效统计问卷共2 048份(女1 069人,男979人),青浦区金泽镇成人静脉曲张患病率为10.5%(216/2 048),其中男性、女性的患病率分别为11.0%(108/979)和10.1%(108/1 06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平均日站立时间、血脂异常、家族遗传病史等变量为下肢静脉曲张患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青浦区金泽镇成人下肢静脉曲张患病率不可忽视;有家族遗传史、血脂异常、体力劳动强度大的人群是下肢静脉疾病预防控制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9.
久站者要防下肢静脉曲张静脉曲张多发生在下肢大腿内侧的大隐静脉和小腿后外侧的小隐静脉。大腿部的大隐静脉曲张多见于男性,小腿部的小隐静脉曲张则多见于女性。下肢静脉曲张开始患上时可以没有什么感觉,只是腿上静脉外观蜿蜒、屈曲、伸长突出,当站立过久时,会感到下肢沉重、发胀、麻木,并且多在下午时发现小腿下端、踝关节出现水肿,  相似文献   

20.
大隐静脉是全身最长的皮下浅静脉,在足背内侧起自足背静脉,在下肢内侧上行直至腹股沟处。大隐静脉曲张是临床常见的下肢血管病变,在下肢静脉曲张中占90%,又称下肢浅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1],近年来其发病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大隐静脉曲张早期表现为下肢浅静脉呈蚯蚓状淤曲扩张,站立时患者肢体酸胀不适、疼痛,行走或平卧位时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