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62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口服替比夫定600 mg/d,对照组30例口服拉米夫定100 mg/d。治疗12、24、48周时观察患者HBV DNA PCR检测不到的患者比例、ALT复常率、HBeAg转阴患者的比例。结果:替比夫定组治疗后12、24、48周与拉米夫定组ALT复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比夫定组在治疗第12、24、48周时HBV DNA转阴率及HBeAg阳性患者阴转率均显著高于拉米夫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比夫定可迅速有效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有较高的HBV DNA阴转率,HBeAg血清转换率,近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替比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近期疗效。方法对46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初治患者(观察组)口服替比夫定治疗48周,对照组46例采用恩替卡韦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48周后两组HBV-DNA的阴转率和ALT复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eAg阴转及血清学转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比夫定可以快速有效地抑制HBV的复制,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及肝功能,在HBeAg阴转及血清学转换方面优于恩替卡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共入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替比夫定组30例,拉米夫定组30例。治疗4、12、24、48周时观察患者HBV-DNA定量检测不到、ALT复常率、HBeAg阴转率的比例。结果:替比夫定组治疗后4、12、24、48周与拉米夫定组ALT复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比夫定组在治疗4、12、24、48周时HBV-DNA阴转率及HBeAg阴转率均高于拉米夫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比夫定较拉米夫定具有更强的抑制HBV-DNA复制能力,有较高的HBV-DNA阴转率、ALT复常率、HBeAg转阴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抗病毒的疗效.方法:将入选的60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患者,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一般的抗炎、抗氧化、免疫调节和抗纤维化等对症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其基础上再加用替比夫定600mg,1次/日,口服,基本疗程为12个月,6个月无治疗应答者停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血清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结果:治疗组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95%、85.3%、30.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措施中抗病毒治疗是关键,替比夫定能够强效、快速抑制HBV-DNA复制,耐受性较高,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6.
7.
目的:评价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8周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替比夫定600 mg日一次口服治疗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8周,对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transarninase,ALT)、乙肝病毒DNA(hepatitis BVirus DNA)、HBeAg转阴情况进行比较。同时根据患者治疗4周、12周和24周的HBVDNA来预测影响疗效的因素。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替比夫定治疗4周、12周、24周及48周各时间点,ALT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HB-VDNA PCR检测不到患者百分比及HBeAg转阴患者百分比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24周时HBVDNA水平低于300拷贝/ml,48周ALT复常率、HBVDNA PCR检测不到患者百分比、HBeAg转阴率明显增高,与HBVDNA水平高于300拷贝/ml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替比夫定能明显抑制HBVDNA复制,使ALT复常,促进HBeAg血清转换,治疗24周的HBVDNA抑制水平可预测治疗48周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替比夫定治疗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0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完全随机对照原则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40例试验组给予替夫比定600mg。1次/d,口服,疗程〉48周;40例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酯10mg,1次/d,口服。疗程〉48周。观察治疗第4、8、12、24和48周时两组肝肾功能、血细胞分析、FIBV DNA水平以及HBV血清标志物的变化。结果两组间性别、年龄、体重、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HBV DNA拷贝数等各项基础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ALT均有显著改善,统计学分析显示无差别。治疗24wk、48wk时试验组患者血清HBV DNA低于检出下限的检出率分别为50%和53.5%,高于对照组的25%和42.5%(P〈0.05);试验组HBeAg阴转率为30%和42.5%,高于对照组的17.5%和22.5%(P〈0.05)组。治疗48wk后,试验组血清HBV DNA下降了6.4log10拷贝·mL^-2,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5.4log10拷贝·mL^-1(P〈0.01)。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肾功能异常及其它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替比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妊娠期慢性乙型肝炎对于母儿有较大影响,故其治疗尤为重要,可以减少许多妊娠期及分娩期可能出现的合并症及并发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最根本方法是抗病毒治疗,替比夫定属于妊娠B类用药,可以应用于妊娠期。现选择妊娠中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0名,包括轻度、中度两组,各分为应用替比夫定组和观察组,应用替比夫定组可以明显改善肝功能,降低血清HBVDNA含量。  相似文献   

10.
唐丽 《吉林医学》2010,31(18):2840-2840
目的:探讨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7月~2009年10月13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应用甘草酸二铵、丹参液治疗,观察组加用替比夫定600 mg,1次/d,口服;对照组加用阿德福韦酯10 mg,1次/d,口服,疗程48周。结果:替比夫定治疗后12周、24周、48周与对照组ALT复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第12、24、48周时HBV DNA转阴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出现恶心2例、头痛头晕1例、皮疹1例、血肌酸激酶(CK)升高5例。未发现肌肉关节疼痛。结论:替比夫定能快速、有效地抑制病毒复制,近期疗效显著,使用安全、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1.
杨襄蓉  王文 《中国热带医学》2012,12(11):1375-1377
目的 观察替比夫定联合苦参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肝(CHB)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HBeAg阳性慢性乙肝随机分成2组,联合组50例,LDT600mg/次,1次/d,苦参素分散片0.2g/次,3次/d口服;单药组40例,LDT600mg/次,1次/d口服.观察TBIL、ALT、AST、ALB和HBV-DNA指标,观察疗程1年.治疗前、治疗3月、6月、12个月分别检测肝功能、肾功能、HBV DNA、肌酸激酶.结果 治疗12个月时2组患者的TBIL、ALT、AST和ALB评分均有明显改善,组内比较,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和单药治疗组之间比较,(P<0.05),2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联合治疗组与单药治疗组相比有更好的疗效.结论 替比夫定联合苦参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肝的疗效与单用替比夫定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干扰素α(IFNα)个体化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应答和远期疗效。方法对53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行肝穿刺病理检查确诊,给予注射用重组人IFNα-1b,50μg、隔日1次、皮下注射。每隔3个月检测血清HBV DNA定量和HBeAg、HBsAg,定量降低者进行延长治疗。治疗结束后于3个月、6个月、1年、3年、5年、7年进行随访。结果 53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接受不同疗程(24~100周)的IFNα-1b,治疗结束时,近期应答者34例,应答率64.15%,疗程48~100周。其中完全应答者24例(45.28%),部分应答者10例(18.87%),无应答者19例(35.85%)。三组患者之间年龄和IFNα疗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P=0.000)。完全应答者中2例患者在疗程68、80周结束时HBsAg阴转(3.77%)。随访期间完全应答组1年内复发1例。部分应答组复发8例:分别在6个月、1年和3年复发3例、4例、1例。结论 IFNα个体化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程长、年龄小者近期应答率高,完全应答者远期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3.
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肝的有效性。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替比夫定组、阿德福韦酯组、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组。观察3组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HBVDNA转阴率、ALT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12周和治疗后24周三组血清HBVDNA、ALT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12周联合治疗组与阿德福韦酯组血清HBVDNA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12周联合治疗组与替比夫定组、阿德福韦酯组ALT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4周联合治疗组与阿德福韦酯组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HBVDNA转阴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替比夫定与阿德福韦酯联合应用具有更强的抗病毒活性和快速抑制HBV-DNA的能力。两药合用既可以克服病毒对替比夫定的耐药性,又可以提高两药的抗病毒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应用替比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IL-26水平的影响及与其他炎症因子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0例为研究组,给予替比夫定治疗.另选取同期入院接受健康体检者34名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血清HBV病毒载量,采用酶联免疫...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比较恩替卡韦与替比夫定治疗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将60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恩替卡韦组和替比夫定组,每组各30例,分别检测治疗前、治疗12周和24周时患者血清HBV DNA定量、HBV血清标志物及肝功能。结果治疗12周时,恩替卡韦和替比夫定组患者HBVDNA低于检测值的比例分别为76.7%和36.7%(P〈0.01);HBVDNA较基线下降≥3log10copy/ml比例分别为90.0%和66.7%(P〈0.05),HBV DNA降幅分别为(5.60±1.96)log10copy/ml和(4.47±1.41)log10copy/ml(P〈0.05);HBeAg转阴率分别为46.7%与20.0%(P〈0.05);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36.7%和13.3%(P〈0.05);ALT复常率分别为73.3%和53.3%(P〉0.05)。治疗24周时,两组HBV DNA低于检测值的比例分别为70.0%和60.0%(P〉0.05);HBV DNA较基线下降≥3log10copy/ml比例分别为100.0%和80.0%(P〈0.05);HBV DNA降幅分别为(5.60±1.68)log10copy/ml和(5.60±2.10)log10copy/ml(P〉0.05);HBeAg转阴率分别为33.3%与26.7%(P〉0.05);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20.0%和26.7%(P〉0.05);ALT复常率分别为90.0%和73.3%(P〉0.05)。24周综合疗效评价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替比夫定组有1例出现临床耐药外,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恩替卡韦与替比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近期ALT复常率和综合疗效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周时恩替卡韦抑制HBV DNA能力、HBeAg转阴率和HBeAg血清学转换率高于替比夫定,但24周时两组间差异基本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李芳  何梅  李儒贵  李刚 《西部医学》2011,23(11):2112-2113,2116
目的探讨黄芩苷联合替比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CHB)和早期肝硬化(HC)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4例患者服用黄芩苷,剂量为2粒/次,口服,每日3次,替比夫定600mg,每日1次;对照组62例替比夫定600mg,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12个月。治疗前后定期检测血常规、肝功能、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HBV DNA,治疗前后各检测1次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包括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和Ⅳ型胶原(PCⅣ)。结果治疗前各组肝功能各指标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治疗组的ALT复常率、HBVDNA和HBeAg阴转率及抗-HBe阳转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的HA、LN、PCⅢ于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P〈0.01)。结论黄芩苷与替比夫定联合具有较好的抗病毒、抗肝纤维化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替比夫定和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方法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科技期刊(维普)数据库、中国期刊网(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替比夫定和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检索时间截至2013年12月1日。通过Meta分析法比较替比夫定和拉米夫定的疗效。结果共5项随机对照研究符合纳入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替比夫定组的ALT复常率、HBVDNA低于检测下限比例、HBeAg转阴率、HBeAg血清学转换、治疗应答率分别为74.2%、63.7%、36.6%、29.7%、68.6%.拉米夫定组分别为63.7%、42.9%、28.6%、23.8%、52.1%,替比夫定组各指标均优于拉米夫定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替比夫定比拉米夫定具有更强的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的作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比拉米夫定更好。  相似文献   

18.
邓良准  庄军 《广州医药》2010,41(5):23-24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0例CHB患者在服用替比夫定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同时检测32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作为对照组。结果 CHB组较健康对照组CD3 T细胞、CD4 T细胞百分比以及CD4/CD8明显降低(P〈0.05),CD8 T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P〈0.05)。CHB患者在使用替比夫定后,CD3 T细胞、CD4 T细胞百分比以及CD4/CD8有明显回升(P〈0.05),CD8 T细胞百分比则出现明显下降(P〈0.05)。结论替比夫定可改善CHB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比较替比夫定与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48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0例HBeAg阳性CHB患者按随机分组方法纳入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51例)。治疗组每天口服替比夫定600 mg,对照组每天口服阿德福韦酯10 mg,疗程均为48周。治疗前和治疗第12、24和48周分别检测血清乙型肝炎病毒DNA(HBV DNA)定量、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和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比较两组48周时HBV DNA水平、HBV DNA转阴率、HBeAg血清转换率、ALT复常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48周时,治疗组的HBV DN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2.94±0.58)vs(3.52±0.97)](P〈0.01),HBV DNA转阴率优于对照组(65.3%vs 41.2%)(P〈0.01),HBeAg血清转换率无明显差异(18.4%vs 11.8%)(P〉0.05),ALT复常率无明显差异(73.5%vs 68.6%)(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明显差异(53.1%vs 52.9%)(P〉0.05)。结论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48周,替比夫定对HBV的抑制效果优于阿德福韦酯,而血清HBeAg转换率、ALT复常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6):27-31+封三
目的 动态监测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接受恩替卡韦(ETV)治疗过程中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水平,探讨早期HBsAg水平对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 62例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1年,分别于0、4、8、12、24、48周检测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标志物、乙型肝炎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定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采用t检验、Pearson相关性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等进行分析。结果 50例CHB患者发生病毒学应答(VR+),12例CHB患者未发生病毒学应答(VR-);两组基线性别、年龄、ALT、HBV DNA载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R+组lg HBsAg浓度低于VR-组[(4.103±0.459) vs.(4.611±0.259),P=0.000]。两组HBV-DNA均随治疗时间延长而下降,治疗4周、8周、12周、24周、48周VR+组HBV DNA载量较VR-组下降明显(P0.05)。两组lg HBsAg均随治疗时间延长而下降,两组各时间点比较,治疗4周、8周、12周、24周、48周VR+组lg HBsAg均较VR-组下降明显(P0.05)。治疗8周时lg HBsAg浓度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AUC=0.992,P0.05),临界值3.945 IU/mL的Youden指数最大(0.960)。结论 ETV治疗8周时lg HBsAg≤3.945 IU/mL可作为预测ETV治疗1年病毒学应答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