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比较氨基酸型和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制剂用于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术后营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肝癌合并肝硬化术后患者207例,等热量等氮肠内联合肠外营养连续至少5 d,按肠内营养剂型分为氨基酸型制剂组(氨基酸为氮源,104例)和整蛋白型制剂组(整蛋白为氮源,103例)。观察肠道通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腹泻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临床结果,以及电解质、肝功能相关生化指标。结果 2组患者术前及术中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氨基酸型制剂组较整蛋白型制剂组腹泻发生率高(23.08%比8.74%,P=0.005),肠道通气时间早[(55.87±10.12)h 比(68.27±9.07)h,P=0.000)];两组患者腹胀发生率(10.58%比13.59,P=0.506)、术后住院时间[(10.30±3.50)d 比(10.12±4.26) d,P=0.738]、并发症发生率(43.27%比33.98%,P=0.170)及术后7 d钾[(4.02±0.50) mmol/L比(3.98±0.55) mmol/L,P=0.644]、钠[(136.29±3.55)mmol/L比(136.23±2.74)mmol/L,P=0.913]、丙氨酸氨基转移酶[(90.22±64.29)U/L比(96.01±59.74)U/L,P=0.556]、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36.01±19.68)U/L比(39.00±18.88)U/L,P=0.329]、总胆红素[(15.39±8.64)μmol/L 比(15.43±8.33)μmol/L,P=0.97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氨基酸型制剂组较整蛋白型制剂组白蛋白水平高[(32.87±3.54) g/L 比(31.37±3.50) g/L, P=0.008]、前白蛋白水平高[(11.41±4.32)mg/dl比(9.84±3.64)mg/dl,P=0.014],但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水平低[(66.94±7.24) s比(70.63±8.49)s,P=0.017)]。结论 两种制剂均有利于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术后肝功能恢复,氨基酸型制剂更有助于肠功能恢复和蛋白质合成,整蛋白型制剂肠道耐受性较好并促进凝血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留置经鼻空肠管在重型颅脑外伤(STBI)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至12月收住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的STBI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肠管组15例和胃管组19例,观察两组患者肠内营养(EN)可以耐受的启动时间、达目标喂养量所需时间和实施EN过程中的胃肠道反应、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等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机械通气和ICU住院时间、28 d病死率。结果 空肠管组与胃管组EN可以耐受的启动时间[(51.73±9.16) h比(81.11±11.82) h]和达目标喂养量所需时间[(87.27±9.99) h比(152.05±28.74) 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920、8.320,均P<0.05)。实施EN过程中,空肠管组与胃管组并发胃潴留(6.7%比57.9%)、反流(0%比36.8%)、呕吐(20.0%比63.2%)、误吸(6.7%比42.1%)、VAP(33.3%比73.7%)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0.937、9.566、6.642、6.087、5.536,均P<0.05);空肠管组与胃管组机械通气时间[(10.73±4.68) d比(15.74±2.54) d]和ICU住院时间[(13.60±4.80) d比(17.42±4.05) 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730、2.497,均P<0.05);两组患者28 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STBI机械通气患者留置经鼻空肠管实施早期EN,有利于减轻喂养不耐受,缩短启动EN和达目标喂养量所需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机械通气和ICU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估肝切除术中单剂应用甲基强的松龙联合围手术期肠内营养对术后肝脏合成功能的影响,以及对术后恢复的作用。方法 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在南京鼓楼医院肝胆胰外科行肝切除术的79例患者,按照手术顺序交替入组,分为对照组39例、研究组40例。研究组在肝切除开始时单剂静脉应用甲基强的松龙500 mg,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均采用相同的肠内营养支持方案。检测术前和术后第1、3、5天血液肝功能指标、前白蛋白以及C反应蛋白,记录术后外源性人血白蛋白总输注量、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术后第3天血清前白蛋白显著升高[(101.26±61.17)mg/L比(81.84±43.58)mg/L,t=-1.607,P=0.049];术后第1天血清胆碱酯酶显著升高[(5.60±1.54)kU/L比(4.68±1.01)kU/L,t=-3.136,P=0.004];术后第1、3天血清C反应蛋白显著降低[(41.79±20.86)mg/L比(62.08±38.33)mg/L,t=2.933,P=0.027;(64.14±32.38)mg/L比(102.64±49.05)mg/L,t=4.127,P=0.006]。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缩短[(12.62±5.74)d比(15.41±10.00)d,t=1.514,P=0.002]。结论 肝切除术中单剂应用甲基强的松龙可抑制术后炎症反应,与围手术期肠内营养联合应用可促进术后肝脏合成功能的恢复,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鼻空肠管和鼻胃管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重型颅脑损伤需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随机分为鼻空肠管组和鼻胃管组,每组20例,比较营养支持后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胃肠道耐受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营养支持前后,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血糖和淋巴细胞计数水平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营养支持后14 d,鼻空肠管组患者的血糖水平较营养支持前明显降低(P=0.0001).营养支持1周内,鼻空肠管组患者反流(P=0.001)、腹胀(P=0.011)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鼻胃管组患者.结论 鼻空肠管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效果优于鼻胃管.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测定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几种方法及评价不同方法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16只无特定病原体动物(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和缺血/再灌注(I/R)组,每组8只。适应性饲养5 d后,I/R组大鼠进行肠道缺血60 min,Control组只开腹60 min,然后继续饲养1 d后取材。检测两组血浆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D-LAC)、内毒素、谷氨酰胺(Gln)的浓度,观察小肠黏膜形态学。术前1 d和术后1 d分别测定肠道通透性乳果糖/甘露醇(L/M)。结果 I/R组血浆DAO、D-LAC和内毒素水平显著高于Control组[DAO:(0.498±0.032)U/ml比(0.247±0.051)U/ml,t=-11.790,P=0.000;D-LAC:(5.47±1.55)mg/L比(3.83±0.63)mg/L,t=-2.757,P=0.022;内毒素:(0.039 5±0.002 8)EU/ml比 (0.025 6±0.004 5)EU/ml,t=-7.377,P=0.000];血浆Gln浓度显著低于Control组,为(646.12±34.75)μmol/L比(839.13±163.76)μmol/L(t=3.261,P=0.012);I/R组术后1 d L/M值明显高于术前1 d,为3.63±2.09比1.22±0.66(t=-3.118,P=0.013)。术后I/R组的空肠黏膜厚度、空肠绒毛高度、回肠黏膜厚度和回肠绒毛高度明显低于Control组,分别为(329.80±64.68) μm比(512.82±38.41)μm(t=6.881,P=0.000),( 253.06±69.33)μm比(386.79±56.39)μm(t=4.232,P=0.001),(205.89±18.71)μm 比(335.29±27.71)μm(t=10.945, P=0.000),(135.61±22.30)μm 比(253.18±31.02)μm(t=8.705,P=0.000)。I/R组肠道缺血/再灌注后血浆DAO、D-LAC、内毒素及L/M均增高,DAO与D-LAC(r=0.971,P<0.01)、内毒素(r=0.915,P<0.01)及L/M(r=0.957,P<0.01)相互之间呈正相关;缺血/再灌注后血浆Gln浓度降低,与DAO(r=-0.964,P<0.01)、D-LAC(r=-0.966,P<0.01)、内毒素(r=-0.927,P<0.01)和L/M(r=-0.993,P<0.01)分别呈负相关。 结论 肠道缺血/再灌注后,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变并具有良好的相关性,DAO与D-LAC、内毒素及L/M间呈显著正相关,与肠道屏障功能呈负相关。Gln和小肠黏膜形态之间呈正相关且分别与其他几项指标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大鼠模型血脂及肠道短链脂肪酸的变化,探讨肠道短链脂肪酸改变在NAFLD发病过程中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12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高脂组,对照组以普通饮食饲养,高脂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于喂养8周末处死大鼠,HE染色观察两组大鼠肝脏病理改变,并检测血清脂质的变化,气相色谱分析法测定两组大鼠粪便短链脂肪酸含量的变化。结果 高脂组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139.6±17.29)U/L比(37.67±5.28)U/L]、谷草转氨酶[(367±49.36)U/L比(97.67±13.92)U/L]、三酰甘油[(0.83±0.08)mmol/L比(0.60±0.04)mmol/L]、总胆固醇[(6.34±0.53)mmol/L比(1.77±0.29)mmol/L]、极低密度脂蛋白[(0.31±0.03)mmol/L比(0.22±0.01)mmol/L]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高脂组粪便乙酸、丙酸和总短链脂肪酸(SCFA)水平明显降低[(0.16±0.03)ng/μl比(0.21±0.04)ng/μl;(0.05±0.01)ng/μl比(0.08±0.01)ng/μl; (0.25±0.05)ng/μl比(0.33±0.05)ng/μ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模型大鼠肠道SCFA含量明显减少,粪便SCFA的监测对NAFLD的诊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鼻空肠管与鼻胃管在危重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比较危重患者经鼻空肠管与经鼻胃管实施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效果,选择一条更有效的肠内营养途径。方法对37例危重患者采用经鼻空肠管早期肠内营养,观察开始实施时间、达到预计能量需要时间以及并发症等,并与经鼻胃管进行比较,评价经鼻空肠管早期肠内营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危重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开始时间及达到预计能量所需时间与营养管途径有关,经鼻空肠管肠内营养的开始时间与鼻胃管比较U=4.497,P〈0.01;达到预计能量所需时间比较U=4.040,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并发症比较χ^2=5.57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危重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经鼻空肠管途径比经鼻胃管更为安全有效。并能将实施肠内营养的时间显著提前。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全胃切除术后P型空肠间置代胃和功能性空肠间置代胃(FJI)两种恢复食物经十二指肠路径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对患者远期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03年1月至2011年6月,50例胃癌患者在东华医院行全胃切除术,其中27例行P型空肠间置代胃消化道重建术,23例行FJI消化道重建术。术后第1天至第7天予以全肠外营养支持。观察患者围术期并发症情况。术后6个月和12个月分别监测两组患者体重、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和反流性食管炎发生情况,计算营养评定指数(NAI)。结果 50例患者均未发生严重手术并发症,无围术期及化疗相关死亡。术后6个月P型组和FJI组的体重减轻量[(3.67±0.91)kg比(3.44±0.52)kg,P=0.28]、血清总蛋白[(52.62±1.67)g/L比(53.22±1.24)g/L,,P=0.16]、血清白蛋白[(31.26±1.29)g/L比(30.70±2.41)g/L,P=0.32]、血红蛋白[(118.01±5.96)g/L比(117.83±6.72)g/L,P=0.92]、NAI(P=0.39)和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11.1%比13.0%,P=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2个月两组的体重减轻量[(2.71±0.45)kg比(2.74±0.42)kg,P=0.77]、血清总蛋白[(53.93±1.66)g/L比(53.34±1.84)g/L,P=0.24]、血清白蛋白[(32.60±1.42)g/L比(30.76±2.10)g/L,P=0.23]、血红蛋白[(124.18±6.56)g/L比(119.99±6.13)g/L,P=0.16]、NAI(P=0.43)和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7.4%比8.7%,P=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全胃切除术后P型和FJI这两种消化道重建方式对患者术后远期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无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肠内联合肠外营养支持对老年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化疗的影响。方法 将2006年至2011年本院肿瘤内科收治的79例老年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n=42)采用营养支持联合化疗,对照组(n=37)采用单纯化疗,入院后行营养风险筛查,2个化疗周期后比较营养状态、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毒性反应、院内感染率的变化。结果 两个周期化疗后,治疗组的体重指数 [(19.00±3.31)kg/m2比(18.24±1.98)kg/m2,P=0.04]、白蛋白[(33.90±1.50) g/L比(29.90±2.38)g/L,P=0.02]、前白蛋白[(28.19±1.50)g/L比(25.51±8.38)g/L,P=0.01]、血红蛋白[(107.0±6.90)g/L 比(104.20±9.70)g/L,P=0.02]、淋巴细胞[(2.99±0.55)×109/L比(2.63±0.20)×109/L,P=0.03]均显著升高。化疗不良反应方面,治疗组骨髓抑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8.57%比83.78%,P=0.00);治疗组中有营养风险者的骨髓抑制发生率为31.0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5.45%(P=0.00),其他毒性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两次化疗后的院内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0比10.81%,P=0.03;2.38% 比27.03%,P=0.02)。结论 老年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联合应用肠内加肠外营养支持有利于机体营养状况及体能的改善,减轻毒性反应,是院内感染发生的保护性因素。营养支持符合化疗患者的需求,具有安全、有效、合理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手术应激对外科重症患者血浆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连续观察64例接受择期手术的重症患者,根据术后次日8:00能否进食分为肠内组(50%的葡萄糖100 ml鼻饲或口服)和肠外组(50%的葡萄糖100 ml静脉滴注)。分别于术前、术后当天、术后第2天给予50%的葡萄糖100 ml后0、30、90、180 min检测血糖和血浆GLP-1浓度。将肠内组再分为应激性高血糖(SH)组和非应激性高血糖(non-SH)组,观察并比较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术后当天及术后第2天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术前、术后当天、术后第2天给予50%葡萄糖100 ml后0、30、90、180 min的血糖、胰岛素、C肽和GLP-1。结果 给予50%的葡萄糖后肠内组血浆GLP-1水平明显增高,并在30 min达到高峰,而肠外组血浆GLP-1水平无明显变化,并在30 min[(5.69±2.92)、(33.52±12.32)pmol/L,P=0.00]及90 min[(5.71±2.14)、(15.92±6.63)pmol/L,P=0.00]显著低于肠内组。SH组的血浆胰岛素水平在术后当天[(18.17±6.18)、(12.10±3.60)mU/L,P=0.01]、术后第2天给予葡萄糖后30 min[(56.02±14.78)、(43.39±15.60)mU/L,P=0.03]及90 min[(114.58±25.11)、(90.45±25.91)mU/L,P=0.03]显著高于non-SH组。SH组的血浆C肽水平在术后第2天给予葡萄糖后30 min[(6.86±1.15)、(4.76±1.06)μg/L,P=0.04]和90 min[(12.17±1.96)、(9.81± 2.35)μg/L,P=0.03]显著高于non-SH组;SH组的血浆GLP-1水平在术后第2天进食葡萄糖后30 min[(28.76±9.61)、(37.36±10.51)pmol/L,P=0.03]和90 min[(13.49±4.26)、(17.33±5.57)pmol/L,P=0.04]显著低于non-SH组。结论 (1)术后早期肠内给予葡萄糖与静脉输注葡萄糖相比,血浆GLP-1水平更高,同时应激性高血糖的发生率更低;(2)应激性高血糖患者内源性胰岛素分泌增加,血浆GLP-1水平降低;(3)术后炎症反应越重,血浆GLP-1水平越低,血糖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