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可切除肝癌伴门静脉癌栓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老年可切除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127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肝癌根治性切除+门静脉切开取栓、门静脉癌切除、右半肝或者左半肝切除。所有患者出院后开始随访,以每6个月电话或者门诊随访其生存情况,至其死亡或随访至2018年8月。调查资料包括性别、分化程度、肿瘤直径、癌栓分型、合并肝硬化、甲胎蛋白、术后TACE、肝内转移、癌栓类型。结果:随访末,生存患者42例,死亡患者8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分化程度、癌栓类型和甲胎蛋白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死亡组低分化多于生存组,肿瘤直径≥8 cm多于生存组,合并肝硬化多于生存组,术后TACE多于生存组,有肝内转移多于生存组,浸润癌栓类型多于生存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将上述单因素分析具有统计学差异的纳入多因素分析表明,低分化、肿瘤直径≥8cm、术后TACE、肝内转移和浸润型癌栓为影响肝癌伴门静脉癌栓预后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可切除肝癌伴门静脉癌栓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分化程度、肿瘤直径、术后TACE、肝内转移和癌栓类型为影响其预后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肝细胞癌(HCC)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后的效果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0年12月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收治的152例行TACE治疗的HCC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TACE术后肝衰竭、上消化道大出血、栓塞后综合征等发生情况,分析生存期资料与影响预后的因素。Kaplan-Meier法计算累积生存率,采用Log-Rank法进行单因素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5.0(95%可信区间:4.4~5.6)个月,6、12、18个月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37%、18%和9%。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肿瘤类型、肝两叶累及、远处转移和Child-Pugh分级是HCC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行TACE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χ2值分别为5.108、11.542、6.036、12.319、22.574,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肿瘤类型、远处转移和Child-Pugh分级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Wald值分别为11.243、5.021、7.651、25.876,P值均0.05);而HCC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发生肝衰竭的唯一影响因素是Child-Pugh分级(P=0.015)。结论在肝功能良好的HCC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中,TACE是安全有效的。肿瘤大小、肿瘤类型、远处转移、Child-Pugh分级是影响患者生存的最主要因素,为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介入治疗患者提供了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肝癌肝段切除术结合肝段门静脉阻断术预后相关临床因素。方法选取我院182例住院接受肝段切除术结合肝段门静脉阻断术的肝癌患者,应用计算机COX比例风险模型对14个特征性临床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3年随访率为95.60%,全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6.48%、44.51%、28.57%。年龄、甲胎蛋白(AF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癌栓、肝硬化、肿瘤分化、手术切缘、肿瘤包膜8个临床因素与预后有相关性(P<0.05);经过COX比例风险模型检测,年龄、AFP、ALT、癌栓、肝硬化是预后恶化的危险因素(P<0.05);而肿瘤分化、手术切缘、肿瘤包膜是预后恶化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接受肝段切除术结合肝段门静脉阻断术的肝癌患者具有高龄、高AFP和ALT血症、存在癌栓以及肝硬化的危险因素,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序贯治疗对肝细胞癌(HCC)患者预后的影响,并分析影响该方案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110例HCC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TACE术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序贯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根据末次随访结果评价预后,根据预后分成生存组、死亡组。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包括性别、年龄、体质指数、Child-Pugh分级、肿瘤部位、肿瘤数目、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病理类型、门脉癌栓、肿瘤分期、腹水、肝硬化史、肝癌家族史,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在110例HCC患者中,有83例(75.45%)生存,27例(24.55%)死亡。生存组肿瘤数目≥3个、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门脉癌栓、肿瘤Ⅳ期占比分别为27.71%、3.61%、2.41%、20.48%、12.05%,显著低于死亡组的59.26%、22.22%、18.52%、51.85%、33.33%(P0.05)。logistic回归模型提示肿瘤数目≥3个、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门脉癌栓、肿瘤Ⅳ期是影响HC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TACE术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对HCC的治疗具有一定价值,但其预后受肿瘤数目、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门脉癌栓、肿瘤分期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肝脏》2020,(8)
目的探讨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肿瘤复发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预防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12月收治的临床资料完整的102例乙肝相关性肝癌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访2年。按照其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60例和未复发组42例。对可能导致患者复发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复发组与未复发组在年龄、术前甲胎蛋白、肿瘤最大直径、包膜完整性、结节个数、门静脉肉眼癌栓、分化程度、微血管侵犯、解剖型肝切除、合并肝纤维化或肝硬化、术后抗病毒治疗依从性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术前甲胎蛋白、肿瘤最大直径、微血管侵犯、合并肝纤维化或肝硬化、术后抗病毒治疗依从性是导致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复发的风险较高,应该重视其危险因素,加强术后复诊和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6.
陈卫  邓俊  陆忠华  周颜  王娟华  姚悦萍  顾岚  周敏 《肝脏》2014,19(1):28-30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资料,随访生存期,对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1年、2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56%、32.7%、22.7%,中位生存期为13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预后相关因素包括BCLC分期、Child-Pugh分级、门静脉癌栓、肿瘤病灶类型、肿瘤累计直径、碘油沉积类型;多因素分析与预后相关的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有BCLC分期、Child-Pugh分级、碘油沉积类型。结论 TACE术前相关因素的评估对预测疗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术前肝动脉化疗栓塞对可切除肝癌患者术后生存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可切除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术前是否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以及TACE对手术及术后生存率的影响至今仍无定论。有作者认为可切除肝癌术前TACE百害而无一利,TACE延误手术时机,促进肿瘤转移,增加手术难度及危险性。我们的研究也发现术前TACE的确增加手术难度和危险性,但并不增加手术死亡率和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另有作者认为可切除性肝癌术前TACE可降低术后复发、提高5年生存率,也可使那些因肿瘤过大一期切除有困难的患者经介入后肿瘤缩小而获得再切除。为此,作者回顾性分析了可切除肝癌术前选择性TACE与术前不行TACE两组患者的资料,探讨可切除肝癌术前TACE对术后复发率及生存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外科治疗及提高疗效的方法。方法:采用肝叶切除和经门静脉残端或主干切开取癌栓术治疗32例PHC合并PVTT患者,12例术后联合门静脉、肝动脉介入化疗,5例合并门静脉高压联合行断流术、脾切除或脾动脉结扎术。总结其临床资料、治疗方法、术后并发症及疗效预后,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本组病例术中出血量、输血量、肝门阻断次数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同期50例单纯肝癌切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术后并发症:9例肝功能不全,3例术后肝断面出血、5例右胸腔积液、2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术后3个月死于肝功能衰竭,其余恢复良好。③疗效与预后:随访26例,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0%、34.6%、15.4%;术后化疗、术前肝功能状况对预后有显著影响。结论:肝叶切除和经门静脉残端或主干切开取癌栓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最有效的方法,改善术前肝功能及术后联合化疗,对提高生存期意义重大;门静脉取癌栓联合贲门周围血管断流、和/或脾切除、脾动脉结扎术能有效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减少上消化道出血并发症;对于难以切除的PHC合并PVTT应争取行TACE术,仍有二期手术切除的机会。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生存率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TACE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首次TACE治疗后0.5~3年的生存率,分析相关危险因素与患者生存期超过1年的相关性。结果 86例中晚期肝癌患者经TACE治疗后0.5年、1年、1.5年、2年、2.5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70.93%、53.48%、40.69%、32.56%、9.30%、2.32%。结论 TACE是治疗中晚期失去手术机会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能够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是否发生动静脉瘘、门静脉癌栓、远处转移及肿瘤大小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影响阿帕替尼联合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PHC)复发患者生存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6月到2020年12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86例PHC术后肿瘤复发患者,采用阿帕替尼联合TACE进行治疗,对患者的年龄和性别,术前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甲胎蛋白(AFP)水平等进行分析,患者临床资料主要包括肝炎史、肝硬化、有无酗酒、门静脉癌栓、肿瘤大小和数量、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和BCLC分期。通过门诊、邮件和电话等方式对患者进行随访,对肿瘤转移和复发以及患者死亡时间进行记录。结果:患者1年、2年、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48.84%、29.07%、9.30%,3年肿瘤转移复发率为8.14%。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肝功能Child-Pugh分级、BCLC分期、门静脉癌栓、Alb、TBil、AST、ALT、AFP、肝硬化病史、性别是影响患者3年生存期的因素(P<0.05),肿瘤直径、BCLC分期、门静脉癌栓、Alb、TBil、AST、AFP、肝硬化病史和性别均是影响肿瘤复发转移...  相似文献   

11.
手术切除巨大肝癌36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5-07/1999-07作者用肝门和半肝区域阻断法为巨大肝癌患者施行手术切除36例,其中规则肝叶切除16例,不规则肝叶切除20例。肿瘤直径10cm~28cm。巨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者术后辅于门静脉化疗泵治疗。切除疗效、肿瘤复发和患者生存情况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本组男29例,女7例,年龄22岁~72岁。乙型肝炎病毒阳性率为89%(32/36),病理诊断合并肝硬变83%(30/36),甲胎蛋白阳性率72%(26/36)。肿瘤位于右肝22例,左肝6例,中肝8例。肿瘤直径10cm~28ccm。术前检查总胆红  相似文献   

12.
杜峰  尹先哲  周延平 《山东医药》2006,46(16):57-57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原发性肝癌非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但单纯TACE易发生肿瘤转移和复发。2000年4月~2004年12月,我们应用TACE、门静脉介入化疗联合免疫疗法治疗肝癌患者44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44例患者均根据血清甲胎蛋白(AFP)测定、影像学及病理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男30例、女14例。肿瘤直径3~5cm者20例、5~10cm者16例、大于10cm者8例;9例合并门静脉癌栓。肝功能Child分级A级8例,B级16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晚期肝细胞癌(HCC)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2007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124例行TACE治疗的中晚期HCC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累积生存率,Log-rank法进行检验;各影响因素行单因素Cox分析,再用多因素Cox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12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40个月,患者0.5、1、2、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7.6%、74.2%、15.5%、4.1%,中位生存时间为482 d。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肿瘤大小、有无门静脉癌栓、肿瘤临床分期是HCC患者TACE预后的影响因素(P值均0.001);进一步多因素Cox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大小、肿瘤临床分期、术前血清AFP水平、门静脉癌栓是HCC患者TACE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Wald值分别为7.428、7.699、15.235、5.803,P值均0.05)。结论肿瘤大小、肿瘤临床分期、术前血清AFP水平、有无门静脉癌栓是HCC患者TACE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临床判断预后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肝癌患者术前Fib-4指数对肝癌肝切除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行肝部分切除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前Fib-4指数的大小分为低指数组(Fib-4指数〈3.25)和高指数组(Fib-4指数≥3.25),术后应用门诊、电话方式随访,以Cox回归模型对术后复发情况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提示,术前AFP≥400μg/L、肿瘤最大直径〉5cm、肿瘤数目〉3个、Fib-4指数I〉3.25、血管侵犯及切缘阳性、门静脉癌栓是影响肝癌肝切除术后无瘤生存的危险因素(P均〈0.05),Cox回归分析显示术前Fib-4指数≥3.25、肿瘤数目〉3个及门静脉癌栓是肝癌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术前Fib-4指数≥3.25是影响肝癌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将67例原发性肝癌门静脉癌栓患者分为两组治疗,治疗组行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后序贯立体定向适形放疗(3-DCRT),对照组单用TACE。结果治疗组肿瘤消退及生存状况均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巴塞罗那肝癌临床分期(BCLC)C期肝细胞癌(HCC)的不同治疗方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2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首次诊断并治疗的BCLC C期HCC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单纯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组(n=20)、TACE+索拉非尼组(n=18)、TACE+消融组(n=17)、手术+TACE组(n=20)、手术+TACE+消融组(n=16)。随访并记录患者生存状况及具体死亡时间,比较各组生存期。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采用Kaplan-Meier绘制总生存率曲线,采用log-rank比较累积生存率,采用Cox回归模型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共纳入HCC患者91例,随访终止日期为2016年11月1日,随访率为10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肝外转移、肿块类型、肿瘤最大直径、治疗方案等是BCLC C期HCC预后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多因素结果显示,年龄(P=0.019)、肿瘤最大直径(P=0.018)、肝外转移(P=0.026)、治疗方案(P=0.006)是HCC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不同方案治疗的BCLC C期HCC患者总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841,P0.001)。其中,手术+TACE+消融组总生存期明显高于其他4组(P值均0.05);TACE+消融组总生存期明显高于单纯TACE组、TACE+索拉非尼组(P值均0.05);手术+TACE组的总生存期明显高于单纯TACE组、TACE+索拉非尼组(P值均0.05)。结论年龄、肿瘤最大直径、肝外转移、治疗方案是影响BCLC C期HCC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可切除的BCLC C期HCC应首选手术治疗,术后予TACE预防复发;复发后病灶继续予TACE或消融治疗,若有机会可再次行外科切除;不可手术切除的BCLC C期HCC首选TACE联合消融治疗,二者可优势互补,提高总生存期。  相似文献   

17.
陈霞  高虹  纪宗斐  马德发  张顺财  王吉耀 《肝脏》2011,16(2):124-125
目前在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中,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TACE可降低肝癌生长速度,降低门静脉受侵的可能,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是不能切除肝癌的首选姑息疗法[1]。已有随机对照研究显示TACE可显著改善患者生存率[2]。但由于术中向肝内灌注化疗药物,尤其是对肿瘤组织及其周边的正常肝组织进行栓塞,可能引起肝功能损害,甚至导致严重的肝功能衰竭[3],而出现肝功能异常后再对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直接侵犯下腔静脉形成癌栓较少见,预后极差。有研究表明,对于原发病灶可切除的患者,外科切除联合取栓术是可行的治疗选择;而针对原发病灶不可切除的患者,目前尚无具体治疗建议。现报道1例不可切除PLC合并下腔静脉癌栓患者行肝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的经过。  相似文献   

19.
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主要手段,疗效确切,对机体损伤小[1],但术后转移仍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本研究旨在探讨TACE治疗中晚期老年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并研究血清甲胎蛋白(AFP)、CA19-9及谷氨酸转移酶(GGT)对疗效的评价.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与方法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86例,均符合2001年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制定的诊断诊断标准,且属于国际抗癌联盟(UICC)肝癌TNM分期不适合手术治疗的中晚期患者.男68例,女18例,年龄60 ~78岁,中位数年龄64.8岁.其中弥漫型肝癌18例,结节型42例,巨块型26例.TNM分期:Ⅱ期26例,Ⅲ期60例.排除已有肝内外转移、门静脉癌栓形成患者.  相似文献   

20.
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门静脉癌栓(PVTT)是肝细胞癌的重要生物学特性,与肝癌的术后复发、转移密切相关,是影响肝癌预后极为重要的因素之一,严重制约了手术切除和介入等肝癌治疗的效果,成为近几年肝癌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