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宁  李智伟 《中国医师杂志》2012,14(9):1225-1227
目的 探讨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将225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分为SBP组与非SBP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 225例肝硬化腹水患者中,78例并发SBP.单因素分析显示:SBP组患者血清白蛋白(ALB)、腹水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PT)、胆固醇(C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腹水总蛋白、血清钠均明显低于非SBP组,而血清总胆红素(TBIL)、Child-PughC级比例明显高于非SBP组.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BIL、ALB、腹水白蛋白、血清钠是肝硬化并发SBP的相关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充分认识上述各种危险因素,在临床上可以进一步降低SBP的发生率,提高肝硬化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血清B型脑钠肽(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72例慢性心力衰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组,118例单纯肺部感染患者为肺部感染组,58例单纯心力衰竭患者为心力衰竭组,1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空腹外周血并检测血清BNP、hs-CRP、PCT水平,采集慢性心力衰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痰液检测病原菌,建立ROC分析模型,计算血清BNP、hs-CRP、PCT敏感度及特异性。结果 72例研究组患者中共检测出6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42株占61.76%,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革兰阳性菌23株占33.82%,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为主;真菌3株占4.41%。研究组患者BNP、hs-CRP、PCT水平分别为(1 046.24±309.19)ng/L、(15.85±4.35)ng/L、(4.28±1.06)μg/L均高于肺部感染组、心力衰竭组及对照组(P<0.05)。心力衰竭组BNP高于肺部感染组(P<0.05),而PCT低于肺部感染组(P<0.05)。血清BNP敏感度为71.19%,特异度为63.33%;血清hs-CRP敏感度为68.42%,特异度为79.31%;血清PCT敏感度为86.27%,特异度为76.92%,三个指标的ROC-AUC均>0.7。结论慢性心力衰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同时血清BNP、hs-CRP、PCT水平升高,且血清BNP、hs-CRP、PCT对慢性心力衰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早期诊断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感染患者炎症因子和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信号通路表达的变化及其与感染的相关性,旨在为预防和诊断糖尿病足感染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收治的173例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患者是否并发感染分为感染组(84例)和非感染组(89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79名为对照组,分析感染患者病原菌检出情况,比较分析3组研究对象炎症因子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外周血单核细胞TLR2、TLR4水平变化情况,并分析各指标与感染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84例感染患者共分离102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61株(59.80%)、革兰阳性菌39株(38.24%)、真菌2株(1.96%)。感染组患者炎症因子hs-CRP、PCT、TNF-α、IL-6水平分别为(11.24±5.58)mg/L、(5.13±2.25)mg/L、(22.18±5.59)ng/L、(21.98±4.79)ng/L水平均高于未感染组和对照组(P<0.05);外周血单核细胞TLR2(61.25±11.38)%、TLR4(59.93±10.27)%水平均高于未感染组和对照组(P<0.05);且随着患者感染严重程度增加,各指标水平也有所上升(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s-CRP、PCT、TNF-α、IL-6及外周血单核细胞TLR2、TLR4水平均与感染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感染性糖尿病足患者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而血清hs-CRP、PCT、TNF-α、IL-6水平及外周血单核细胞TLR2、TLR4水平与糖尿病足感染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hs-CRP和PCT在新生儿重症细菌感染性疾病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5年3月本院NICU收治的99例重症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为研究对象,选择同一时期进行健康体检的46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比较患病组和对照组hs-CRP和PCT水平,同时对患病组不同临床转归患者的hs-CRP、PCT、WBC进行动态监测。结果患病组hs-CRP和PCT的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好转组hs-CRP水平、PCT水平及WBC均低于恶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与hs-CRP和PCT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996 1、0.985 9,P0.05)。好转组患者hs-CRP和PCT、WBC均持续性下降,恶化组患者hs-CRP和PCT、WBC均持续性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监测hs-CRP和PCT的水平对于新生儿重症细菌感染性疾病预后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可用于重症细菌感染性疾病预后判断及病情监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PM)血清和脑脊液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7年8月-2020年8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2例脑膜炎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根据脑膜炎类型,分为病毒性脑膜炎(VM,n=26)组、PM(n=76)组;根据预后情况,将PM组分为死亡患儿(n=15)、好转患儿(n=61),统计各组患儿抗菌药物治疗前、治疗后3 d血清和脑脊液PCT、IL-6、hs-CRP水平,利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脑脊液和血清PCT、IL-6、hs-CRP对PM预后评估的价值。结果治疗前,VM组血清、脑脊液PCT、IL-6、hs-CRP水平均低于PM组(P0.05)。入院时脑脊液PCT、IL-6、hs-CRP三者联合诊断PM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66,高于血液PCT、IL-6、hs-CRP三者联合诊断的0.939。本研究中经临床确诊的76例PM新生儿经血液病原菌培养分离病原菌23株,培养阳性率为30.26%(23/76),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占52.17%(12/23)、革兰阴性菌占47.83%(11/23),以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环丙沙星、培氟沙星、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低;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培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敏感。抗菌药物治疗3 d后,死亡患儿血液、脑脊液PCT、IL-6、hs-CRP高于好转患儿(P0.05);抗菌药物治疗3 d后,脑脊液PCT、IL-6、hs-CRP三者联合诊断PM的AUC为0.861,高于血液PCT、IL-6、hs-CRP三者联合诊断的0.821。结论 PM新生儿血清、脑脊液中可检测到PCT、IL-6、hs-CRP高表达,血清和脑脊液PCT、IL-6、hs-CRP水平联合检测均在PM预后评估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白细胞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hs-CRP/ALB)和降钙素原(PCT)水平的临床研究。方法 95例活动性肺结核进行了痰液结核分枝杆菌阳性率检查。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免疫比浊法等分析了95例活动性肺结核和8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HDL-C、IL-6、hs-CRP/ALB比值和PCT水平并进行了对比性研究。受试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 curve)评估活动性肺结核的临床价值。结果 95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痰液结核分枝杆菌阳性率为94.74%。95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血清HDL-C、IL-6、hs-CRP/ALB比值和PCT水平较80例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DL-C、IL-6、hs-CRP/ALB比值和PCT临界值确定后,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814、0.913、0.845和0.871,均具有评估活动性肺结核的临床价值,并以血清IL-6为最佳。结论血清HDL-C、IL-6、hs-CRP/ALB比值和PCT是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的有价值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CD14、CD64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对肝衰竭合并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预后的影响,为临床上改善患者预后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肝衰竭合并医院感染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2周后的预后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对患者血清中PCT、IL-6、CD14、CD64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水平进行监测和记录,对比两组各指标的差异。结果死亡组患者病原菌检出1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1株、革兰阳性菌6株、真菌2株;生存组检出4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4株、革兰阳性菌13株、真菌4株;死亡组PCT、IL-6、CD14、CD64及TNF-α水平均高于生存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PCT、IL-6、CD14、CD64及TNF-α水平较高时,意味着其肝功能更差,感染严重,预后较差,针对上述指标水平较高的患者应采取相应措施,以改善各指标水平,从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脂多糖结合蛋白(LB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降钙素原(PCT)在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112例肝硬化腹水患者,按有无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分为两组,其中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72例,无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4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LBP和TNF-α水平,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ILMA)测定PCT水平,并将各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SBP组患者腹水中LBP、TNF-α和PCT 3项浓度显著高于非SBP组患者腹水中的浓度(P0.05);SBP组中治疗有效患者急性期LBP、TNF-α和PCT浓度显著高于其恢复期水平,感染控制后3项浓度显著下降(P0.05);SBP组中死亡组LBP、TNF-α和PCT浓度显著高于存活组中的浓度(P0.05)。结论失代偿肝硬化并发SBP时,腹水中LBP、TNF-α和PCT均有较高的表达,并与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LBP、TNF-α和PCT浓度的变化对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早期诊断、疗效观察和判断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凝血酶原活动度(PTA)、降钙素原(PCT)在肝衰竭合并感染预后中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2月于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137例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诊断均为病毒性肝炎。根据是否感染分为感染组83例和未感染组54例,比较两组患者血清PCT、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及PTA。此外,根据肝衰竭感染患者治疗预后,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分析两亚组患者血清PCT、IL-6、CRP及PTA差异,并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血清PCT、IL-6、CRP及PTA对肝衰竭感染患者死亡预测价值。结果 肝衰竭患者感染率为60.58%(83/137),共培养分离病原菌3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株12株占33.33%、革兰阳性菌9株占25.00%、真菌15株占41.67%;感染组血清PCT、IL-6及CRP高于未感染组(P<0.05),而PTA低于未感染组(P<0.05);肝衰竭合并感染患者中,死亡组患者血清PCT、IL-6及CRP高于存活组(P<0.05),而PTA低于存活组(P<0.05);PCT、IL-6、C...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新生儿肠道感染并发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病原学特点及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中性粒细胞活化肽-78(ENA-78)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南通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80例肠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NEC分为NEC组24例与非NEC组56例,并选取同期住院的40例无肠道感染的新生儿为对照组,统计NEC组患儿病原学分布特点,检测三组患儿血清PCT、hs-CRP及ENA-78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三指标诊断NEC早期的临床价值。结果 24例NEC组患儿共分离出35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居多占57.14%;三组血清PCT、hs-CRP及ENA-78水平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NEC组高于非NEC组及对照组(P<0.05); 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PCT、hs-CRP、ENA-78对NEC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5、0.920、0.933,三指标联合诊断价值更高,AUC为0.955。结论 肠道感染并发NEC病原菌以革兰阴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连续性肾替代疗法(CRRT)对严重脓毒症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清样淀粉酶A(SAA)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签法将80例严重脓毒症患者分为病例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病例组除常规干预外,还行CRRT治疗,两组均连续干预1周。测定治疗前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评分、血清IL-6、PCT、hs-CRP及SAA水平,统计28 d病死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1周APACHEⅡ、MODS评分、血清IL-6、PCT、hs-CRP及SAA水平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治疗1周APACHEⅡ、MODS评分、血清IL-6、PCT、hs-CRP及SAA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28 d病死率为5.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RT能明显降低严重脓毒症患者血清IL-6、PCT、hs-CRP与SAA水平,能有效清除炎症因子,降低28 d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hs-CRP、PCT及炎症因子在新生儿消化系统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收治的细菌性肠炎新生儿15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感染程度分为轻中度感染组98例和重度感染组56例;并选取同期于医院治疗的消化系统紊乱患儿30例为对照组;所有肠炎患儿进行粪便收集和培养,对粪便的病原体进行检测;患儿入院当天及治疗4天后分别空腹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中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介素-8(IL-8)及IL-6的含量;测定四项指标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对新生儿细菌性肠炎的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率及阴性预测率。结果 154例细菌性肠炎新生儿共培养分离病原菌13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88株占67.18%,以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为主;革兰阳性菌43株占32.82%,以表皮葡萄球菌、松鼠葡萄球菌为主;治疗前,重度感染组患儿血清中hs-CRP、PCT及IL-6和IL-8分别为(24.18±8.67)mg/L、(13.55±4.92)μg/L、(167.49±36.47)ng/L、(1.20±0.32)μg/L高于轻中度感染组(P0.001);治疗后,轻中度感染组患儿及重度感染组患儿血清中hs-CRP、PCT及IL-6和IL-8的水平降低(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其血清中四项指标的含量仍然较高(P0.05);hs-CRP、PCT、IL-6和IL-8联合检测,对新生儿细菌性肠炎检测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率及阴性预测率分别达到96.75%,90.00%,95.40%,97.48%及87.38%,优于单独检测(P=0.002)。结论新生儿细菌性肠炎发生后,血清中hs-CRP、PCT、IL-6和IL-8的含量增加,且与发病程度有关,hs-CRP、PCT、IL-6和IL-8的联合检测对新生儿细菌性肠炎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型缺血性卒中发生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诊断治疗方法,为重型缺血性卒中患者预防、诊治及控制肺部感染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58例发生肺部感染的重型缺血性卒中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同期100例无肺部感染的重型缺血性卒中患者为对照组,检查所有患者(1-3)-β-D-葡聚糖、血清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对发生肺部感染患者进行痰液培养。结果 158例发生肺部感染重型缺血性卒中患者痰液标本中培养出病原菌182株,其中革兰阳性菌78株、革兰阴性菌104株,分别占42.87%和57.13%;单菌种感染134例,多菌种混合感染24例,分别占84.81%和15.19%;158例肺部感染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10%;观察组(1-3)-β-D-葡聚糖、PCT和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30d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综合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51%和93.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型缺血性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检出率高于革兰阳性菌,检测(1-3)-β-D-葡聚糖、PCT和hs-CRP水平对于诊断肺部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病原菌分布情况,并对患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乳酸水平进行检测,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并讨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对策。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医院确诊并治疗的103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为感染组,根据患者疾病预后分为好转组(54例)和恶化组(49例);并分别选择同期于医院进行呼吸机治疗未合并感染的112名患者为未感染组,选择进行健康体检的98例患者为健康组;对感染组患者进行病原菌分布情况分析,同时对所有对象进行CRP、PCT和乳酸水平的检测。结果感染组患者中共分离出病原菌118株,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构成比分别为57.63%和41.53%;感染组患者CRP和PCT水平均明显高于未感染组和健康组(P<0.05),感染组中病情好转患者CRP和PCI水平明显低于恶化组(P<0.05),好转组患者在进行插管治疗后各时间点的乳酸水平均明显低于恶化组(P<0.05)。结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病原菌分布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患者PCT、CRP和乳酸水平均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白细胞介素-8(IL-8)诊断肝硬化腹水感染的临床价值研究,为肝硬化腹水感染的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住院治疗的肝硬化腹水患者100例,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腹水感染分为感染组32例与无感染组68例,入院后穿刺抽取腹水进行细菌培养,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PCT、SAA、IL-8。结果 100例患者腹水培养阳性32例,感染率32.00%,32例共培养出病原菌35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3株占65.71%,革兰阴性菌12株占34.29%。感染组患者血清PCT、SAA、IL-8分别为(5.22±1.25)ng/ml、(35.51±8.12)mg/L、(18.49±3.40)pg/ml显著高于无感染组(0.17±0.18)ng/ml、(4.19±0.27)mg/L、(10.20±2.34)pg/ml(P<0.05);以腹水细菌培养阳性为金标准,血清PCT、SAA、IL-8用于诊断腹水感染的灵敏度分别为96.88%、93.75%、87.50%,特异度分别为88.24%、79.41%、82.35%,曲线下面积为0.924、0.912、0.903,准确率为91.00%、84.00%、84.00%。结论血清PCT、SAA、IL-8在肝硬化患者腹水感染时会出现升高,用于腹水感染的辅助诊断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对临床无明显腹水感染症状的患者如存在血清PCT、SAA、IL-8的升高,建议进行早期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腹腔淀粉酶(AMY)联合血清白蛋白(ALB)早期预测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胰瘘的价值。方法 100例行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根据术后胰瘘发生情况分为胰瘘组和非胰瘘组,比较两组的血清PCT、腹腔AMY、血清ALB水平。术后胰瘘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微瘘亚组和非微瘘亚组,比较两亚组的血清PCT水平。结果 100例患者术后胰瘘发生率为37.00%。术后3、 5、 7 d,胰瘘组的血清PCT、腹腔AMY、血清ALB水平均高于非胰瘘组(P<0.05)。术后1、 3、 5、 7 d,微瘘亚组的血清PCT水平低于非微瘘亚组(P<0.05)。结论 血清PCT、腹腔AMY检测能早期发现胰瘘,血清PCT检测能预测腹腔感染的严重程度,血清ALB水平可指导临床给予患者营养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患者血清中颗粒蛋白前体水平及其在疾病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肝硬化并发SBP患者96例作为肝硬化并发SBP组,肝硬化未并发SBP患者96例作为肝硬化组,同期96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清颗粒蛋白前体、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结果肝硬化并发SBP组血清颗粒蛋白前体、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72.15±7.58)μg/L、(14.86±2.65)mg/L、(1.42±0.08)ng/ml]均高于对照组和肝硬化组(P<0.05),肝硬化组C反应蛋白水平[(7.48±1.52)mg/L]高于对照组(P<0.05),肝硬化组和对照组颗粒蛋白前体和降钙素原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硬化并发SBP组患者血清颗粒蛋白前体水平与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呈正相关(r=0.597、0.653,P<0.05)。血清颗粒蛋白前体诊断肝硬化并发SBP的截断值为63.28μg/L,ROC曲线下面积为0.817,灵敏度为88.92%,特异度为91.43%。肝硬化并发SBP存活者和死亡者不同时间血清颗粒蛋白前体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时间和分组之间血清颗粒蛋白前体水平有交互作用(P<0.001),两组之间血清颗粒蛋白前体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肝硬化并发SBP患者血清颗粒蛋白前体水平升高,颗粒蛋白前体水平在肝硬化并发SBP患者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中具有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肝硬化患者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腹水感染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防治肝硬化SBP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783例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SBP分为研究组88例和对照组695例,对并发SBP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共88例发生SBP,发生率为11.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糖尿病、天冬门氨酸氨基转移酶和门静脉直径等因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腹泻、腹水蛋白含量(ALB)、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凝血酶原活度(PTA)和Child-Pugh分级等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上消化道出血、腹泻、ALB<10g/L和TBIL>50μmol/L是肝硬化患者并发SBP的危险因素。结论肝硬化患者并发SBP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临床应注意观察以上指标,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降低SBP发生率,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下呼吸道微生物定植与肺部感染的炎症指标及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s(TGFβ1/Smads)信号通路。方法 选取2021年1-12月湖北省利川市民族中医院老年COPD患者246例,依据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155例、未感染组91例,按是否存在呼吸道微生物定植分为定植组、未定植组两个亚组,比较各亚组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肺组织TGFβ1/Smads的表达。结果 155例发生肺部感染,感染率63.01%,检出病原菌304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下呼吸道微生物定植发生率为28.86%(71/246);感染组血清PCT、hs-CRP、IL-8、TNF-α水平高于未感染组(P<0.05);感染组肺组织TGFβ1、Smad2、Smad3水平、下呼吸道微生物定植率均高于未感染组,Smad6、Smad7均低于未感染组(P<0.05);定植组血清PCT、hs-CRP、IL-8、TNF-α及肺部感染率高于未定植组(P<0.05);定植组肺组织TG...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乙肝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腹水降钙素原(PCT),肝素结合蛋白(HBP),白细胞介素-7(IL-7)表达水平对肝功能,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浙江金华广福肿瘤医院2017年1月一2019年7月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123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48例为研究组,单纯腹水患者7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腹水PCT、HBP、IL-7水平,并分析研究组患者腹水PCT、HBP、IL-7不同表达水平与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肠道屏障功能[二胺氧化酶(DAO)、内毒素(ET),D-乳酸(D-Lac)]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患者腹水PCT、HBP水平分别为(1.04±0.28)ng/ml,(90.26±21.47)ng/ml均高于对照组,IL-7(788,43±176.52)pg/ml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腹水PCT HBP水平与肝功能指标ALT、AST呈正相关,与ALB呈负相关,IL-7水平与ALT,AST呈负相关,与ALB呈正相关(均P<0.05);腹水PCT,HBP水平与肠道屏障功能指标DAO、ET,D-Lac呈正相关,IL-7水平与DAO、ET、D-Lac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腹水PCT、HBP、IL-7与肝功能,肠道屏障功能密切相关,有助于临床及时确诊﹐为判断病情提供有效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