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肠癌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迅速增长且发病年龄明显提前。目前我国大肠癌中位发病年龄为58岁,比欧美国家提前12—18年”。大肠癌传统治疗有外科手术、放化疗等。化疗虽可有效控制肿瘤的发展,但其明显降低患者生存质量的毒副作用不可小觑,并迫使我们把目光投向毒副作用小的天然药物研究。  相似文献   

2.
陈思琪  黄子慧 《河南中医》2023,(11):1758-1765
Notch通路作为人体内重要的信号转导途径,参与多种生理活动,可通过调节巨噬细胞极化、促进炎症反应、促进血管新生、加速创面再上皮化等多种途径参与慢性难愈性创面的修复。目前,关于Notch信号通路在慢性难愈性创面中的研究仍存在以下问题:(1)有关Notch信号通路在慢性难愈性创面中的研究不统一,通过激活或是抑制该信号通路从而达到治疗目的仍有争议,这可能与研究所使用的动物模型、创面类型与分期、具体作用机制有关;(2)通过该信号通路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作用的靶点尚不清晰,仅以少数几个经典靶点蛋白做支撑,无法系统判断该通路在慢性创面愈合中的参与程度,与其他信号通路之间的交互作用同样缺乏系统研究;(3)大部分中药复方制剂调控Notch信号通路发挥作用的具体机制尚不明朗,多是以某一下游或上游关键靶点蛋白表达水平做支撑佐证相应的观点,少有对多个靶点蛋白进行系统的研究。今后,还需进一步明确各靶点间的相互作用,对中药靶向Notch通路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进行更为系统的研究,有助于该病特异性治疗药物的研发。  相似文献   

3.
Notch信号通路是一条传导途经高度保守的信号通路,是调控干细胞自我更新、分化、发育和凋亡的重要通路之一。中药调控Notch通路影响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已成为该领域研究热点。本综述阐述了中药通过调控Notch通路来影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肿瘤干细胞(CSCs)、神经干细胞(NSCs)、胚胎干细胞等干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为中药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也为研究中药调节干细胞的作用机制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肾病(DN)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慢性肾脏病(CKD)之一,也是导致终末期肾病(ESRD)的主要原因,已严重威胁且影响到全球人类的生活健康。目前认为,DN的发病是在机体持续高糖环境下,糖代谢紊乱、脂质代谢异常、氧化应激、炎症因子激活、自噬及细胞凋亡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肾脏纤维化是DN发展的重要病理特征和最终病理结果,对肾脏纤维化及时干预对于DN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和现实意义。因西医治疗DN的局限性,中医药干预DN肾脏纤维化的进程以其多成分、多效应、多靶点的协同作用有效延缓疾病进展,常被用作DN治疗的常规和潜在治疗方法。研究发现,Notch信号通路在机体发育和维持稳态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Notch信号通路异常激活与DN发生相关,该信号通路的激活在肾脏纤维化进程起关键作用。文章综述了Notch信号通路在DN肾脏纤维化的调控机制,重点探讨了中药单体及中药复方靶向Notch信号通路与DN肾脏纤维化的关系,以期为中医药防治DN的新药研发、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变应性鼻炎( allergic rhinitis,AR)是特应性个体接触变应原后,主要由IgE介导的组胺等介质释放,并且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参与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症.AR是免疫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类型,属于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易合并哮喘的发生,与哮喘同属气道不同部位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有同一气道,同一疾病之说...  相似文献   

6.
神经干细胞具有增殖和分化能力,对于脑内神经再生和修复起到关键作用,受到多条信号通路和各种因素的调控,其中Notch信号通路与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关系密切。从中药复方、单味中药有效成分、针刺干预三方面,综合评述基于Notch信号通路的中医药影响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基础研究,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哮喘是临床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以气道慢性炎症反应为主要特征,常反复发作。近年来探索哮喘的精准靶向治疗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及难点。Notch作为最基本的信号系统,可调节胚胎发育和成年期组织的稳态环境,在哮喘发病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中药治疗哮喘经验丰富且疗效确切,研究证实,中药通过影响Notch1、Notch2的蛋白表达调节炎症,且可干预下游转录因子及部分配体发挥治疗作用。现就近年中药调控Notch信号通路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乌梅丸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结肠上皮细胞Notch信号通路的影响,揭示该方治疗UC的作用机制。方法以SD大鼠为研究对象,采用TNBS/乙醇灌肠诱导UC形成,通过乌梅丸灌胃给药,Q-PCR法检测各组大鼠结肠上皮细胞Notch-1、Hes-1、Math-1m RNA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上皮细胞Notch-1、Hes-1m RNA表达显著增强,Math-1m 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乌梅丸方给药后,大、中、小剂量组大鼠结肠上皮细胞Notch-1、Hes-1m RNA表达明显降低,Math-1m RNA表达显著增高(P0.05)。结论乌梅丸可通过Notch信号通路调节结肠上皮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对溃疡性结肠炎起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情感性精神疾病,严重危害人类的身心健康,而目前抑郁症的治疗仍然是医疗界的一大难题。近来研究发现,CAMP信号通路、ERK信号通路、BDNF信号通路、mTOR信号通路等已经成为治疗抑郁症的新靶点,以这些信号通路为靶点的药物起效快、疗效显著、作用持久。同时中药以其不良反应小、用药依从性好的优点也成为近几年研究的热点。就近年来细胞信号通路在中药治疗抑郁症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寻找快速起效不良反应小的抗抑郁药物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健康的胎盘血管网络对胚胎的发育及胎盘正常的血液循环极其重要。许多研究证明在血管形成过程中,存在多个信号传导通路,VEGF和Dll4/Notch信号通路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两条通路。胎盘VEGF mRNA表达与该部位的血管形成有关,胎盘血管在妊娠期中不断形成,并与绒毛一起植入子宫蜕膜层,  相似文献   

11.
目的:基于Wnt、Notch信号通路分析烙灸对脊髓损伤后大鼠的神经修复作用。方法:将60只大鼠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甲基强的松龙组、2 h烙灸组、12 h烙灸组,采用改良Allen's模型打击装置,进行急性脊髓损伤造模。甲基强的松龙组于损伤后0. 5 h给药,首次30 mg/kg,之后5. 4 mg/kg给药。2 h烙灸组、12 h烙灸组分别于损伤后2 h、12 h进行烙灸治疗。分别在造模成功后第1d、第7d、第14d、第21d进行脊髓组织取材,利用Westernblot进行蛋白表达量的检测。结果:在Wnt1、Wnt3a蛋白检测中,2 h烙灸组表达量明显低于12 h烙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 h烙灸组的Hes5、Presenilin1蛋白高于12 h烙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烙灸在脊髓损伤后激活Wnt及Notch信号通路,而Wnt与Notch信号通路间相互作用,可能影响烙灸治疗后相关因子的蛋白表达量。  相似文献   

12.
脑缺血耐受是指机体在遭遇严重的缺血性损伤时的一种内源性脑保护现象。缺血预处理是诱导脑缺血耐受的有效手段,但因其本身的有创性和受伦理限制,难以在临床中实施。研究发现,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传导通路在脑缺血耐受的形成机制中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中药诱导脑缺血耐受形成有着独到优势。本文就近年来ERK信号通路在脑缺血耐受诱导中的作用以及中药干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新风胶囊对佐剂关节炎(AA)大鼠足跖肿胀度(E)、关节炎指数(AI)、肺系数(LI)、肺功能变化、调节性T细胞(Treg)及肺组织Notch受体、配体表达的影响。方法:将84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模型(Model)组、甲氨喋呤(MTX)组、雷公藤多苷片(TGT)组和新风胶囊低剂量(XFC-L)组、新风胶囊中剂量(XFC-M)组、新风胶囊高剂量(XFC-H)组,每组12只,分别给动物右后足跖皮内注射弗氏完全佐剂(FCA)0.1mL致炎(除NC组外),致炎后第19d开始给药。NC组及Model组均给予生理盐水,其余5组分别给予MTX、TGT、XFC。观察各组大鼠上述各指标的变化。结果:①与NC组相比,Model组大鼠E、AI、LI在1s内平均呼气流量(FEV1/FVC)、肺泡炎积分、Notch3、Notch4、Delta1表达明显升高(P<0.01);用力肺活量(FVC)、25%肺活量的最大呼气流量(FEF25)、50%肺活量的最大呼气流量(FEF50)、75%肺活量的最大呼气流量(FEF75)、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F)、用力最大呼气流量(PEF)、CD4+ T细胞、CD25+ T细胞、CD4+ CD25+ Treg、Notch1、Jagged1、Jagged2表达明显降低(P<0.01)。②与Model组相比,各治疗组大鼠体重、FVC、FEF25、FEF50、FEF75、MMF、PEF、Notch1、Jagged1、Jagged2及Treg的表达升高;E、AI、LI、FEV/FVC及Notch3、Notch4、Delta1的表达降低(P<0.05或P<0.01)。③与XFC-M组相比,其余各治疗组LI、肺泡炎积分及Notch3、Delta1升高;FVC、FEF25、FEF50、FEF75、MMF、PEF及Notch1、Jagged1、CD4+ T细胞、CD4+ CD25+ Treg降低(P<0.05或P<0.01)。结论:AA大鼠存在关节局部的炎症反应和肺功能的降低,通过相关分析得知肺功能降低与Notch信号传导通路的表达有关;新风胶囊能明显改善AA大鼠关节症状和肺功能,可能通过促进Delta1、Notch3、Notch4的表达、抑制Jagged1、Jagged2、Notch1表达,降低炎症反应和免疫复合物沉积,改善关节和肺部症状。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神经痛(DNP)是最常见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系统并发症之一,具有治疗难度大、迁延难愈的特点,在临床上多表现为疼痛阈值降低、肢体末端神经性疼痛、异常性疼痛。既往研究表明,核转录因子-κB(NF-κB)、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等信号通路作为最经典细胞信号通路,可通过抑制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的释放和活性、调控炎症介导因素[如活性氧(R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环氧合酶-2(COX-2)、NF-κB抑制蛋白(IκB)]、抑制神经源性炎症、破坏周围神经持续病损状态、修复病损的周围神经达到治疗DNP的效果。通过查阅大量现代医学研究文献发现,无论是中药单体、中药复方治疗DNP均与所述信号通路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并通过调控相关信号通路的关键蛋白分子表达,达到控制神经源性炎症,保护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理性损伤,治疗DNP的作用。该文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总结,旨在为中医药治疗DNP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也为临床中医药保护病损的糖尿病周围神经、治疗DNP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目前,食管癌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虽然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等在食管癌的治疗中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仍存在并发症多、不良反应大等问题。中药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众多基础实验及临床研究证实了其治疗食管癌具有较好的效果。同时,中药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及食管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的现状,决定了中药防治食管癌存在相关作用机制不明等问题,需要从现代医学着手,从分子生物学、网络药理学等层面揭示中药防治疾病的作用机制。中医学认为食管癌的发生多归结于肝气郁结、痰瘀气滞、津亏热结、正气衰败、癌毒胶结等。查阅文献发现,中药复方主要为补益剂如六君子汤、润燥剂如启膈散及清热剂如复方苦参注射液等;中药单体以攻毒杀虫类、清热类、活血化瘀药及理气药等为主;与中医学所认为的食管癌发生的病因病机相挈合。研究发现,中药还可以通过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神经源性位点缺口同源蛋白(Notch)、分泌型糖蛋白/β-链蛋白(Wnt/β-catenin)、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核转录因子-κB(NF-κB)、酪氨酸激酶2/转录激活因子3(JAK2/STAT3)等相关信号通路发挥促进细胞凋亡,促进细胞自噬,阻滞细胞周期,逆转细胞耐药等作用治疗食管癌,但缺乏系统认识。该文通过系统总结中药调控食管癌的相关信号通路,利于明确中药治疗在食管癌分子机制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等过程中的相关作用机制,以期为食管癌的治疗提供新靶点,新视角,新思路,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反复发作,迁延难愈,对患者的身心造成极大危害。抗癫痫药带来良好的治疗作用的同时也伴发着诸多身心损伤的不良反应。中医药治疗癫痫由来已久,目前除不断丰富传统中医理论治疗癫痫的认知理论外,从分子生物学角度研究中医药治疗癫痫的细胞信号传导机制发展迅速。通过对国内外文献检索发现,癫痫发生与细胞增殖、凋亡、自噬、炎症反应、免疫应答等病理生理过程密切相关;同时中西药的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无论是中药单体、单味中药甚至中药复方治疗癫痫的机制的研究均与文中所述信号通路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其可以通过调控相应信号通路的关键分子表达,达到抑制癫痫发生,控制癫痫发作,保护癫痫脑损伤的作用。该文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具体如下:①桔皮素,银杏内酯B等能通过激活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凋亡及氧化应激反应。②黄芩苷,蛇床子素等能通过抑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抑制自噬。③灵芝多糖,黄芪甲苷等能通过抑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减少细胞凋亡。④红景天苷,白藜芦醇等能通过激活核因子E2相关因子2/抗氧化反应元件/血红素加氧酶1(Nrf2/ARE/HO-1)信号通路,抗氧化应激反应及抑制凋亡。⑤姜黄素,黄芩苷等能通过抑制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降低炎症反应及减少凋亡。以上总结旨在为中药治疗癫痫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也为临床中药治疗癫痫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丹参酮IIA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否有保护作用,其机制是否通过调控Notch信号通路发挥抗氧化应激,进而保护心肌,为丹参酮IIA应用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治疗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方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I/R组、DAPT+I/R组、丹参酮IIA+I/R组,每组8只。采用麻醉大鼠冠脉结扎再松开法,制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正常组:平衡灌注120 min;I/R组:平衡灌注15 min,结扎冠脉30 min,再灌60 min;DAPT+I/R组:平衡灌注15 min,结扎30 min,DAPT灌注20 min,再灌60 min;丹参酮IIA+I/R组:平衡灌注15 min,结扎30 min,丹参酮IIA灌注20 min,再灌60 min。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内活性氧水平及乳酸脱氢酶的含量。用Real-time PCR检测Notch信号通路受体Notch1和下游信号转录分子Hes1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Notch1,Hes1,HIF-1α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I/R模型组心肌内ROS水平、LDH含量显著升高(P<0.001),Notch1、Hes1、HIF-1α的mRNA的表达明显增高(P<0.001)及蛋白的表达也增高。与模型组比较,DAPT处理组、丹参酮ⅡA处理组ROS水平、LDH含量、Hes1、HIF-1α的mRNA的表达明显下降(P<0.001),DAPT处理组、丹参酮ⅡA处理组Notch1mRNA的表达下降(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Notch1,Hes1,HIF-1α蛋白的表达也有所下降。结论 :丹参酮ⅡA通过抑制Notch信号通路,继而抗氧化应激反应,发挥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信号通路与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中医药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改善肿瘤微环境方面较西药有一定的优势。本文通过检索近些年中英文相关文献,梳理中药复方治疗肝癌的相关通路,发现中药复方在抑制肝癌细胞增殖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果,主要涉及以下6条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VEGF信号通路、JAK/STA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从“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扶正祛邪”三个方面介绍了中药复方通过影响多通路下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有效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体现中医药多靶点、多机制优势的同时也为肝癌治疗提供更加广泛深入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尽管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在治疗胃癌方面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但是这些治疗方法存在并发症多、不良反应大等问题。中药在近年来的基础实验和临床研究中被证实能够治疗胃癌,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中药的特点是多成分、多靶点,而胃癌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这决定了中药防治胃癌存在相关作用机制不明等问题。因此,需要从现代医学的角度出发,从分子生物学、网络药理学等层面揭示中药防治胃癌的作用机制。中医学认为胃癌的发生主要归结于肝气郁结、痰瘀气滞、津亏热结、正气衰败、癌毒胶结等因素。在文献中,中药复方主要为补益剂、清热解毒剂,如三草调胃汤、小建中汤、益气化瘀解毒汤等,而中药单体主要为攻毒杀虫类、清热类、活血化瘀药和理气药等。这些中药与中医学所认为的胃癌发生的病因病机相符合。研究发现,中药还可以通过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信号通路、Wnt/β-catenin信号通路、Hedgehog信号通路发挥促进细胞凋亡、促进细胞自噬、阻滞细胞周期、逆转细胞耐药等作用来治疗胃癌,但缺乏系统认识。该研究通过系统总结中药调控胃癌的相关信号通路,旨在明确中药治疗在胃癌分子机制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等过程中的相关作用机制,以期为胃癌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新的视角和新的思路,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肝癌是一种在消化道中常见的肿瘤,其形成机制尚未完全被揭示。在肝癌的治疗方面,虽然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及免疫疗法等方式已经取得显著的成果,但这些治疗手段也伴随着相当数量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近年来,中药在肝癌治疗中表现出了显著的疗效,基础实验和临床研究已经证实了中药的功效。中药以其多成分、多靶点的特性来应对疾病,然而肝癌的发病机制异常复杂且尚未完全解析,这也意味着中药在防治肝癌过程中的具体作用机制仍不为人了解。为此,可以运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生物学等技术,以更深入地挖掘中药在治疗疾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显示,中药可以调控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刺猬(Hedgehog)信号通路、Wnt/β-连接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核转录因子-κB (NF-κB)信号通路、Janus激酶2/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JAK2/STAT3)信号通路及转化生长因子-β (TGF-β)/Smad信号通路等途径,从而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和迁移、阻滞细胞周期等方面展现其抗肝癌效果。然而,对其系统性认知尚不充分。该研究旨在全面研究中药对肝癌相关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以揭示中药在肝癌治疗中的分子作用机制。这一研究有望为肝癌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新的视角和新的疗法,推动中医药现代化的进程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