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火神山医院隔离病区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污染情况,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隔离病区制定合理的环境卫生管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0年3月9日-3月29日在火神山医院随机选取2个普通隔离病区进行系统的样本采集工作。采集对象包括环境样本、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用品(PPE)样本以及患者和医务人员手样本。采用棉签擦拭法采集样本,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法对样本进行SARS-CoV-2核酸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共采集244份样本,经SARS-CoV-2核酸检测,171份环境样本中1份阳性,来自患者床栏,阳性率为0.58%;49份医务人员PPE样本均为阴性;患者和医务人员手样本共24份,其中1份患者手样本阳性,阳性率为4.17%。结论合理规划隔离病区的布局和流程、严格落实环境消毒和手卫生制度能够有效降低隔离病区SARS-CoV-2污染程度,切断病毒传播途径,降低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暴露风险。同时,COVID-19医院感染防控中还应加强患者个人卫生管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隔离病房新型冠状病毒污染情况,为精准医院感染监控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采集湖南省长沙市第一医院新型冠状病毒隔离病房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清洁消毒前的物体表面标本,参考咽拭子标本检测方法,对采集的标本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采集隔离病房各类物体表面标本191份,9份标本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阳性率为4.71%。阳性标本均来自于隔离病房污染区,呼吸机面板、B超机探头及外表面、医疗废物桶脚踏板、患者被套、床头灯开关、医务人员手、床头桌、厕所门把手、患者手机各检出阳性标本1份;潜在污染区及清洁区采集的所有物体表面标本均未检出新型冠状病毒。污染区有咳嗽症状患者周围环境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高于无咳嗽症状患者周围环境(10.81% VS 1.43%,P<0.05);患者个人物品、患者生活用品、医疗设施设备及医患手冠状病毒核酸检出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隔离病房污染区新型冠状病毒污染严重,尤其是有咳嗽症状患者的周围环境。按相关要求采取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才能切实降低新冠肺炎医院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病房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污染状况。方法 对COVID-19患者病房物体表面以及患者手、护士手套外表面进行涂抹采样,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涂抹拭子进行SARS-CoV-2核酸检测。结果 47份标本中1份SARS-CoV-2核酸检测阳性,阳性率为2.13%。阳性标本为采样当日SARS-CoV-2核酸检测阳性患者保暖衬衣袖口内表面涂抹拭子,保暖衬衣自患者入院后未曾更换;患者病房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如门把手、床档、床头桌、心电监护仪、输液泵等,以及患者手、护士手套外表面等消毒前采集的涂抹拭子SARS-CoV-2核酸检测均阴性。结论 COVID-19患者病房SARS-CoV-2污染程度较低,考虑与病房每日均进行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以及强调手卫生有关。患者入院后应更换患者服,患者服应定期更换,有污染时随时更换。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某区域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救治医院隔离病区手触式速干手消毒剂(以下简称手消)按钮新型冠状病毒污染状况,为指导隔离病区消毒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对该隔离区内5个区域(确诊病房、病区内走廊、第一缓冲间、第二缓冲间、清洁区)手触式手消按钮进行采样,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标本中新型冠状病毒污染情况。结果 共采集76份手消按钮标本,隔离区新型冠状病毒污染率为10.53%,其中确诊病房内污染率14.29%,病区内走廊污染率12.50%;第一缓冲、第二缓冲区、清洁区污染率均为0。结论 该隔离病区病房内手消按钮新型冠状病毒污染严重,需要加强清洁消毒,并建议隔离病区使用手背按压,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宜使用感应式手消出液器或洗手感应监测仪。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对病区公共环境及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用品的污染情况。方法 对某新冠定点救治医院病区公共区域、脱卸区域和个人防护用品进行采样,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并报告Ct值,分析个人防护用品新型冠状病毒阳性相关因素。结果 共采集病区公共区域环境标本100份,病区公共区域环境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总阳性率为30.00%,脱卸区电梯地面、走廊公共区域地面、脱卸电梯按钮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最高,分别为60.00%、60.00%、40.00%。一脱区和二脱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出率分别为18.33%、1.67%。48.33%的工作人员个人防护用品检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其中外层鞋套鞋底、外层手套和防护服检出率最高,分别为35.00%、21.67%、8.3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医生岗位和高风险操作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用品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高(均P<0.05)。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对病区公共环境、一脱区和个人防护用品可造成不同程度污染,做好个人防护和定期环境清洁消毒,可以降低医务人员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新冠肺炎患者确诊前的居住环境中密切接触物品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评估传播风险。方法 选择2家经终末消毒72小时后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居住场所,采集可能经口、手等密切接触的生活用品样本,采用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结果 共采集生活场所样本41件,新型冠状病毒核酸(ORF 1ab靶标和N靶标)阳性5件,总阳性率为12.2%,其中患者1居家样本20件,阳性5件,阳性率25%;患者2居家样本21件均为阴性。结论 新冠肺炎患者在确诊前隔离居住期间的潜伏期,可通过密切接触等方式污染相关生活用品,具有导致共同生活成员感染风险,应加强对集中或居家隔离的新冠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出院返阳等高风险人员管理,做好病毒携带者和其他成员个人防护,对居住场所开展实时消毒和事后终末消毒,预防新冠持续传播。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生物安全实验室环境中新型冠状病毒污染现状,识别实验室内容易存在污染的重点部位,为明确消毒重点对象提供依据。方法用病毒采样拭子于实验后、环境消毒前对高频次接触物体表面和防护用品进行采样,用反转录荧光定量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ORF 1ab和N基因。结果共采集样本217份,检出4份核酸阳性,总体核酸阳性率1.84%,其中BSL-3、BSL-2和BSL-1实验室分别采样23份、184份和10份,3份阳性样本出现在BSL-2实验室的核酸提取间物表,分别来自传递窗门把手,实验室门把手和酒精喷壶外表面;1份阳性样本来自BSL-2实验室的防护服前臂。结论新型冠状病毒实验室重点部位存在一定程度的病毒污染,BSL-2实验室相对BSL-3和BSL-1实验室存在更高的环境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隔离病房应急期医务人员个人防护装备(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PPE)新型冠状病毒的污染情况、发生破损或滑落情况及应急处置情况,为医护人员防护提供指导。 方法 在医务人员脱PPE之前,随机对PPE进行物体表面的采样,用荧光PCR法检测病毒沾染情况;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在污染区工作的医护人员防护用品发生破损或滑落的情况。 结果 在2020年3月1—31日应急期,采集的某公共卫生救治中心180份医用防护装备样本中,共发现2份阳性标本,分别是1份手套(阳性率3.33%)、1份靴套(阳性率3.33%),其他PPE标本上未检测到病毒核酸阳性。问卷调查中,总共调查了209名医护人员,有42.11%发生过靴套破损,39.71%发生过手套破损,防护服/隔离衣破损发生率为23.92%,面屏滑落发生率为13.88%,1.91%医护人员发生过护目镜滑落,9.60%被调查者发生过晕厥现象,口罩滑落的发生率最低,仅为0.48%。出现破损或滑落后,医务人员均进行了应急处置,未发生感染。 结论 在隔离病区工作的医务人员应及时进行手卫生,减少新冠病毒对PPE的污染,若发生PPE破损或滑落状况时,应按照规范进行合理有效的应急处置,降低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半污染区、清洁区环境及医护人员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污染调查,为防控医护人员医院感染提供依据. 方法 对摘脱防护装备后的医护人员面部和手部皮肤、鼻腔、防护口罩,半污染区和清洁区环境物表进行涂抹采样,采用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拭子中SARS-CoV-2核酸. 结果 52份标本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新冠肺炎定点医院隔离病区进行气溶胶采集和病毒核酸检测,为定点医院新冠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21年8月14-24日,采用生物气溶胶采集器在某新冠肺炎定点医院隔离病区各布点区域进行空气气溶胶采集,所有标本同时采用荧光聚合酶链式扩增反应(PCR)和数字PCR两种方法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共采集空气气溶胶标本86份,荧光PCR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数字PCR检测结果显示,14份气溶胶标本检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出率为16.28%。检出标本较集中的区域有病人卫生间和医务人员防护用品脱卸区;重症病房核酸检出率高于普通病房,但不同病区气溶胶病毒核酸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871,P=0.248); CT值>30和CT值≤30病人区域气溶胶病毒核酸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32,P=0.630)。结论 在新冠肺炎患者病程中晚期,隔离病区空气气溶胶仍有病毒核酸存在,但所有检出标本新冠病毒拷贝数均不高。室内拥挤、通风不良,且与病例有关联的环境中气溶胶病毒核酸检出率较高,医务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保持环境通风...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核酸检测方法,比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上下呼吸道标本核酸检测结果的差异,为临床诊断SARS-CoV-2感染,如何选择标本类型以及提高核酸阳性检出率提供参考。方法采集31例疑似新冠肺炎患者呼吸道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的咽拭子和痰液标本进行双靶标(ORF1ab基因和N基因)核酸检测,应用卡方检验分析不同类型标本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率的差异。结果 31份新型冠状病毒病例的咽拭子标本中,26份阳性,5份阴性,阳性率为83.8%;31份痰液标本中,29份阳性,2份阴性,阳性率为93.5%;两种标本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49,P0.05)。不同发病时间患者咽拭子阳性率和痰液阳性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669)。比较咽拭子和痰液ORF1ab基因平均CT值(荧光信号达到设定的阈值时所经历的循环数),咽拭子较痰液高3.04; N基因CT值咽拭子较痰液高3.33。1例患者呼吸道标本阴性,肛拭子新冠病毒核酸阳性。结论咽拭子和痰液标本,均可用于SARS-CoV-2核酸检测。痰液ORF1ab基因和N基因CT均值低于咽拭子,更易检出,用于检测SARS-CoV-2更具优势。此外,呼吸道标本核酸检测阴性的患者,进一步检测消化道标本,对患者临床判断和疾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出院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粪便进行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了解出院人员粪便中带毒状况,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实时荧光RT-PCR法对2020-02/04甘孜州93名出院新冠肺炎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粪便进行核酸检测,用SPSS 20软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93份粪便样本中检出SARS-CoV-2阳性18份,阳性率为19.35%。其中73份出院新冠肺炎患者粪便,阳性率为20.54%,20份出院无症状感染者粪便,阳性检出率为15.00%;民族分布为藏族82名,汉族11名,阳性检出率为分别为19.51%和18.18%;性别分布为男性51名,女性40名,阳性检出率为22.64%和15.00%;年龄分布从3岁到77岁,平均年龄39岁,阳性检出率在临床分型、民族、性别和年龄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提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在呼吸道检测阴性后,消化道持续核酸阳性,存在较大的潜在感染风险,应加强对已出院新冠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管理,建议粪便样本核酸检测做为解除隔离条件,同时应加强隔离点卫生消毒处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4种市售国产SARS-CoV-2抗原检测试剂进行分析比较,为SARS-CoV-2抗原检测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4种市售国产SARS-CoV-2抗原检测试剂盒,分别为试剂A、B、C和D,对54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例呼吸道样本进行抗原检测,以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RT-PCR)检测结果为标准。结果 54份COVID-19病例呼吸道样本,48份为阳性样本,1份为ORF1ab单靶标阳性,3份为N单靶标阳性,2份为阴性。4种抗原检测试剂的阳性率分别为试剂A 56.25%、试剂B 58.33%、试剂C 60.42%及试剂D 58.33%,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1,P=0.982)。4种抗原检测试剂检测结果一致性从高到低依次为:试剂B和试剂D>试剂A和试剂B=试剂A和试剂D>试剂B和试剂C>试剂A和试剂C。结论 4种抗原检测试剂的一致性较高,对CT值低于25的样本阳性检出率达64.29%~93.33%,而CT值高于30的样本阳性检出率很低,提示试剂厂家需进一步优化性能,提高检测灵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入境人员集中隔离点房间新型冠状病毒污染状况,为集中隔离点规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集2021年12月18日—2022年1月16日入境人员集中隔离居住过的房间环境表面涂抹样本,用Real-Time PCR方法对新型冠状病毒核酸进行检测,并对房间污染状况进行分析。 结果 共采集房间环境标本21 150份,其中确诊病例房间35个,样本数为350份,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25份,均在确诊病例房间内,检出率为7.14%(25/350),物品为马桶、门板、灯开关、地面、床头柜、洗漱台、桌面、遥控器等。81.81%(9/11)的奥密克戎变异株确诊病例房间内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 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隔离房间物体表面存在污染风险,尤其是奥密克戎变异株患者房间环境污染风险更高,应按相关要求落实闭环管理,采取严格隔离措施,规范做好消毒工作,才能切实阻断新冠肺炎交叉感染和外溢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Real-time RT-PCR)方法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鼻咽拭子样本、粪便样本、痰液标本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并比较其检出率。方法采用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确诊的处于病程前期的新型冠状病毒患者的鼻咽试子样本(242份)、粪便样本(78份)、痰液标本(230份),其中包括同一时间采集患者的两种不同生物学样本(55份)和同一时间采集患者三种不同生物学样本(44份),均应用Real-time RT-PCR方法对病毒核酸进行检测,比较3种标本单独和联检的阳性检出率。结果鼻咽拭子样本、粪便样本、痰液样本中SARS-CoV-2核酸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2.64%、39.74%和6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样本类型联合检测的总阳性率(95.45%)大于两种样本联合。结论本研究中三种生物学样本单独检测阳性率以痰液检出率最高,粪便样本次之,鼻咽拭子样本最低,三种样本联合检测将大大提高COVID-19的检出率,为COVID-19实验室检测样本的选择和提高核酸检出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某院眼科病房急性出血性结膜炎聚集性事件发生的原因,为医院感染综合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2016年1—11月该院眼科病区发生的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病例,对病区开展现场流行病学及环境卫生学调查。调查2016年1—8月(督导前)和2016年9—11月(督导后)该病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并通过ATP快速荧光检测仪对该病区医务人员手、常规诊疗仪器及高频接触环境物体表面进行采样,制定集束化干预策略进行医院感染防控。结果 2016年8月4日—9月17日共11例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患者,其中住院患者9例,门诊复诊患者2例;医务人员3例。仅采集到I病区2例患者眼部分泌物,经病毒学检测证实为腺病毒感染所导致。ATP检测医务人员手卫生合格率为28.57%,环境物体表面合格率为34.38%。督导前病区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为50.00%,督导后为7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9,P=0.03)。督导期间裂隙灯、眼压计等公用检查设备消毒措施执行率76.64%。集束化干预策略实施后,眼科病房自10月中旬后几个月未再发现出血性结膜炎感染病例。结论做好手卫生和环境清洁消毒仍是重要的感染防控手段,采取及时、可行的集束化干预策略能够有效的控制感染的暴发或流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核酸检测在发热门诊、隔离病房、易感人群以及大规模筛查等不同人群中的应用价值,为SARS-CoV-2实验室检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集2020年2月1日-3月22日郑州人民医院不同人群的咽拭子,包括发热门诊、隔离病房患者,一线疫情防控医护人员,以及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症状的住院患者、陪护家属和复工人员。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使用A、B两种国产检测试剂盒对发热门诊、隔离病房的患者进行SARS-CoV-2核酸检测。结果 共检测15 497份咽拭子标本,SARS-CoV-2核酸阳性24份,核酸阳性病例均来自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24例咽拭子SARS-CoV-2核酸阳性患者同时送检的血标本核酸结果均呈阴性。A、B两种试剂首次咽拭子核酸检测结果一致,2例确诊COVID-19患者治疗后复查咽拭子标本,A组试剂检测为阳性,B组试剂检测为阴性。该院疫情防控一线医护人员、未出现COVID-19症状的住院患者、陪护家属和复工体检人员核酸检测均为阴性。结论 复工人员、住院患者、陪护家属和一线疫情防控人员SARS-CoV-2核酸筛查均未发现阳性,咽拭子标本SARS-CoV-2核酸检测阳性率高于血标本,不同核酸检测试剂检测阳性率稍有差异。  相似文献   

18.
褚华鲁 《中国校医》2020,34(11):875-877
2019年12月武汉市发现多例不明原因肺炎患者,这是一种新型的冠状病毒,2020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定义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简称COVID-19。近日,国际病毒分类学委员会(ICTV)正式将该病毒命名为SARS-CoV-2,全称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该病毒传染性极强,胸部高分辨率CT(HRCT)扫描对该病的筛查和初步诊断有非常重要作用,甚至有专家学者提出:影像学检查可以作为病人确诊的重要依据。影像技师成为继发热门诊、感染科和ICU后最危险的一线群体。本文通过CT室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人制定防护策略,重视专科理论学习和技术操作培训,制定发热门诊病人和隔离病区病人检查流程、穿脱防护用品流程,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加强个人防护和消毒隔离措施,重视医技人员心理支持,按照制订的各类流程合理安排一般普通门诊、住院、发热门诊和隔离病区病人的检查,科室划分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制定合理的消毒、隔离方案,旨在为所有影像同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如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席卷全球。COVID-19由新型冠状病毒导致,该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和人群易感性。老年人及合并慢性基础疾病者若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其预后往往较差。为更好地应对疫情期间临床工作,避免院内住院患者的交叉感染,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因地制宜改建发热病房,用于集中收治门诊及各科室疑似病例。发热隔离病房根据卫健委发布的《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一版)》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规定,从病区环境设置、消毒隔离、人力资源调配、相关职责及制度的建立,到人员隔离防护技能与培训、危重症患者的急救能力、患者管理、医疗废物处置等方面进行组织管理。收治患者期间,医务人员零感染,本文总结了相关管理经验,供各级医院医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检测新型冠状病毒N亚基因组(SgN)的方法, 探讨其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及环境样本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全球共享流感数据库(GISAID)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全基因组序列设计SgN特异性引物和探针, 优化退火温度、引物与探针浓度等反应条件, 建立新型冠状病毒Sg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 绘制标准曲线, 评价该方法的灵敏性、重复性和特异性。采用建立的病毒Sg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检测21份环境和351份临床样本, 并选取25份SgN阳性样本进行病毒分离以评估该检测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 SgN的引物和探针对新型冠状病毒具有良好特异性。初步建立的病毒Sg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最低检测限为1.5×102copies/ml, 变异系数小于1%。372份样本的gRNA阳性率为97.04%(361/372), gRNA阳性样本中阳性环境样本和阳性临床样本的SgN阳性率分别为36.84%(7/19)和49.42%(169/342)。其中野生型毒株样本的SgN阳性率及拷贝数均比德尔塔(Delta)毒株低。在25份SgN阳性样本中, 采样时间在5 d内的12份样本均分离到病毒;13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