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护理预防长期卧床老年患者下肢静脉血栓(DVT)的效果.方法 以80例长期卧床老年患者为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两组下肢DVT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下肢DVT发生率为10.00%(4/40),低于对照组27.50%(11/40)(P<0.05).两组干预后大腿周径及小腿周径均缩小,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长期卧床老年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影响。方法取86例长期卧床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早期护理干预推行时间将其分成研究组(A组,n=43)和对照组(B组,n=43)两组。B组予以常规护理,A组予以早期综合护理。比对两组患者DVT发生率,记录其干预前后大腿、小腿周径变化情况,观察其干预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 PTT)等凝血指标、血浆粘度、D二聚体(D-D)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1 A组干预后DVT发生率为11.6%,显著低于B组的39.5%(P0.05);2干预后,两组患者下肢周径水平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其中A组降幅大于B组(P0.05);3干预后,两组患者PT、a PTT等凝血指标均较干预前上调,血浆粘度及D-D水平则较干预前下调(P0.05);其中A组各指标变化幅度均大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予以早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预防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对老年长期卧床患者进行下肢护理对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将230例于我科住院的老年长期卧床患者分为观察组(122例)和对照组(108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进行局部肢体被动活动训练,关节活动等下肢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长期卧床患者进行下肢护理有助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循证护理又称为实证护理,或求证护理.它是以科学为依据,针对在护理实践过程中发现的细节问题,通过查询取证、收集佐证材料,最终作出有理有据的护理决策,并指导临床护理工作.循证护理的发展,是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护理人员对患者提供的慎重、准确、基于目前科学依据的一系列护理措施,是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体现.除此... 相似文献
5.
6.
7.
目的 探讨骨科卧床患者下肢静脉血栓(DVT)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以100例骨科卧床患者为对象,根据是否发生下肢DVT分为DVT组(n=18)和非DVT组(n=82).收集患者相关资料,分析影响患者发生下肢DVT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DVT组与非DVT组年龄、合并慢性疾病、卧床时间、甘油三酯、D二聚体(D-D... 相似文献
8.
老年人因体质衰弱或因疾病而长期卧床,常导致相应并发症如褥疮、感染、便秘等的出现,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又使病程延长,因此对于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以预防卧床相关并发症极为重要.本文就近年来我科对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实施的预防卧床相关并发症的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6,(44)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长期卧床患者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我院100例长期卧床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经过护理后的便秘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为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长期卧床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明显降低其便秘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陈爱娟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00,(3)
在人的整个生命活动中 ,都要经历诞生、成长、衰老的过程。老年人随着年岁的增加 ,身体的各种器官功能有都会逐步衰退 ,各种老年性疾病也随之而来 ,甚至半身不遂、瘫痪 ,长期卧床 ,生活不能自理 ,给患者身心造成痛苦 ,给社会和家庭也增加负担。所以 ,做好长期卧床老年患者的医疗护理工作 ,尽可能地减少他们的痛苦 ,延长其寿命 ,提高生活质量 ,减轻患者家庭的负担 ,是我们工作的宗旨。为此 ,从 1991年至今 ,我们病区收治长期卧床老年患者 88例 ,并根据患者不同的病情 ,有针对性地加强护理措施 ,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 相似文献
11.
12.
随着我国人口逐渐老龄化及经济、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因患某种疾病被迫长期卧床,这些老人无论是心理上或是生活上更需要社会关注和家人的照顾,做好他们的心理护理及并发症预防显得尤为重要。以下将我科2007年至2010年收治的32例长期卧床老年患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观察长期卧床老年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临床路径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收治的长期卧床老年患者88例,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常规组,各44例,干预组进行临床综合路径护理干预,试验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分析比较2组DVT发生情况、护理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 PTT)、血浆粘度及D二聚体(D-D)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第3、7、14 d均有DVT症状出现,且1周后DVT发生率差异尤为显著(P0.05),2周后干预组的DVT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护理后两组老年患者的PT、a PTT水平均明显上调(P0.05),血浆粘度及D-D水平均显著下调(P0.05)且干预组的凝血指标上升幅度显著大于常规组,其血浆粘度及D-D水平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常规组(P0.05)。结论采用临床综合路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长期卧床老年患者下肢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16.
字春娥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9,(75)
目的总结分析长期卧床老年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探讨在对长期卧床老年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具体措施和作用。方法通过对文献资料及本院临床实践的回顾性分析,总结因病而不能生活自理的老年患者在长期卧床期间的心理状态和不良心理问题,并提出针对这些不良心理的临床护理策略,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的护理中的临床作用和意义。结果悲观抑郁、焦虑烦躁、孤独是长期卧床老年患者较常出现的负面心理状态,而这些负面心理的产生不仅影响了患者自身疾病的治疗,降低了其预后生活的幸福感,而且还会给临床护理过程中的护患关系带来隐患,容易造成护患关系紧张、出现不良护理事件;针对长期卧床老年患者的不良心理,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护理人员通过营造舒适的生理环境、加强基础护理工作、完善社会支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运用适当的心理护理技能等具体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改善长期卧床老年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促进和维护老年患者的心理康复。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是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必要和有效的护理干预模式,在对老年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和预防临床并发症的发生,通过对其心理康复的促进,取得患者对治疗的配合,可以极大地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对长期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效果。方法 纳入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期间苏州永鼎医院收治的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共9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6例。予以对照组一般护理,予以观察组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对比2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风险评分,股深静脉、腘静脉平均血液流速,下肢肿胀、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2组Caprini评分、下肢深静脉血液流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1周、护理2周时Caprini评分较对照组均显著下降,股深静脉、腘静脉平均血液流速明显提升,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下肢肿胀、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对于长期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显著预防作用,可降低其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长期卧床老年脑梗塞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的效果.方法 以82例长期卧床老年脑梗塞患者为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比两组下肢DVT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下肢肿痛、DVT发生率分别为4.88%、2.44%,低于对照组19.51%、14.63% (P<0.05).两组干预后股静脉血流平均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术后强化护理干预对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 方法 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5年7—12月收治的80例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为观察组,实施强化护理。选取2015年1—6月收治的80例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2组术后便秘、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以及生活质量。 结果 观察组的腹胀、粪便形状、自发排便以及排便费力评分分别为1.62±0.34、1.60±0.43、1.27±0.45、1.21±0.36,均低于对照组的2.02±0.33、1.92±0.31、1.92±0.32、1.76±0.38,排便时间为(15.29±3.47) min,短于对照组的(23.21±4.19) min,便秘的发生率为10.0%,低于对照组的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深静脉流速为(25.53±3.47) cm/s,大于对照组的(20.14±2.51) cm/s,DVT的检出率为2.5%,低于对照组的11.3%,静脉血栓的直径的(0.23±0.19) cm,小于对照组的(0.42±0.12)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在躯体疼痛、精力、情感职能、生理功能等生活质量方面的评分分别为72.41±15.75、71.85±10.62、76.13±12.51、80.13±12.53,均高于对照组的64.52±11.31、63.21±10.35、64.05±12.10、69.52±12.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术后强化护理干预能够减少下肢骨折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7,(23)
目的分析评价护理干预对股骨骨折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对股骨骨折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A组24例、B组24例,A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B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率、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B组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率、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A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股骨骨折患者术后应用护理干预对其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有积极地意义,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