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空腹血糖(FPG)联合预测脑动脉瘤患者栓塞术后90 d预后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接收的112例脑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介入栓塞术治疗,依据随访90 d预后状况分为预后良好组(n=76)和预后不良组(n=36),统计对比两组入院当天NLR、PLR、FPG变化,分析NLR、PLR、FPG与预后关联性,影响预后因素及联合预测预后价值。结果 (1)与预后不良组对比,预后良好组NLR、PLR、FPG水平明显较低(P<0.05);(2)经Spearman分析指出,NLR、PLR、FPG与预后均呈正相关(P<0.05);(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为NLR>10.35%、PLR>247.61%、FPG>6.98 mmoL/L为脑动脉瘤患者术后发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4)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NLR、PLR、FPG联合预测脑动脉瘤患者栓塞术后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41,均优于单一指标(P<0...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边指数(BISAP)评分联合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对妊娠期急性胰腺炎(APIP)患者的早期预测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4年6月—2020年6月杭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APIP患者48例,其中预后良好的26例归为A组,预后不良22例的归为B组。对所有患者的BISAP评分、NLR与PLR进行统计,比较3组数据差异,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结果 A组患者的BISAP评分与NLR、PLR水平均显著低于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ISAP评分联合NLR、PLR对APIP患者预后预测的灵敏度为95.91%,优于BISAP评分、NLR及PLR单独对APIP患者预后预测的91.15%、92.68%及75.92%。结论 BISAP评分联合NLR、PLR对APIP患者的预后预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可为APIP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提供参考,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血小板/淋巴细胞(PLR)与扩张型心肌病(DCM)心力衰竭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周口市中心医院诊治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58例心功能正常者,82例心力衰竭者,另选取同期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入选者的血常规,计算NLR和PLR,比较各组NLR和PLR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NLR和PLR与DCM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关系。采用ROC曲线分析NLR和PLR对DCM患者发生心肌衰竭的预测效能。结果 DCM心力衰竭组NLR和PLR均高于DCM心功能正常组和对照组(P<0.05);随着DCM患者心功能分级严重程度的增加,NLR和PLR水平逐渐增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和PLR是DCM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NLR和PLR两者联合对DCM发生心力衰竭的预测价值大于NLR和PLR单一指标的预测价值。结论 NLR和PLR与DCM患者心力衰竭密切相关,两者联合可有效预测DCM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炎性细胞比值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和疾病进展风险预测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0年5月收治的105例行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新辅助化疗疗效分为pCR组27例和未pCR组78例,对比2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指标;根据2年内疾病进展情况将患者分为进展组22例和未进展组83例,比较2组患者实验室指标,分析不同炎性细胞比值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结果 pCR组患者年龄、Her2阳性比例、LYM、LMR高于未pCR组(P<0.05),NEU、NLR、PLR低于未pCR组(P<0.05);年龄、Her2状态、NLR、LMR、PLR是影响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主要因素(P<0.05);NLR、LMR、PLR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AUC分别为0.814、0.683、0.770;进展组患者NLR高于无进展组(P<0.05),LMR低于无进展组(P<0.05);高NLR组患者PFS短于低NLR组(P<0.05),高LMR组患者PFS长于低LMR组(P<0.05)。结论 NLR、LYM、PLR在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方面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降钙素原与血乳酸比值(PCT/Lac)、抗凝血酶Ⅲ(AT-Ⅲ)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合并细菌感染患者疗程中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衡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7例DKA合并细菌感染患者,根据治疗后效果分为总有效组(n=92)、无效组(n=25),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3 d后、治疗5 d后NLR、PCT/Lac、AT-Ⅲ、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应用Pearson分析各指标与APACHEⅡ评分相关性,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ROC下面积(AUC)分析各指标及联合预测无效的价值。结果 总有效组治疗3 d后、治疗5 d后NLR、PCT/Lac低于无效组,AT-Ⅲ高于无效组(P<0.05);总有效组治疗3 d后、治疗5 d后APACHEⅡ评分低于无效组(P<0.05);治疗3 d后、治疗5 d后NLR、PCT/Lac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AT-Ⅲ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P<0.05);治疗5 d后NLR、PCT/Lac、AT-Ⅲ预测疗效的AUC高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早产儿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RL)和血小板指数与动脉导管未闭(PDA)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2月该院收治的PDA早产儿68例作为PDA组,同时选取同期在该院出生未出现PDA的早产儿作为非PDA组,收集产妇以及新生儿临床资料,应用血液分析仪检测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数,并计算二者比值NLR;应用目测镜检法检测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并计算血小板压积(PCT),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PDA早产儿发生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评估NRL、PCT对PDA早产儿的诊断价值。结果PDA组产妇产前CRP水平、羊水异常发生率均高于非PDA组(P<0.05)。PDA组胎龄低于非PDA组,房内径、动脉导管内径均高于非PDA组(P<0.05)。PDA组新生儿中性粒细胞数、NLR高于非PDA组,淋巴细胞数、MPV、PLT、PCT均低于非PDA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LR、PCT是影响PDA发生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NLR对早产儿PDA诊断的AUC为0.729,敏感性为76.47%,特异性为51.47%。PCT对早产儿PDA诊断的AUC为0.848,敏感性为85.29%,特异性为64.71%。结论NLR、PCT是影响PDA发生的危险因素,且二者对早产儿PDA诊断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外周血CD64平均荧光强度指数(CD64指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比值)及降钙素原(PCT)水平对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者合并细菌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来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DKA患者110例,根据是否合并细菌感染,分为感染组(n=52)和未感染组(n=58)。患者入院后,收集其一般资料、生化指标、外周血CD64指数、NEU%、NLR比值及PCT水平,分析感染组患者病原菌分布。根据患者感染程度,分为轻度感染组(n=29)及重度感染组(n=23),探究四项指标与患者感染程度相关性。结果 DKA合并细菌感染组患者最常见细菌类型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9.23%,其次为大肠埃希菌,占17.31%;DKA合并细菌感染组外周血CD64指数、NEU%、NLR比值及PCT水平均高于未感染组(P<0.05);重度感染组患者的四项指标水平均高于轻度感染组(P<0.05),且四项指标水平与患者感染程度均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四项指标联合检测预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炎症指标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在早期先兆流产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随机数字化法搜集2020年1月—2021年10月在本院妊娠就诊的217例早期先兆流产的孕妇的常规资料以及血象资料作为研究组,同时随机数字化法搜集同期217例早期正常妊娠来本院进行人工流产孕妇的资料作为对照组,比较两者的差异,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早期先兆流产的因素,并采用ROC曲线评价NLR在早期先兆流产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早期先兆流产组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单核细胞计数(Mon)、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及NLR高于对照组,淋巴细胞绝对值计数(Lym)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小板计数(PLT)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NLR是早期先兆流产的唯一影响因素(OR=2.106,P=0.003);ROC曲线显示NLR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29(P<0.001)。结论 NLR的升高是早期先兆流产影响因素,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以为...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卒中相关性肺炎(SAP)影响因素的模型构建及其与3种预测评分系统的比较。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21年6月武汉市新洲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45例脑卒中患者,其中并发SAP患者35例为SAP组,110例未发生SAP患者为非SAP组。分析脑卒中患者并发SAP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统计本研究模型与其他3种预测评分系统的评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各模型对SAP的预测价值。结果 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GSC)、合并吞咽功能障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降钙素原(PCT)为脑卒中患者并发SAP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根据影响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经Hosmer 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P=0.193; SAP组本研究模型、Kwon、急性缺血性卒中相关性肺炎风险(A2DS2)、急性缺血性卒中相关性肺炎量表(AISAPS)得分均高于非SAP组(P<0.05);本研究模型预测脑卒中患...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在妊娠期糖尿病(GDM)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2020年12月在江阴市人民医院产科门诊产前筛查的孕妇186例,其中GDM孕妇92例,正常妊娠94例。比较2组临床资料和血糖、肝功能、全血细胞等实验室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筛选出对GDM诊断有价值的指标并对此指标诊断GDM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进行评价。结果 2组年龄、三酰甘油(TG)、空腹血糖(FBG)、餐后1小时血糖(1 h PG)、餐后2小时血糖(2 h PG)、NLR、d NLR、LMR和PL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和PLR均是GDM的危险因素。NLR和PLR联合诊断GDM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3%和78.8%。结论 NLR和PLR水平与GDM存在相关性,联合检测对GDM诊断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者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DKA患者,根据有无发生感染将其分为DKA感染组和DKA未感染组。另选取同期非DKA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测定3组患者入院时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比率(NEU%)、淋巴细胞比率(LYM%)、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谷丙转氨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淀粉酶、尿淀粉酶、血乳酸水平;分析以上指标与DKA患者感染相关性。结果两组DKA患者外周血WBC、NEU%、NLR、AST、ALT、血乳酸、血淀粉酶、尿淀粉酶高于对照组(P<0.05);与DKA未感染组相比,DKA感染组外周WBC、NEU%、NLR、AST、ALT、血乳酸水平较高,尿淀粉酶水平较低(P<0.05);DKA两组LYM%低于对照组(P<0.05);以NLR>2.35作为预测DKA感染的临界点,敏感度为89.2%,特异度为93.5%,其敏感度、特异度高于WBC、NEU%、LYM%。结论 DKA感染率与NLR水平呈正相关,NLR可作为炎性指标预测DKA感染患者的预后,AST、ALT及血乳酸与NLR水平具有一定相关性,检测以上指标有利于临床医生对DKA感染患者做出正确判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淋巴细胞/白细胞比值(LW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比值(NMR)、血小板/中性粒细胞比值(PN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接受重症治疗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20年1月21日至3月1日初次就诊于南阳市中心医院的的COVID-19患者血常规指标,根据是否接受重症监护治疗分为ICU治疗组和非ICU治疗组,分析血常规比值在两组之间的差异性和诊断价值,并探讨血常规比值在评估患者预后中的临床价值。结果 与非ICU治疗组相比,ICU治疗组的平均年龄升高(60.13±9.5vs 44.97±16.73,Z=3.54, P<0.001),住院天数延长(14.88±4.03 vs 10.65±6.41,Z=2.49,P=0.013)。ICU治疗组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NLR、NMR和PLR值均升高(Z值分别为3.08、3.90、4.81、4.42、3.74,P均<0.05),淋巴细胞计数、LWR、LMR、PWR和PNR值均降低(Z值分别为-3.67、-4.71、-2.54、-2.17...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降钙素原(PCT)及乳酸水平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8年9月医院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36例感染患者为感染组,随机选取60例非感染患者为非感染组,另选取同期进行体检健康者41名为对照组,检测三组研究对象NLR、PCT、乳酸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NLR、PCT、乳酸指标及三者联合检测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非感染组相比,感染组NLR、PCT、乳酸水平显著升高(P<0.05); ROC诊断模型分析结果,三指标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均具有较高的早期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均>0.7。三者联合检测预测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感染曲线下面积为0.897,敏感度为94.4%,特异性为81.7%。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NLR、PCT、乳酸水平显著升高,该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感染的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中性粒细胞CD64(nCD64)指数及单核细胞HLA-DR(mHLA-DR)表达率联合检测在肺部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将本院2022年1月—6月收治的340例肺部感染患者作为感染组,健康体检者48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外周血NLR、nCD64指数、mHLA-DR表达率,分析上述指标在肺部感染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肺部感染组外周血中NLR、nCD64指数高于对照组,肺部感染组mHLA-DR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外周血NLR与nCD64指数成正相关关系(r=0.449,P<0.01),外周血NLR与mHLA-DR表达水平成负相关关系(r=-0.493,P<0.01),nCD64指数与mHLA-DR表达水平成负相关关系(r=-0.324,P<0.01);NLR、nCD64指数和mHLA-DR表达率诊断肺部感染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4、0.737、0.679(P<0.05),联合诊断时曲线下面积为0.842(P<0.05)。结论 外周血NLR、nCD64指数及mHLA...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妇科术后早期感染影响因素,分析微小核糖核酸(miR)-146a、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C-反应蛋白/白蛋白(CRP/ALB)比值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2月-2021年4月在广州花都时代妇产医院接受妇科手术的1 302例患者,根据术后病原学检查结果分为感染组60例和未感染组1 242例,分析病原菌分布特点,筛选妇科手术患者早期感染影响因素,评估miR-146a、NLR和CRP/ALB比值的诊断价值。结果 1 302例妇科手术患者术后早期感染60例,感染率为4.61%,感染部位占比较高的分别为呼吸道、泌尿道、生殖道;共分离98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54株占55.10%,革兰阳性菌41株占41.84%,真菌3株占3.06%;手术类型、侵入性操作是妇科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感染组患者miR-146a、NLR、CRP/ALB表达水平均高于未感染组(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miR-146a、NLR和CRP/ALB比值均对妇科手术患者术后感染有较高诊断价值,三者联合诊断曲线下面积(AUC)为0.955,敏感度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C反应蛋白与前白蛋白比值(CRP/PA)预测甲型流感病毒重症感染婴幼儿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儿内科住院的婴幼儿甲型流感病毒感染重症组(192例)、轻症组(187例)及健康对照者(393例),检测其血常规、CRP及PA水平,计算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LM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CRP/PA。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Logistic回归分析LMR、CRP/PA对甲型流感病毒重症感染的诊断及预测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和轻症组比较,重症组NLM、PLR、SII、CRP/PA均显著升高,LMR显著降低(分别为1.09、88.07、310.75、0.05和3.90,P<0.05)。与对照组相比,轻症组CRP/PA显著升高,LMR显著降低(分别为0.04和6.31,P<0.05)。ROC曲线显示,诊断重症感染时,CRP/PA的特异度最高,为96.1%,LMR、CRP/PA联合检测的灵敏度、ROC曲线下面积(AUC)均优于单项检测(分别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与骨质疏松症(OP)的关系,评估其对OP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我院收治的63例OP患者,纳入观察组;另选取同期69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生化指标,分析NLR与OP患者ESR、CRP、BMD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NLR诊断OP的效能。结果观察组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NLR、单核细胞、ESR、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淋巴细胞、BM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NLR与OP患者的ESR、CRP呈正相关(r=0.439、0.426,P<0.05),与BMD呈负相关(r=-0.397,P<0.05)。ROC曲线显示,NLR诊断OP的AUC为0.811(95%CI:0.737~0.886),诊断价值较高。结论OP患者的血清NLR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且NLR与OP患者的ESR、CRP、BMD密切相关,可作为早期鉴别诊断OP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诊断作用,以利于重症患者的早发现、早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20年02月至2020年04月收入火神山医院感染病房的97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及入院后血常规并计算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监测呼吸频率、指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胸部CT等指标变化。根据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普通型组及重型(含危重型)组。分析两组患者NLR差异。探讨NLR对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诊断价值。结果重型组和普通型患者的NLR分别为6.24±1.63和4.62±1.27,重症组明显高于普通型组患者(P0.05)。进一步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以5.35作为NLR的cut-off值,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5.4%和68.9%,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81。结论本研究发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可能为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病例的诊断提供一定的依据,但还需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系统性炎症反应(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SIR)与晚期直肠癌患者的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检测114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接受新辅助放化疗前后的血浆白蛋白、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值、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中性粒细胞白蛋白比值(neutrophil-albumin ratio,NAR),并计算放化疗前后比值变化率,分析以上各指标与患者pCR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发现,NLR变化率(P =0.012)与NAR变化率(P =0.028)是患者pCR的独立预测因子;NLR变化率是患者3年总生存[P =0.015]与3年无病生存[P =0.019]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NLR变化率是接受新辅助放化疗的直肠癌患者pCR与生存的独立预测因子,或可作为评估工具判断治疗反应及决定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在儿童重症肺炎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21年6月本院收住的211例重症肺炎患儿及同期80例健康体检儿童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数据。其中,细菌性肺炎59例(细菌性肺炎组)、病毒性肺炎40例(病毒性肺炎组)、支原体肺炎33例(支原体肺炎组)、细菌性肺炎合并病毒感染42例(细菌性肺炎合并病毒感染组)、细菌性肺炎合并支原体感染37例(细菌性肺炎合并支原体感染组),比较各感染组与对照组之间外周血白细胞总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淋巴细胞计数(LYMP)、NLR和C-反应蛋白(CRP)的差异。结果 细菌性肺炎组的NLR显著高于病毒性肺炎组、支原体肺炎组和对照组(P <0.05),细菌性肺炎合并病毒感染组和细菌性肺炎合并支原体感染组的NLR显著高于病毒性肺炎组和支原体肺炎组(P <0.05)。在细菌性重症肺炎的诊断中,NLR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6,WBC的AUC为0.69,CRP的AUC为0.75,NLR和CRP联合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