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查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快速命名和正字法加工的特点。方法:运用小学生识字量评价量表和标准瑞文智力测试,从171名小学二至四年级学生中选出20名发展性阅读障碍(DD)儿童、22名同年龄对照组(CA)儿童、18名同阅读水平对照组(RL)儿童。三组儿童进行数字、图片快速命名,和正字法加工技能测试,即真字、假字、非字判断任务,记录反应时和错误率。结果:DD组在数字、图片快速命名上的反应时均长于CA组(均P0.01),图片命名的反应时与RL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数字命名反应时短于RL组(P0.05)。DD组和RL组均表现出拒绝假字的时间长于拒绝非字(均P0.05),而CA组儿童此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汉语阅读障碍儿童存在数字快速命名缺陷,其图片快速命名速度落后,与其阅读水平表现一致。本样本中的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表现出明显的正字法效应,即能很好地判断假字和非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DD)儿童的视觉注意广度缺陷与阅读困难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是45名3~6年级儿童,包括15名DD儿童、15名生理年龄匹配正常发展儿童(CA组)和15名阅读水平匹配正常发展儿童(RL组)。使用视觉图形测评任务测量视觉注意广度(VAS),记录反应时、正确率,并计算辨别力d'值。结果:DD儿童的视觉注意广度任务d'值低于CA儿童[(0.1±0.3) vs.(0.4±0.4),P0.05],但与RL儿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1±0.3) vs.(0.2±0.2),P0.05]。相关分析结果表明,DD儿童的视觉注意广度任务的d'值和其句子朗读正确率呈正相关(r=0.58,P0.05)。结论: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视觉注意广度缺陷可能与其较低的阅读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维-汉双语阅读障碍儿童的继时性和同时性认知加工特点。方法:采用实验方法对3-5年级35名存在单独汉语阅读障碍的维吾尔族儿童(汉障组)、28名维语和汉语都存在阅读障碍的维吾尔族儿童(双障组)和在性别、年级及智力等方面与之匹配的27名正常儿童在科西组块、字母回忆广度两种继时性加工任务和形状设计、图形空间判断两种同时性加工任务中的得分做了对比分析。结果:汉障组和双障组在继时性和同时性加工任务中的得分均显著落后于对照组,双障组仅在非言语类继时性加工任务中显著落后于汉障组。结论:汉障组和双障组儿童的继时性和同时性认知加工水平都存在低下,双障组儿童的继时性加工能力低下更具有普遍性;继时性和同时性加工能力对维、汉双语阅读学习都起着重要作用;相比维语,汉语更多依赖同时性加工。  相似文献   

4.
影响汉语阅读障碍儿童文章阅读眼动特征的认知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汉语阅读障碍儿童认知加工特征,探讨与文章阅读时异常眼动模式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以19例汉语阅读障碍(reading disorder,RD)儿童和年龄、性别、年级与之匹配的19例正常儿童为对象,用韦氏智力测验测试两组被试的认知加工特征。以汉字短文为靶标进行眼动研究,采用回归分析探讨被试阅读时的眼动指标与韦氏分测验得分的相关关系。结果:①RD儿童的知识、分类、词汇、编码四项测验得分,言语智商、全智商,言语理解因子、注意/记忆因子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②词汇、图形拼凑、数字广度、知识四项与儿童文章阅读时的平均注视时间相关,其中图形拼凑(r=0.32)、数字广度(r=0.27)得分与其呈正相关,词汇(r=-0.32)、知识(r=-0.27)与其呈负相关;木块图、知识两个分测验与阅读时平均眼跳幅度相关,其中木块图与平均眼跳幅度呈负相关(r=-0.31),知识与其呈正相关(r=0.23)。结论:汉语阅读障碍儿童智力结构存在不平衡,其知识、分类、词汇、编码及言语理解因子及注意/记忆方面存在缺陷,知觉组织方面无明显缺陷;文章阅读时的异常眼动,可能与其知识面和语词知识广度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汉语发展性阅读困难(DD)儿童汉语简体字双字符复合词加工的事件相关电位(ERP)特征。方法:抽取新疆某地区2所小学3~5年级儿童进行筛查,共筛出18例DD儿童,年龄匹配26例正常对照(CA)儿童。使用ERP测量方法,让DD组和CA组儿童识别真词、反向非词和随机非词,比较两组儿童反应时、正确率、P200和N400的差异。结果:行为学结果显示DD组真词、反向非词和随机非词的反应时均长于CA组,正确率均低于CA组(均P<0.01)。ERP结果显示未发现P200效应,但有N400效应。DD组真词、反向非词和随机非词中N400平均振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A组随机非词的N400平均振幅比真词和反向非词的N400平均振幅更负(均P<0.05)。CA组随机非词的N400平均振幅比DD组更负(P<0.05)。结论:汉语发展性阅读困难儿童存在语素意识缺陷,复合词加工与N400有关,发展性阅读困难儿童缺乏N400效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视觉逻辑记忆和听觉逻辑记忆在识别轻度认知障碍中的作用。方法:正常老人组41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MCI)41例,完成韦氏记忆量表中文版逻辑记忆分测验的即刻回忆(LM—I)和延迟回忆(LM—II)。甲式以视觉方式呈现,乙式以听觉方式呈现。结果:不管是视觉呈现还是听觉呈现,正常老人组和MCI组即刻和延迟回忆在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但是,两组被试的视觉呈现LM优于听觉呈现的LM表现。听觉逻辑记忆分测验的延迟回忆(听LM—II)对于MCI的识别率明显高于视觉逻辑记忆分测验的延迟回忆(视LM—II)的识别率。当视LM—II得分≤5分作为划界分时,识别MCI的准确率为88%,当听LM—II得分≤3分作为划界分时,识别MCI的准确率为93%。结论:在逻辑记忆识别MCI方面,听觉延迟回忆是最敏感的识别MCI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错误监控的特点及其加工的眼动过程。方法:采用眼动技术,选取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阅读水平匹配儿童和生理年龄匹配儿童各13名,记录三组被试在反向眼跳任务中的眼动反应与行为表现。结果:(1)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在无意识错误中的扫视错误率高于另外两组儿童,眼跳潜伏期和扫视矫正时间短于另外两组儿童。(2)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在有意识错误中的眼跳潜伏期、扫视矫正时间和扫视错误率与另外两组儿童没有差异。结论: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存在无意识错误监控的缺陷,缺少减慢反应以提高正确率的补偿机制,并且错误监控缺陷可能是导致其阅读障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阅读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阅读特点。方法:整群抽取武汉市3所小学3-5年级儿童820人,根据ICD-10诊断标准,采取分层检测的策略筛查出阅读障碍儿童55名。按1∶2配比选取年龄、性别、家庭经济状况相似的正常儿童110名进行配对研究,采用儿童汉语阅读障碍量表(Dyslexia Checklist for Chinese Children,DCCC)对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和正常儿童的阅读特点进行评估。结果: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的筛出率为6.7%;阅读障碍组儿童DCCC8因子得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儿童(15.2±3.7/10.1±3.3、21.6±3.7/13.4±4.9、16.1±3.5/10.6±3.7、16.8±3.6/11.7±3.1、15.9±3.9/11.5±3.5、21.4±4.3/14.5±4.6、14.9±3.7/9.4±2.8、23.2±4.4/15.9±4.7,P均<0.001)。回归分析表明,各个因素的OR值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均<0.001),但只有听知觉进入方程(OR=2.00);DCCC各项得分的性别间比较显示,正常儿童男生各因子分数均高于女生(P<0.05),而阅读障碍儿童仅口语能力得分男生低于女生(15.3±3.7/17.8±4.1,t=-2.057,P=0.045)(P<0.05)。DCCC各项得分的年级间比较显示,正常儿童各因子得分年级间差异均有显著性,而阅读障碍儿童的听知觉、意义理解、书写技能、阅读习惯因子得分年级间差异有显著性,三年级各项得分均为最高。结论: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在阅读中各个环节均受损害,但以听知觉损害为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的视觉空间注意与汉语阅读的关系。方法:依据识字量测试和瑞文智力测试得分筛选出阅读障碍(DD)儿童55例,并按年龄、智力匹配同年龄正常对照组(CA)儿童66例。采用数字划消测试测查两组儿童视觉空间注意能力。对所有被试进行阅读流畅性、阅读准确性、语音意识、语素意识等测试。结果:汉语DD儿童的注意划消得分低于CA儿童[(29.6±6.8) vs.(32.3±6.3),P0.05]。相关分析表明视觉空间注意与阅读流畅性(r=0.31,P0.01)和阅读准确性(r=0.31,P0.001)呈中度正相关。多重回归的结果表明语素意识和快速命名可以预测儿童的阅读准确性(β=0.4,P0.01;β=-0.39,P0.01)与流畅性(β=031,P0.01;β=-0.50,P0.01)。结论:视觉空间注意缺陷可能是引起汉语阅读障碍的原因之一,并且这种缺陷与阅读能力存在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与典型发展个体相比,自闭症个体在时距计时和昼夜节律方面存在一定程度受损。研究通常采用时间复制任务、时间比较任务和时间二分任务考察自闭症个体的时距计时,发现他们在听觉时间信息加工方面受到损伤且存在多模态时间整合障碍。睡眠障碍和褪黑素水平降低与自闭症的特定症状有关,自闭症个体昼夜节律通路基因发生失调。未来研究可以在多个层面上评估自闭症个体的时间加工能力,采用多学科方法探索自闭症症状严重程度、症状异质性、时间知觉和生物节律之间的关系,揭示自闭症个体昼夜节律系统的总体特点,分析时间加工障碍的级联效应。  相似文献   

11.
神经心理测验区分退行性与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的两种常见亚型,退行性MCI(NMCI)和血管性MCI(VMCI)的认知功能缺损的差异。方法:正常老人94名、NMCI组老人107名和VMCI组32名.教育程度均在初中毕业以上,全部完成头颅CT或核磁共振检查。神经心理测验包括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听觉词语记忆测验(AVMT)、连线测验(TMT)、Rey—Osterrich复杂图形测验(CFT)、Stroop色词测验(CWT)、言语流畅性测验(VFT)和画钟测验(CDT)。结果:NMCI和VMCI两组的MMSE总分没有显著差异,即总体严重度匹配。VMCI组词语延迟回忆得分显著优于NMCI组。VMCI组的TMT—B耗时数和CWT—C正确数及耗时数显著多于NMCI组。VMCI组的结构模仿得分明显低于NMCI组.VFT和CDT在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NMCI以情景记忆损害最早最严重.而VMCI以执行功能障碍为主。这个结果反映NMCI和VMCI两组被试病理机制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文字阅读障碍儿童的视知觉加工特征。方法:从小学3-4年级维吾尔族儿童中筛选出仅在汉字、仅在维吾尔文以及两种文字上同时存在障碍的三组阅读障碍儿童,共44名;匹配年龄、智力水平相对的对照组儿童16名。采用同型判断视觉辨别任务,比较四组儿童在电子数字、汉字、维吾尔文真假材料上的反应时和正确率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汉单障碍组和双障碍组儿童在电子数字加工任务中表现了显著落后;维吾尔文单障碍组儿童在电子数字视觉加工任务中表现正常,但在维吾尔文假字字形加工任务中表现了显著落后。结论:属于表意文字的中文阅读障碍儿童可能存在更为一般性的视知觉加工落后;属于浅层正字法的拼音文字维吾尔文阅读障碍儿童不存在更为一般性的视知觉加工落后,可能存在语音加工落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考察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图形和汉字的视觉辨识能力,探索其视觉加工特点.方法:采用病例对照设计,根据ICD-10诊断标准筛选出53名阅读障碍儿童,按照年龄、性别、家庭一般状况等匹配条件,按1:1的比例选择同班级53名正常儿童为对照组.根据汉字特点,采用人机对话的方式.比较两组儿童完成图形视觉加工任务和汉字视觉加工任务的正确率和平均反应时.结果:图形视觉辨别任务显示:阅读障碍儿童正确率为(0.78±0.10),正常儿童正确率为(0.81±0.08);阅读障碍儿童平均反应时为(2494.42±488.23)ms,正常儿童为(2358.59 ± 593.48)m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汉字视觉辨别任务显示:阅读障碍儿童正确率为(0.96±0.04),正常儿童为(0.96±0.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阅读障碍儿童平均反应时[(1715.21±343.76) ms]有长于正常儿童[(1598.72±318.03)ms]的趋势(P=0.073).结论:视觉加工能力对汉语儿童的阅读能力有一定的影响,但不够显著,视觉加工能力可能只是汉字识别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由死亡凸显和死亡反省启动的两种死亡意识对秒下及秒上时距知觉的影响。方法:99名被试随机分配至死亡凸显启动组、死亡反省启动组、牙痛感知启动组和中性启动组,并进行情绪测量。然后进行分心任务和时间二分任务,分别比较四组被试在秒下及秒上时距条件下的主观相等点和韦伯比例。结果:对于秒上时距,与死亡凸显、牙痛感知和中性启动组相比,死亡反省启动组被试的主观相等点显著更高;而对于秒下时距,四组被试的主观相等点和韦伯比例均无差异。结论:死亡意识对时距知觉的影响存在分段性,主要表现为死亡反省启动会导致显著低估秒上时距。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工作记忆功能特征。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根据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DSM-IV),对符合ADHD诊断标准的未经治疗的100名门诊患儿及年龄、性别相匹配的100名正常儿童分别采用韦氏儿童智力测验量表中国修订本(C-WISC)及其中的顺背数字(反映言语存贮、加工)、倒背数字(反映言语存贮、加工、中央执行)、Corsi木块和空间n-Back任务(反映视空间存贮和中央执行)进行言语及空间工作记忆测试。结果:ADHD组儿童在顺背数字最高位数及总得分、倒背数字最高位数及总得分、Corsi木块最多木块数及总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儿童,空间2-Back任务反应时短于对照组儿童(均P0.05)。结论:ADHD儿童存在工作记忆功能缺陷,此缺陷涉及言语环路、视空间存贮系统及中央执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汉语发育性阅读障碍儿童存在的语言能力缺陷。方法:采用学习困难儿童筛查量表(PRS)、韦氏智力测验(WISC-R)和儿童读写能力家长问卷,从广州市某小学8-12岁儿童中,筛查出13位发育性阅读障碍的儿童,按年龄、性别、年级1∶1匹配正常对照组,应用语音技能、快速命名和词形加工测验等对两组儿童的语言能力进行测试。结果:阅读障碍组在语音技能测验中的辨声母、辨韵母、语音合成三项测验的正确数均低于正常儿童(5.8±2.1/8.8±1.2,5.3±2.7/7.0±2.6,3.7±2.6/5.8±2.7,t=-4.696、-2.690、-0.555,P<0.05);快速命名测验的两项分测验-颜色和数字快速命名测验时间均长于正常儿童(37.9±8.6/28.0±4.5,19.5±2.7/15.6±3.7,t=4.348、3.048,P<0.05);而词形加工测验中,汉字命名测验成绩明显低于正常儿童(31.8±4.6/35.7±2.8,P<0.05),辨真假字两组的成绩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汉语阅读障碍儿童存在语音意识缺陷和快速命名缺陷等语言能力缺陷。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的空间注意转换特征。方法:从小学三、四、五年级共446名学生中筛选出阅读障碍组29名,同时匹配年龄、智力水平、阅读水平相对的对照组儿童29名。采用经典的注意转换任务,比较两组儿童在不同线索和视野组合下的反应时差异。结果:在有效线索条件和无效线索条件下,汉语阅读障碍儿童左视野的反应时均显著长于右视野的反应时;而在无线索条件下,汉语阅读障碍儿童左右视野的反应时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空间注意转换存在左右视野不对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的认知能力[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进一步探讨汉语阅读障碍(RD)儿童的认知特点及其认知亚型。方法:采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和韦氏记忆量表(WMS-RC()以及汉语阅读技能诊断测验(CRSDT)对172例患儿和61例正常儿童进行诊断与评估,结果:1.RD儿童在Bannatyne,Kaufman智力模型及ACID公式中各变量成绩均低于对照组,在Bannatyne智力模型表现出空间能力>数序列能力>言语概念化>获得性知识;Kaufman智力模型中表现为左脑加工能力差于右脑加工。聚类分析表明RD儿童可分为三维亚型。结论:1.RD儿童存在多方面的认知功能缺陷,其左右半球功能不平衡。2.RD儿童存在三种认知障碍亚型。  相似文献   

19.
不同注意偏移和言语材料对耳优势影响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5名健康被试在:(1)无注意偏移,(2)注意右偏,(3)注意左偏等三种注意条件下进行了下述3项言语分听测验;1.分离语测验,2。数字测验,3.有鲜明形象意义词汇测验。分析了不同注意偏移和言语材料对耳优优势的影响,认为注意右偏可加强分听言语材料时的右耳优势,左偏可减弱右耳优势,不同言语材料获得耳优势的结果不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发作类型癫痫患者智能损害特征。方法:对30例全面性癫痫患者(A组)和20例复杂部分性癫痫患者(B组),用韦氏智力量表测其智商并进行某些分测验,以听觉“oddball”序列刺激,从Cz处引出P3,测其潜伏期和波幅。结果:A组P3潜伏期明显长于B组,两组的总智商、言语智商及操作智商无明显差异。但A组分测验算术、数字广度、词汇、填图以及数字符号得分明显偏低。结论:尽管两组病人总智商无明显差异,但事件相关电位(ERP)检查及韦氏智力量表的某些分测验显示A组病人智能损害重于B组病人;ERP在癫痫病人认知功能检测方面是一项有价值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