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月矾中空栓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采用液体培养基2倍稀释法测定月矾中空栓及月矾普通栓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的体外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月矾中空栓剂和月矾普通栓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作用最强,其余依次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中空栓剂与普通栓剂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抑制效果无明显差别,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抑菌效力提高1倍左右,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效力提高4倍左右。结论月矾中空栓剂和月矾普通栓对4种实验菌均有抑菌作用,中空栓剂的抑菌作用优于普通栓剂。  相似文献   

2.
皂角刺提取物体外抑菌杀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建建  时鹏  黄涛  张凯  吴大畅 《医药导报》2013,32(3):300-302
目的探讨皂角刺提取物对实验室常见菌(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念珠菌、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抑菌杀菌作用。方法制备不同溶剂不同浓度的皂角刺提取物,采用滤纸片法测其抑菌杀菌作用,二倍稀释法测其最低抑菌浓度。结果皂角刺提取物对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白念珠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杀菌作用不明显,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的抑菌杀菌作用。皂角刺水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25.0 mg.mL-1;皂角刺乙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12.5 mg.mL-1。结论不同溶剂、不同浓度的皂角刺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菌和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参菊洗剂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采用琼脂扩散纸片法测定抑菌圈直径,采用液体培养液连续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 MIC),采用琼脂培养液平板法测定最低杀菌浓度( MBC),并与市售某妇科洗液比较抑菌作用。结果参菊洗剂对5种病原菌株的抑菌作用明显优于相同浓度的市售某妇科洗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菊洗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白念珠菌的MIC分别为33.75,67.5,67.5,67.5,33.75 mg·mL-1;参菊洗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白念珠菌的MBC分别为33.75,67.5,67.5,135,33.75 mg·mL-1。结论参菊洗剂具有较明显的抑菌和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4.
摘 要 目的:考察淫羊藿不同提取物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 采用倍比稀释法考察淫羊藿不同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白色念珠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作用,测定抑菌圈大小、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 淫羊藿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白色念珠菌和枯草芽孢氏菌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抑菌能力,水提物的抑菌能力强于醇提物(P<0.05或P<0.01);水提物经过不同温度热处理后对各菌株的抑菌能力无显著差异(P>0.05),醇提物经高温处理后抑菌能力呈下降趋势,温度越高抑菌能力越弱(P<0.05)。淫羊藿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的MIC和MBC相同,分别为7.81,1.95,31.25 mg·mL-1,白色念珠菌的MIC和MBC分别为15.63,31.25 mg·mL-1;淫羊藿醇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的MIC和MBC相同,分别为15.63,3.91,62.5,62.5  mg·mL-1。结论:淫羊藿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抑菌效果,其中水提物优于醇提物。淫羊藿不同化学成分的极性会对抑菌效果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乙二胺四乙酸钠铁口服液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方法:通过加菌回收的方法对不同批次产品进行验证。对照菌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结果:常规法对照用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回收率〈70%,薄膜过滤法回收率均〉80%。结论:薄膜过滤法可有效去除乙二胺四乙酸钠铁口服液的抑菌活性。用该法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可行性强。能达到检测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并验证消淤止痛喷雾剂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方法.方法 采用常规方法检查消淤止痛喷雾剂的微生物限度,并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收载的方法进行验证.结果 该供试品共接种5株阳性试验菌株,常规法检查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菌的加菌回收率均高于70%,故细菌、真菌及酵母菌总数应采用常规法进行测定.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常规法:试验组及菌液组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性对照组及稀释液对照组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说明使用常规方法可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具有专属性.结论 采用常规方法检查消淤止痛喷雾剂微生物限度可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并验证消淤止痛喷雾剂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方法.方法 采用常规方法检查消淤止痛喷雾剂的微生物限度,并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收载的方法进行验证.结果 该供试品共接种5株阳性试验菌株,常规法检查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菌的加菌回收率均高于70%,故细菌、真菌及酵母菌总数应采用常规法进行测定.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常规法:试验组及菌液组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性对照组及稀释液对照组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说明使用常规方法可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具有专属性.结论 采用常规方法检查消淤止痛喷雾剂微生物限度可行.  相似文献   

8.
陈文  陈东生  黄璞 《医药导报》2008,27(10):1183-1184
目的 观察复方明矾混悬液的体外抑菌作用. 方法 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受试菌, 磺胺嘧啶银为对照药, 采用二倍肉汤稀释法, 观察比较它们的最小抑菌浓度. 结果 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对复方明矾混悬液均敏感, 对3种致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均为2.3×10-3 g&#8226;mL-1. 结论 复方明矾混悬液具有较明显的体外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测定碘化钾滴眼液中防腐剂羟苯乙酯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菌的抑菌作用.方法 采用微生物学方法和各时间间隔菌落计数表明防腐剂抑菌效果.结果 碘化钾滴眼液中防腐剂羟苯乙酯对霉菌的作用较强,对其他各菌作用符合标准.结论 该方法可有效控制产品内在质量.  相似文献   

10.
烧伤搽剂体外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烧伤搽剂新剂型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烧伤搽剂原剂型、新剂型对3种烧伤常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的抑菌活性,并以0.9%氯化钠溶液和醋酸氯己定溶液为对照。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烧伤搽剂新剂型和阳性药物改性甲壳素创面修复凝露对3种菌的最低抑菌浓度,测定烧伤搽剂新剂型对临床烧伤创面分泌物中分离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烧伤搽剂新剂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6.13±0.27),(15.83±0.20),(15.55±0.15)mm,均较原剂型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作用与醋酸氯己定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致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1.56,6.25,1.56 mg&#8226;mL-1,对临床烧伤创面分泌物中分离菌株有一定抑菌作用。结论烧伤搽剂新剂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均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藿香正气水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人工加入5种阳性对照菌,测定其回收率.结果: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采用薄膜过滤法回收率为70%以上;控制菌(大肠埃希菌)检查采用薄膜过滤法可检出.结论:必须采用薄膜过滤法才能清除样品中的抑菌作用,该法可用于藿香正气水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相似文献   

12.
野菊花两种提取方式对5种常见细菌的抑菌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野菊花两种提取方式对5种常见细菌的杀菌效果的分析。方法:分别用50%的乙醇和水煮提取野菊花的有效成份,用琼脂稀释法制备含野菊花不同药物浓度的MH平板,在平板上点种不同的标准菌株,培养24h观察平板上的细菌生长情况。结果水煮提取野菊花对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粪肠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均为25%,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均为50%;50%的乙醇提取野菊花对大肠埃希菌、白色念珠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均为50%,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均为25%,对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最低,均为3.12%。结论:两种提取方法对革兰阳性球菌的抑菌效果有明显不同,相反,对革兰阴性杆菌及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效果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考察藏药二十五味鬼臼丸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 采用M-H琼脂平板、PDA琼脂平板和微量稀释法检测藏药二十五味鬼臼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大肠杆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枯草杆菌、耐药表皮葡萄球菌、白色念珠球菌、非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腊状芽孢杆菌、粪肠球菌的抑菌圈和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 对耐药表皮葡萄球菌等9种常见革兰阳性和阴性菌都有明显的体外抑菌作用;不同溶剂药液的抑菌活性具有明显差异.结论 二十五味鬼臼丸对临床分离菌株白色念珠球菌和耐药表皮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甘蔗叶提取物的体外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甘蔗叶提取物的抑菌作用.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对甘蔗叶提取物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 甘蔗叶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伤寒沙门氏菌、枯草芽孢杆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链球菌作用较差.其中,50%和70%醇提物作用效果较好.结论 甘蔗叶提取物在体外有抑菌活性,在抑菌方面有一定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5.
不同取代和分子量羧甲基壳聚糖抑菌活性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针对羧甲基壳聚糖(CMC)作为防止术后粘连材料的应用,研究不同取代和分子量的CMC的抑菌活性。方法:通过测定细菌培养液的浊度(OD值)来考察CMC对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G^-)以及金黄色葡萄球(G^+)的抑菌活性。结果:CMC的抑菌性能与其分子量、羧甲基的取代度与取代位置、细菌的种类和浓度有关;N,O-CMC抑菌作用比N-CMC或O-CMC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抑菌活性随着羧甲基取代度的增加而增强;分子量低的N,O-CMC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制作用强于高分子量的N,O-CMC;CMC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最好,对大肠埃希菌次之,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抑制作用较弱。在一定浓度范围内,CMC的浓度越高,抑菌效果越好。而且溶剂类型影响壳聚糖的抗菌活性。结论:CMC具有广谱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愈溃膜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采用中药抗菌试验试管法,以蜂胶口腔膜为对照,测定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愈溃膜对大肠埃希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白色念珠菌、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抑菌作用较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稍弱,总体效果优于蜂胶口腔膜。结论愈溃膜对6种常见细菌具有抑制作用,有较强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苯扎氯铵溶液应用于腹腔感染的一次性冲洗,观察其抗菌作用和安全性.方法:对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菌的体外抑菌效果,以及SD大鼠和比格犬两种受试动物进行两个浓度苯扎氯铵溶液腹腔一次性冲洗后的安全性评价.体外抑菌试验采用二倍液体稀释法将0.1%原液做15个稀释级,检测其对各菌种的最小抑菌浓度.安全性研究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以及0.005%和0.01%两个浓度的给药组;给药途径为一次性腹腔冲洗;大鼠给药体积为180 mL/kg体重;比格犬给药体积为53.33 mL/kg体重;给药后观察受试动物的一般行为表现;第8天检查腹腔内各器官的大体变化,并进行血常规检查以及取肝、脾、肠和腹膜等脏器标本做病理切片检查.结果:苯扎氯铵溶液对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菌的体外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6.25×10-3)%、(3.12×10-3)%、(9.76×10-5)%、(9.76×10-s)%、(3.91×10-4)%和(6.25×10-3)%;受试动物在手术后一周行为表现未见异常,腹腔各脏器没有明显肉眼可见毒性反应,血常规指标没有明显异常,肝、脾、肠和腹膜等脏器未见明显组织学变化.结论:苯扎氯铵溶液对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菌均有较强的体外抑菌效果;按SD大鼠180 mL/kg和比格犬53.33 mL/kg一次性给予0.01%以下浓度(含0.01%)的苯扎氯铵溶液腹腔冲洗是安全的.说明本溶液一次性用于感染腹腔冲洗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0.4与1.2g规格硝酸咪康唑阴道软胶囊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采用人工污染5种试验菌株测定其回收率,验证该药品是否有抑菌作用。采用薄膜过滤法,对规格0.4与1.2g的硝酸咪康唑阴道软胶囊分别用冲洗液300mL分4次和500mL分7次进行冲洗,测定其菌数;控制菌检查铜绿假单胞菌采用培养基稀释法;金黄色葡萄球菌采用薄膜过滤法。结果薄膜过滤法可消除该药物对5种试验菌株菌的抑制作用,回收率达85%以上。控制菌铜绿假单胞菌用培养基稀释法进行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用薄膜过滤法进行检测。该药物对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菌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抑制作用更强。结论采用薄膜法可有效的控制其药物质量,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9.
摘 要 目的:探讨氟康唑滴眼液中抑菌剂的合理添加剂量。方法: 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抑菌剂效力检查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为试验菌株,对分别含4个不同浓度抑菌剂(5%,1%,0.3%,0.1%苯扎氯铵)的氟康唑滴眼液进行抑菌剂效力测定。结果: 含5%,1%,0.3%苯扎氯铵的氟康唑滴眼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5种试验菌的抑菌效力均符合规定,0.1%苯扎氯铵对铜绿假单胞菌抑菌效力不符合规定,0.3%为苯扎氯铵的最低抑菌浓度。结论: 确定苯扎氯铵的最佳抑菌浓度为1%。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天葵菌毒清颗粒的体外抑菌作用,为天葵菌毒清颗粒增加治疗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BA)适应症提供药效学数据。方法采用平皿二倍稀释法考察天葵菌毒清颗粒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流感杆菌的抑菌性。结果天葵菌毒清颗粒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流感杆菌具备一定的体外抑菌活性。结论天葵菌毒清颗粒具备一定的体外抑菌活性,为其增加治疗支气管哮喘适应症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