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甲状腺肿瘤患者血清中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和相关的丝氨酸蛋白酶-2的水平及意义。方法 2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乳头状癌组)、28例甲状腺腺癌患者(腺癌组)及26例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患者及对照人员血清内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及丝氨酸蛋白酶-2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乳头状癌组血清内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及丝氨酸蛋白酶-2水平均高于腺癌组及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腺癌组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及丝氨酸蛋白酶-2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血清内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及丝氨酸蛋白酶-2水平较高,说明两种物质与甲状腺肿瘤的发生有关,作为免疫因子,对肿瘤抵抗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孙恭慧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12):2217-2217
通过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甘露糖结合凝集素与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关系做进一步分析,以探讨其在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疾病确诊及治疗过程中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BL与MASP-2的基因多态性与结核易感性之间的关系,为相关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结核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其与对照组rs7096206/rs2273346/rs6695096等三个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差异。结果 rs6695096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结核病易感性之间不存在关联,而rs7096206位点GC基因型患者感染结核的风险是CC者的1.39倍(95%CI 1.21~1.67),rs6695096 TC基因型患者感染结核的风险是TT者的1.64倍(95%CI 1.56~1.78)。结论血清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与MBL相关丝氨酸蛋白酶-2(MASP-2)相关基因多态性与结核病易感性之间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4.
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是结核病细菌学检查的金标准[1],而目前常规使用结核分枝杆菌改良罗氏培养基培养法,存在结核菌生长缓慢,阳性率低,严重影响结核病的诊断治疗的现状,因而寻找一种快速培养结核分枝杆菌的方法对结核病诊断治疗有着重大意义.2007年我院购进的BACTECMGI960system是培养结核分枝杆菌的一种新方法、新技术.为了更好更快更准确为临床治疗提供检验依据,我院应用了作为标本相结合的分离培养结核分枝杆菌的新方法.为了解其分离结核分枝杆菌的效果,以常规的改良罗氏培养基、结核菌快速培养仪和常规痰标本、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两两结合对比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氟喹诺酮:一类重要的抗结核药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耐药结核病(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病)发病率的不断上升以及结核病与AIDS病的相互结合,结核病疫情再度上升,成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WHO于1996年推出的耐药结核病治疗指南明确把氟喹诺酮类药物作为二线抗结核病药物,与其他抗结核药物联合使用治疗耐多药结核病以及对不能耐受一线抗结核药物的患者使用。但由于伦理学等原因,这类药物同传统抗结核药物一样也无法进行单药的现代临床试验,因此,其抗结核作用的基础研究在指导临床医师合理用药等方面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氟喹诺酮单独使用及其与其他抗结核药物联合使用时对细胞外和巨噬细胞内分枝杆菌的体外活性方面比较全面地评价了这类药物的抗结核作用。  相似文献   

6.
甘露糖结合蛋白基因突变与感染性疾病间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露糖结合蛋白(MBP)是一种ca2+依赖性(C型)凝集素,由肝脏分泌,可与甘露糖丰富的病原体表面及巨噬细胞上特异性的受体结合,可识别大多数G-和G+细菌及病毒、真菌等,发挥调理素及诱导巨噬细胞的作用,并能激活补体,导致病原体裂解。亦可清除循环免疫复合物。人MBP基因突变,干扰MBP的二级结构,产生无功能的蛋白质,引起血清MBP水平低下和调理缺陷,减弱细胞吞噬作用。研究表明,MBP基因突变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以及HIV、细菌感染均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正>结核病特异性抗体的检测已经成为结核病诊断的一种重要的辅助手段,结核分支杆菌纯蛋白衍生物(PPD)是最早应用于结核病血清学检测的抗原,但后来人们认为PPD是一种混合性抗原,很多蛋白不仅结核分枝杆菌有,其他分枝杆菌也具有。我们对不同人群进行了PPD皮肤实验以及抗结核抗体检测,研究抗结核抗体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相似文献   

8.
<正>结核病变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特异性炎症,结核分枝杆菌富含脂质和分枝菌酸,可耐受酸和乙醇脱色,通常采用Ziehl-Zeelsen石碳酸复红抗酸染色检测,临床活检疑为结核病时,在有关的组织切片中找到抗酸染色阳性菌是确诊结核病的有力证据。本文收集330例结核活检标本中抗酸染色阳性的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便提高抗酸染色技术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1资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  相似文献   

9.
持留态结核分枝杆菌具有对现有抗结核药物表型耐药的特征,是结核病病程迁延和复发的主要原因.因此,研发抗结核分枝杆菌持留菌的药物,对缩短抗结核治疗疗程,减少耐药性发生意义重大.本文就结核分枝杆菌持留菌的耐药机制、PA-824等新药的研究进展以及筛选评价模型进行简要综述,为抗结核分枝杆菌持留菌药物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TB)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性疾病。根据WHO发布的《2011年全球结核病(TB)控制报告》,患结核病的人数降到2010年的880万,结核病死亡数降到140万人,结核病死亡率在1990年和2010年之间下降了40%,除非洲之外,其他区域都可按期实现到2015年时使死亡率降低50%这一目标;但是流动人口剧增、结核菌与艾滋病毒双重感染和耐药结核菌病的增多均增加了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难度,使得结核病疫情的形势依然严峻,防治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在艾滋病感染患者中结核的发病率则更高,艾滋病毒携带者同时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后,发生结核病的可能性是正常人的34倍。  相似文献   

11.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它已成为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发病率及病死率很高的传染病。由于细菌学检查阳性率低及血清学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不高等原因,因此结核病的诊断一直是临床上的难题。发现和研究对结核分枝杆菌诊断较敏感和特异性且快速、简便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对结核病的预防和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就目前国内外结核分枝杆菌的检测方法现状及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本院住院肺结核患者的耐药情况。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139例涂阳肺结核患者的分枝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9例涂阳患者分枝杆菌培养:结核分枝杆菌130例,牛分枝杆菌5例,肺结核分枝杆菌4例。130例结核分枝杆菌总耐药90例,总耐药率69.2%,总耐多药率15.4%(20/130),总多耐药率22.3%(29/130)。结论本院住院涂阳肺结核患者的耐药情况严重,应加强对肺结核患者的管理,尤其是耐多药结核患者的管理;积极开展结核病的耐药监测,提高耐药结核病的发现率;采用个体化方案积极治愈耐多药结核病,以减少耐药性的产生,控制耐多药结核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13.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是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之一,并且是导致其死亡的主要原因.结核分枝杆菌能促进HIV复制,而HIV感染又是结核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可促使结核病由潜伏感染进展为活动性结核.本文着重介绍HIV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者结核病的诊断及其抗结核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14.
国内外母牛分枝杆菌菌苗的研究动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鑫  陶立峰 《安徽医药》2009,13(7):819-822
细胞免疫对结核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具有重要意义。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制定的《结核病研究与发展战略规划》中,提出结核病化学疗法与免疫疗法相结合的指导思想,母牛分枝杆菌(M.vaccae,Mycobacterium vaccae)菌苗是唯一被推荐的免疫治疗制剂。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外膜抗原IgG抗体在结核病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结核分枝杆菌外膜抗原IgG抗体检测的562例相关病例和89例健康检查者资料,利用诊断性试验评价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1)对结核病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分别为64.3%、91.9%、73.3%、94.3%、55.3%、7.9和0.4;(2)陈旧性肺结核患者、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肺部感染疾病患者、肺部肿瘤患者及健康检查者的假阳性率分别为23.8%、 17.6%、5.3%、7.6%和4.5%.结论 结核分枝杆菌外膜抗原IgG抗体的检测对结核病诊断有较好的辅助诊断价值,但在其它肺部疾患患者中均存在-定的假阳性,在病例诊断中应注意结合临床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6.
结核病的现行疗法和新药开发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枝杆菌感染,包括结核病和麻风病,均属于世界范围的感染性疾病.由于治疗周期长,无法根除潜伏态细菌,以及多药耐药性结核分枝杆菌的检出率不断增加,给结核病的控制工作带来很大难度.目前,急需开发能有效控制该病的新药,包括可使耐药菌出现最小化的短期抗菌药物、可治疗多药耐药性结核病的新药以及可根除潜伏态结核分枝杆菌的药物.近年来,已发现了很多具有新化学结构的抗分枝杆菌的药物,其中有些展现出显著的抗敏感和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的活性.特别是最近发现的二芳基喹啉具有绝佳的抗结核杆菌活性,此外,在对硝基咪唑吡喃类(nitroimidazopyrans)和(口恶)唑烷酮类(oxazolidinones)的研究中也发现了令人鼓舞的结果.在明确了分枝杆菌基因组的前提下,对其的遗传学和生物化学研究使人们更加明确了分枝杆菌细胞壁的生物合成过程以及与其他病原菌不同的代谢途径,以致发现了许多可能的药物作用靶位.其中某些研究进展涉及到新的靶标酶或生化途径.本文对抗结核药物的开发进展进行综述,同时对那些现在临床上用来控制其他感染性疾病的药物在结核病治疗方面的应用加以讨论.此外,还就包括分枝杆菌细胞壁通透屏障在内的抗生素耐药机制和其他新的耐药机制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7.
袁薇  陈依江  张铭  陈慧娟  李扬  雷世光 《贵州医药》2011,35(10):935-937
在结核病防治工作中,无论从结核病控制、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还是从临床诊断的角度,结核分枝杆菌的分离培养都是结核病病原学诊断的“金标准”^[1],但因结核分枝杆菌的分离培养需要一定的设备、技术和实验室环境设施条件,培养报告时间长达一至两月,远远不能满足临床诊断需要,因此,  相似文献   

18.
生物制剂在结核病免疫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摘要]近年来,结核病的免疫治疗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结核病免疫治疗的适应对象主要为初、复治结核病并发免疫功能低下者,重症肺结核,耐药和耐多药结核病等。目前常用的生物制剂有母牛分枝杆菌菌苗、草分枝杆菌菌苗、卡介菌多糖核酸、转移因子、胸腺素、白细胞介素 2等,介绍了这些生物制剂在结核病免疫治疗中的作用机制、使用方法、不良反应、注意事项、临床疗效、应用前景等。  相似文献   

19.
栗晓芳 《河北医药》2012,34(10):1570
化学疗法目前仍为控制结核病的主要手段,但随着化学药物的广泛应用,耐药结核病的疫情逐年上升,现已对结核病控制造成严重威胁.阿米卡星为半合成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作为二线抗结核药,在临床上应用有所增多.为了解当地结核分枝杆菌对阿米卡星的耐受性,对2009至2010年的临床分离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情况进行监测并与2000至2001年监测结果作对照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王胜芬  赵雁林 《中国医药》2008,3(4):251-252
结核分枝杆菌是一种复杂的病原微生物。人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大约有10%的初始感染者发生结核病,而那些没有临床表现的感染患者中,多数人体内存在潜伏感染的结核分枝杆菌,即机体的免疫系统能够抑制结核分枝杆菌的复制,不表现出临床症状但又不能彻底清除病原菌。结核分枝杆菌在不利于其生长的情况下停止复制但保持活力,在机体免疫力低下等情况下能重新复制并导致机体出现临床症状。潜伏感染的结核分枝杆菌复发可造成结核病的进一步传播。本文对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的机制及适宜的检测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