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目前,脑卒中是导致人类残疾的一个主要疾患,居死亡原因的第二位。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80%,主要是由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造成颈动脉狭窄后,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或血栓形成,且大部分是因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栓子脱落堵塞导致的动脉动脉栓塞所致。以往认为脑卒中的危险随着血管狭窄的程度而增加,但有文献报道,许多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在具有中等度狭窄的患者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成分可能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而不管其狭窄的程度。因此,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其成分的诊断分析成为目前影像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3.0T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3.0T HR-MRI)评价颅内动脉粥样硬化价值。方法 回顾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笔者医院63例疑似颅内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资料,行3.0T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以DSA为金标准,分析HR-MRI检查动脉狭窄效能;对比卒中与非卒中患者出院后责任斑块高度、标准化管壁指数(normalized wall index, NWI)值。结果 HR-MRI诊断颅内中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与DSA相关性高(R=0.921,P<0.001),二者检验轻度、中度、重度狭窄及闭塞一致性kappa值=0.715、0.751、1.000、1.000;与非卒中患者相比,出院6月、12月时卒中患者责任斑块高度更高(P<0.05),6月、12月、24月时NWI值更高(P<0.05)。结论 3.0T HR-MRI诊断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与DSA一致性和相关性高,NWI和责...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成像(HR-MRI)探讨内囊预警综合征(CWS)的发病机制及脑梗死发生风险。方法符合CWS诊断标准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根据脑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分为脑梗死组和非脑梗死组。比较两组HRMRI血管成像表现,分析大脑中动脉(MCA)粥样硬化管壁特点、斑块负荷、斑块分布特点及强化程度。结果共收集15例CWS患者,其中12例在HR-MRI可见到明确的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斑块位置分布及强化程度不一,9例患者在1 w内进展为永久性脑梗死,斑块检出率梗死组大于非梗死组(100%vs 50%,P=0.044),斑块负荷梗死组大于非梗死组[(32.1±2.9)%vs(20.9±0.4)%;t=3.536.P=0.021)],斑块强化率梗死组明显高于非梗死组(P0.001),血管狭窄程度梗死组大于非梗死组[(78.5±8.7)%vs(63.4±5.2)%;t=2.970.P=0.035)],斑块分布于前下壁者梗死组多于非梗死组(P0.05)。结论 CWS可能由于大动脉硬化斑块所致,且脑卒中进展风险与斑块分布位置及强化程度有关。HR-MRI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管壁动脉硬化观察手段探讨CWS的发病机制,且对于相关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颈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导致颈动脉狭窄的主要病因有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夹层、动脉炎、动脉肌纤维发育不良等,但颈动脉粥样硬化最常见,颈动脉狭窄后引起的脑灌注障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产生的栓子栓塞是导致脑卒中发生的重要机制。治疗颈动脉狭窄,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颅内外血管狭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收集脑梗死及短暂性缺血发作(TIA)患者158例,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颅内外血管狭窄的分布及程度、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结果(1)本组中51例存在颅外血管狭窄(颈动脉颅外段36例,椎动脉起始部15例);78例存在颅内动脉狭窄(狭窄动脉共181条,其中大脑中动脉81条、椎动脉远端及基底动脉48条、大脑前动脉22条、大脑后动脉21条、颈内动脉虹吸段9条)。(2)116例患者的颅外血管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共374个斑块形成(稳定斑块212个,不稳定斑块162个)。结论颅外动脉狭窄以颈动脉发生率最高;颅内动脉狭窄以大脑中动脉发生率最高;颅内外动脉狭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分辨磁共振成像(HR-MRI)技术(含3D T1-VISTA)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动脉管壁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临床初步诊断缺血性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95例患者的高清磁共振影像资料,排除图像质量不佳以及扫描层面倾斜无法进行数据测量的病例,共计46例患者的图像纳入最终分析。将病人分为T2DM组(17例)、非T2DM组(29例),分别测量右侧大脑中动脉(MCA)、左侧MCA、基底动脉(BA)的管壁情况。结果 HR-MRI可以清晰显示颅内动脉管壁情况。MCA斑块以下壁居多;BA斑块以左侧壁最多见,其次为腹侧壁。3D T1-VISTA可明确显示小斑块存在。T2DM组和非T2DM组比较,右侧MCA的管腔面积(LA)(P=0.003)、管壁面积/管腔面积(WA/LA)比值(P=0.018)及左侧MCA的WA/LA比值(P=0.015)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R-MRI技术可以清楚显示T2DM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动脉管壁细节,能够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管壁增厚,鉴别脑梗死责任血管的斑块或血栓,可早期发现颅内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与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和斑块性质的关系.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和经颅多普勒技术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00例及健康者40例(对照组)进行检测,观察颈动脉解剖形态、内膜情况,有无斑块形成及斑块大小、形态、回声特征,颅内外动脉管腔是否狭窄和狭窄程度.结果 缺血性脑血管病组颈动脉不均质、不规则斑块的检出率及其颅内外动脉狭窄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颅内动脉狭窄的比例高于颅外动脉.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及颅内外动脉狭窄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正>脑血管病是指脑血管病变所引起的脑功能障碍,主要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2种,全国第3次死因回顾性抽样调查研究发现,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致死率最高的疾病~([1])。研究发现,欧美国家约4/5脑卒中为缺血性脑卒中,其中近一半并发颅外动脉狭窄,与西方国家不同,我国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动脉狭窄尤其是大脑中动脉狭窄更常见[2]。有报道指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是缺  相似文献   

9.
周围动脉疾病特别是下肢动脉疾病是常见的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是全身动脉硬化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是同一疾病的不同表现。与冠心病相似,下肢动脉疾病亦是一种进行性动脉粥样硬化,是由于动脉硬化、狭窄及动脉腔内斑块形成(脂质沉着)。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naging,HR-MRI)评价有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斑块稳定性的价值以及不稳定斑块和血管重度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有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通过HR-MRI评价有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斑块成分判断斑块的稳定性.收集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患者的颈动脉斑块进行病理学检查,比较术前HR-MRI与术后病 理学检查结果的一致性.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和血管狭窄程度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219例狭窄程度>50%的有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接受HR-MRI检查.其中102例(46.6%)存在稳定斑块,117例(53.4%)患者存在不稳定斑块;118例(53.9%)中度狭窄,101例(46.1%)重度狭窄.35例患者接受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其中19例(54.3%) HR-MRI显示斑块不稳定,20例(57.1%)病理学检查显示斑块不稳定,二者高度一致(κ =0.942,P<0.001).不稳定斑块组男性(P=0.007)、高脂血症(P=0.013)、吸烟(P<0.001)的患者构成比以及总胆固醇(P=0.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P<0.001)和空腹血糖(P=0.001)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斑块组.多变量logistw 回归分析显示,男性[优势比(odds ratio,OR)2.33,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 1.08 ~ 5.04;P=0.032]、吸烟(OR 3.45,95% CI 1.67~7.14;P=0.001)和空腹血糖水平较高(OR 1.26,95% CI 1.07~1.48;P =0.006)是斑块不稳定的独立危险因素.中度狭窄组与重度狭窄组患者的所有资料均未显示出显著性差异.结论 HR-MRI能准确评估有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的斑块稳定性.性别、吸烟和空腹血糖增高是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正>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已成为危害我国居民健康及生活质量的最严重的疾病之一[1-3]。而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病因[4-7]。单纯评估狭窄动脉形态学(如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分级、狭窄处斑块性质和狭窄后侧支循环代偿情况)不能全面反映颅内狭窄动脉对脑灌注的影响,也不能准确预测缺血性脑卒中风险,因此对ICAS进行综合评估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医疗技  相似文献   

12.
<正>颈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主要发生机制是管腔狭窄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及易损斑块脱落形成栓子,临床上很多患者存在严重的动脉狭窄而没有发生脑卒中,而发生脑卒中的患者相当比例并未发现严重的动脉狭窄。研究表明,易损斑块即使不引起严重的动脉狭窄,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缺血性脑卒中。与动脉狭窄比较,斑块本身成分及稳定性与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密切相关,因此,易损性斑块检测、影响因素及治疗方法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现就有关颈动脉易损斑块的检测及其对颈动脉斑块易损性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颈部血管彩超对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缺血性脑血管病进行评价并讨论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前循环脑梗死病例和对照病例,记录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颅外段内中膜厚度,确定有无粥样硬化斑块、斑块回声,颈动脉狭窄情况.结果 前循环脑梗死病例和对照病例比较,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内中膜增厚发生率、斑块出现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稳定斑块是脑梗引起严重神经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斑块好发于颈动脉分叉及颈内动脉起始部,且易出现于双侧颈动脉及脑部病灶同侧的颈动脉.颈动脉粥样硬化至颈动脉狭窄在缺血性脑卒中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3. 0T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在有症状性脑桥旁正中梗死(PPI)与大脑中动脉梗死(MCAI)患者脑血管壁改变模式中的应用。方法将本院确诊的24例PPI和26例MCA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扩散加权成像(DWI)、HR-MRI检查,分别测量基底动脉(BA)与大脑中动脉(MCA)管壁,并对参考层面与最狭窄层面的血管面积指数分别进行计算。若该指数高于1. 05则定义为阳性改变,指数为0. 95~1. 05则为无改变,指数低于0. 95则为阴性改变,比较阳性改变组与阴性改变组最窄层面与参考层面的血管特点。结果在50例患者中,在BA处发现阳性改变15例,无改变4例,阴性改变5例;在MCA处发现阳性改变16例,无改变5例,阴性改变5例。阳性改变组最狭窄层面斑块面积、斑块负荷、血管面积、管壁面积及管腔面积较阴性改变组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而两组在参考处血管面积、管壁面积及管腔面积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HR-MRI在评估MCAI与PPI患者病变指数中具有重要作用,BA与MCA的阳性改变较为常见,多伴有较大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其斑块面积与斑块负荷较阴性改变者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不同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机制是否具有不同的血管病理生理特征。方法收集57例由于大脑中动脉或基底动脉斑块引起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分为穿支动脉组26例和动脉-动脉组31例,分析两组病人的临床特征以及磁共振(MR)高分辨斑块的狭窄、位置、重构和强化特点的不同。结果两组间斑块强化形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两组大多数呈偏心性强化;两组间斑块的狭窄率、斑块位置、斑块重构指数及形式、斑块强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穿支动脉受累组和动脉-动脉组的斑块形态学表现和血管重构是不同的,从而提示了两者的不同病理生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与卒中复发风险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中医院48例由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采用Essen卒中风险评分量表(ESRS)将患者进行危险因素评估后,分为ESRS≥3分组(高危复发风险组21例)和ESRS3分组(低危复发风险组27例)。两组患者均接受颅内责任血管(基底动脉或单侧大脑中动脉)的高分辨率核磁共振(HR-MRI)检查,依据HR-MRI在T1加权成像、T2加权成像及T1压脂序列等的信号强弱,区分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稳定性斑块与不稳定性斑块。比较两组患者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及不稳定性斑块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将这四个因素进一步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及颅内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性斑块是缺血性卒中复发的高危因素。其OR值分别为87.114、159.423、8.942、11.551,95%CI分别为4.218~1 799.078、3.235~7 855.957、1.054~75.857、1.011~132.043(均P0.05)。结论除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传统危险因素外,颅内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性斑块是缺血性卒中高危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正>国内外研究表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我国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复发、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元凶。我国颅内动脉狭窄发生率约为51%以上,颅内、外动脉狭窄患病比率约为1.4:1,而欧美仅为9%。继发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缺血性脑卒中占全部脑卒中的60%、甚至更高。现有治疗(药物和血管内介入)不能完全控制继发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脑卒中发生和复发,使脑卒中死亡和重残率居高不下,给家庭社会造成重负。SAMMPRIS研究表明,颅内动脉狭窄介入治疗的临床预后并不比药物治疗临床转归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的外周动脉的病变特征。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糖尿病(DM)患者及非糖尿病(N-DM)患者的外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狭窄以及闭塞性病变特征进行观察。结果与N-DM组比较,DM组外周动脉的内-中膜厚度(IMT)、狭窄血管大小、血管闭塞率、闭塞血管大小及闭塞血管回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斑块总面积显著增加(P〈0.05),斑块回声积分显著减小(P〈0.01),血管狭窄率显著增加(P〈0.01)。结论糖尿病可使患者的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更严重,使中型动脉的狭窄几率更高,但闭塞性病变与非糖尿病患者无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3.0 T高分辨率磁共振(HR-MRI)评估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在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情进展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科门诊及住院的后循环TIA患者30例,均经头部MR血管成像证实存在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使用3.0 T HR-MRI对椎-基底动脉斑块进行检查,评估斑块性质及稳定性,根据斑块稳定性结果分为稳定组(16例)与不稳定组(14例)。随访24个月,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首次就诊至发生后循环梗死的时间及比例。结果不稳定组发生后循环梗死时间明显短于稳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5(7.0,20.0)个月比24.0(22.5,24.0)个月,Z=-2.755,P0.05]。稳定组和不稳定组发生后循环梗死的比例分别为5/16、8/1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HR-MRI评估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结果对后循环缺血疾病的进展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磁共振(high-resolution MRI,HRMRI)对脑桥旁正中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MR证实的脑桥旁正中梗死患者21例,分别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和HRMRI检查,比较MRA与HRMRI在识别基底动脉狭窄的异同,并利用HRMRI观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在基底动脉的分布和梗死部位的关系。结果 MRA发现8例有基底动脉狭窄(狭窄率38.10%),而HRMRI发现18例有基底动脉狭窄(狭窄率85.71%),两种方法发现基底动脉狭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8例基底动脉狭窄的患者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主要位于梗死同侧占16例(88.89%),对侧仅2例(11.11%)。结论 HRMRI发现基底动脉狭窄的检出率高,同时发现桥脑旁正中梗死患者基底动脉斑块大多分布在脑桥梗死的同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