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症若不能及时诊治,会导致肠管缺血、坏死,预后极为不佳。肠管坏死者以开腹切除肠管为主;若无肠管坏死则考虑开腹行肠系膜上动脉切开取栓或肠系膜上动脉置管溶栓。肠管坏死通常在发病12 h内发生,所以早期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溶栓疗法由来已久,组因病情复杂难以判断  相似文献   

2.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是指栓子进入肠系膜上动脉,发生急性完全性血管闭塞。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可使肠系膜上动脉血液供应突然消失,导致肠管缺血,坏死,功能障碍[1]。临床表现:发病迅速,腹痛为突然发生,并且疼痛剧烈,伴有恶心呕吐。早期时疼痛症状和体征不相符合:腹痛剧烈而腹部体征较少出现[2]。当患者出现排出红色血便或者呕吐血性胃内容时,腹痛症状可能减轻,但腹膜刺激征象可能引出如:腹部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等,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叩诊检查有移动性浊音时,腹部穿刺可抽出不凝血性液体,提示肠管坏死。随病程  相似文献   

3.
<正>急性肠系膜缺血(acute mesenteric ischemia, AMI)疾病起病突然、病情危重且变化迅速,其中急性肠系膜动脉栓塞(EAMI)往往继发于心房颤动、心脏瓣膜疾病血栓形成。早期诊断及干预是影响其预后的重要因素。但临床上早期诊断困难,肠管坏死多见,治疗缺乏统一标准,预后极差。本文分析报道急性肠系膜上动脉及下动脉栓塞合并急性脾梗死,后经急诊静脉溶栓、介入取栓及导管内溶栓、抗凝等综合治愈出院1例,为EAMI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Angiojet血栓抽吸系统对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我院用Angiojet血栓抽吸系统对3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的治疗经验,结合文献对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诊断、治疗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收治的3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中,2例有心房颤动病史,1例为肠系膜上动脉夹层;采用Angiojet血栓抽吸系统早期清除血栓后再联合导管溶栓等治疗,均取得满意疗效。结论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起病急促,早期诊断尤为重要,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有助于早期诊断,Angiojet血栓抽吸系统能够早期清除血栓,恢复血供,对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embolism,SAME)是指栓子进入肠系膜上动脉,发生急性完全性血管闭塞,导致小肠急性缺血、功能障碍、坏死,约占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50%,年发病率约为816/10万。其发病急骤,病情凶险,致残率及死亡率极高,有文献报道,病死率可高达68%~100%,  相似文献   

6.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是动脉血液中的栓子阻塞肠系膜上动脉,可导致小肠缺血、缺氧、水肿坏死,广泛切除术后可引起短肠综合征.1990~2005年,我院共对5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并小肠坏死患者行小肠广泛切除术,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急性肠系膜缺血的诊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急性肠系膜缺血是肠系膜动脉或静脉突然阻塞或闭塞,进而导致肠管发生缺血性病理变化的疾病。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非阻塞性肠系膜缺血及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均可引起本病的发生。本病的早期特点是症状明显,体征轻微。实验室检查,x线腹部平片检查,多普勒超声,CT,血管镜及腔内血管超声等均可助确诊。可根据不同的病因及病情发展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例如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病人可行血栓取出术,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者行动脉重建术等。  相似文献   

8.
肝动脉栓塞治疗肝癌48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沈蓉  吕玉玲  葛敏 《山东医药》2003,43(20):64-64
临床证实,肝癌血供主要来自肝动脉,故选择性的减少或阻断肝动脉血供可使肝癌组织缺血、坏死、癌肿缩小。2001年8月~2002年12月,我院采用肝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癌患者48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王云 《内科》2006,1(2)
缺血性肠病也称肠系膜血管病,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肠道的急性或慢性血流灌注不良所致的肠壁缺血性疾病。按解剖分类,肠管的血液供应主要源于3支动脉:①腹腔动脉供应胃和十二指肠,侧支循环丰富,缺血性肠病罕见。②肠系膜上动脉供应小肠,右半结肠,横结肠至脾曲,因其分支的各动脉均为末梢动脉,一旦受阻易形成肠壁局部坏死。③肠系膜下动脉供应左半结肠及大部分直肠。静脉多与同名动脉伴行。缺血性肠病包括急性肠系膜缺血、慢性肠系膜缺血及结肠缺血。此病属少见病,但随着心血管病及糖尿病的日益增多,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发…  相似文献   

10.
肝癌介入治疗的基本原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经导管肝动脉栓塞术(TAE):肝癌的血供主要来自肝动脉,因此阻断肝动脉可使肝癌血供减少90%以上,使肿瘤坏死,而对正常肝组织影响较少。但肝动脉阻断(结扎)后由于侧支循环建立较快,所以疗效短暂。而使用各种栓塞剂可以阻断肝动脉大部分分支,有效地延缓侧支循环的建立,疗效持久。  相似文献   

11.
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126例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的非肝动脉供血规律及介入治疗技术。方法对解放军第305医院2000—2006年收集的126例HCC患者,常规行腹腔动脉、肝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胃左动脉和膈动脉造影,并行超选择性插管,同时进行肝动脉、非肝动脉双动脉化疗栓塞术。结果126例HCC患者中,111例为肝脏本身固有的寄生性供血,其余15例由肝动脉闭塞引起侧支动脉供血。非肝动脉供血与肝脏肿瘤的部位、大小密切相关。用肝动脉导管或Cobra导管配合SP导管行非肝动脉超选择性插管成功率达92%。随访74例,1年及2年存活率分别为61%和25%。结论在HCC介入治疗中,除了肝动脉以外,还要积极寻找非肝动脉供血支。对具有非肝动脉供血的HCC采取双动脉内化疗栓塞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介入治疗操作过程中,要尽量预防肝动脉闭塞,减少侧支供血形成。  相似文献   

12.
正肠系膜上动脉栓塞(SAME)是指栓子进入肠系膜上动脉造成血管阻塞。血栓的形成使肠系膜上动脉血供应减少或消失导致肠壁肌肉功能障碍从而肠导致急性缺血坏死,尤其是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病死率更是居高不下,对其术后护理提出了高要求。探讨合适的护理方法具有重要意义。1资料与方法1.1资料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于本院行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介入治疗患者74例随机分  相似文献   

13.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子宫肌瘤栓塞术是一种近年来新兴起的一门技术,它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后,将导管超选择插入子宫肌瘤的供血动脉注入栓塞剂栓塞其供血动脉,使瘤体失去营养而萎缩坏死吸收而缩小、消失,从而有效地控制月经过多等临床表现,以达到治疗的目的。我们2002—04/2004—05采用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54例,现将子宫动脉栓塞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的护理总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急性肠系膜缺血(acute mesenteric ischemia,AMI)是缺血性肠病的一种,它是由肠道动脉血供不足或静脉血回流障碍引起的缺血性疾病,总病死率为60%~80%[1],由动脉原因所致的AMI更为常见.按病因可将AMI分为4类.①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占40%~50%,为其最常见的原因.②肠系膜动脉血栓形成,占25%~30%,几乎所有患者皆有动脉粥样硬化病史.③非闭塞性肠系膜缺血,约占25%,文献报道其病死率可高达70%[2].④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约占5%~15%,主要发生在肠系膜上静脉,很少发生于肠系膜下静脉.AMI的医院内病死率可达59%~93%,早期诊断和快速恢复肠管血循环是改善预后的关键[3-4].  相似文献   

15.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缺血(acute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ischemia,ASMAI)是一种少见的急腹症,其年发病率为6/10万[1],是由于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供血障碍导致缺血进而引起肠壁坏死的综合征。本病常见于中老年人,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升高,男性多见于女性[2]。该病起病突然,病情发展迅速,症状与体征常不相符,临床医生对其缺乏足够的认识,因此容易误诊、漏诊,病死率高达60%~100%[3]。近年来,由于CT、DSA设备的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前后的肝动脉化疗栓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原发性肝癌的治疗已取得显著的进展,肝癌切除术是根治性治疗的最有效手段,也是肝癌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最主要途径。然而切除率低和复发率高仍是制约肝癌手术治疗的关键。近年来,以外科治疗为中心与各种非手术治疗方法优化组合的综合治疗日益发展,成为进一步提高肝癌疗效的新途径。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在肝癌的综合治疗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人体肝脏接受肝动脉和门静脉双重血供,原发性肝癌的血供90%以上来自肝动脉。肝动脉阻断后,肝癌血流减少90%~92%,肿瘤发生严重缺血坏死而缩小,但正常肝组织血流量仅减少…  相似文献   

17.
缺血性肠病与心脑血管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缺血性肠病缺血性肠病在我国常见,是由各种原因引起肠道供血不足而形成的一组综合征,可表现为从轻的、可逆性的肠缺血到肠梗塞和肠坏疽,临床上分成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慢性缺血性肠病包括腹绞痛、腹腔动脉压迫综合征,急性缺血性肠病包括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和血栓形成、急性非肠系膜血管阻塞性肠梗塞、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和缺血性结肠炎,其临床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肠缺血坏死的特征性CT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30例经手术病理确诊为肠缺血坏死的CT检查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动脉期和静脉期增强扫描,所得图像进行三维重建。结果本组30例患者均出现肠壁强化减弱或肠壁不强化征;28例(93%,28/30)患者出现肠壁内或肠壁下小气泡征;13例(43%,13/30)患者出现高密度肠液征或高密度腹腔积液征;8例(27%,8/30)患者出现肠系膜血管栓塞征,其中肠系膜上动脉栓塞5例,肠系膜上静脉栓塞3例;8例(27%,8/30)患者出现门静脉积气征或气腹征。结论肠系膜血管栓塞和肠壁强化减弱或肠壁不强化征是肠缺血坏死的直接CT征象。肠壁内或肠壁下小气泡征、高密度肠液征或高密度腹腔积液征和门静脉积气征或气腹征是肠缺血坏死的间接CT征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肠系膜上动脉分支栓塞治疗小肠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选取2004年7月-2011年11月在巴彦淖尔市医院行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证实为小肠出血的患者11例,根据出血血管选择不同的弹簧圈置入。置入后再次造影观察栓塞效果。结果 11例患者全部一次栓塞肠系膜上动脉分支成功,成功率100%。术后给予补液、止血及对症治疗。结论肠系膜上动脉分支栓塞是治疗不能手术的小肠出血的有效方法,是小肠大出血及反复不明原因小肠出血的首选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0.
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急性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29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急诊经导管动脉栓塞术(emergency transcatheter arterial embolization,ETAE)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1997-01/2007-11我院ETAE治疗的十二指肠溃疡动脉性大出血的29例患者资料.分别行腹腔干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造影.以明确出血动脉,采用明胶海绵颗粒或条经造影导管或微导管栓塞胃十二指肠动脉或其出血分支动脉,ETAE后均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排除侧支循环对溃疡区域供血.分析ETAE的技术成功率和临床成功率,内镜观察十二指肠球部动脉栓塞区黏膜改变.结果:导管位于腹腔干动脉造影,出现造影剂外渗7例,出血阳性率24%;胃十二指肠动脉造影,造影剂外渗、涂抹肠黏膜19例,出血阳性率65.5%;3例内镜明确诊断十二指肠溃疡,但胃十二指肠动脉造影出血阴性.1例ETAE后,有肠系膜上动脉的胰十二指肠前下、后下弓动脉侧支供血,再予以微导管栓塞肠系膜上动脉上述两分支动脉.ETAE即刻止血26例,技术成功率90%;ETAE后30 d内未再出血27例,2例饮酒再出血,再行ETAE,临床成功率93%.5例出现一过性剑突下隐痛,未作处理自行缓解.19例患者ETAE术后内镜检查,10例ETAE前已查内镜者7例治疗后复查内镜,显示动脉栓塞区域的十二指肠黏膜呈苍白改变,无缺血坏死病例.结论:明胶海绵颗粒或条行ETAE是急诊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性动脉出血的迅捷、有效和安全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