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呼吸机俯卧位机械通气对重症肺炎老年患者的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及气道菌群分布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0月于浙江省台州医院行呼吸机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126例重症肺炎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仰卧位通气,试验组给予俯卧位通气,比较两组VAP发生率、气道分泌物细菌检出情况及血气分析指标。结果 试验组VAP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机械通气14 d拔管人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第5天,对照组革兰阳性菌、真菌及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均显著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第2、7天,两组动脉氧分压(PaO2)及氧合指数(PaO2/FiO2)水平高于机械通气前,且试验组PaO2、PaO2/FiO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呼吸机俯卧位机械通气显著降低了重症肺炎老年患者VAP发生率,气道分泌物细菌检出率明显降低,有利于尽早拔管,改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循证策略集束化护理干预对老年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VAP)风险的影响。方法 选取某院收治的90例老年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时间分成研究组、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基于常规护理采用循证策略集束化护理干预,2组均采用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SNS)、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GCQ)、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进行评价,比较VAP发生率、VAP发生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和血气指标。结果 研究组的VAP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22.22%),入院至VAP发生平均时间(5.51 d)晚于对照组(3.93 d),平均机械通气时间(5.64 d)和住院时间(16.57 d)均短于对照组(分别为8.83、20.02 d),出院前1 d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分别为71.88、45.61 mmHg)明显好于对照组(分别为60.48、56.62 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研...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在危重症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撤机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于医院治疗的拟行呼吸机撤机的危重症机械通气患者9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撤机后采用传统面罩吸氧,试验组撤机后采用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吸氧,比较两组撤机后24 h的动脉血气指标和气道湿化满意率、痰痂堵管率、气道出血率、再次机械通气率,以及撤机后1周内的肺部感染率。结果 撤机后24 h,试验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撤机后24 h,试验组气道湿化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痰痂堵管率、气道出血率和再次机械通气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撤机后1周内,试验组肺部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用于危重症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撤机后不仅可改善患者的动脉血气指标,还可提高气道湿化满意率,降低痰痂堵管率、再次机械通气率及肺部感染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双水平无创呼吸机高频振荡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21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NRDS患儿,按照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观察组接受双水平无创呼吸机高频振荡通气。比较两组的撤机成功率、血气指标、恢复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7d内撤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PaCO2降低,PaO2、PaO2/FiO2升高,且观察组PaCO2低于对照组,PaO2、PaO2/FiO2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开奶时间、全肠喂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双水平无创呼吸机高频振荡通气应用于NRDS可提高撤机成功率,改善患儿的血气指标,减轻对其消化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机械通气(MV)已经成为重症监护病房(ICU)危重患者生命支持的主要措施之一,但是随之引起的与其应用相关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也是ICU患者院内感染主要原因.VAP是指原无肺部感染的呼吸衰竭患者,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MV)治疗48小时,或原有肺部感染使用呼吸机48小时后发生新的病情变化,临床高度提示为一次新的感染,并经病原学证实,或在人工气道拔管48小时以内发生的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6.
刘林萍 《医疗装备》2020,(8):146-147
目的探讨气道分级管理对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ICU收治的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在住院治疗期间实施常规胸部物理干预,观察组实施气道分级管理,比较两组呼吸状况变化情况、VAP发生率及治疗时间。结果观察组护理7 d后潮气量及氧合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治疗期间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道分级管理能够改善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状况,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VAP发生率,加速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在重症肺部感染机械通气中的作用,评价其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重症肺部感染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2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GM-CSF3μg(/kg·d)治疗。分别评价两组患者的体温恢复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感染并发症及呼吸机使用时间等。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平均抗生素应用时间分别为(9±3)d和(13±5)d(P<0.05),感染并发症发生例数分别为6例和16例(P<0.05);平均呼吸机使用时间分别为(4±2)d和(7±3)d(P<0.05)。结论GM-CSF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可缩短重症肺部感染行机械通气治疗患者的病程,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呼吸机高压氧供给在慢阻肺干预中的应用及对患者肺功能影响。方法:将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慢阻肺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采用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呼吸机高压氧供给,对照组采用单一无创正压通气。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以及生命质量评分变化。结果:研究组干预后pH、PaO2、SaO2均高于干预前,PaCO2低于干预前(P<0.05)。对照组干预后pH值与干预前差异不明显(P>0.05),PaO2、SaO2高于干预前,PaCO2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研究组pH、PaO2、S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VC%、FEV1、FEV1/FVC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呼吸机相关性肺部感染(VAP)的危险因素及防御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6年12月ICU实行机械通气治疗患者100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探讨相关性肺炎诱发危险因素及制定防御对策。结果: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部感染(VAP)与自身的意识状态、年龄、机器通气时间等有着重要的联系,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回归分析结果提示: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部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较多,如气管切开,年龄大于60岁(包含60岁),机械通气时间在3 d以上(包含3 d)。结论:通过对VAP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医护人员需要加强对患者的监测并进行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降低VAP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用简易有效的方法降低呼吸机相关性下呼吸道感染(VALRI)的发生.方法 对入住综合重症监护病房有创呼吸机支持呼吸的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气管导管抗菌处理组)和对照组,两组定期同步对导管内壁和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学检测,并记录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下呼吸道感染的出现时间、病死率.结果 机械通气(MV)5 d内,研究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呼吸机相关性气管-支气管感染(VARI)的发生率(4.8%、8.4%)显著低于对照组(16.7%、22.6%,P<0.05);研究组VAP、VARI的发生时间[(10.3±4.2)d、(9.4±3.0)d]均晚于对照组[(4.5±2.8)d、(4.0±2.4)d];研究组MV的时间(14±18)d短于对照组(22±20)d;研究组病死率(8.3%)低于对照组(20.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86.5%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在检出病原菌前,气管导管内就检出了该病原菌.结论 气管导管抗菌处理后可以降低早发VALRI的发生率,可以使VARI和VAP的发生时间延迟,缩短MV时间,降低病死率;包括气管导管抗菌处理在内的优化捆绑治疗措施是防治VALR1的最佳策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捆绑措施应用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儿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0月郑州市某医院收治的62例危重症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1例。给予对照组患儿气管插管常规护理,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捆绑措施。比较2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2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4.02±0.87)d和(22.41±10.25)d,短于对照组的(9.11±3.42)d和(34.27±8.46)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632,5.418;P0.05)。研究组患儿非计划性拔管(UEX),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口腔感染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769,6.613,9.807,10.145;P0.05)。结论捆绑措施应用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儿的护理中,可缩短患儿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并能降低UEX,VAP,口腔感染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有创与无创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并急性呼吸衰竭中的疗效。方法将26例COPD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对照组给予有创机械通气。观察两组患者病情变化、血气分析、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死亡数、机械通气时间等。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发生VAP的例数分别为0和4例(P<0.05),总机械通气时间为(11.8±6.3)d和(23.1±14.7)d(P<0.05),住院时间为(14±6)d和(19±13)d(P<0.05)。结论在适当时机将有创通气改为无创通气,可降低COPD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VAP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和住院时间,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给予集束化护理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1年1月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ICU病房VAP患者8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和研究组42例。对照组患者开展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祛痰总有效率、各血气指标及干预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72,P<0.05)。研究组患者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pH值、SpO2、PaO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及ICU入住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祛痰效果,改善血气指标,降低VAP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及ICU入住时间,对促进ICU病房VAP患者病情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叶兰 《医疗装备》2023,(19):153-156
目的 探讨高流量湿化治疗仪联合气道护理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2月医院收治的72例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予常规气道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高流量湿化治疗仪干预。比较两组呼吸功能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pO2)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舒适度量表(GCQ)评分、呼吸机撤机成功率、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撤机后24 h,观察组PaO2、SpO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撤机后24 h,观察组生理、社会环境、环境及心理舒适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撤机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流量湿化治疗仪联合气道...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连续侧转疗法预防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5月至2022年9月医院收治的82例ICU机械通气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连续侧转疗法,均持续干预至患者脱机。比较两组VAP发生情况、机械通气及ICU住院时间、氧合指数、生理健康状况、肺部感染情况。结果 观察组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氧合指数、生理健康状况、肺部感染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临床肺部感染评分表(CPI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连续侧转疗法能够有效降低ICU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率,提高氧合指数,减轻肺部感染,改善生理健康状况,进而缩短机械通气、ICU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有创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重症呼吸衰竭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 选择接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老年COPD病例 13例设为序贯治疗组 ,以同步间歇强制通气 +压力支持 +呼气末正压 (SIMV +PSV +PEEP)方式行机械通气 ,待肺部感染基本控制时判为“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现 ,此时改换经鼻 (面 )罩压力支持 +呼气末正压 (PSV +PEEP)方式通气 ,以后渐减PSV水平直至脱离呼吸机 ;选择同样病例 13例作为对照组 ,常规有创通气以SIMV +PSV方式撤机。动态观察两组病例的感染、通气及氧合指标 ,记录有创和总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 (VAP)发生情况及住重症监护病房 (ICU)的天数。结果 序贯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的血气分析结果相仿 (P >0 .0 5 ) ;有创通气时间分别为 ( 7.4± 3 )d和 ( 2 2± 15 )d ,P <0 .0 1;总的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 ( 14± 7)d和 ( 2 2± 15 )d ,P <0 .0 5 ;VAP发生例数分别为 0和 7例 ,P <0 .0 1;住ICU时间分别为 ( 14± 7)d和 ( 2 5± 15 )d ,P <0 .0 5。结论 对老年COPD插管上机病例以肺部感染控制窗为时机及时改用经鼻 (面 )罩无创通气可显著改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毛宗雯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6):3337-3339
[目的]研究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呼吸衰竭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分为序贯通气组和对照组。达到肺部感染控制窗(PIC)后,给予两组不同的后续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有创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病率等指标。[结果]序贯组与对照组发生VAP例数分别为1例(5%)和7例(29%),总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9.7±3.1)d和(16.9±3.7)d,住院时间分别为(15.7±3.7)d和(23.5±3.6)d,2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PIC窗指导下的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能够显著减少机械通气时间,降低VAP发生率,缩短重症监护和总住院时间,改善治疗效果,降低治疗费用,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有创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在急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简称COPD)合并严重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与护理方法.方法 对COPD合并严重呼吸衰竭行有创通气,治疗后出现肺部感染控制窗的患者,随机分为序贯通气组16例和对照组14例.序贯组:达到肺部感染控制窗后拔除气管插管,改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继续按常规有创机械通气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有创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发生率、拔管后再插管例数及死亡例数.结果 序贯组有创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VAP发生率分别为(167.5±127.0)h、(8.56±5.7)d、(1/16)6.25%明显低于对照组(288.0±167.6)h、(16.57±5.63)d、(6/14)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肺部感染控制窗指导下的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方法,明显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降低VAP发生率,在结合有效的护理措施的同时可有效改善治疗效果,是具有一定临床实用价值的有效脱机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带声门下吸引管的人工气道插管和常规人工气道插管应用于危重病人中,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的影响及肺部感染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 将预期建立人工气道的危重病人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病人,采用带声门下吸引管的人工气道插管,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人工气道插管,观察2组病人呼吸机治疗时间,呼吸机治疗即刻及治疗3、7d,VAP发生率及停用呼吸机后仍需带人工气道插管供氧的病人3、7d肺部感染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3、7d及停用呼吸机治疗对VAP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在停用呼吸机后的需带人工气道插管供氧病人3、7d,肺部感染严重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带声门下吸引管的人工气道插管于需建立人工气道的危重病人,可显著缩短呼吸机治疗时间,降低VAP发生率,在停用呼吸机后的需带人工气道插管供氧的病人,肺部感染严重程度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20.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一种典型的机械通气并发症,是指接下通气治疗48h后至拔管后48h内出现的肺部感染,是医院的获得性肺炎(HAP)的重要类型,其中MV≤4d内发生的肺炎为早发性VAP,≥5d者为晚发性VAP。ICU(Intensive Care Unil)即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的病人病情危重,大多需要辅助机械通气,近期有研究发现,在ICU病房中呼吸机的平均使用率为27.1%,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为16.3%,患者一旦发生VAP,易造成脱机困难,而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严重者导致死亡。本文针对近年来VAP的病因、预防及护理研究发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