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HRV)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50例无心律失常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30例伴心律失常冠心病患者(心率失常组)与52例正常成人自愿者(正常组)进行24h动态心电图HRV指标比较研究。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冠心病患者SDNN、SDANN、RMSSD、PNN50和HF指标均降低,LF指标升高,具有显著差异。伴心律失常与无心律失常冠心病患者比较,HRV指标异常变化趋于恶化。结论冠心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受到损害,迷走神经活性减弱,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  相似文献   

2.
汽车驾驶员驾驶过程中的心率变异性功率谱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驾驶疲劳是影响汽车乘坐舒适性及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汽车驾驶员在长期驾驶情况下,尤其振动条件下,常表现出不同的生理、心理功能障碍或紊乱,影响驾驶员身心健康并诱发交通事故。本研究应用心率变异性功率谱分析并结合主观评估,分析了模拟实际驾驶条件下实验者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状态。持续应激条件下,实验者心率变异性(HRV)表现出明显的变化,如交感神经活动性增加,迷走神经活动性降低。实验结果表明心率变异性(HRV)是精神负荷敏感的指标,可用于定量评估驾驶疲劳。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心率变异性(HRV)功率谱分析,探讨疲劳状态下,经穴磁刺激对自主神经功能的调整作用。方法:健康志愿人员20名,执行警惕操作任务90分钟后,施加经穴磁刺激15分钟。同时,时实记录实验者心电信号。结果:实验人员疲劳状态下,施加经穴磁刺激后,心率变异性发生显著性变化,表现为交感神经张力降低,迷走神经张力提高,主观评估疲劳程度降低。结论:经穴磁刺激有利于改善心率变异性,可一定程度上缓解精神疲劳。  相似文献   

4.
穴位磁刺激对汽车驾驶员心率变异性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驾驶员在长期驾驶情况下,尤其振动条件下,常表现不同的生理,心理功能障碍或紊乱,影响驾驶员身心健康并诱发交通事故,。本文应用心率变异性及主观评估。分析了竖直振动条件下穴位磁刺激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持续应激条件下,实验者心率变异性(HRV)表现出明显的变化,如交感神经张力增加,迷走神经张力降低,施加穴位磁刺激后,实验者迷走神经兴奋性提高,精神紧张及疲劳程度降低。因此穴位磁刺激可缓解驾驶疲劳,减少持续应激的不利影响,有利于保护驾驶员身心健康及提高汽车驾驶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研究肥厚型心肌病(HCM)患儿的心率变异(HRV)改变及其与心脏结构和收缩功能的相关性。将35例HCM患儿和30例健康儿童分别进行24h心率变异分析,得出SDNN、SDANN、PNN50r、MSSD、LF、HF及LF/HF等指标。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及组织多普勒检查,取得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LVPG)、左室射血分数(LVEF)、短轴缩短率(FS)及室间隔、左心室侧壁、前壁和下壁的二尖瓣瓣环水平的心肌收缩期峰值速度等指标。对两组上述指标进行比较,并分析肥厚型心肌病患儿心率变异性与心脏结构和收缩功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HCM患儿与对照组相比,心率变异指标中SDNN、PNN50r、MSSD、HF均显著降低,SDANN、LF略降低,LF/HF略升高;HF与室间隔的心肌运动峰值速度呈显著的正相关,与左室其它节段的心肌运动峰值速度呈较弱的正相关,与LVMI呈较弱的负相关,其余HRV指标与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指标间均无明显相关。HCM患儿有心率变异性改变,表现为自主神经的总体张力减弱,以迷走神经张力减弱为主,交感神经活性相对增强,且HCM患儿迷走神经的张力减弱与左室的收缩功能下降及室壁增厚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心率变异性的精神疲劳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心率变异性指标对精神疲劳程度进行客观评估。对主动疲劳与被动疲劳进行区分,指出负荷、应激与疲劳之间的联系。在此基础上,设计读书和笔算两种精神疲劳实验。比较读书阶段和音乐放松阶段的心率变异性(HRV)指标,将笔算过程的HRV指标和工效指标结合起来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以工作绩效检测精神疲劳有局限性;读书阶段的疲劳累积效应强于笔算过程引发的疲劳;随着读书或笔算过程中疲劳程度的增加,HRV增加而HR降低,说明精神疲劳促使应激能力降低。HRV直接反映的是应激水平,在严格的约束条件下,HRV可以反映被动疲劳程度;随着被动疲劳程度的增加,通常HRV升高,HR降低,这可能是生理抑制性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心率变异(HRV)的变化特点。方法:选用74例儿童为研究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心肌炎组,进行心率变异检测分析。结果:与正常儿童比较,心肌炎患儿心率增快,心率变异指标降低。结论:心肌炎患儿HRV降低源于心肌缺血及相关炎性因子作用导致心脏自主神经系统总体功能受损,其病变对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影响比交感神经系统更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焦虑症患儿与正常儿童心率变异性(HRV)的比较,探索焦虑症患儿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特点。方法:选择34例焦虑症患儿与30名正常儿童,使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估,应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记录仪测定HRV并进行比较。结果:焦虑症患儿SDNN、SDANN、RMSSD与PNN50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焦虑症患儿LF/HF高于正常对照(P0.05),焦虑症患儿HAMA总分与SDNN呈负相关(r=-0.31,P0.05),躯体性焦虑因子分与LF呈正相关(r=0.35,P0.05),精神性焦虑因子分与PNN50呈负相关。结论:儿童焦虑症患者在静息状态下交感神经功能亢进,迷走神经水平降低,以及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功能均衡性失调,并与焦虑症状相关。  相似文献   

9.
郑华  徐影  李艳  张薇 《医用生物力学》2004,19(3):173-175
目的 通过心率变异性 (HRV)变化测定 ,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 (CRF)患者的自主神经活动状况。方法 用2 4小时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 ,对 2 0例健康者 ,77例CRF患者 (其中 30例氮质血症 ,4 7例尿毒症 )心率变异性的时域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CRF患者心率变异性的测定结果为 :SDNN 85 .2 8± 19.96 ,SDANN 75 .5 5± 2 2 .4 7,r-MSSD19.2 2± 11.82 ,PNN50 6 .7± 14 .79,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健康者 (P <0 .0 1)。氮质血症期与尿毒症期心率变异性无明显差别。结论 通过HRV时域分析发现 ,CRF患者有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紊乱。CRF氮质血症期患者已出现HRV下降 ,提示CRF患者早期就存在自主神经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0.
网络成瘾者心率变异性频谱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网络成瘾者的心率变异性频域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30名网络成瘾者(16岁-25岁)和43名非成瘾者进行心率变异性(HRV)及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网络成瘾量表的调查。结果:网瘾组HRV的LFNU和LF/HF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而HFNU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网瘾组和对照组的EPQ量表得分无显著差异,但网瘾组EPQ量表中N得分与HRV中LFNU、LF/HF比值呈正相关(P〈0.05),与HFNU呈负相关(P〈0.05)。网瘾程度与对照组HRV中LFNU、LF/HF比值呈负相关(P〈0.05),与HFNU呈正相关(P〈0.05)。结论:网络成瘾者存在一定生理心理水平的改变,心率变异性可以作为评估青少年是否网络成瘾的重要参考指标.而网瘾者的神经质特征对心率变异性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记录和分析心率变异性(HRV)的时域和频域指标,探讨特质焦虑者的自主神经功能特点.方法 根据特质焦虑量表将100名被试分为高、低特质焦虑组;通过记录两组被试在安静状态下的脉搏血容积( BVP),采集HRV的时域和频域数据并分析比较.结果 ①高特质焦虑组的时域指标rMSSD、PNN50均低于低特质焦虑组(t=-3.041,-3.626;P<0.01),时域指标SDNN边缘低于低特质焦虑组(t=-1.824,P=0.074);②高特质焦虑组频域指标中HF值显著低于低特质焦虑组(t=-2.710,P<0.01),LF/HF显著高于低特质焦虑组(t=3.395,P<0.01),但LH值与低特质焦虑组差异不显著(t=0.763,P>0.05).结论 特质焦虑者的交感与副交感神经活动失衡,以迷走神经活动下降为主,并伴随一定程度的交感神经功能增高.  相似文献   

12.
驾驶精神疲劳的心率变异性和血压变异性综合效应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驾驶精神疲劳是威胁人们健康与生命安全的严重问题.本研究的目的是基于心率变异性与血压变异性功率谱分析综合评估驾驶员精神疲劳.20个健康男性样本(28.8±4.3)岁参加90 min的模拟驾驶操作实验,实验后计算分析实验样本心率变异性和血压变异性的频域指标,如:低频成分(0.04~0.15 Hz,LF),高频成分(0.15~0.4Hz,HF),代频与高频比值(LF/HF);同时分析反映血流动力学指标的血压和心率.研究表明,样本在实验结束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迷走神经兴奋性减弱,交感迷走平衡性升高;同时,心率变异性与血压变异性的对应指标在实验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相关性(P<0.05).研究认为采用多变量综合效应分析方式评价自主神经系统功能是科学和客观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双心医学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伴焦虑抑郁状态患者心率变异性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8月到2017年8月之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359例,按照随机数字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两个组,对照组(179名患者)和观察组(180名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干预方法基础上使用双心医学模式进行干预,对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经过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心率变异性指标,心功能指标的数据均出现了改善,观察组患者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9.050,18.265,-9.931,-14.767,-11.009,-8.278,-8.942,-15.170;P0.05)。结论:使用双心医学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进行干预,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焦虑与抑郁的程度,改善心率变异性与心功能的指标,值得在临床范围内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流变和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均用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浙江永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10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点每日一次,以二周为一疗程.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空腹血流变、,及记录24h动态心电图,评价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及血流变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HRV参数较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血流变学指标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可增加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脉血流,改善缺血,同时可提高心率变异性,降低血粘度.  相似文献   

15.
心率变异性在更年期综合征患者中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更年期患者的心率变异特点,研究更年期综合征(climacteric syndrome,CS)患者与自主神经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65例更年期患者及100例健康女生做24h长程心率变异(HRV)比较,分析CS患者HRV的变化。结果 CS患者与健康女性相比较,其迷走神经活性明显增强,交感神经活性相对降低。结论 CS患者与迷走神经活性增强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分析已成为无创检测心脏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一种手段。传统的频域分析,主要是计算HRV信号各频段功率,以及识别各频段的峰值频率,无论是采用经典谱估计还是AR模型都是以假设HRV信号近似平稳为前提的。这种假设在短程分析中可以基本满足,但在长程分析中,HRV信号的非平稳性便凸现出来。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心率变异性动态分析方法,它不但可以获得传统的频域指标,而且可以获得它们随时间变化的动态值,称为短时功率,短时LF/HF比,特别是后者,可以动态评估自主神经活动的平衡情况。最后将这种分析方法应用到阿托品药物实验中,跟踪分析了阿托品对自主神经的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17.
汽车驾驶员模拟精神负荷与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汽车驾驶员精神负荷状态下的心率变异性分析对于揭示驾驶员职业应激特点,预防驾驶员职业疾病,保护驾驶员身体健康及提高行驶安全性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警惕任务代替驾驶员实际精神负荷,应用功率谱分析研究了模拟应激状态下心率变异性(TP,LF,HF,LF/HF)的变化趋势.本实验中,心率变异性频域主要指标如LF、HF、LF/HF表现出显著的线性趋势.结果表明,健康人在持续应激状态下,交感神经张力显著增加,迷走神经张力显著降低.实验结果表明HRV与精神疲劳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遥测技术的大鼠24小时心率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应用遥测技术连续记录大鼠在无束缚条件下24h心电信号,并通过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频谱分析的方法研究大鼠24h自主神经活动。大鼠24hHRV分析结果表明:自主神经活动具有明显昼夜节律,在睡眠期迷走神经活动较活跃,而在清醒期以交感神经活动为主;HRV频谱中低频和高频成分的比值(LF/HF)随着睡眠深度的变化而波动。24hHRV分析可以获得自主神经系统活动的丰富信息,并有助于研究自主神经系统在生理和病理过程中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旨在探讨辣椒素疼痛模型建立的可行性和心率变异性(HRV)分析用于疼痛评价的可能性,并对辣椒素致痛过程中志愿者的自主神经活动性的变化进行研究。本研究对30名健康志愿者进行辣椒素刺激,记录刺激后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其刺激前后的心电信号及HRV分析指标,包括时域分析指标、频域分析指标、非线性分析指标。实验结果表明辣椒素导致人体疼痛的过程中,志愿者的自主神经活性升高,其中交感神经活性升高明显,在HRV上有明显变化。由此可见,辣椒素疼痛模型的建立是可行的。在进一步的实验中HRV分析有望作为定量评价疼痛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血压负荷,血压昼节律和心率变异性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伴有左室肥厚的高血压患者31例(I组),不伴左心室肥厚的高血压患者33例(Ⅱ组),选择年龄与患者可比的健康人30例作为对照组(Ⅲ组),进行动态血压与动态心电图同步监测,分析24小时血压负荷,血压昼夜节律及24小时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结果:(1)血压负荷,血压昼节律:I、Ⅱ组24小时血压负荷,日间血压及夜间血压显著高于Ⅲ组,I组与Ⅱ组间血压负荷有显著差异;I与Ⅱ组非构型血压显著高于Ⅲ组,I与Ⅱ组二者间的非构型高血压出现率有显著差异。(2)心率变异性:I、Ⅱ组心率变异性各参数显著低于Ⅲ组,I与Ⅱ组间心率变异性也有显著差异。(3)四个指标的相关性:I组HRV与24小时血压负荷,非构型出现率及左室肥厚呈负相关。结论: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昼夜节律消失,血压负荷增加,心率变异性降低。副交感神经调节功能减弱可能与上述变化有关。高血压治疗中应注意改变心率变异性,恢复血压昼夜节律,减少血压负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