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髂静脉支架植入治疗肿瘤压迫性髂静脉狭窄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山西白求恩医院(山西医学科学院同济山西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25例行髂静脉支架植入治疗肿瘤压迫性髂静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于术后3、6、12个月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下肢静脉通畅情况,采用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VCSS)量表评估患者下肢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18例患者植入1枚支架,7例患者植入2枚支架。1例患者于术后第7个月因原发病死亡,3例患者因髂静脉支架受压狭窄再次行介入手术干预,术后第12个月24例患者的患肢静脉一期通畅率为87.5%(21/24)。所有患者的患肢肿胀、疼痛等症状均于术后2~3 d改善。术后3 d,患侧和健侧膝上10、15 cm平均周径差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个月,VCSS评分依次为(4.78±0.85)、(3.56±0.73)、(3.23±0.61)分,均低于术前的(10.45±0.7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肿瘤压迫性髂静脉狭窄患者行髂静脉支架植入,可有效缓解患肢肿胀、疼痛...  相似文献   

2.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McMurrich最早发现左下肢肿胀继发于左髂静脉受压,迄今已近百年。May等和Cockett等分别于1957年和1965年对此进行解剖和临床描述,南此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又称为Cockett综合征:临床主要表现为左下肢肿胀、浅静脉曲张.严重者可产生经久不愈的小腿溃疡及静脉性跛行,且易继发深静脉血栓.1999年4月至2003年6月,我们采用介入方法(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病人12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比左、右侧非血栓性髂静脉压迫综合征(non-thrombotic iliac vein compression syndrome,NIVCS)患者血管内支架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支架通畅情况。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NIVC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2个月时的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venous clinical severity score,VCSS),同时分析术后第1、3、6及12个月时患者支架通畅情况。结果 本研究共收集164例NIVCS患者,其中左侧144例、右侧20例。血管腔内手术技术成功率100%(164/164)。左、右侧NIVCS患者术后第12个月时VCS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65、P=0.208),发现无论是左侧还是右侧NIVCS患者在术后第12个月时VCSS均较术前下降(t=27.534、P<0.001,t=10.047、P<0.001)。左、右侧NIVCS患者术后12个月的累积一期通畅率分别为96.5%和94.7%,二者Kaplan-Meier曲线比较差异无统计...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腔内治疗。方法  1998年 3月~ 2 0 0 2年 2月 ,采用超声消融及支架置入术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共 6例。结果 本组 6例均获随访 ,平均随访 2 9个月 ,患者静脉再通良好 ,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结论 腔内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有效 ,是一种创伤小、安全、简便的静脉疏通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左侧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组27例,均经下肢深静脉造影或彩超确定诊断。13例发病在3周以内,表现为急性髂-股静脉血栓;14例发病超过3周,表现为慢性静脉阻塞。13例经健侧股静脉穿刺,14例经患侧腘静脉穿刺。11例溶栓前置入滤器,16例未置入滤器。均先行经导管溶栓治疗,之后7例行单纯球囊扩张术,20例球囊扩张后行内支架植入术。结果13例经健侧股静脉穿刺,导丝成功通过狭窄段8例,不能通过5例,改为造影导引下患侧腘静脉穿刺;14例直接行患侧腘静脉穿刺,在深静脉造影的导引下均穿刺成功。溶栓时间(85±16)h,尿激酶用量(300±32)万U。13例急性发作者血栓完全溶解,14例慢性者彩超报告管腔内见血流信号,提示血管部分再通。27例术后造影显示髂-股静脉血流通畅。随访时间6~26个月,平均11个月。19例静脉造影或超声显示髂-股静脉通畅,临床症状消失,8例深静脉造影或彩超提示髂-股静脉血流基本通畅,患者症状明显减轻,但仍存留肢体轻度肿胀。结论采用介入方法治疗左侧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可作为临床上治疗此类疾病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liac vein compression syndrome,IVCS)是下肢静脉高压原因之一,和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容易混淆,诊断需依赖血管造影等辅助检查,采用介入手段逐渐成为治疗的趋势。IVCS常见于左侧,临床表现为下肢静脉高压,如肿胀、静脉曲张、色素沉着、湿疹样改变、甚至发生静脉性跛行和经久不愈的溃疡,容易和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相混淆,也是左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潜在原因。本文就IVCS的诊治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正髂静脉受压综合征(iliac vein compression syndrome,IVCS)泛指在盆腔内的髂静脉受邻近组织压迫(主要指左髂总静脉在右髂总动脉和第五腰椎之间受压),持续的压迫及动脉搏动引起静脉内膜增生和纤维化,导致静脉管腔狭窄或闭塞,从而造成静脉回流受阻、静脉高压及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CVI),并由此  相似文献   

8.
随着静脉腔内技术的发展,支架植入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VCS)有很高的安全性和远期通畅率,同时对症状与病人生活质量有着明显的改善。然而,传统的静脉造影却受到多方面的限制不能提供病变的准确信息,血管内超声(IVUS)则完美的弥补了这一点。IVUS不仅可以完整显示病变狭窄程度和范围,还可以指导术中的支架选择及引导支架释放,提高手术疗效,是IVCS腔内治疗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临床工具。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VCS)诊治路径及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收集在我院诊治的69例IVCS患者,患者在治疗前进行CT静脉成像。依据CT表现将IVCS分为单纯型IVCS(sIVCS,n=22)、腰椎退变相关型IVCS(dIVCS,n=33)和其他原因IVCS(oIVCS,n=14)。采用靶静脉置管溶栓、机械碎栓抽吸并球囊扩张、髂静脉支架植入的治疗方案。治疗结果为有效和无效。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治疗结果的因素。结果单纯髂静脉置管溶栓,仅15例治疗有效(5例dIVCS和10例oIVCS);接受机械碎栓抽吸并球囊扩张的54例患者中,26例有效(6例sIVCS、16例dIVCS和4例oIVCS);37例接受支架植入患者髂静脉均有效开通且随访12个月无复发。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IVCS类型(β=4.14,Wald检验P0.01)、病程(β=-5.33,Wald检验P=0.02),血栓密度(β=-6.46,Wald检验P=0.01)、栓塞范围(β=2.74,Wald检验P=0.03)及治疗方案(β=11.92,Wald检验P=0.01)均对治疗结果有显著影响。结论针对不同类型IVCS的特点选择合理的介入治疗方法有利于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经股静脉插管造影验证磁共振血管成像(MRV)诊断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岭中医院2017年10月至2020年9月收治按国际静脉联盟临床分级(CEAP分级)C3及以上的静脉曲张病人309例,其中C3病人69例、C4病人94例、C5病人57例、C6病人89例.采用磁共振检查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支架治疗髂静脉受压综合征(IVC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3月本院67例行支架治疗的IVCS患者的临床资料,合并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52例,施行导管溶栓后存在髂静脉受压的患者植入支架;合并慢性下肢静脉高压15例,直接植入支架。手术前后测支架两端压差,以及患肢大小腿与健肢周径差。术后1、6个月及1、2、3、5年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查随访。结果 67例患者共植入支架79枚,直径10~14mm,长度40~100(平均89.7)mm;52例急性病例采用导管溶栓,使用尿激酶量125万~590万(平均297万)U,使用时间2~6(平均2.9)天。支架两端压力差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23±3.46)cmH2O vs(1.53±1.73)cmH2O,P0.001]。手术前后大、小腿患肢与健肢周径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6.13±2.63)cm vs(1.25±1.49)cm;(4.16±2.11)cm vs(1.43±1.13)cm,P0.001]。术后1、6个月及1、2、3、5年通畅率分别为97.0%、92.5%、86.6%、85.1%、83.6%及82.1%。5例(7.5%)患者术后穿刺点渗血,加压包扎后痊愈。无全身大出血、支架断裂及移位等并发症。随访2~61(平均45.0)个月,4例患者下肢轻度肿胀,4例有沉重感,PTS发生率为11.9%(8/67)。结论导管溶栓治疗IVCS合并急性DVT安全有效,支架治疗IVCS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肾静脉外支架固定术治疗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 探讨肾静脉外支架固定术治疗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8例.男7例,女1例.平均年龄16(6~25)岁.血尿病史6~36个月,合并蛋白尿2例.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左肾静脉狭窄段平均直径2.2 mm、最大流速0.7 m/s,扩张段平均直径8.6 mm、最大流速0.2 m/s,扩张段与狭窄段直径比值均3(正常比值<2).CT三维血管重建检查5例示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夹角30°~40°(正常值45°~60°).膀胱镜检查5例可见左输尿管口喷血尿.8例均行肾静脉外支架同定术治疗,取一段长5~10 cm、直径1 cm的人造血管纵行切开,环绕左肾静脉一端至肾门,另一端越过肠系膜上动脉与主动脉间夹角形成一隧道样外支架以减轻肾静脉受压.结果 8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150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50ml.术中术后无明显外科并发症,术后恢复顺利,平均9 d出院.肉眼血尿消失6例、减轻2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7例显示左肾静脉血最大流速0.4~0.7 m/s、无明显受压.术后随访2~24个月,平均10个月,除1例时有活动性肉眼血尿、超声检查显示左肾静脉仍有受压征象外,余7例症状消失、尿常规检查正常、超声检查示左肾静脉血流通畅、受压现象消失.结论 左肾静脉外支架固定术采用人造血管环绕肾静脉抵抗肠系膜上动脉压迫,设计巧妙、损伤小、疗效满意,是治疗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介入治疗左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体会。方法经股静脉行左髂总静脉病变介入治疗60例,40例Ⅱ期行左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术后随访均行彩超检查。结果扩张成功55例。内置支架50例,出院时所有患者疗效良好。术后随访612个月,35例曲张静脉消失,26例肿胀消失或明显缓解,5例溃疡自行愈合。有2例行静脉造影或彩超检查见支架内血栓阻塞。结论左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介入治疗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VCS)继发下肢静脉溃疡的愈合情况及诊治体会.方法 收集2018年4月至2021年9月就诊于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54例IVCS合并下肢静脉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的病变长度、溃疡愈合情况、凝血功能指标[D-二聚体、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凝血酶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编织型支架充分突入下腔静脉释放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18年1月至2021年5月采用编织型支架突入下腔静脉释放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 对一般资料、围手术期情况、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18例患者, 合并急性血栓形成7例, 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3例, 非血栓性髂静脉压迫108例。本组患者技术成功率100%, 平均植入2.03±0.77枚支架。23例溃疡患者术后有18例溃疡愈合, 愈合率达78.26%, 术后CEAP分级较术前有明显改善(t=11.54, P<0.01), 术后1年支架一期通畅率97.46%, 二期通畅率98.31%。结论编织型支架充分突入下腔静脉释放治疗髂静脉压迫性疾病, 支架通畅率高, 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 iliac vein compressionsyndrome,IVCS)又称May-Thurner综合征或Cockett综合征,是由于髂静脉受压导致的下肢和盆腔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好发于中青年女性,其中20~40岁女性患者占全部IVCS 患者的60%~85%[1],临床表现包括下肢疼痛、静脉曲张、色素沉着、水肿、溃疡、跛行等。髂静脉的解剖位置是导致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左髂总静脉主要从右髂总动脉和L5之间穿过,受到长期的机械性压迫和髂动脉的搏动性刺激2],故临床上以左髂总静脉受压最常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估髂静脉支架植入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ost-thrombotic syndrome,PTS)髂静脉完全闭塞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1例采用髂静脉支架植入治疗PTS髂静脉完全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后1、6和12个月门诊随访评估手术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腔内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liac vein compression syndrome,IVCS)合并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和分析甘肃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行支架置入与球囊扩张联合AngioJet机械血栓抽吸术治疗IVCS合并急性下肢DVT的5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患者术前及术后患健膝下15 cm处肢体周径差的变化和术中血栓清除率评价治疗效果。此外,术后依据改良的Villaita量表评分,患者的症状、体征和下肢静脉超声及造影检查统计血栓后综合征(postthrombotic syndrome,PTS)的发生率和髂静脉的通畅率。结果本组患者的手术均顺利,技术成功率为100%;术中及术后均无肺栓塞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清除率达Ⅲ级48例(84.2%),达Ⅱ级9例(15.8%);术后患健侧膝下15 cm处肢体周径差从(5.8±1.7)cm降至(3.7±1.0)cm(P<0.001)。术后随访1年结果:髂静脉狭窄置入支架术后12个月的通畅率为86.0%(49/57);有8例(14.0%)患者发生PTS(Villalta评分>5分)。结论支架置入与球囊扩张联合AngioJet机械血栓抽吸术治疗IVCS合并急性下肢DVT形成是一种安全、有效且易于进行的血管腔内治疗方法,具有高效的血栓清除率和高的通畅率。  相似文献   

20.
1 临床现象让我们来看看临床上的现象,先看下肢静脉曲张的病患肢体的分布情况(见表1).这只是有关下肢静脉曲张文献的一小部分,遗憾的是,大多数相关文章只提单侧肢体和双侧肢体的数量,而不提左右侧肢体的分布,这说明大多数作者认为下肢静脉曲张与哪一侧肢体并无关联;但是,这少部分文献已经说明下肢静脉曲张患肢的分布是有区别的,表1中绝大多数文献资料都表明左侧下肢静脉曲张多于右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