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建立 《中国骨肿瘤骨病》2011,10(5):454-455,463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旧称先天性髋关节脱位(congeni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CDH),是髋关节在发育过程中以空间和时间上的不稳定为特征的一组病变的总称,包括髋关节脱位、半脱位和髋臼发育不良.DDH可造成患儿的步态异常、相邻关节发育异常、脊柱继发畸形,导致成年后下腰痛和髋关节退行性变引起的疼痛.由于该病与髋关节发育过程密切相关,不同年龄组的表现和相应的治疗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关节镜辅助手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DDH )患儿的中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5月至2009年5月,采用关节镜辅助手术技术治疗18例(24髋) DDH,其中男4例,女14例;年龄9~16个月,平均13.6个月;左侧9髋,右侧15髋;双侧6例,单侧12髋。所有患者在决定手术前,全麻下闭合复位均失败。结果18例切口均1期愈合,术后获随访5~7年,平均6.5年;手术时间35~56 min 平均42.5 min;石膏固定24~36周,平均31.2周。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获正常步态和髋关节活动度。术前所有患者 X 线片显示 Shenton 线不连续,术后均明显改善,并恢复连续性。患者平均髋臼指数由术前平均40.1°(33.0~52.0)°改善至术后25.8°(21.0~34.0)°(P=0.000)。术后所有患者均恢复股骨头和髋臼同心圆匹配。随访期间1例继发髋臼发育不良,随后行 Salter 骨盆截骨术治疗。结论对于闭合复位失败的 DDH 患儿,采用关节镜辅助手术治疗,安全有效、中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18个月以下与18。36个月两组髋脱位手法复位后髋关节形态发育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探讨18个月以上髋脱位手法复位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接受内收肌切断、手法闭合复位、改良蛙式位(或蛙式位)石膏及外展支架固定治疗的36个月以下患儿78例(97髋),根据复位时年龄分为两组:〈18个月组与≥18个月组(18~36个月)。通过骨盆平片上髋臼指数、髋关节内侧间隙、股骨头骨骺核、股骨头中心距离差及沈通线结合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与残余髋臼发育不良分别对手法复位后6、12、24、36个月髋关节形态变化进行复位后平均25.2(6~60)个月的随访观察。结果手法复位后髋臼指数及髋关节内侧间隙下降程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45,0.57,α=0.05);股骨头骨骺核发育情况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α=0.05);股骨头中心距离差下降水平组间差异亦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1349,α=0.05);沈通线在两组手法复位后都表现出一定的不稳定性:由复位前不连续,到复位后6个月支架拆除后连续,随着下地行走又欠连续。18~36个月组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率稍低于〈18个月组(P=0.04,α=0.05),而残余髋臼发育不良率前组高于后组(P=0.01,α=0.05)。结论18个月以上发育性髋脱位手法闭合复位治疗仍然可行。  相似文献   

4.
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既往又称先天性髋关节脱位(Congeni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CDH)、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DDH)、先天性髋关节半脱位(C0ngenital subdislocation of the hip)、髋臼发育不良(Dysplasia of acetabulum),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6~24个月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 患儿接受闭合复位 (closed reduction,CR) 与单纯切开复位 (open reduction,OR) 后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7年10月于本院行CR或 OR治疗的DDH患儿77例 (85髋) 的临床资料。其中CR组51例 (56 髋),OR组26例 (29髋)。分别比较两组患儿复位时的年龄、性别、脱位程度 (IHDI 分型) 及髋臼指数 (acetabular index,AI),并在末次随访比较两组患儿中心边缘角 (center-edge angle of wiberg,CEA)、AI、Alsberg 角、Reimer’s 外移指数 (reimer’s migration index,RMI)、股骨头骨骺高宽指数 (height-to-width index of the epiphysis,HWI) 的差异;同时,比较股骨头坏死 (avascular necrosis,AVN)、残余髋臼发育不良 (residual acetabular dysplasia,RAD)、HWI<0.357、RMI > 33%、Alsberg角>81°、股骨头骨骺核增大超过正常侧 15% 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的性别、侧别、手术年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时间:CR 组平均为(39.63±14.27) 个月,OR组为 25 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9);合并 IHDI 的Ⅱ、Ⅲ型脱位后,两组脱位程度分布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4);复位前 AI:CR 组为 (37.30±6.15) °,OR组为 (36.45±6.06) °,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3)。至末次随访时,CR 组再脱位率为 3.77% (2/53),OR组无再脱位发生;两组 AI 改善程度、CEA、HWI、RMI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lsberg 角:CR 组为(77.66±6.84) °,OR组为 (81.97±4.33) °,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lsberg角>81°的发生率CR组为 32.14%,OR组为 58.62%,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单侧DDH末次随访股骨头骨骺增大超过正常侧 15% 的发生率:CR 组为 6.5%,OR组为 60.9%,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 RAD、HWI<0.357、RMI > 33%及AVN 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6~24个月DDH患儿,两种治疗方式均可获得安全、稳定闭合复位,但关节间隙增宽的DDH患儿,采用单纯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治疗,在恢复髋关节塑形能力方面的早期结果相似,但其远期结果需进一步长期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6.
<正>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是1991年由美国骨科医师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Orthopaedic Surgeons,AAOS)和北美小儿骨科学会(Pediatric Orthopaedic Society of North America,POSNA)结合髋关节发育的病理改变,定义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congeni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CDH)更名后的概念。成人DDH发病率约为1‰,男女比例为1∶6,1/4患者有家族史[1],是导致髋关节骨关节炎及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的常见原因[2],约占初次非创伤性THA的30%,  相似文献   

7.
人工智能(AI)亦称机器智能,是通过计算机程序实现类似人类智能行为技术。AI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目前已用于多个领域,包括人脸识别、语言识别、图像处理和数据挖掘等。基于恶性肿瘤患者的大量文字病史记录和各类检查资料,AI在辅助恶性肿瘤诊断与治疗方面具有独特优势。AI可量化肉眼无法识别的肿瘤图像信息加以运算联系,可将不同类型的数据流整合成肿瘤综合诊断系统,包括影像、病理图像,基因分析数据,甚至电子健康记录等文字资料。本文将对AI的基本原理及其辅助诊断恶性肿瘤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正髋关节发育不良是因为髋臼先天性发育缺陷所导致长期生物力学异常而逐渐出现的股骨头半脱位或脱位,进而出现负重区软骨退变、软骨下骨坏死,最后发展为严重骨关节炎[1]。该疾病的患者往往在新生儿阶段即可出现髋关节的异常,因此在过去称之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congenital dysplasia of the hip,CDH)[2],因为该病的发展演变与年龄密切相关,所以近些年更多的学者称其为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Pavlik吊带治疗发育性髋脱位(development dislocation of the hips,DDH)失败病例的临床特点,比较分析闭合复位(closed reduction,CR)石膏裤和外展支具的治疗结果,探讨Pavlik吊带治疗失败后的治疗选择。方法回顾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应用Pavlik吊带治疗的GrafⅢ和Ⅳ型DDH病例,纳入吊带治疗失败后行CR或外展支具治疗、资料完整、随访> 2年的病例,共74例(92髋)。根据临床Ortolani检查和动态B超将失败病例分为两型:可复性脱位(维持复位失败)及难复性脱位(复位失败)。在2岁阶段骨盆正位X线片测量髋臼指数(acetabulr index,AI)。末次X线片根据Satler标准判断是否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AVN)。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CR治疗是否成功的相关因素。比较CR和外展支具治疗成功率、AVN发生率及2岁阶段AI。结果 Pavlik吊带治疗失败后92髋中21髋(22.8%)为难复性脱位,71髋(77.2%)为可复性脱位。72髋行C...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食管癌高发国家,中晚期食管癌不仅给患者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威胁,也给其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食管癌的早诊早治一直是临床医学研究的热点,而胃镜筛查是食管癌早诊早治的关键,人工智能的发展有望在内镜检查和质控等方面为食管癌早诊早治提供新的辅助手段。文章通过概述人工智能在早期食管癌内镜诊断中的应用和发展,归纳了人工智能在早期食管癌诊断中的研究结果,阐明其应用的重要性,总结了人工智能在早期食管癌内镜诊断中的难点及问题,并对未来人工智能在食管癌内镜诊断中的应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前方小切口单纯切开复位治疗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DDH)的短期疗效。方法收集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闭合复位失败后行前方小切口单纯切开复位石膏固定术的23例DDH患儿资料。其中男5例,女18例,平均年龄为13.22(4~22)个月。右髋9例,左髋12例,双髋2例。术前按国际髋关节发育不良协会(International hip dysplasia institute,IHDI)标准分度,I度0例,II度1例,III度11例,IV度13例。平均随访时间30(13~50)个月。根据IHDI标准对患儿的髋脱位程度进行判断,分析术前牵引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中使用造影剂量等数据。分别观察并测量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的股骨头高度、宽度、骨骺指数及软骨性髋臼指数(cartilage acetabular index,CAI)。在末次随访的X线片上测量髋臼指数(acetabular index,AI)、股骨头骺线中心-髋臼边缘角(O-Edege Angle,OEA)。应用Salter标准判断有无股骨头坏死(avascular necrosis,AVN)。结果术前平均牵引6(2~9)天,平均手术时间为111.21(69~178)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7.4(5~20)ml,术后人字位石膏平均屈曲98°(90°~100°),外展51°(45°~60°)。平均住院时间为14.4(7~23)天。术前平均髋臼指数为(37.64±4.33)°,末次随访时为(26.88±4.44)°,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术前平均OE角为(-44.32±20.93)°,至末次随访时为(12.80±5.52)°,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骨骺指数在术后2年内呈小幅度上升,但患侧股骨头的骨骺指数则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总体上均小于健侧。根据Salter标准,3髋(12%)出现AVN征象,所有病例均未出现再脱位情况。结论年龄≤2岁的DDH患儿闭合复位失败后,经前方小切口单纯切开复位的短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2.
髋臼骨折的手术并发症及防治,Dega截骨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骨盆骨折类型与后尿道损伤的相关性研究,成人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全髋置换术中髋臼重建,  相似文献   

13.
正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是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发生的主要原因,大约占20%~40%[1]。DDH患者的股骨头与髋臼多在出生时就丧失了正常的对应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髋关节的发育异常逐渐恶化。大多数患者在青少年时期髋关节均具有正常的功能,没有疼痛症状,因此不易被发现,而在成年以后,关节的异常应力最终导致髋关节骨关节炎,出现疼痛和功能障碍后才被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水泥型假体半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80例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组(40例)和半髋关节置换组(40例)...  相似文献   

15.
张雅娇  郑雨欣  徐栋 《肿瘤学杂志》2023,29(11):953-958
摘 要:多模态超声包括灰阶成像、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弹性成像、超声造影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等超声检查方法。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是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在影像图像分析领域中最常用的手段。不同甲状腺滤泡性肿瘤的治疗方案不同,术前准确地诊断甲状腺滤泡性肿瘤有利于患者手术方案和后期诊疗措施的选择。近年来,多模态超声和人工智能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飞速发展,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多模态超声和人工智能技术在甲状腺滤泡性肿瘤鉴别诊断中均有很大进展。全文就多模态超声和人工智能技术对甲状腺滤泡性肿瘤鉴别诊断的研究应用及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人工智能(AI)辅助系统在宫颈病变细胞学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标本2 719例,同时进行AI辅助阅片和人工阅片,比较两者的一致性。以活体组织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AI辅助阅片和人工阅片的准确性,诊断高级别病变及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及ROC曲线下面积。结果:AI辅助阅片和人工阅片的细胞学分级诊断结果基本一致。AI辅助阅片在诊断低级别病变及炎症的准确率高于人工阅片(P<0.01)。在诊断高级别病变及癌方面,AI辅助阅片敏感性为82.1%,高于人工阅片的敏感性48.3%;AI辅助阅片特异度为94.3%,略低于人工阅片的特异度95.0%;AI辅助阅片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2,大于人工阅片的ROC曲线下面积0.717(P<0.01)。结论:AI辅助阅片在宫颈癌诊断方面准确度较高,不仅能提高宫颈癌筛查的覆盖率,而且能提高筛查质量,能够在广大人群中得到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7.
乳腺癌是世界范围内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女性的身心健康,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其良好预后的关键。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当今科技发展的代表性前沿技术,已在医学影像、病理、辅助决策、医学教育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许多AI产品已经从实验阶段过渡到了临床应用阶段。在乳腺癌诊断领域,基于AI的乳腺癌影像技术不仅有望大大减轻临床医生的工作负担,同时也能够不断提高乳腺癌筛查和诊断的准确性及敏感性。本文就当前乳腺癌诊断领域中AI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和综述,并对乳腺癌影像AI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相关AI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男性乳房发育系指男性乳腺导管周围组织及脂肪组织的异常增生及发育,发病率为32%~65%,常表现为单侧或双侧可触及的乳腺组织,呈圆盘状结节或弥漫性增大,局部可感觉到隐痛或触痛。一般认为病因是由于雌激素相对或绝对性增多或雄激素降低所致。治疗上首先应寻找病因,可进行药物治疗,他莫昔芬、托瑞米芬和中药均可取得良好的疗效。去除病因后,若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外观,可考虑手术治疗。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对17例男性乳房发育患者采取吸脂加环乳晕切口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资料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肺癌为中国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持续存在的肺亚实性结节(SSN)与早期肺腺癌密切相关,随着低剂量CT和高分辨率CT的应用增多,越来越多的SSN被检出,放射科医师面临巨大工作压力。人工智能(AI)可以对海量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并自主学习预测新数据,在肺SSN的检出和诊断方面具备良好的效能,尤其是基于深度学习的AI技术在计算机视觉中展现出巨大潜力,辅助放射科医师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漏诊率,实现精准诊疗,未来前景将是AI与临床的不断融合。本文对近年来基于深度学习的AI技术在肺SSN检出与诊断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大臼杯在PaproskyII型及PaproskyIIIA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臼骨缺损翻修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7年3月至2014年5月,经治的24例PaproskyII型及PaproskyIIIA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臼骨缺损病例。其中男13例,女11例,平均年龄61.46(34~77)岁。髋臼侧行翻修的原因:无菌性松动21例,髋关节习惯性脱位2例,低毒性感染1例。所有手术均为初次单侧翻修,初次关节置换髋臼侧:11例为骨水泥固定的髋臼假体,10例为非骨水泥型髋假体,3例为人工股骨头置换。髋臼骨缺损按Paprosky分型法:Ⅱ A型7髋,Ⅱ B型6髋,Ⅱ C型5髋,Ⅲ A型6髋。采用大臼杯或联合植骨对髋臼假体进行翻修,对于Paprosky Ⅱ 型骨缺损在不影响假体稳定性的情况下通过挫磨扩大髋臼,植入颗粒骨或直接置入大臼杯髋臼假体。Paprosky Ⅲ A 型骨缺损,采用适量植入打压颗粒植骨,或结构性植骨、臼底骨块封堵技术以提高骨量,或直接采用高位球中心植入技术,配合大臼杯植入,而双下肢平衡及偏心距均通过假体柄及颈的长度来调节。术后定期随访,采用Harris方法及VAS评分评估髋关节功能及状态,根据X线片判断假体稳定性及植骨愈合情况。结果24例平均随访23.84(12~83)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术前(44.92±10.53)分,术后12个月(84.75±4.61)分( P<0.01),术后3年(88.88±5.70)分( P<0.01)。VAS评分:术前(4.58±1.69)分,术后12个月(0.71±0.91)分( P<0.01),术后3年(0.50±0.66)分( P<0.01)。未出现假体修复失败而需要再次翻修病例。X 线片显示移植骨与宿主骨交界处有连续性骨小梁通过。患者下地行走步态良好,随访期间无假体脱位、松动及髋关节异常疼痛影响行走,术后1年患髋屈曲均能至少达90&#176;,术后3年均能满足日常生活需要并能慢跑、下蹲持物。结论在P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