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与恶性浅表淋巴结病变相关的常规超声及经静脉超声造影(CEUS)特征。资料与方法对68例患者共68枚淋巴结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并对其中62枚行CEUS检查,所有淋巴结均获取病理结果。比较良、恶性浅表淋巴结的常规超声及CEUS特征差异,对各因素分别做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其对良、恶性淋巴结病变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良性和恶性浅表淋巴结病变短径、长短径之比、有无淋巴门、周围型/混合型血流、增强是否均匀、增强时有无淋巴门、外周向中心增强、增强时有无灌注缺损等超声特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对良、恶性淋巴结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7、0.665、0.786、0.676、0.628、0.662、0.725和0.648。结论浅表淋巴结病变短径、长短径之比、有无淋巴门、周围型/混合型血流、增强是否均匀、增强时有无淋巴门、外周向中心增强、增强时有无灌注缺损等超声特征是鉴别诊断良恶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CEUS)对颈部实性淋巴结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54例颈部淋巴结异常患者共158枚淋巴结,其中45例46枚淋巴结行CEUS,根据病理结果评价良、恶性淋巴结常规超声和CEUS特征的差异,分析恶性淋巴结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评价两种方法单独及联合应用对淋巴结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肾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89例肾细胞癌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研究,用常规超声和SonoVue超声造影剂分别显示假包膜和肿块内的囊腔、出血及坏死灶,并进行显示率的对比分析。结果常规超声显示出假包膜的有32例(32/89,35.9%),超声造影显示出假包膜有59例(59/89,66.3%);常规超声显示出瘤体内的囊腔、出血和坏死灶有43例(43/89,48.3%),超声造影显示出有68例(68/89,76.4%),两者对肾细胞癌的假包膜和肿块内的囊腔、出血及坏死灶的显示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声造影较常规超声能更清楚显示肾细胞癌的假包膜和瘤体内的囊腔、出血和坏死灶,为超声诊断肾细胞癌提供更多的信息。超声造影对肾细胞癌的明确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联合超声造影(CEUS)对肾盂癌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9例有完整临床资料的患者,对其肾脏行彩色多普勒、CEUS及CT增强扫描,并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常规彩色多普勒检查诊断肾盂癌的敏感性为51.72%(15/29);彩色多普勒联合CEUS的敏感性为79.31%(23/29);CT敏感性为82.76%(24/29)。CT诊断准确性明显高于常规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彩色多普勒联合CEUS比较,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例肾盂癌CEUS的血流灌注方式:6例呈"同增早退",2例呈"早增早退";肿块显影高峰强度:4例等同于肾实质,4例稍低于肾实质。结论:彩色多普勒联合CEUS可以提高诊断肾盂癌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肾集合管癌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总结并分析6例肾集合管癌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病理学特征。5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1例患者仅行CT平扫。结果6例中男3例,女3例,肿瘤位于左肾3例,右肾3例;肿瘤直径3~10 cm,平均5.8 cm;累及肾皮质和髓质者2例,同时累及肾皮质、髓质及肾盂者4例;平扫肿块呈实性成分者2例,囊实性混杂成分者4例;增强扫描肿块多呈轻中度强化;4例肾脏轮廓改变;4例肿瘤内可见钙化;肾门周围淋巴结转移者5例,肺转移1例,左侧胸壁转移者1例,腰骶椎椎体转移1例;术前诊断为肾癌者5例,肾淋巴瘤1例。结论肾集合管癌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起源于髓质、增强扫描轻中度强化并且呈浸润性生长的肿瘤应考虑到该病可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探讨乳腺癌的超声造影增强表现及血流灌注特征。方法对4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分析比较肿瘤组织内部不同区域以及不同大小肿瘤的超声造影增强表现及血流灌注参数特征。结果 45例乳腺癌造影后43例(95.6%)肿瘤出现不同程度增强。其中25例(55.6%)不均匀增强,27例(60%)有血流灌注缺损,37例(82.2%)增强形态不规则,34例(75.6%)增强边界不清晰,32例(71.1%)有穿支血管,25例(55.6%)向心性增强。超声造影测值范围较常规超声增大。肿瘤组织比周围正常乳腺组织上升时间、达峰时间缩短,达峰强度增高,流入增大(P<0.05);肿瘤边缘与肿瘤中心区域相比,达峰时间缩短,达峰强度增高,流入斜率增大(P<0.05)。直径≤2.0cm和直径>2.0cm两组乳腺癌相应的血流灌注参数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超声造影不仅可以反映乳腺癌的形态学特征,还可以定量评价肿瘤的微循环灌注情况。  相似文献   

7.
乳腺分泌型癌(secretory carcinoma of the breast,SCB)是一种罕见的特殊类型的浸润性乳腺癌,由McDivitt等[1]首次报道.该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亦可见于男性[2].临床上多表现为生长缓慢、可移动的无痛性肿块,易误诊为良性肿瘤.本文回顾性分析5例SCB患者的超声表现,结合其病理基础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该病超声图像特征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乳腺乳头腺瘤的高频超声图像特征.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乳腺乳头腺瘤的超声图像资料.在灰阶声像图上观察病灶形状、大小、边界、内部回声及后方回声.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观察病灶内部及周围血流分布和供应情况.结果:6例乳腺乳头腺瘤声像图表现为乳头内圆形或椭圆形低回声结节,境界清楚,后方回声增强,彩色多普勒显示结节内少量血流或边缘血流.1例位于左乳乳头后方低回声结节,边界清晰,周边见薄的包膜回声,彩色多普勒显示其内中等量的血流信号.结论:乳腺乳头腺瘤是一种少见的乳腺良性肿瘤,超声检查有助于乳腺乳头腺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肾集合管癌的CT和MRI表现,提高对肾集合管癌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肾集合管癌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及病理学特征.其中5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2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7例中男4例,女3例.年龄44~76岁,中位年龄58岁.肿瘤位于左肾5例,右肾2例.肿瘤直径3.6~6.7cm,平均5.2cm.7例均是实性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5例肾脏轮廓改变.CT平扫为等密度,T1WI为等或稍高信号,T2 WI为低信号,密度或信号多不均匀,内可见片状坏死区,增强后呈轻度不均匀延迟强化.5例有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其中1例有同侧肾上腺转移,1例有颈部淋巴结转移.3例有肾静脉癌栓形成.结论:肾集合管癌的CT和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在肾内出现以髓质为中心、边界不清、增强后轻度延迟强化肿块,早期即有淋巴结转移时应考虑此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肾脏集合管癌的CT和MRI表现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脏集合管癌的CT及MRI表现。结果病灶全部为单肾发病,左肾6例,右肾2例。肿块直径1.5~12cm,平均7.2cm。肿块实质性3例,其余5例均为囊实性,2例见钙化。CT平扫病灶等低密度混杂不均匀,MRI T1WI等低信号,T2WI高低混杂信号;CT和MRI增强表现为不均匀低或轻度延时强化,呈浸润性生长;易侵犯肾窦及肾周,其中1例包绕主动脉,左侧肾上腺受累2例,脾脏及后腹膜、肠系膜根部受累者各1例,后腹膜淋巴结肿大融合3例,肾静脉及下腔静脉癌栓1例。结论肾脏集合管癌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点,因其恶性程度高,愈后较差,术前具有鉴别诊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皮超声造影(CEUS)对乳腺癌术前前哨淋巴结(SLN)的定性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乳腺癌患者术前经皮下CEUS识别并行术中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的146枚SLN的增强模式。将增强模式分为4型:Ⅰ型,完全均匀增强型;Ⅱ型,周边及髓质均匀增强型;Ⅲ型,周边和(或)髓质不均匀增强型;Ⅳ型,完全无增强型。分析良性与转移性SLN的增强模式特点,评估增强模式对SLN的诊断效能。结果146枚SLN中,良性102枚,转移性44枚。Ⅰ型增强模式100.0%(58/58)为良性,Ⅱ型87.1%(27/31)为良性,Ⅲ型59.5%(22/37)为转移性,Ⅳ型90.0%(18/20)为转移性。SLN的增强模式与其病理性质有关(rs=0.704,P<0.05)。经皮CEUS诊断SLN性质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分别为90.9%、83.3%、70.2%、95.5%、85.6%。结论经皮CEUS对乳腺癌术前SLN的定性评估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肾集合管癌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41岁。无明显诱因间断性肉眼血尿1个月,不伴尿频、尿急、发热及腹痛等症。体检:双侧肾区无压痛及叩击痛,腹部未触及肿块。尿液生化检查:尿胆原3.3μmol/L,红细胞25个/μL,白细胞125个/μL。超声检查;腹膜后探及一6.5cm×4.0cm×6.5cm大小的低回声肿物,边缘欠规则、清楚,与右肾分界不清。胸部平片及其他实验室检查无异常。CT平扫:右肾中下部增大,前外侧肾轮廓隆起,局部见边界不清的稍低密度肿块,CT值28HU,无钙化。右肾窦下部受压,肾盂及输尿管未见扩张(图1)。增强扫描:右肾肿块轻度较均匀强化,CT值46HU,未见无强化的坏死/囊变区…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乳腺癌的常规超声特征、声触诊组织量化(VTQ)和声触诊组织量化成像(VTIQ)技术的剪切波弹性参数与其分子亚型的关系.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128例共132个肿块的术前常规超声特征和剪切波弹性参数,经VTQ检查获得剪切波速度(SWV),经VTIQ检查获得SWV最大值(SWVmax)、SWV...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妇科盆腔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分析75例盆腔肿块患者(95个肿块)的超声造影检查资料,探讨盆腔良恶性肿块的超声造影表现,对比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盆腔良恶性肿块的超声造影模式不同,超声造影检出恶性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7%、95.7%、93.7%、95.7%、91.8%;常规超声分别为68.8%、76.6%、72.6%、82.5%、92.3%。两者诊断准确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造影可提供丰富的肿块血流灌注信息,较常规超声明显提高了对盆腔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效能,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结合时间强度曲线定量评价去甲肾上腺素(NE)对兔肾血流灌注的影响。方法应用实时超声造影成像技术(Contrast Tuned Imaging,CnTi)与超声造影剂声诺维对12只健康家兔左肾进行超声造影,并在应用血管活性物质去甲肾上腺素0.3μg·kg^-1·min^-120min后对兔左侧肾进行造影,应用时间强度曲线对肾血流灌注情况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输注去甲肾上腺素后,肾皮质开始增强时间及达峰时间延长(P〈0.05),峰值强度、曲线上升斜率、曲线下面积均减小(P〈0.01)。而肾髓质仅开始增强时间延长(P〈0.01)。结论超声造影结合时间强度曲线能反映肾血流灌注特征及变化,具有潜在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人工智能超声辅助系统(AI系统)在不同超声参数下对甲状腺结节的检测定位准确度和良恶性诊断效能的差异。资料与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3年3月30日—5月1日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外科准备接受甲状腺手术治疗的147例患者共289枚结节,调节不同的超声参数,在各参数下使用AI系统对甲状腺结节进行检测及良恶性诊断,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超声参数下甲状腺结节检测准确度及诊断效能的差异。结果 在标准超声参数下,AI系统检测甲状腺结节的准确度为94.1%,良恶性诊断敏感度为90.9%,特异度为79.6%,准确度为86.6%。在检测准确度方面,与标准超声参数下相比,AI系统在低增益(χ2=4.453,P=0.035)和高增益(χ2=6.215,P=0.013)参数下准确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诊断效能方面,低增益的特异度(χ2=4.620,P=0.032)、准确度(χ2=7.521,P=0.006)、曲线下面积(Z=3.102,P=0.001)、高增益的敏感度(χ2=...  相似文献   

17.
卢峻  佘志红  熊奕  王慧芳  甘晗靖  林琪  吴瑛   《放射学实践》2011,26(8):890-892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强化形式在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症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患者70例的超声造影表现,记录造影时病灶的充填方式、与肌层的成像顺序及增强程度等。结果:子宫肌瘤患者50例(72个病灶),子宫腺肌症患者20例。3 cm以上肌瘤56个,均表现为假包膜先充填,呈周边环状增强,然后肌瘤内部增强,消退时肿瘤中央先消退,包膜增强持续时间较长,与周边正常肌层组织充盈方式显著不同。3 cm以下肌瘤16个,呈环绕型增强8个,树枝型增强2个(混合型增强6个)。20例子宫腺肌症均表现为与子宫肌层同步增强,同步减退,且增强程度低于子宫肌层,呈不均匀增强,可见虫蚀样充盈缺损区。结论:超声造影强化形式对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肝脏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CEUSLI-RADS)对甲胎蛋白(AFP)阴性肝细胞癌(HCC)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具有HCC高危风险因素、AFP阴性的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超声造影资料,按照CEUS LI-RADS v2017对108例患者共112个病灶进行分类,以手术病理和(或)临床诊断作为最终...  相似文献   

19.
超声诊断技术在肾肿瘤诊断方面应用广泛,诸如二维常规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而超声造影技术的出现使肾肿瘤检出率大大提高,本文对二维超声技术、多普勒、超声造影在肾肿瘤方面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基于超声图像的影像组学特征构建术前预测乳腺导管内癌微浸润(DCIS-MI)的鉴别模型,探索人工智能术前预测DCIS-MI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80例乳腺导管内癌(DCIS)和23例DCIS-MI的超声图像.在ITKSNAP软件进行图像分割,通过Intelligence Foundry软件进行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