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D-二聚体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48例考虑为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的含量,采用统计学方法检验,同时与下肢顺行静脉造影结果对照,并对作为诊断性实验指标的临界标准进行评价。结果:正常对照组与下肢深静脉血栓组D-二聚体含量有显著性差异;将血浆中D-二聚体的含量500ng/ml作为判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界标准,D-二聚体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诊断评价指标如下: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85%、阴性预期值为100%、诊断准确率为85%。结论:D-二聚体含量检测可作为排除DVT的首选筛查试验。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D-二聚体与超声联合检测髋部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65例髋部骨折患者术后第7 天行D-二聚体检测与下肢静脉超声检查,将D-二聚体浓度≥1 000 μg/L视为阳性,对D-二聚体阳性而超声阴性患者重复超声检查,所有患者均行X线下肢静脉造影.结果 X线下肢静脉造影共检出47例患者为DVT,血浆D-二聚体浓度检测DVT敏感性为87.2%,特异性为80.5%;超声检查DVT敏感性为80.9%,特异性为100.0%;若两者相结合敏感性可高达91.5%,特异性为100.0%.超声检查中央型DVT敏感性为95.2%,检查周围型DVT敏感性为81.3%.结论 D-二聚体与超声相结合诊断下肢DVT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髋部骨折患者常规筛查DVT方法.  相似文献   

4.
巫东福 《中外医疗》2016,(24):79-81
目的:探讨D-二聚体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方便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80例怀疑有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分为观察组,将同期80例门诊体检的健康人员分为对照组,采集所有观察对象的血液标本进行D-二聚体测定,并进行超声造影检查明确诊断,对比分析检测结果及D-二聚体检测的诊断意义。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浆中的D-二聚体含量(2461.9±1782.6)μg/L明显高于比对照组(168.3±47.3)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D-二聚体﹥500μg/L有70例,提示有血栓形成,超声明确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65例。结论D-二聚体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特异性指标,对早期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估测D-二聚体诊断创伤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界值,并进一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362例创伤后急性DVT患者,并依据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分为血栓组(71例)和非血栓组(291例),记录两组D-二聚体含量,并应用统计软件绘制R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 ROC曲线下面积为0.631,D-二聚体用于诊断下肢DVT最佳临界值为287 mg/L (敏感度为76.1 %,特异度为52.6 %,阳性似然比为1.61).结论 D-二聚体对创伤后急性下肢DVT诊断准确性偏低,287 mg/L作为诊断创伤后急性下肢DVT的临界值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D-二聚体(D-dimer,DD)和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DVT患者50例为DVT组,其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45.6±5.2)岁.选取我科同期收治的非血栓性疾病患者50例为非血栓性疾病对照组,其中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47.5±2.3)岁,包括下肢大隐静脉曲张18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22例、颈动脉狭窄5例、腹主动脉瘤2例、主动脉夹层3例.选取我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40例为正常对照组,其中男性19例,女性21例,年龄(46.7±3.9)岁.检测3组DD及FIB的血清浓度.结果 3组DD和FIB的血清浓度分别为DVT组(0.91±0.26) mg/L和(5.18±0.09)g/L,非血栓性疾病对照组(0.54±0.06) mg/L和(4.57 ±0.69)g/L,正常对照组(0.29±0.09) mg/L和(2.71 ±0.29) g/L.DVT组DD和FIB的血清浓度均显著高于非血栓性疾病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DD诊断DVT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90.00%和74.44%,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5.67%和91.78%;FIB诊断DVT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74.00%和76.67%,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3.79%和84.15%;DD和FIB联合检测诊断DVT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92.00%和73.33%,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5.71%和94.29%.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DD和FIB的水平能够提高DVT早期诊断的阳性检出率并且降低其漏诊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C-反应蛋白(CRP)与D-二聚体联合检测对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意义.方法 快速法检测C-反应蛋白,荧光抗体法检测D-二聚体.结果 DVT患者治疗前后CRP、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治疗前高于治疗后(P<0.001).结论 CRP与D-二聚体联合测定有助于DVT的检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D-二聚体水平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中的监测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8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抗凝,试验组患者根据血清D-二聚体水平调整患者华法林药物及低分子肝素用量,维持D-二聚体水平范围为0.5到1.0mg之间.比较分析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  相似文献   

9.
10.
【摘要】目的:研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不同时期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0月7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采取超声弹性成像的资料,比较急性组,亚急性组,慢性组的DVT的超声弹性图特征及评分,比较分析三组DVT弹性应变比值。结果:急性组多显示红色,亚急性组多显示绿色,慢性组多显示蓝色。图像评分各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组应变比值高于亚急性组和急性组(P<0.05),亚急性组应变比值高于急性组(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分期具有积极应用价值,能够评价不同时期静脉血栓的硬度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1.
马楠  李国智 《吉林医学》2013,(32):6689-6690
目的:探讨D-二聚体与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对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快速法检测C-反应蛋白,胶乳颗粒法检测D-二聚体。结果:DVT患者治疗前后CRP、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前高于治疗后(P<0.05)。结论:CRP与D-二聚体联合测定有助于DVT的检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超声参数及血清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对剖宫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江苏省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行剖宫产的82例产妇临床资料,根据产后有无并发DVT分为DVT组及未并发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超声参数[收缩期峰值流速(PSV)、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及血清FIB、D-D水平;剖宫产后并发DVT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超声参数PSV、RI、PI联合血清FIB、D-D对剖宫产后DVT发生的诊断价值。结果 82例产妇剖宫产后并发DVT 22例。DVT组高血脂病史、血栓史占比及RI、PI、D-D、FIB高于未并发组,PSV低于未并发组(P<0.05)。高血脂病史、血栓史、PSV、RI、PI、D-D、FIB是剖宫产后并发DVT的影响因素(P<0.05)。超声参数PSV、RI、PI联合血清D-D、FIB诊断剖宫产后并发DVT曲线下面积大于各项单独检测。结论 剖宫产后DVT患者超声参数PSV降低,RI、PI增加,血清D-D、FIB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D-二聚体(D-D)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的检测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8年3月安阳市中医院收治的4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4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及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L-6、D-D水平,记录观察组治疗前后双下肢周径差。结果治疗前,观察组血清IL-6、D-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双下肢周径差较治疗前减小,血清IL-6、D-D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清IL-6、D-D水平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密切相关,测定IL-6、D-D水平可为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及监测病情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探讨外周血单核细胞微小RNA-483-3p(miR-483-3p)联合D-二聚体对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9月至2017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确诊的DVT患者30例为血栓组,选取同期住院非DVT患者30例为对照组.分别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及Sysmex CS51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两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iR-483-3p表达量及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统计分析miR-483-3p和血浆D-二聚体分别对DVT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准确率,以及两者联合对DVT诊断的效能.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血栓组患者单个核细胞miR-483-3p表达和血浆D-二聚体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对DVT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显示,miR-483-3p联合D-二聚体诊断DVT敏感度为96.63%、特异度为90.00%,AUC为0.9382.结论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iR-483-3p联合血浆D-二聚体检测可作为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中,应用D-二聚体联合血栓弹力图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月该院接受治疗的78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术后7 d超声检查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深静脉血栓组(18例)以及非深静脉血栓组(6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栓弹力图、D-二聚体指标。结果联合检测敏感度为88.89%,血栓弹力图的敏感度为72.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96,P=0.206);联合诊断的特异度(91.67%)以及检测准确率(91.03%)明显高于血栓弹力图(71.67%、7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52、19.554,P=0.001、0.047)。联合检测敏感度为88.89%,D-二聚体单一检测的敏感度为77.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00,P=0.371);联合诊断的特异度(91.67%)以及检测准确率(91.03%)明显高于D-二聚体单一检测(75.00%、75.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00、6.646,P=0....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提高临床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检出率,分析和研究检测血浆D-二聚体的价值和意义。方法:根据随机原则从考虑为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选取160例作为试验组研究对象,按照同样方法选取同一时间段就诊的1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D-二聚体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过研究发现,试验组和对照组相比其D-二聚体平均含量明显上升,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P<0.05);D-二聚体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其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100%、55.6%,而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6%、100%。结论: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可将D-二聚体作为临床常用的敏感筛查指标,应用价值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检测骨折患者D-二聚体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119例骨折患者,分为并发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组和未并发DVT组,3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各组D-二聚体水平,并作以回顾性分析.结果:并发 DVT组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其中股骨骨折患者水平最高且所占比例最大(72.7%);股骨骨折患者DVT发生率均较其它骨折部位高(P<0.05).结论:对于骨折患者检测D-二聚体水平对于监测DVT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监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溶栓治疗过程中血浆D-二聚体的动态变化.方法用胶体金免疫渗透试验(GIA)法测定24例DVT患者在尿激酶溶栓治疗过程中不同时间(治疗前、治疗后第1、3天、1周、2周、治疗结束后)的D-二聚体含量,同步测定患肢与健侧肢体周径差.结果溶栓治疗后D-二聚体水平显著性升高,峰值出现时间平均为1.67天.治疗后1周D-二聚体下降至溶栓前水平,治疗后2周D-二聚体与溶栓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结束后D-二聚体降至正常范围.D-二聚体的变化情况与双下肢周径差的下降相符.结论D-二聚体可以作为DVT溶栓治疗时评价疗效及判断预后的特异性指标.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 调查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Acute deep venous thrombosis in lower extremity, ADVT )中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和内皮素(endothelin,ET)变化及与D-二聚体(D-Dimer, D-D)的相关性。方法 观察了86例ADVT的D-D、NO和ET水平在诊断即时、溶栓24h、溶栓72h、溶栓7d以及溶栓第14d的动态变化。结果 诊断即时、溶栓2h小时以及溶栓72h血清D-D、NO和ET水平均明显升高(P <0.05),溶栓7d以及溶栓第14d血清D-D、NO和ET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sperman分析,ADVT血清D-D、NO和ET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动态检测血浆NO和ET水平,可能有助于诊断ADVT和预测病情的进展。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D-二聚体(D-D),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