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摘要:目的:探究何氏脘腹蠲痛汤联合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胃癌疼痛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β-EP、PGE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温州市中医院收治的肝胃不和型胃癌疼痛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仅使用硫酸吗啡缓释片控制疼痛,治疗组30例在西药基础上联合何氏脘腹蠲痛汤治疗,记录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的NR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血清β-EP、PGE2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并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癌痛缓解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的为73.33%(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NRS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跟对照组相比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治疗组在脘腹胀痛、嗳气呃逆、吞酸、胃脘嘈杂证候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的PGE2水平、β-EP水平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针对肝胃不和型胃癌疼痛,何氏脘腹蠲痛汤联合硫酸吗啡缓释片可获得显著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肝胃不和型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应用调和肝胃汤联合西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肝胃不和型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82例,根据随机掷币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n=41)接受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n=41)接受调和肝胃汤+西药治疗.评价及对比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胃黏膜糜烂恢复情况、治...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肝胃不和导致胃痛的机理,治当以疏肝理气,和胃止痛为主。提出以自拟柴芍和胃汤(柴胡,白芍,党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半夏,枳壳,川楝子,延胡索)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胃痛乃本虚标实之证,临证时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始终本着祛邪与扶正兼顾的原则,以畅肝气、健脾气、调升降为要。可用于治疗多种消化系统疾病。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通过对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P)、亮氨酸-脑啡肽(L-ENK)在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患者和健康人群外周血清中含量的测定,探讨肝主疏泄、促进脾胃运化的现代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筛选符合标准的17例患者作为试验组,17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2组受测者血清中β-EP和L-ENK的含量。结果试验组β-EP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试验组LENK含量高于对照组,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患者血清中β-EP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人群,β-EP是"肝主疏泄,促进脾胃运化"的分子生物学物质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疏肝和胃汤治疗肝胃不和型胃溃疡的疗效。方法:选择中医证型符合肝胃不和标准的胃溃疡118例患者,口服中药汤剂疏肝和胃汤,日1剂,水煎服,分2次口服。45d为1个疗程。结果:治愈率72.8%,好转率22.0%,无效率5.2%,总有效率达94.8%。结论:疏肝和胃汤治愈率高,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适合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介绍张继泽主任治疗肝胃不和型胃炎的临床经验。认为肝胃不型胃炎呈多发趋势,研究和提高治疗此类证型胃炎的疗效,在当前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安胃汤治疗肝胃不和型胃脘痛的疗效。方法:100例病例均为湖北省中医院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常规服用雷尼替丁治疗,治疗组予安胃汤加减治疗。4w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4.0%,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0%,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安胃汤治疗肝胃不和型胃脘痛,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苏枳调气汤治疗肝胃不和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1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采用苏枳调气汤治疗,对照组36例,采用奥美拉唑联合吗丁啉治疗。均以6周为一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证候疗效、胃镜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对于胃食管反流病症状改善、镜下疗效效果明显。结论苏枳调气汤治疗肝胃不和型胃食管反流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正慢性胃炎是消化内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胃粘膜慢性炎症。主要症状有胃脘疼痛,痞满,反酸,嗳气,恶心,纳呆等。根据慢性胃炎的临床表现,可将其归属于中医"胃脘痛""痞满"等范畴。肝胃不和为其常见的病机之一。脾胃的收纳运化,中焦气机的升降,有赖于肝之疏泄。若七情郁结,肝木失于疏调,横逆犯胃,气机阻塞,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柴枳平肝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肝胃不和证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10例FD肝胃不和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片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柴枳平肝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积分和血清中胃动素(MLT)、瘦素的含量.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脘痛、脘腹胀满、喜太息、恶心、... 相似文献
13.
《河南医学研究》2018,(5)
目的观察加减柴胡疏肝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肝胃不和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新乡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6例CAG肝胃不和证患者,将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予以对照组吗丁啉治疗,予以观察组加减柴胡疏肝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病理检查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35%(41/43)]高于对照组[76.74%(33/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病理检查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肠上皮化生、胃黏膜萎缩、异型增生度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减柴胡疏肝汤治疗CAG肝胃不和证,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评价健脾和胃膏贴脐联合四逆和胃安神汤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2型糖尿病胃轻瘫(DGP)伴焦虑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肝胃不和型DGP伴焦虑状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口服治疗,治疗组给予健脾和胃膏贴脐联合四逆和胃安神汤加减的中药颗粒剂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胃轻瘫症状严重指数(GCSI)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胃排空时间、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浆胃动素(MOT)、胃泌素(GAS)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脱落情况:研究过程中,治疗组有4例患者脱落,对照组有3例患者脱落,最终共有93例患者纳入疗效统计,其中治疗组46例,对照组47例。(2)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65%(44/46),对照组为76.60%(36/47);组间比较(χ2检验),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治疗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旋复代赭汤合四逆散化裁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85例(2018年5月至2019年11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2例,观察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旋复代赭汤合四逆散化裁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治疗4周后中医证候积...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胃萎Ⅱ号颗粒对肝胃不和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症状、胃镜下黏膜及病理组织学积分的改善情况。方法:将9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按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的多中心法分为试验组46例和对照组52例进行临床观察。结果:胃萎Ⅱ号颗粒组主症积分从第5次访视、次症积分从第4次访视开始发生变化,药物效果开始凸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胃镜分级、病理分级积分均有明显下降,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萎Ⅱ号颗粒对肝胃不和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显示出确切的临床疗效,尤其是在症状学改善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四逆散合半夏泻心汤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我院80例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其中40例分为对照组,采用多潘立酮片治疗;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应用四逆散合半夏泻心汤口服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的总有效率以及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胃痛、胃胀、呕吐、胃出血等)积分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胃炎症状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症状积分较治疗前都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逆散合半夏泻心汤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治疗有效率高,患者不良反应少,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王琪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12(4):25-26
目的:通过观察温痛汤治疗前后原发性痛经患者血清PGF2α、PGE2的变化,探讨其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PD)的作用机理。方法:将60例原发性痛经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消炎痛治疗,治疗组采用温痛汤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两组病例的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后血清PGF2α、PGE2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6.67%,两组病例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治疗后PGF2α、PGE2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温痛汤治疗寒凝血瘀型PD临床疗效较好,其机理可能与下调血清PGF2α、PGE2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开郁清热方对肥胖2型糖尿病肝胃郁热证患者β细胞功能的影响,探讨该方是否对胰岛素分泌的时相、数量和质量有改善作用。方法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药开郁清热组和西药二甲双胍组,每组用药12周,通过口服75 g葡萄糖粉做胰岛素耐量实验,检测2组患者实验前后0、30、120 min血糖,同步测免疫反应性胰岛素(IRI)、真胰岛素(TI)和胰岛素原(PI),应用早期胰岛素分泌指数(EISI)、Homa-β细胞功能指数(HBC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指标评价β细胞功能。结果经开郁清热方治疗后,患者体重指数(BMI)由治疗前(30.1±2.18)降低至(28.3±2.37),HBCI由治疗前(39.71±27.20)提高至(54.13±40.65),HOMA-IR由治疗前(4.13±1.70)减低至(3.00±1.37),较西药二甲双胍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开郁清热方的药物组成没有肝肾毒性,安全性能良好,具有较好的降糖、降脂作用,可能机制是通过改善β细胞后相分泌使得血糖整体水平下降,糖毒性的减少使得胰岛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程度减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