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脂质过氧化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以及中草药在抗肝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检测肝纤维化病人血清中SOD,VE,MDA和T-AOC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作比较,肝纤维化病人的SOD,VE和T-AOC均显著降低,MDA含量明显增加,采用中药治疗后,血清中SOD,VE,MDA和T-AOC的含量接近正常组。结论:在肝纤维化过程中,脂质过氧化反应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提示中药治疗肝纤维化可以从其抗脂质过氧化能力着手研究。  相似文献   

2.
虫草菌丝提取物对大鼠脂肪性肝炎与肝纤维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虫草菌丝提取物对大鼠脂肪性肝炎与盱纤维化的作用。方法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 wk和6 wk的正常组、模型组和虫草菌丝组。造模后3 wk和6 wk分别观察肝组织脂肪变性、炎症与胶原沉积;分析血清ALT、AST水平与TBil、Alb、TG、TC含量;肝组织TG、MDA、GSH含量与SOD、γ-GT活性、羟脯氯酸(Hyp)含量及肝组织α-SMA表达。结果3 wk、6 wk模型大鼠血清ALT、AST、γ-GT活性与TBil含量均升高(P<0.05),Alb、TG含量下降(P<0.01),肝组织Hyp、TG、MDA含量明显增加(P<0.01),α-SMA表达增加。3 wk虫草菌丝组改善模型大鼠肝组织脂肪变性与炎症;降低血清TBil含量,提高血清Alb含量;降低肝组织TG、MDA含量(P<0.01),提高肝组织GSH含量与SOD活性(P<0.05)。6 wk虫草菌丝组减轻模型大鼠肝纤维化;降低血清ALT、AST水平(P<0.05);降低肝组织TG、MDA含量和γ-GT活性(P<0.05),提高SOD活性。虫草菌丝3 wk和6 wk组均明显减少α-SMA表达(P<0.05),且6 wk作用较3 wk更为明显。结论虫草菌丝提取物显著改善大鼠脂肪性肝炎、抑制脂肪性肝纤维化,其作用机制与抗肝脂质过氧化、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粉防己碱(tetrandrine,TET)预处理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防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大鼠肝脏左中叶缺血50 min,再灌注24 h后处死(I/R组),TET+I/R组缺血前30 min腹腔注射TET(50 mg/kg),余同I/R组。大鼠处死前采血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取缺血肝组织进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湿重干重(W/D)比检测和组织学检查。结果I/R组血清ALT,AST和LDH升高,组织MDA水平,W/D比值也明显升高,SOD活性和NO含量下降。在TET+I/R组,血清ALT,AST,LDH,以及组织W/D比值较I/R组降低,SOD活性和NO含量升高。此外,TET+I/R组大鼠血清ALT,AST,组织MDA和W/D比值较假手术组升高,SOD活性和NO含量降低.组织学检查显示TET+I/R组肝损害减轻。结论TET能减轻但不能防止肝I/R损伤的发生,减少脂质过氧化物产生是TET抗I/R损伤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槲皮素对异烟肼(INH)致大鼠肝脏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INH损伤组、槲皮素低剂量组、槲皮素高剂量组,灌胃染毒,每天1次,14d后测定大鼠血和肝匀浆中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与INH组比较,槲皮素高剂量组大鼠血清和肝组织的MDA含量降低(P〈0.01或P〈0.05),而SOD和GSH-Px活性增加(P〈0.05)。结论:槲皮素对INH所致的大鼠肝脏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迎春花提取物对小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方法 取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生理盐水对照组,维生素E对照组,低、中、高剂量迎春花提取物组.给药20 d,心脏取血,分离血清;颈椎脱臼处死小鼠,取心、脑、肝等组织,分别检测血清、心、脑、肝等组织中SOD的活性和MDA的含量.结果 迎春花提取物对小鼠血清、心、肝等组织中SOD活性显著升高,血清、心、脑、肝等组织中MDA含量显著下降.结论 迎春花提取物具有清除体内脂质过氧化物的作用,能改善小鼠体内异常的过氧化状态,减轻机体的过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6.
徐维恒 《中国现代医药》2009,26(11):957-960
目的 探讨复方软肝颗粒对大鼠化学性肝纤维化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用CCl4皮下注射诱导化学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再以不同剂量的复方软肝颗粒进行干预,并测定血清中ALT、AST、HA、LN、PCⅢ、TNF-α、IL-1β以及肝组织中SOD、MDA的含量。结果 复方软肝颗粒可降低血清中ALT、AST及HA、LN、PCⅢ、TNF-α、IL-1β含量;同时降低肝组织中MDA含量,提高血清SOD活性。结论 复方软肝颗粒具有明显的降酶、保护肝细胞和抗肝纤维化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阻断氧化应激过程,抑制脂质过氧化,减少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等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复方软肝颗粒对大鼠化学性肝纤维化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用CCl4皮下注射诱导化学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再以不同剂量的复方软肝颗粒进行干预,并测定血清中ALT、AST、HA、LN、PCⅢ、TNF-α、IL-1β以及肝组织中SOD、MDA的含量。结果复方软肝颗粒可降低血清中ALT、AST及HA、LN、PCⅢ、TNF-α、IL-1β含量;同时降低肝组织中MDA含量,提高血清SOD活性。结论复方软肝颗粒具有明显的降酶、保护肝细胞和抗肝纤维化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阻断氧化应激过程,抑制脂质过氧化,减少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等有关。  相似文献   

8.
大蒜素对高脂饮食诱发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大蒜素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相关机制。方法:SD大鼠50只,随机平均分成5组,每组10只:正常组、模型组、大蒜素高、中、低剂量组(30、20、10 mg/kg)。实验12周后观察各组大鼠肝功能酶学、血浆内毒素的含量、肝组织中血清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肝组织谷胱甘肽(GSH)含量、脂质代谢、血清游离脂肪酸(FFA)等水平,以及病理组织学的特点。结果:大蒜素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血脂和血浆内毒素水平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 ,各用药组大鼠血清SOD活性、MDA含量和FFA水平,以及肝组织SOD活性、MDA含量、GSH含量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 ,组织学观察表明高、中剂量大蒜素均能明显减轻肝细胞脂肪变性(P〈0.05)。结论:大蒜素对大鼠NAFLD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并有一定的量效关系,其机制可能与对抗脂质过氧化反应和降低血浆内毒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
木瓜提取物对实验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壮  肖刚  覃洪含 《医药导报》2013,32(5):596-599
目的研究木瓜醇提取物对实验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四氯化碳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采用卡介苗(BCG)加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以及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并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木瓜醇提取物各剂量组血清ALT、AST活性明显降低,肝组织匀浆中SOD水平升高,MDA含量降低,肝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减轻(P<0.01,P<0.05)。结论木瓜醇提取物对急性肝损伤和免疫性肝损伤小鼠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软肝片对四氯化碳中毒性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方法用四氯化碳皮下注射造成大鼠肝纤维化模型 ,以联苯双酯作为阳性对照 ,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玻璃酸(HA)、唾液酸及肝组织羟脯氨酸 (Hyp)、丙二醛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含量 ,以反映肝细胞损伤及肝纤维化程度。结果软肝片可明显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血清ALT、AST、HA、唾液酸水平及肝组织Hyp和MDA水平 ,提高肝组织中SOD活力。结论软肝片具有一定的抗肝纤维化及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1.
五味子粗多糖提取物对大鼠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珂玉  肖建英 《中国药房》2011,(19):1743-1745
目的:研究五味子粗多糖提取物对复合病因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方法:实验分为6组,即正常对照(生理盐水)、模型(生理盐水)、秋水仙碱(0.1mg·kg-1)和五味子粗多糖提取物高、中、低剂量(400、200、100mg·kg-1)组。腹腔注射CCl4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灌胃给药。检测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活性,肝匀浆丙二醛(MDA)和羟脯氨酸(HOP)的含量以及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的活性;形态学上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用细胞图像分析系统(CIAS)对肝纤维化进行半定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assion染色显示模型组肝纤维化明显,有大量胶原纤维存在,肝小叶结构紊乱,血清ALT和AST显著升高,肝中MDA和HOP含量显著升高,SOD活性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大鼠血清ALT和AST显著降低;肝中MDA含量下降,SOD活性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并呈剂量依赖效应;肝HOP含量及胶原面积百分比显著下降(P<0.01)。结论:五味子多糖可减轻肝损害、肝脂质过氧化和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虫草菌丝对四氯化碳小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及肝脏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四氯化(碳)皮下注射复制BALB/c小鼠肝纤维化模型,虫草组在造模同时予以虫草菌丝煎剂,直至造模结束.HE染色观察肝组织炎症天狼猩红染色观察肝脏胶原沉积,生化法测定肝组织羟脯氨酸(Hy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Nothern Blot测定Ⅰ型前(人)原mRNA.结果:与正常小鼠比较,肝纤维化小鼠肝脏肝静脉与汇管区周围肝细胞明显脂肪变性,肝脏胶原沉积,可见纤维(I)隔形成,肝脏Hyp含量及Ⅰ型前胶原基因表达均显著增加,肝脏SOD减少;与模型组比较,虫草组肝脏炎症与胶原沉积减(少)(P<0.01),Hyp含量及Ⅰ型前胶原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SOD活性明显增加(P<0.01).结论:虫草菌丝制(剂)良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提高肝脏SOD水平、降低Ⅰ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何苗 《安徽医药》2011,15(4):423-425
目的 观察人参总皂苷(缓控 of panax ginseng,SPG)对四氯化碳所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人参总皂苷40、80、160 mg·kg-1组,阳性药秋水仙碱0.1 mg·kg-1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四氯化碳诱导肝纤维化模型.于造模第7周起,给药组分别灌胃给予...  相似文献   

14.
腹腔注射四氯化碳致Wistar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制作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筛选腹腔注射CCl4致Wistar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的最佳剂量,追踪观察模型大鼠血清及肝组织学指标的时效及量效关系。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分组的方法,对各模型组的Wistar大鼠给予不同剂量的CCl4,进行腹腔注射,每周2次,共8周。分别于第3、6、8周随机处死动物总数的三分之一,检测血清ALT、AST水平及肝组织SOD活性、MDA含量的变化。另取肝组织进行病理切片镜下观察,以明确其肝纤维化程度。结果:造模8周间,与A组比较,各模型剂量组血清ALT、AST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肝组织SOD活性显著降低(P〈0.01),MDA含量显著升高(P〈0.01)。造模结束,D组共死亡6只,肝腹水2只;C组死亡2只;B组死亡1只。随着CCl4剂量的增加,大鼠肝组织的病理损伤明显加重。结论:该方法肝损伤明显、死亡率低、周期短、对其他重要脏器影响小,可作为慢性肝损伤、肝纤维化较好的模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地顶胞霉菌丝体(AMM)对猪血清致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猪血清腹腔注射造成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用试剂盒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活性和肝脏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丙二醛(MDA)的含量;HE染色观察AMM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肝脏形态学影响。结果 AMM(350、700 mg.kg-1)不同程度增加大鼠的体重,降低大鼠的肝脾指数及血清中的ALT、AST的含量,减少肝组织匀浆中MDA的含量,升高肝组织中SOD的活性,明显减轻病理损伤。结论 AMM对猪血清所致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木犀草素对四氯化碳(CC l4)致大鼠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方法用CC l4复制大鼠中毒性肝纤维化模型,观察木犀草素对大鼠血清中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GP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GOT)、总蛋白(TP)、白蛋白(A lb)、肝组织病理学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羟脯氨酸(Hyp)的变化;MTT比色法检测木犀草素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和人肝星状细胞(Lx-2)的增殖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木犀草素给药组血清学指标(HA、LN)明显降低(P<0.05),ALT、AST减少,TP、A lb升高,病理组织学检查明显改善,肝组织内SOD升高,MDA、Hyp降低,并对HSC、Lx-2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P<0.05)。结论木犀草素对CC l4致大鼠肝纤维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肝内胶原合成、降低自由基生成、减轻脂质过氧化及抑制HSC增殖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黄芪多糖对高血脂大鼠肾皮质辅酯酶的影响,初步研究其肾脏保护机制。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制备高血脂大鼠,黄芪多糖腹腔给药连续8周,测定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肾脏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肾皮质辅酯酶及观察肾脏形态学。结果 黄芪多糖使血清Cr,BUN,TC,TG 等明显降低,肾组织MDA明显降低,肾组织SOD明显升高,肾皮质辅酯酶明显升高且与Cr呈良好的负性相关(r=-0.993 0);但肾组织形态学未明显改善。结论 黄芪多糖具有明显的降脂抗氧化作用,能减少脂质过氧化产物,对高血脂大鼠具有一定的肾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促进肾皮质辅酯酶表达增加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槲皮素对实验性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句容  魏来  赵春景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1):1601-1602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的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CCl4制备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用小剂量、大剂量槲皮素(1 g/kg、2 g/kg)干预,测定大鼠血清中AST、ALT含量,肝脏指数,以及血清及肝组织匀浆中的超氧化物坡化酶(SOD)、丙二醛(MDA)的活性,并作肝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槲皮素能明显降低大鼠血清AST、ALT的含量(P<0.05),降低肝脏指数(P<0.05),降低大鼠血清和肝组织匀浆中 MDA(P<0.05),升高SOD(P<0.05),能减轻肝组织变性、坏死程度,缓解肝组织的病理改变.结论:槲皮素对CCl4所致的大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李旭波  李鹏  铁茹  刘水冰  侯颖  刘菁菁  耿铮  田琼 《中国药师》2010,13(8):1069-1071
目的:探讨蓝玉簪颗粒对二甲基亚硝胺(DMN)诱导的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治疗作用的剂量依赖性。方法:腹腔注射DMN,建立肝纤维化模型。实验第28天处死动物,进行血清学及肝组织学检查,观察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透明质酸(HA)及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单胺氧化酶(MAO)、丙二醛(MDA)和羟脯氨酸(HYP)含量。结果:蓝玉簪颗粒各剂量治疗组大鼠血清中ALT和HA及肝组织中的MAO、MDA和HYP含量均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或〈0.01);模型对照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蓝玉簪颗粒各剂量治疗组显著升高肝组织中SOD、GSH水平,且呈显著剂量依赖性(P〈0.05或〈0.01);模型对照组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蓝玉簪颗粒对DM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20.
徐明  孙申  张洋 《中国药房》2010,(45):4240-4242
目的:观察维生素C(VC)和维生素E(VE)单用及联用对慢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大鼠的预防性保护作用。方法:取60只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VC组(150mg·kg-1)、VE组(250mg·kg-1)和同剂量联合用药组(VC+VE组),除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外,其余各组连续灌胃56°白酒建立慢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同时给予相应药物,每天1次,6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肝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并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中Ⅰ和Ⅲ型胶原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VC组、VE组、VC+VE组ALT和AST活性、MDA含量、Ⅰ和Ⅲ型胶原表达均显著性降低(P<0.05),SOD活性显著性升高(P<0.05),肝脏炎症反应和纤维化明显减轻,且单用组和联用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VC和VE可能通过清除自由基和抑制脂质过氧化过程对慢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大鼠发挥预防性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