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和治疗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鸿燕 《中医药学刊》2006,24(4):715-716
病毒性心肌炎是心肌性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心肌非特异性间质性炎症为主要病变的心肌炎,是病毒侵犯心脏,引起心肌细胞坏死和心肌问质炎性改变的一种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有增加趋势,除见于小儿外,多见于16~40岁之间青壮年。笔者就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和治疗中的几个问题发表看法并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张爱仙  惠爱武 《陕西中医》1998,19(12):563-564
<正> 北京地区研究认为病毒性心肌炎为多病因性。病毒感染可突然死于急性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大多是由于柯萨奇B组病毒引起,其病毒对婴儿及儿童的心肌有亲合力,引起心肌炎。中药剂型心肌片1号其主要功效为活血化瘀,益气养心。临床用于治疗心悸、气短,胸闷以及病毒性心肌炎,收到了良好的疗效。为给临床提供依据,故对心肌片1号抗柯萨奇病毒进行了实验观察。  相似文献   

3.
病毒性心肌炎是心肌性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心肌非特异性间质性炎症为主要病变的心肌炎,是病毒侵犯心脏,引起心肌细胞坏死和心肌间质炎性改变的一种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有增加趋势,除见于小儿外,多见于16~40岁之间青壮年.笔者就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和治疗中的几个问题发表看法并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病毒性心肌炎是指嗜心肌性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心肌非特异性间质性炎症为主要病变的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可为流行发病,在病毒流行感染期约有5%的病人发生心肌炎,也可为散在发病。临床谱包括心肌局灶性炎症引起的无症状心肌炎到心肌弥漫性炎症所致的重症心肌炎。临床上大约有12.5%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可以转化为扩张型心肌病。因此,加强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有效防治,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近三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63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胡引闹 《光明中医》2011,26(8):1560-1560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病毒侵犯心肌细胞引起以心肌炎性坏死和间质细胞炎性浸润为主要病理变化的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在国内外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及治疗措施,且症状轻重不一,病情变化多样,轻者较易恢复,重者可发展为心肌病,甚则心衰。  相似文献   

6.
病毒性心肌炎是儿科常见病之一 ,一般是在病毒感染后的 1~ 3周发生 ,导致心肌炎的病毒有多种 ,最常见的是柯萨奇B3 ,其次为埃可等肠道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或肠道感染。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困难 ,心电图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诊断。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除减经或消除临床症状外 ,主要还在于改善其心电图异常。笔者就该病治疗经验介绍于下 :1 室性早搏和心动过速室性早搏和心动过速是病毒性心肌炎最常见异常心电图 ,约占所有病例的 70 %以上。其急性期往往有咽喉疼痛 ,发热等症状 ,为温热之邪致病 ,小儿又为稚阴稚阳之体 ,温热之邪 ,侵犯…  相似文献   

7.
病毒性心肌炎是指人体感染嗜心性病毒,引起心肌非特异间质性炎症。在发生病毒流行时,有病毒感染全身症状的患者病毒性心肌炎发生率约为5%,有病毒血症患者约12%可表现心脏症状和体征。可呈向限性或弥漫性,病程可以是急性,亚急性或慢性。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多数可以完全恢复。很少发生猝死。一些慢性发展的病毒性心肌炎可以演变为心肌病。病毒性心肌炎尚无特效疗法。仍以充分休息为疗效肯定的措施,药物治疗以改善心肌营养和代谢的药物为主。  相似文献   

8.
病毒性心肌炎即由病毒侵犯心脏所引起的以心肌炎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其病理特征为心肌细胞的坏死或变性,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轻重不一,且特异性较差,易误诊、漏诊,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做到早期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9.
病毒性心肌炎主要是由柯萨奇病毒A、B组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孤儿病毒(EHO)、流感病毒和埃可病毒等引起的,尤其是柯萨奇B组病毒约占30%~50%。病变可呈巨灶性或弥漫性,以间质细胞浸润为主。多发于青少年,发病前3周内有上呼吸道感染、腹泻等病毒感染史。近几年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并与单纯西医治疗做了回顾性比较分析,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蒋丽敏  佟梅丽  李薇 《中成药》2007,29(2):265-266
柯萨奇病毒B组(Coxsackievirus B Group,CVB)是一组单链RNA病毒,小RNA肠道病毒属,是病毒性心肌炎的主要病原体,病毒性心肌炎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本研究选取中药小柴胡汤来研究其对体外新生大鼠病毒性心肌炎模型的心肌酶组织化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是指嗜心性病毒引起的,以心肌非特异性间质性炎症为主要病变的心肌炎,好发于青少年时期。该疾发病急、变化快、损害重,如失于觉察、诊断、治疗,易致心脏功能、器质的严重损害,铸成永久的后遗症。  相似文献   

12.
参麦注射液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心脏功能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李亚蕊,刘秀萍,白翠莲,李润森,贾旭林,杨雅琳,石琳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侵犯心肌引起,以心肌坏死和间质的单核细胞浸润为主要病理变化的常见病。本研究采用常规西药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取得良好...  相似文献   

13.
正病毒性心肌炎是指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心肌非特异性间质性炎症为主要病变的心肌炎,是感染性心肌炎最常见类型,部分患者急性期后仍有病毒活动,重者可并发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甚则演变为扩张性心肌病。现代医学对其没有特效的治疗手段,主要就是休息、支持治疗和对症治疗。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优势在于辨证论治,笔者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发现:邪毒和瘀血是病毒性心肌炎发病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4.
病毒性心肌炎进展(一)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病毒性心肌炎进展(一)杨英珍近年来,国内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率有所增高,虽有用免疫抑制剂、干扰素等多种治疗,但疗效仍有疑问,我们用中药黄芪治疗病毒性心肌炎虽有一定疗效,但总的防治方案尚需在阐明发病机理前提下才能有所进展。病因很多病毒都可能引起心肌炎,以...  相似文献   

15.
参麦注射液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心脏功能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李亚蕊,刘秀萍,白翠莲,李润森,贾旭林,杨雅琳,石琳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侵犯心肌引起,以心肌坏死和间质的单核细胞浸润为主要病理变化的常见病。本研究采用常规西药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取得良好...  相似文献   

16.
涤痰化瘀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1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性心肌炎系病毒及毒素侵犯心脏导致的疾病。各种病毒都可引起心肌炎,其中以引起肠道和上呼吸道感染的各种病毒感染最为多见^[1]。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发病呈逐步上升趋势,治疗尚缺乏有效药物,多采用抗病毒、营养心肌及促进细胞代谢等药物对症治疗,效果不理想。2007—05--2008—06,我们采用涤痰化瘀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120例,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中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左强  魏辉 《山西中医》2000,16(3):59-60
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有增高趋势,后遗心律失常者更不少见,病毒性心肌炎可发展为扩张型心肌病已得到肯定[1,2],严重者可致心力衰竭或猝死。目前,对病毒性心肌炎尚未有公认有效的治疗药物。临床上,现代医学多采用抗病毒、营养心肌、增强免疫的药物治疗,但疗效不肯定。中药因具有价格便宜,疗效明显及副作用小等优点,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对其作用机理的研究也较为全面,本文就近年来对中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机制的研究作一综述。1 抗病毒病毒性心肌炎可由多种病毒引起,是以心肌坏死和间质单核细胞浸润为主要改变的常见病。病毒感染可致细…  相似文献   

18.
桂枝汤治疗流感引起的病毒性心肌炎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枝汤治疗流感引起的病毒性心肌炎1例卢玉龙,李树果译乌盟兴和中医卫生职业技术学校(013650)感染流感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可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现对流感病毒引起的病毒性心肌炎用桂枝汤治疗效果显著的互则病例.做一报导。病例:K·T,42岁,男,...  相似文献   

19.
病毒性心肌炎(viralmyocarditis.VMC)是指嗜心肌性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心肌非特异性间质性炎症为主要病变的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尚无特异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多种中药对病毒性心肌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也较为全面,中药现已成为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重要药物。  相似文献   

20.
中医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性心肌炎(VMC)是由病毒侵犯心肌细胞引起、以心肌炎性坏死和间质炎细胞浸润为主要病理变化的一种疾病。目前对本病尚缺乏理想的治疗药物,中医药在治疗方面有一定优势。现就中医药治疗VMC近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