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维和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抽取2007年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赴利比里亚维和官兵各150名,于到达维和任务区第7天和第120天,采用<中国军人心理健康量表(CMMHS)>、<军人适应不良量表 (MMMS) >和<社会支持量表(SSRS)>对其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测定.结果 除CMMHS的强迫、焦虑和人际关系敏感3个因子外,维和官兵在到达维和任务区第7天的CMMHS总分、其他各因子分及MMMS总分均显著高于第120天(P<0.05或P<0.01).巴基斯坦与孟加拉国维和官兵第120天的CMMHS总分和MMMS总分差异显著(P<0.05),而两次测量的其余因子分在两国维和官兵之间无显著性差别(P>0.05).MMMS总分及各因子分分别进入了以强迫、焦虑、抑郁、恐怖、神经衰弱及心理健康总分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提示适应不良,其因子对维和官兵心理健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P<0.01或P<0.05).此外,职务对恐怖和心理健康总分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 执行维和任务严重影响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维和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维和早期较维和中期更为显著;维和官兵的适应能力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亚洲国家不同性别维和官兵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及影响因素,为我国维和官兵心理保障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中国军人心理健康量表(CMMHS)>、<军人适应不良自评量表(MMMS)>、<社会支持量表(SSRS)>对在利比里亚执行维和任务的380名亚洲官兵进行两次心理评估,时间分别为进入维和任务区的第7天和第120天,并对前后两次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进入维和任务区第7天比较,第120天时点男性和女性官兵的CMMHS总分及大多数因子分、MMMS总分、SSRS总分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5).进入维和区第7天,女性官兵除MMMS总分显著高于男性外(P<0.01),其余量表得分与男性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第120天时男性CMMHS总分及强迫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女性(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提示,MMMS总分、性别是影响维和官兵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结论 女性维和官兵心理健康水平高,可能与其有更好的调节适应能力有关,在维和待命集训中应把男性适应技能作为重点.  相似文献   

3.
亚洲国家与非洲国家维和官兵适应不良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亚洲国家(孟加拉国、巴基斯坦)与非洲国家(尼日利亚、纳米比亚、加纳)维和官兵适应不良水平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对亚洲国家300名维和官兵与非洲国家271名维和官兵应用<军人适应不良量表(MMMS)>进行测评及统计学分析,并调查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 在到达维和区第7天和第120天分别测试的结果显示,亚洲维和官兵的MMM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显著低于非洲维和官兵(P<0.01),且第120天的MMMS总分及各因子分明显低于第7天(P<0.01).非洲维和官兵第120天时只有情绪适应因子分明显降低(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亚洲维和官兵情绪适应的因素是受教育年限(P<0.05),且呈正相关.影响非洲维和官兵MMMS总分及各因子分的因素是年龄、军龄、受教育年限、婚姻状况,其中年龄与MMMS总分、各因子分呈负相关,军龄、受教育年限、婚姻状况与MMMS总分及各因子分呈正相关.结论 亚洲维和官兵适应状况优于非洲维和官兵;影响亚洲国家维和官兵情绪适应的因素是受教育年限,而影响非洲国家维和官兵适应状况的主要因素是年龄、军龄、受教育所限及婚姻状况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亚洲三国维和官兵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为我国维和官兵的心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2007年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赴利比里亚维和官兵380名作为研究对象,于到达维和任务区第7天和第120天采用《中国军人心理健康量表》(CMMHS)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其进行测评.结果 除焦虑因子分外,第120天时维和官兵CMMHS量表的总分及其他各因子分均显著低于第7天(P<0.05或0.01).单因素直线相关分析显示,维和官兵CMMHS总分及精神病性、神经衰弱因子分前后两次的差值与神经质分量表得分呈正相关(P<0.05或0.01),抑郁因子分前后两次的差值与内外向分量表呈负相关(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内外向、神经质分别进入以抑郁、精神病性、神经衰弱及CMMHS总分差值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P<0.05或0.01).结论 亚洲维和官兵的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关系密切,人格特征能明显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5.
中国维和官兵待命状态下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中国维和官兵在待命状态下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维和待命集训的63名官兵作为研究组,同一部队无待命任务的115名官兵为对照组,采用<中国军人心理健康量表(CMMHS)>评价两组被试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同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焦虑、抑郁、神经衰弱、人际敏感和掩饰因子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量表总分及其余各因子分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维和待命官兵的职务及文化程度与掩饰因子得分呈显著负相关,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仅职务因素与掩饰因子分呈显著负相关(t=-2.342, P=0.022),其余各因素与量表各因子分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维和待命官兵心理健康状况发生一定的变化,主要为期待性焦虑、抑郁及人际敏感等.  相似文献   

6.
抗震救灾官兵的心理障碍发生与相关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参加四川抗震救灾官兵的心理健康变化特点,为我军应对灾难性事件导致的官兵心理障碍的发生及建立干预方案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取样法,使用<军人精神疾病预测量表>对参与救灾的324名官兵(研究组)和未参与救灾的418名官兵(对照组)进行心理测试,并对结果进行对照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研究组量表总分和心理防御不良、精神病性、人格偏移、躁狂、社会支持缺乏、个性内向、成长经历因子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内比较,在心理健康水平上均呈现军官高于士官、士官高于义务兵的趋势,但只在部分因子分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的士官和军官量表总分及大部分因子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将相同文化程度者相比可见,研究组量表各因子分有高于对照组的趋势,尤以高中及中专文化者和大专及以上者的差异明显(P<0.05).影响救灾官兵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是年龄和军龄.结论 参与救灾官兵的心理健康受到明显损害,需要引起重视并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7.
目的 编制军人精神疾病预测量表并进行信度、效度检验.方法 通过分析精神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研制军人精神疾病预测量表,初量表含10个因子、102个条目.随机整群抽取1 400名官兵进行测试,并对其中54人同时测试中国军人心理健康量表(CMMHS)、61人同时测试艾森克人格问卷(EPQ),1周后对53人进行重测.经探索性因子分析及相关分析,检验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结果 根据因子分析结果,提取11个因子,分别命名为心理防御不良、精神病性、抑郁、人格偏移、躁狂、社会支持缺乏、个性内向、家族和既往史、应激源、神经症、成长经历,另加1个掩饰因子,正式量表含有96个条目.总量表及各分量表的重测相关系数为0.397~0.867(P<0.01),Cronbach's a系数为0.356~0.858(P<0.01).本量表除F10、F11外的各因子与CMMHS各因子均呈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280~0.887(P<0.05或0.01);EPQ的P分与本量表总分、F2、F3、F4、F5、F9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19~0.492(P<0.05或0.01),N分与本量表总分、F2、F3、F4、F5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07~0.465(P<0.05或0.01).结论 军人精神疾病预测量表(MMDPS)的信度和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  相似文献   

8.
灾难性事件对官兵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干预效果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探讨灾难性事件对官兵心理健康的影响,并观察对其实施心理和药物干预的效果。方法以57例受洪水袭击后幸存官兵作为灾难组,70例未受灾难性事件袭击官兵作为对照组,均采用中国军人心理健康量表(CMMHS)进行测查,并对发生心理障碍者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或药物治疗。结果灾难性事件使官兵发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包括情绪不稳定、情绪低落、悲痛、紧张恐惧、睡眠障碍、焦虑不安)和躯体损伤。灾难组CMMHS的强迫、焦虑、抑郁、恐怖、精神病性、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分和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中国军人常模,其神经衰弱因子分与对照组和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官兵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依次为目击有人被洪水冲走、参与认尸。结论遭受灾难性事件袭击的官兵心理健康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经心理及药物干预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心理干预对维和官兵适应障碍的影响及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A国和B国维和官兵适应障碍的影响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军人适应不良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对A国和B国维和官兵心理适应不良水平进行测评,比较心理干预前、后适应不良各因子分值并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心理干预前,A国和B国维和官兵适应不良总分值及各因子分值间差异不显著(P〉0.05);经3个月心理干预后,除B国维和官兵环境适应因子分值差异不显著外(P〉0.05),A国和B国维和官兵适应不良总分值及各因子分值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且A国维和官兵适应不良总分值及各因子分值较B国降低更为显著。两国维和官兵干预前适应不良总分值及各因子分值均显著高于中国陆军常模(P〈0.05)。单因素直线相关分析显示A国人际关系因子分值与受教育年限呈显著负相关(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适应不良各因素均不能进入适应不良各因子的回归方程(P〉0.05)。结论:良好的社会支持和有效的心理干预可显著降低维和官兵适应障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某型高射炮兵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人格特征和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对145名某型高射炮兵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43份。采用SCL-90评定心理健康水平,采用SSRS评定社会支持情况,采用EPQ-RSC评定人格特征。利用分层回归技术考察社会支持和人格特征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采用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某型高射炮兵SCL-90各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地方常模(P<0.001),总分、躯体化、强迫、焦虑、敌对显著高于军人常模(P<0.05,P<0.01,P<0.001),其他因子无显著差异。支持利用度与心理健康总分(r=-0.205,P<0.05)、人际关系敏感(r=-0.182,P<0.05)、抑郁(r=-0.200,P<0.05)、偏执(r=-0.263,P<0.01)及人格特征的神经质(r=-0.241,P<0.01)呈显著负相关,与外向性(r=0.339,P<0.01)呈显著正相关。外向性与心理健康各因子(敌对因子除外)呈显著负相关(r=-0.202~-0.393,P<0.05,P<0.01)。心理健康因子(强迫和躯体化因子除外)与精神质(r=0.167~0.246,P<0.05,P<0.01),以及心理健康各因子与神经质(r=0.386~0.584,P<0.01)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某型高射炮兵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重视其心理健康问题,并充分考虑社会支持的利用程度和人格特征对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