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我院收治的40例DES患者采取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食管扩张治疗,观察3个月后临床效果及复发率。26例症状较轻患者经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即痊愈出院;12例患者行食管扩张治疗,其中5例进行了2次扩张;2例患者并发霉菌性食管炎采取食管支架植入治疗,其中1例出现支架脱落、移位,取出后重新置入。随访结果显示治疗总有效率为100%,无1例复发。针对DES患者临床症状采取及时有效治疗措施临床效果显著,应用和推广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
1 病例报告男 ,5 7岁。 8a前某日早餐时进食过快而有食物梗噎、停留感 ,经捶击背部症状缓解 ,但以后一旦进食冷、硬性食物及情绪不佳则出现吞咽梗塞感 ,持续数 10 s可缓解。如此反复 ,无食物反流 ,偶有胸痛 ,曾在区县医院先后诊断为癔病、食道贲门失弛缓症、食道憩室、食道癌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无食管静脉曲张的肝硬化患者食管运动功能。方法:对32例无食管静脉曲张的肝硬化患者及对照组行食管测压、24 h食管pH监测观察酸反流量和酸度。结果:肝硬化组LES松弛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延长;食管体部蠕动压力幅值变小;蠕动持续时间延长(P值均〈0.05)。24 h食管pH监测示两组酸反流量和反流酸的浓度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食管动力异常、胃食管反流及食管内酸度增高可能是肝硬化患者GERD发病率较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功能性胃肠病患者精神心理因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精神心理因素与功能性胃肠病的发生关系,为寻求治疗和预防功能性胃肠病的方法提供更多途径。方法对2008-05-2010-05间廊坊市医院收治的功能性胃肠病患者183例,进行心理因素调查分析,治疗疾病同时给与心理干预,并于治疗前后做对比评定。结果患者在诊疗期间给予心理干预和药物综合治疗症状改善明显,疗效强于单纯药物治疗。结论抑郁、焦虑与功能性胃肠病的发生存在直接关系,心理干预对于疾病治疗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冯志娟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6):8952-8953
目的探讨晚期肿瘤患者的人性化护理措施。方法针对296例晚期肿瘤患者的生理心理变化实施人性化护理。结果晚期肿瘤患者的特殊生理心理需要得到满足,患者和家属满意。结论对晚期肿瘤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能够减轻其生理心理方面的痛苦,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左心衰竭患者窦性心率振荡(HRT)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左心衰竭患者110例,检查获取HRT参数:振荡起始(TO)及振荡斜率(TS)值,分为TO〈0且TS〉2.5 ms/RR组,TO≥0或TS≤2.5 ms/RR组,T0≥0且TS≤2.5 ms/RR组,并与NYHA心功能分级、LVEF、LVEDD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HRT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增加而减弱或消失(P〈0.005)且与LVEF、LVEDD明显相关(P〈0.005)。结论:HRT是左心衰竭患者一项重要的危险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食管癌患者生命质量状况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晶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5):3613-3613
目的:了解食管癌患者生命质量及应对方式,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分别对50例食管癌患者和健康对照组进行调查,采用SPSS 11.5进行t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患者组生活质量显著低于健康组,最常采用的应对方式为面对;生命质量与面对呈正相关,与屈服或接受应对方式呈负相关(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生活质量较差,采用面对的应对方式越多,生命质量就越高。  相似文献   

8.
口腔溃疡成周期性反复发生,医学上称复发性口腔溃疡。可1 a发病数次,也可以1个月发病几次,甚至新旧病变交替出现。近年来随着现代心身医学研究的发展,口腔溃疡(oral cav-ity ulcer,OCU)的精神病因学说日益受到研究者更多的关注,笔者对比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9.
白建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7):4200-4200
目的探讨经尿道良性前列腺增生电切术(TURP)术后膀胱痉挛护理的重要性。方法对138例经尿道良性前列腺增生电切术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138例患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膀胱痉挛,通过详尽的护理,所有患者恢复满意。结论TU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术后,重视膀胱痉挛的护理对患者的恢复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食管高敏感性及与精神心理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于海生  陈Min湖 《新医学》1999,30(6):363-364
1引言长时间食管下段pH测定是当前最客观检测和定量胃食管酸反流的方法。根据反流次数、酸暴露时间的百分比等参数将胃食管反流分为生理性胃食管酸反流和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根据内镜下食管改变,GERD分为:不伴食管炎症的GERD和反流性食管炎。对有胃灼热(烧心)、反酸、胸骨后灼痛症状的病人行24小时食管下皮pH测定,发现其中一部分病人胃食管酸反流在正常范围内。心理调查发现这部分人有较明显的焦虑等精神心理障碍。本文对胃食管反流症状、食管酸高敏感性以及与精神心理因素的关系作一论述。2反流样功能性消化不良近年来,…  相似文献   

11.
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前后的心理变化.方法:采用汉密顿焦虑、抑郁量表进行心理状态评分, 观察焦虑和抑郁是否随血运重建而改善.结果:对108例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成功老年患者进行心理状态评分,应答率为100%.术前63例患焦虑, 其中33例处于焦虑状态 (30.6%);30例肯定焦虑 (27.8%),占总调查人数的58.3%.42例患抑郁, 21例处于抑郁状态 (19.4%),21例肯定抑郁 (19.4%),占总调查人数的38.9%.出院时,58例仍有焦虑, 32例处于焦虑状态 (29.6%);26例肯定焦虑 (24.1%),占总调查人数的53.7%.45例患抑郁,22例处于抑郁状态(20.4%),23例肯定抑郁 (21.3%),占总调查人数的41.7%.结论:成功的介入手术并不能明显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焦虑和抑郁.  相似文献   

12.
早期空肠管饲营养对食管癌术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食管癌术后早期空肠管饲营养对机体免疫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58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早期空肠管饲营养(EJTN)组和传统肠内营养(TEN)组,每组29例。EJTN组在术后6h行营养支持,TEN组按传统方法,术后禁食,待肛门排气后经口腔进食。分别于术前1d及术后第1天和第8天取外周血检测IgA、IgG,IgM、CD3^+、CD4^+、CD8^+、CD4^+/CD8^+、NK细胞活性等免疫指标及炎症介质TNF—α和IL-2。结果:术后8d EJTN组IgA、IgG,IgM及CD3^+、CD4^+、CD8^+、CD4^+/CD8^+、NK细胞活性明显回升,CD8^+则回落至正常水平,而TEN组CD8^+仍处于高水平,其余指标处于较低水平,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0.01)。炎症介质TNF-α在术后第8天明显低于TEN组(P〈0.05),而IL-2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早期空肠管饲营养可提高食管癌术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并减轻炎症反应的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影响食管癌疗效的因素。材料与方法 :对 1993年 1月至 1999年 9月间病理和临床资料完整的 2 0 0例食管癌进行临床分析。所有病例均为初次治疗 ,经病理证实 ,鳞癌 196例 ,小细胞未分化癌 2例 ,腺癌 1例 ,腺鳞癌 1例 ,按UICC1987分期标准分期 ,原位癌 1例 ,Ⅰ期 3例 ,Ⅱ期 47例 ,Ⅲ期 12 7例 ,Ⅳ期 2 2例 ,全部病例中单纯放疗 (简称单放组 ) 113例 ,放化综合治疗 (简称综合组 ) 87例 ,所有病例均行60 Co或 6MVX线外照射 ,常规设野 ,常规分割 ,1 8~ 2Gy/次·天 ,5次 /周 ,DT5 0~ 73Gy ,有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者加照锁骨上区 ,DT5 0~ 70Gy ,综合组多数在放疗结束后给予化疗 ,每 3~ 4周为一周期 ,共 2~ 5个周期不等 ,方案多为DDP +5 -Fu ,有的病例加PYM和或CF。统计分析方法 :生存率分析用Kaplan -MeierMethod ,生存差异性检验采用Log -ranktest,多元回归分析采用CoxProportionalHazardsMode。结果 :随访至 1999年 12月 31日 ,中位随访时间 14个月。 (1~ 80月 ) ,1、 3、 5年生存率综合组分别为 6 0 %、 2 2 %、 10 % ,单放组为 30 %、 11%、 2 % ,两组生存曲线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470 ;1、 3、 5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综合组和单放组分别是 80 % ,5 5 % ,37% ;6 0 % ,2 1% ,8% ,两组生存曲线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间接判定主动脉瓣反流(AR)程度寻找新方法。方法:超声观察AR患者和健康人颈动脉频谱形态;计算直径变化率;分析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轻、中、重度AR组出现重搏波的概率分别为66%、83%、88%。中度AR组有3例、重度AR组有4例舒张期血流达基线。39%重度AR组患者舒张期血流反向。AR组与对照组相比,EDV下降,S/D、PI和RI增高,直径变化率增高。结论:颈动脉频谱形态和血流动力学变化可提示中重度AR。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大动脉弹性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武警总医院心血管内科病房因拟诊为冠心病者123例,按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脉正常组、1支病变组,2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造影前测定颈-桡脉搏波速度(CR-PW V)、颈-股脉搏波速度(CF-PW V),作为评估大动脉弹性的指标。结果:(1)冠脉造影阳性者的CR-PW V、CF-PW V较冠脉造影正常者显著增高(P〈0.05)。CF-PW V在1支病变组[(11.56±1.99)m/s],2支病变组[(12.49±1.21)m/s],多支病变组[(14.14±3.18)m/s]组间相比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CR-PW V随病变加重仅有较弱递增趋势(P〉0.05)。(2)预测冠心病的最佳指标是CF-PW V、年龄、性别、高脂血症、糖尿病。CR-PW V最终未进入回归模型。结论:(1)CF-PW V是冠心病的独立相关因素;(2)CF-PW V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iffuse panbronchiolitis,DPB)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8例DPB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误诊原因。结果:DPB患者的临床特征:(1)反复咳嗽、咳痰及活动时气促,部分患者有低热、盗汗;(2)胸部影像学:两肺弥漫性小叶中心性颗粒样结节状阴影,多合并有支气管扩张;(3)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低氧血症;(4)合并慢性鼻窦炎或既往有鼻窦炎病史;(5)常被误诊为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扩张;(6)经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了解DPB特异性的临床特征有助于做出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7.
多发性创伤患者凝血功能改变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多发性创伤患者凝血功能紊乱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入住ICU多发性创伤患者68例,检测凝血功能与血小板计数,记录伤后生命体征及器官功能变化进行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评分。结果:多发性创伤患者大多出现不同程度凝血功能改变,凝血功能改变明显者其APACHE评分也越高,病情越重,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越高。死亡组D-二聚体(D-dimer)明显高于生存组,PLT明显低于生存组,TT、APTT、PT明显较生存组延长。结论:监测多发性创伤患者存在凝血功能变化,对评估伤情、判断预后和指导早期治疗,以减少MODS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患者血清IGF-1的浓度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设立食管鳞癌组合正常对照组。以化学发光法检测65例食管鳞癌患者和30例正常人血清IGF-1的浓度。结果:正常健康人血清IGF-1的含量是(195.35±48.21)ng/ml,食管鳞癌患者为(1 082.29±301.24)n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血清IGF-1水平随临床病理分期的进展而逐步增高(P〈0.05)。结论:血清IGF-1有可能作为食管鳞癌诊断或病情监测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食管结核误诊为食管癌1例分析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结核诊断和治疗的临床特点。方法:报告1例食管结核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报告1例食管结核,男性,48岁,表现为吞咽困难和胸骨后疼痛,初步诊断为食管癌,行外科手术治疗。病变组织和淋巴结病检显示上皮细胞和郎格汉氏细胞增生,伴有干酪样坏死,无恶变。术后给予抗结核治疗,病愈,无并发症,随访6个月无复发。结论:临床医生应充分认识这一疾病的特点,并在食管病变中认真加以鉴别。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与血压及颈动脉硬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将10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血压值的不同分为三组,比较各组间血尿酸与血压的相关性,对各例患者分别检测血生化指标:空腹血糖(FBG)、血尿酸(UA)、甘油三脂(TG)和总胆固醇(TC),B超观察颈动脉变化,按B超结果将患者分为内膜正常组、内膜增厚组、斑块形成组和管腔狭窄组,比较各组间血压、血尿酸水平。结果:三组高血压患者血尿酸值分别为(318±35)、(366±37)、(426±52)μmol/L,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颈动脉内膜正常组血尿酸值为(269±51)μmol/L,内膜异常组血尿酸值依次为(318±38)、(366±46)、(429±51)μmol/L,各组间比较血尿酸值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程度与血压、血尿酸水平呈正相关。提示高尿酸血症是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之一,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