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正> 肩周炎又称“冻结肩”,临床较常见。我科自1989年开始用利多卡因、布比卡因混合液治疗肩周炎30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一般资料:本组30例,均经X线检查及骨科会诊确诊。其中男10例,女20例1年龄最小24岁,最大82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2年,以3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剖宫产术连硬外阻滞注射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利多卡因麻醉的效应及安全性。方法分析连硬外阻滞麻醉下行剖宫产术359例,采用序贯法进行分三组。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罗哌卡因阻滞效果好于布组和利组。三种麻醉药不良反应:罗组〈布组〈利组;阻滞完善后血压下降明显(罗组〈布组〈利组)。新生儿Apgar评分罗组高于布组及利组,经统计学不等式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比布比卡因、利多卡因较少发生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的蓄积,对子宫和胎盘血流几乎无影响,故用于剖宫产麻醉对产妇及新生儿是安全的麻醉药。  相似文献   

3.
例1,男,25岁。以右眼被异物击伤后眼痛、视物不清4小时,于1998-03-12入院。眼科检查:右眼视力数指/30cm,光定位好。球结膜呈混合性充血,9点方位近角膜缘处结膜及巩膜有一8mm长裂口。眼后节窥不清。右眼球内B超探及5mm×4mm强回声光团...  相似文献   

4.
罗哌卡因、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肌间沟臂丛麻醉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哌卡因、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均为常用的酰胺类局麻药,也是臂丛神经阻滞常用的局麻药。近年来,我们分别将甲磺酸罗哌卡因、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用于肌间沟臂丛麻醉中,并对三者等摩尔浓度下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进行比较,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6.
布比卡因、利多卡因及芬太尼联合镇痛在妇产科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布比卡因,利多卡因及芬太尼联合硬膜外镇痛效果及作用特点并与使用芬太尼,氟哌啶静脉PCA(病人术后自控镇痛)进行比较。方法:随机选择74例妇产科手术后病人,分为两组。Ⅰ组40例使用布比卡因,利多卡因及芬太尼联合硬膜外镇痛。Ⅱ组34例使用芬太尼,氟哌啶PCA静脉镇痛。观察两组镇痛药物配置,方便性,可行性及镇痛效果。结果:两组病人术后镇痛效果无明显差异,但Ⅰ组病人可将止痛泵放入口袋下地活动,可省却Ⅱ组病人PCA需要术后静脉持续24h输液的情况。结论:布比卡因,利多卡因及芬太尼联合硬膜痛在妇产科术后病人中应用具有安全,有效,方便,时间持续较长的特点,比PCA方法便利。  相似文献   

7.
布比卡因和利多卡因的临床血深度监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报告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血浆中布比卡因,利多卡因浓度,方法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2-8ug/ml(布比卡因)和0.4-16ug/ml(利多卡因),r值分别为0.9974和0.9990,检测限分别为0.06和0.03ug/ml,CV%一般均小于10%,并进行了方法的专一性主,一法对布比卡因硬膜外阻滞后的血药浓度进行了监测,平均高峰浓度为1.73±0.70ug/ml,测得最高浓度为3.21ug/ml,未见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利多卡因、布比卡因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色谱柱Waters Spherisorb C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1/15 mol·L-1磷酸盐缓冲液(2179,v/v),紫外检测波长230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0℃.结果利多卡因在0.112~2.973 mg·L-1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之比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最低检测限为2ng,平均回收率为100.78%~102.65%,日内、日间RSD分别小于4.7%和6.7%.布比卡因在0.102~2.555 mg·L-1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之比线性关系良好(r=0.998 7),最低检测限为2ng,平均回收率为100.73%~102.01%,日内、日间RSD分别小于5.8%和7.3%.结论本方法适用于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的临床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布比卡因注射液致药品不良反应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以“布比卡因”、“不良反应”等关键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资讯网和万方数据库文献,截至2013年12月共检索到涉及布比卡因注射液致不良反应病例56例,对报告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布比卡因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多在用药10 min内发生。其不良反应可累及多个系统和器官,主要表现为心血管系统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和全身性损害等。结论 布比卡因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多在短时间内发生,应加强临床用药监测,防范不良反应的发生。目前国内说明书存在不良反应信息提示不足的情况,建议相关部门对说明书进行修改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布比卡因和利多卡因的临床血浓度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血浆中布比卡因、利多卡因浓度。方法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2~8μg/ml(布比卡因)和0.4~10μg/ml(利多卡因);r 值分别为0.9974和0.9900;检测限分别为0.06和0.03μg/ml;CV%一般均小于10%。并进行了方法的专一性试验。应用本法对布比卡因硬膜外阻滞后的血药浓度进行了监测,平均高峰浓度为1.73±0.70μg/ml,测得最高浓度为3.21μg/ml,未见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1.
张北忠 《临床医药实践》2002,11(12):947-947
患者,女,54岁,有慢性阴道出血病史近3个月,无心脏病及其他病史,入院检查:ECG正常,血色素6 g,B超显示:子宫大小14 cm×25 cm,余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布比卡因致室性心律失常的机制.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2月在手术过程中使用布比卡因麻醉的10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分为发生组(15例)和未发生组(88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手术相关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心功能指标,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布比卡因致室性心律失...  相似文献   

13.
陈瑶  ;张培俊  ;赵刚  ;刘青青 《中国药房》2009,(32):2521-2522
目的:研究小儿硬膜外腔内注入布比卡因及利多卡因的药动学特征,以探讨该麻醉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30例择期行隐睾、疝气、鞘膜积液高位结扎术的患儿,给予利-布合剂(2%利多卡因5mg.kg-1+0.75%布比卡因1.875mg.kg-1),使用一次性注药于硬膜外腔的麻醉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患儿体内布比卡因、利多卡因的血药浓度,用DASver2.0药动学程序处理拟合,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小儿体内布比卡因、利多卡因的药-时曲线符合二室模型,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的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max为27.0、33.0min,t1/2β为43.97、73.52min,Cmax为2.411、1.475mg.L-1,AUC0~∞为144.714、168.541mg.min.L-1。结论:小儿硬膜外腔内给予局麻药剂量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应用改性甲醇—水为流动相,在YWG—C18H37反相柱上,以异搏定(verapamil)为内标,建立了适合于临床生化研究和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的同时或分别测定人血浆中利多卡因(lidocaine),布比卡因(bupivacaine)和丁卡因(tetracaine)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本法简便、快速、灵敏、重现性好,流动相可循环使用。利多卡因、布比卡因和丁卡因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3.6%,89.3±4.1%和80±10.1%,不同浓度水平测定结果的日内和日间变异系数一般小于10%,其检定限度(信噪比>3)分别为0.03,0.05和0.1μg/ml。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观察布比卡因复合利多卡因在脊麻剖宫产术中对麻醉作用的影响。方法:足月第一胎ASAI级,年龄20Ⅱ级,年龄2024岁,体重6524岁,体重6585kg的孕妇60名。随机分成2组。选择L3-4间隙,采用针内技术,常规作脊硬联合麻醉操作。Ⅰ组(30例)蛛网膜下腔注入0.5%布比卡因1.5ml加0.6ml生理盐水的混合液,Ⅱ组(30例)蛛网膜下腔注入0.5%布比卡因1.5ml加1%利多卡因0.6ml的混合液,注药时间885kg的孕妇60名。随机分成2组。选择L3-4间隙,采用针内技术,常规作脊硬联合麻醉操作。Ⅰ组(30例)蛛网膜下腔注入0.5%布比卡因1.5ml加0.6ml生理盐水的混合液,Ⅱ组(30例)蛛网膜下腔注入0.5%布比卡因1.5ml加1%利多卡因0.6ml的混合液,注药时间810秒,记录感觉阻滞最高平面,达到感觉阻滞最高平面的时间,从感觉阻滞最高平面到消退两个节段以及消退至L1和S2平面的时间,和平面消退至L1和S2时的运动阻滞评分,并比较2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及麻醉并发症。结果:2组产妇达到感觉阻滞最高平面的时间相似,Ⅱ组产妇的感觉平面消退两个节段和消退至L1和S2水平的时间较Ⅰ组显著缩短,2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相似,均未出现脊麻后头痛及短暂神经症状。结论:复合应用1%利多卡因0.6ml,能够缩短布比卡因(7.5mg)的蛛网膜下腔阻滞时间,对新生儿无影响,不增加麻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盐酸了卡因(teracaine)、普鲁卡因(borocaine)、利多卡因(lidocaine)和布比卡因(bupivacaine)是临床上常用的局麻药物.利多卡因还常用于抗心律失常,该药血浓度安全范围较窄(2~5Pg/ml),浓度超过6pg/ml可引起中枢神经和心血管系统的严重反应.布比卡因浓度达2~4pg/ml时即有毒性产生,因此,有必要进行血药浓度检测.我们建立了以分段改变流速法同时测定4种局麻药的高效液相色谱法,为临床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分析手段.1 材料与方法1.1 药品与试剂 盐酸了卡因、普鲁卡因(本校西京医院制剂室);利多卡因(上海朝辉制药厂,批号980905);布比卡因(上海禾丰制药厂,批号981014);甲醇HPLC级;水为三蒸水;磷酸二氢钠、氢氧化钠、乙醚及氯仿均为分析纯.  相似文献   

18.
自1989年10月以来,我院应用0.5%布比卡因与2%利多卡因混合液(简称布-利混合液)行腰大肌间隙腰丝阻80例。效果满意,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80例中,男46例,女34例,年龄16-65岁。急诊14例。手术种类:复合伤清创缝合8例,股骨骨折内固定10例,髌骨骨折内周定4例,三关节融合14例,股骨髁上截骨术6例,脊髓灰质炎后遗症下肢肌腱移位38例。手术时间:50min-2.5h。2 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羟丁酸钠对布比卡因致惊厥作用及半数有效量(ED50)、半数致死量(LD50)的影响.方法:皮下注射3种不同剂量羟丁酸钠30 min后,腹腔注射致惊厥作用的布比卡因,观察小鼠惊厥的潜伏期、持续期、未惊厥数、死亡情况和惊厥分级;并以序贯法测定预先给羟丁酸钠30min后布比卡因的致惊厥ED50和LD50.结果:50mg·kg-1的羟丁酸钠可缩短布比卡因致惊厥的持续期(P<0.05),100、200mg·kg-1的羟丁酸钠可延长布比卡因致惊厥的潜伏期(P<0.01)、缩短持续期(P<0.01)、减少惊厥发生率和死亡率,降低惊厥发作等级;增大布比卡因致惊厥的ED50(P<0.05,P<0.01),增大布比卡因的LD50(P<0.01).结论:羟丁酸钠可拮抗布比卡因的致惊厥作用,降低布比卡因的毒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动物模型观察脊髓损伤后的病理生理改变,寻找可直接判断脊髓损伤程度的方法 ,优选出治疗脊髓损伤的最佳方案。方法暴露大鼠L2-3脊髓后,于脊髓内注射0.5%布比卡因,评价大鼠行为学改变及脊髓形态学改变。观察并记录大鼠后肢行为学改变及脊髓神经元和周围组织的病理改变,评估脊髓损伤程度。结果与生理盐水注射组(对照组)相比,布比卡因注射组(观察组)大鼠脊髓损伤,表现为术后大鼠BBB评分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理HE染色可见脊髓神经元出现空泡变性及液化坏死。结论应用腰麻针进行大鼠脊髓穿刺并注射布比卡因的大鼠动物模型,具有稳定可控的脊髓损伤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