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重度肺挫伤临床治疗3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重度肺挫伤的治疗.方法 对32例重度肺挫伤患者采用呼吸机正压通气和使用利尿剂,其中部分重危患者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稳定循环,观察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变化.结果 治疗后PaO2及SaO2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呼吸机正压通气和利尿剂及血管活性药物治疗肺挫伤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B iPAP呼吸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采用BiPAP呼吸机经口鼻面罩正压通气。观察治疗前后血气分析的pH、PaO2、PaCO2指标变化。结果无创正压通气后PaO2明显升高,PaCO2明显降低,pH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B iPAP呼吸机经口鼻面罩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不同模式下机械通气对严重肺挫伤患者的早期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35例诊断严重肺挫伤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给予低潮气量+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或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压力支持(PSV)通气.结果 低潮气量+ PEEP组18例,SIMV+ PSV组17例.低潮气量+PEEP模式在改善低氧血症和降低吸气末峰压方面优于SIMV+ PSV模式(P <0.05).结论 低潮气量+ PEEP模式是减少呼吸机相关并发症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4.
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患者4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宋越红  卢一郡  唐宇涛 《内科》2009,4(4):547-548
目的观察应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支持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48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无创通气组与常规治疗组,无创通气组24例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联用无创正压通气呼吸机面罩正压通气治疗,常规治疗组24例为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1h动脉血pH、PaO2、SaO2和心率、呼吸的变化。结果无创正压通气组经呼吸支持治疗后,呼吸频率、心率减慢;PaO2、SaO2明显上升,血气分析指标明显改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临床有效率明显提高。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是抢救急性左心衰竭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双水平无创正压(BiPAP)通气治疗肺挫伤合并急性肺损伤(ALI)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28例肺挫伤合并ALI患者实施BiPAP通气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B iPAP通气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呼吸频率(RR)、心率(HR)的变化。结果128例患者经B iPAP通气治疗后动脉血气、RR、HR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结论B iPAP通气对肺挫伤合并急性肺损伤患者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全封闭面罩接呼吸机无创正压通气在急性心功能不全时的治疗价值。方法: 对45例急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 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全封闭面罩接呼吸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 同时进行动脉血气、心率、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的检测和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40例(89%),经全封闭面罩接呼吸机无创正压通气后,临床症状在30 min病情均有明显改善,心率、呼吸频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均显著上升(P<0.01),6~24 h脱机,总有效率为89%。3例因为患者面罩密封性不好,呼吸机提示漏气严重,后改为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进行抢救。2例急性左心衰并发慢性肺部阻塞性病变的患者使用呼吸机后出现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升高,出现神志模糊及呼吸暂停现象,停用呼吸机。结论: 急性心功能不全伴低氧血症的患者, 早期应用全封闭面罩接呼吸机无创正压通气能迅速纠治并改善心功能, 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纤支镜肺段冲洗在严重肺挫伤合并急性肺不张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严重肺挫伤合并急性肺不张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患者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纤支镜肺段冲洗前后的心率、呼吸频率和动脉血气分析指标、胸部影像学表现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纤支镜肺段冲洗后心率、呼吸频率和动脉血气分析指标、胸部影像学表现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纤支镜肺段冲洗是治疗严重肺挫伤合并急性肺不张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BiPAP呼吸机通气治疗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目的探讨B iPAP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并发Ⅱ型呼衰的疗效。方法30例COPD并发Ⅱ型呼衰患者随机分为通气组和对照组各15例,通气组除常规治疗外加用B 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对照组则给予抗感染.通畅气道,持续低流量吸氧,改善通气等常规治疗。结果通气组治疗1小时后PaO 2明显升高,通气72小时后PaCO 2降低,酸中毒改善,15例中有3例需气管插管.对照组15例中有11例需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结论B 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COPD并发Ⅱ型呼衰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双水平正压通气在建立人工气道呼吸衰竭患者序贯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分析15例呼吸衰竭气管插管(5例)或切开(10例)机械通气患者,肺部感染基本控制,均有自主呼吸,病情稳定,呼吸机通气模式为压力支持,但撤机困难。改用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无创呼吸机,连接气管导管,呼吸支持治疗,观察患者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及预后。结果 15例患者应用BiPAP无创呼吸机后,pH、PaO2、PaCO2基本正常,13例停用BiPAP,拔除气管导管,封闭气管切口,1例转康复医院继续治疗,1例因再次感染死亡。结论双水平正压通气可应用于病情稳定,撤机困难的建立人工气道呼吸衰竭患者的序贯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鼻面罩多功能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效果。方法64例矽肺所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双水平无创正压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记录治疗前后血气及心率(HR)变化。结果经双水平无创正压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的临床症状改善和血气分析指标恢复正常。结论应用多功能双水平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效果肯定,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采用经鼻面罩加压给氧,较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并发症少,患者主观感觉相对舒适,费用低,易被接受。  相似文献   

11.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高血压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与其所导致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对白天嗜睡、打鼾和憋气为主诉的门诊或住院患者行多导睡眠图(PSG)监测,且血压增高达诊断标准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睡眠检测结果中的呼吸暂停和低通气指数(AHI)、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SaO2)及睡前、晨起、治疗后的血压进行分析。结果OSAS患者晨起血压较睡前血压增高(P<0.001),并与SaO2呈负相关(P<0.05);SaO2与AHI呈负相关(P<0.05)。体重指数与SaO2呈负相关(P<0.05)与晨起舒张压呈正相关(P<0.05)。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纠正睡眠呼吸暂停6~8周后,晨起血压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01)。结论OSAS患者肥胖及反复睡眠呼吸暂停与其高血压具有相关性,因此OSAS高血压是一种继发性高血压,CPAP治疗对这种高血压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早期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0例COPD合并急性呼衰患者分为2组,每组40例,在进行抗感染、对症等常规治疗的同时,分别给予持续静滴可拉明及经鼻面罩BiPAP通气治疗6小时,判断两组之间治疗前后生命体症及血气分析变化。结果两组治疗6小时后,机械通气组在血压、心率、呼吸频率方面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pH值无改善,而机械通气组pH值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机械通气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均有PaO2上升和PaCO2下降,但机械通气组改善更明显,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经鼻面罩BiPAP通气适合治疗COPD合并急性呼衰患者,其在改善临床症状和动脉血气指标方面均优于常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研究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与面罩大流量吸氧(MASK)早期治疗老年急性心源性肺水肿(ACPE)的临床结果.方法对68例接受BiPAP治疗与26例接受MASK治疗的老年ACPE患者进行回顾性对比研究,统计分析自入院时BiPAP/MASK治疗前和治疗2 h后呼吸频率(RR)、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气指标的变化及住院期治疗终点结果.结果与MASK组比较,BiPAP组治疗2 h后,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的改善明显、迅速,其SaO2、PaO2显著升高,HR、RR及MAP显著下降(组间及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均P<0.01),住院期的气管插管率、肺部感染并发率及病死率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BiPAP能更迅速、有效地缓解老年ACPE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改善气体交换,降低心脏后负荷,减少住院期气管插管率、肺部感染并发率及病死率,可作为老年ACPE患者的首选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在抢救急性肺水肿时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分析我院20例急性肺水肿患者机械通气前后体征(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气分析(pH、PaO2、SaO2、PaCO2、HCO3-)、X线胸片的变化,并参考相关文献总结机械通气治疗急性肺水肿的方法和效果。有效的机械通气方法包括:高频通气和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结果:急性肺水肿并发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之后1、12h较通气之前的平均血压有所下降,[分别为123.0/74.0、118.0/67.0、129.0/75.5mmHg(1mmHg=0.133kPa),通气后12h与通气前比较,P<0.05]平均心率减慢(分别为98、89、105次/min,通气后12h与通气前比较,P<0.05),平均呼吸频率减慢(分别为22.0、21.0、27.4次/min,均P<0.05),平均SaO2显著改善(分别为91.2%、95.1%、76.2%,均P<0.01)。患者机械通气之后较通气之前PaO2明显增高(从48.8mmHg增加至85.1mmHg),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无明显变化。治疗前后X线胸片提示肺水肿明显改善。结论:正压机械通气是治疗各种原因(包括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引起急性严重左心功能不全的重要辅助措施,严格掌握适应证、密切观察病情、选择合适的通气方法、设置合适的参数,可在短期内使急性肺水肿患者病情改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 (MARS)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患者氧合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对 2 0 0 2年 11月至 2 0 0 3年 12月在我院ICU收治的 8例MODS患者 ,进行 2 9次床边MARS治疗有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探讨。结果 :MARS治疗前后患者动脉血pH值无明显变化 ,但治疗后PaO2 、SaO2 及氧合指数 (PaO2 /FiO2 )均有显著改善 ,心率显著减慢 ,平均动脉压明显升高。结论 :MARS可改善MODS患者氧合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指标  相似文献   

16.
王仁  曾健  王臻  陈敏 《临床肺科杂志》2016,(9):1646-1649
目的对比持续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和间断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7例老年AE慢阻肺患者按照治疗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38)与观察组(n=39),分别采用间断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与持续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相关临床指标水平、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1)经治疗,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9.74%(35/39),对照组为68.42%(26/38),两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呼吸困难分级、Pa CO_2及肺泡灌洗液中性粒细胞计数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减小(P0.05~0.01),两组患者治疗后FEV1及Pa O_2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增大(P0.05);(3)两组患者治疗后SF-36生活量表各维度(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上述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与间断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相比,持续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老年AECOPD疗效更显著,更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肺部供氧状态与预后状况,应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7.
早期气管插管在严重胸外伤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早期气管插管对严重胸外伤患者的意义。方法58例严重胸外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30例早期气管插管,28例按常规行气管插管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前、后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氧饱和度和心率的变化,机械通气时间,平均ICU住院时间,肺部感染发生率,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及其预后。结果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后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早期气管插管患者机械通气和平均ICU住院时间缩短(P<0.01),肺部感染和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降低(P<0.05),但预后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机械通气是严重胸外伤合并呼吸衰竭的有效治疗,早期气管插管在严重胸外伤的治疗中起着有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无创正压通气中吗啡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吗啡对急性左心衰竭(ALVF)患者无创正压通气(NPPV)的影响。方法15例应用NPPV的急性左心衰患者,常规药物治疗中,比较吗啡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PaO2、PaCO2、SaO2)、心率(HR)、平均动脉血压(MAP)、呼吸频率(RR)、呼气潮气量(VT)、分钟通气量(VE)和通气依从性的变化。结果本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治疗有效率87%。吗啡治疗后无创通气依从性明显提高。治疗后3hHR、RR显著降低(P<0.001),MAP稳定;PaO2显著增高(P<0.001),PaCO2显著降低(P<0.05);呼吸机VE降低(P<0.001),呼气VT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吗啡改善ALVF患者NPPV治疗依从性,NPPV提高吗啡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