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冰  朱学军 《中国校医》2002,16(2):191-192
单纯疱疹病毒 (herpessimplexvirus ,HSV)引起的角膜感染称为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简称单疱角膜炎 (herpessimplexkeratitis ,HSK)。HSV分为Ⅰ型和Ⅱ型两个血清型。Ⅰ型的感染主要是眼部 ,大多数眼部疱疹感染由此型病毒引起 ;Ⅱ型的感染部位是生殖器 ,偶也引起眼部感染。人是HSV唯一的自然宿主。HSV对人的感染性很强 ,Ⅰ型的常见传播途径是带毒者与正常人之间的密切接触 ,Ⅱ型则以性接触为主。新生儿可经产道感染 ,除累及眼部外 ,还可累及皮肤、血液、内脏和中枢神经系统 ,并可致…  相似文献   

2.
单纯疱疹病毒1型(herpes simplex virus 1, HSV-1)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病原体,感染角膜可引起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erpes simplex keratitis, HSK)。HSV-1可潜伏于三叉神经胞体,易形成复发感染。多次反复恶化可造成角膜免疫-炎症反应损伤,促进新生血管形成,进一步导致角膜浑浊、视力障碍甚至失明,是导致角膜盲的首要病因之一。目前,临床使用的抗病毒药物不能根除HSV-1,本文将汇总有关HSK的最新治疗进展,主要从抑制HSV-1入侵、增殖以及减少新血管生成两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角膜组织病毒潜伏感染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的过程,为临床合理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10月进行治疗的98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试验组患者采用PCR检查与综合疗法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免疫荧光检查与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角膜组织病毒潜伏感染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并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免疫荧光检测后阳性检出率83.7%,试验组患者PCR检测后阳性检出率95.9%,试验组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对照组85.7%,试验组患者为98.0%,试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R检查以及综合疗法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角膜组织病毒潜伏感染灵敏度高、疗效确切,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4.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是常见的角膜病.由于反复发作,病程迁延,已成为感染性角膜炎中主要致盲眼病之一,目前尚无满意的疗法。本院1986年3月至1995年。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玉屏风散二联治疗复发性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临床效果,为临床防治复发性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眼科2009年1月-2011年5月复发性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140例140眼,随机分为两组,各70例70眼,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包括阿昔洛韦滴眼液、干扰素滴眼液及更昔洛韦眼用凝胶等,联合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玉屏风散,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与联合治疗组患者治愈率分别为52.9%、82.9%,而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5.7%、98.6%,联合治疗组患者治愈率及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与联合治疗组患者临床治愈时间分别为(29.7±5.2)d、(20.4±3.0)d,联合治疗组患者临床治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与联合治疗组患者随访复发率分别为42.9%、7.1%,联合治疗组患者随访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玉屏风散二联治疗复发性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较单纯西医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病程,降低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免疫状态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1年7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32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为观察组,同期的32名健康人为对照组,后将两组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四项指标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CD3、CD4、CD4/CD8及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均低于对照组,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及CD8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的免疫状态研究结果显示其处于免疫功能紊乱的状态。  相似文献   

7.
<正>单纯疱疹性角膜炎(herpessimplex keratitis HSK)是最常见的感染性角膜病,发病率占角膜眼病的首位。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增多的趋势。由于该病具有反复发作、迁延不愈、重症病例增多、对药物治疗抵抗等特点,已成为当前眼科医生最棘手的眼病之一。我院从2004年1月~2007年12月,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64例(66眼),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赵秀梅  冯伟 《工企医刊》1999,12(4):36-36
应用双黄连粉针静脉滴注治疗复发性单纯疱疹性角膜炎42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42例共44只眼,男性20例,21只眼;女性22例,23只眼。年龄最小19岁,最大62岁,平均年龄39岁.42例病人均为应用抗生素及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中医辨证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临床体会。方法按照数字抽签法将我院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80例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患者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给予治疗组患者中医辨证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西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通过2年随访,随访率100%。治疗组复发率为(7.5%),对照组复发率为(27.5%),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中医辨证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视力,临床价值高,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沈玉敏 《工企医刊》1999,12(3):54-55
作者应用病毒唑联合中药黄芪注射液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HSK)70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70例,男44例,女26例,平均年龄43岁;采用《眼科临床诊断学》标准,点状角膜炎46例,树枝状角膜炎14例,地图状角膜炎5例,角膜葡萄膜炎5例;病程最短3天,最长2年;初发者52例,复发者18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治疗深层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 将59例病例(59眼)深层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随机分为2组,A组(28眼)采用阿昔洛韦局部及静脉给药,B组(31眼)采用阿昔洛韦口服.结果 两组的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阿昔洛韦能有效预防深层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复发.  相似文献   

12.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是目前最严重的常见角膜病,在角膜病中,其致盲率已上升至首位。本病具有反复发作、迁延不愈、重症病例增多、对药物治疗抵抗等特点,治疗较为棘手。2001年3月-2008年5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并与单用西医疗法进行疗效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是临床常见的多发病 ,具有病程长、易复发、严重影响视力的特点 ,是当前最重要的致盲角膜病[1 ] 。自 1 996年 2月至 2 0 0 3年 1 2月 ,我科采用中医辨证施治为主的方法治疗本病 1 5 6例 ( 1 73只眼 ) ,疗效较好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 所有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以中药治疗为主 ,共 79例 92只眼 ,男40例、女 39例 ,年龄最大 70岁、最小 1 2岁。中医辨证分型 :①肝经风热型 ( 37例 44眼 ) 多见于发病初期 ,症见羞明流泪 ,伴头痛、低热、鼻塞流涕 ,舌质淡红、苔薄白 ,脉浮数。局部可见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重组白细胞介素Ⅱ(rIL-2)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HSK)的疗效及预防复发的作用. [方法]将确诊的HSK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在应用无环鸟苷滴眼液同时联合rIL-2局部及全身应用:对照组30例单纯应用无环鸟苷治疗.治愈后均随访1-2年. [结果]联合用药治疗组的病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随访结果显示,治疗组的复发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 [结论]临床应用rIL-2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HSK疗效明显,可缩短病程、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继发青光眼的临床特点、发病机理与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该组病例的共同临床表现特点是:在原角膜病变的基础上出现眼球红痛症状加重,视功能损害明显,角膜水肿伴小水泡,不同程度的色素膜炎体征,瞳孔变化不大,眼压4.95~6.65kpa.23例患者中,盘状角膜基质炎15例;角膜葡萄膜炎7例;树枝状角膜炎1例.经抗病毒、抗炎,联合降眼压药物治疗,全部病例均获临床治愈.结论:该病可能系单疱病毒侵袭小粱产生炎症及炎性渗出物堵塞小粱网导致眼压升高.治疗宜抗病毒、抗炎及降眼压药物综合治疗来控制炎症与眼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药龙胆泻肝汤超声雾化熏眼联合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SK)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9年6月-2020年12月期间在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中医医院眼科接受治疗的84例HSK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2例45眼,给予常规抗病毒及对症治疗;治疗组42例43眼,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结合中药超声雾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资料。结果(1)20例均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2)临床多以头痛、发热、记忆减退、精神异常、癫痫发作伴或不伴意识障碍为首发症状;(3)头颅MRI检查比CT敏感,早期可见单侧或双侧颞叶、额叶、顶叶或岛叶呈异常高信号;(4)脑电图出现中度异常脑波,多呈颞额部偏胜、周期性棘-慢波;(5)脑脊液细胞学以淋巴细胞反应为主,部分病例可见大量红细胞;(6)更昔洛韦及高压氧疗的应用疗效显著。结论根据早期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脑电图、脑脊液检查可以拟诊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早期应用更昔洛韦,结合高压氧治疗可显著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8.
胡怡江 《现代保健》2009,(27):36-3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单疱病毒忡角膜炎的疗效。方法58例65只眼全部用0.1%无环鸟苷滴眼液滴眼,每小时1次。3%无环鸟苷眼膏涂眼,每134次。素高捷疗眼膏涂眼,每日4次。球结膜下注射聚肌胞0.5mg,隔日1次,共3~5次。如合并有虹膜睫状体炎时,用1%阿托品眼滴液散瞳。同时口服维生素B2、维生素C,消炎痛及中药汤剂。结果上皮型28只眼治愈,好转2只眼,浅基质层型治愈20只眼,好转4只眼,无效2只眼,深基质层型治愈4只眼,好转2只眼,无效3只眼。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疗效。 [方法 ] 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5 9例 6 3只眼与西医方法治疗 6 2例 6 5只眼对照。 [结果 ] 治疗组的有效率为 88.9% ,对照组有效率为 6 6 .7% ,差异有显著性 (χ2 =8.6 7,P <0 .0 5 )。 [结论 ] 高效、安全、简便的用药特点提示生黄芪等中药在治疗本病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秦皮汤加味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SK)的临床效果。方法 40例HSK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更昔洛韦治疗,观察组采用更昔洛韦联合秦皮汤加味治疗,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TNF-α、 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秦皮汤加味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