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头皮发际区微针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总结头皮发际区穴位分布规律,发现头皮发际区存在着一个排列有序的穴位群,其分布规律与传统经络循行及所主脏腑高度吻合,针刺相应的头皮发际区穴位可以治疗如失眠、偏头痛、血管性痴呆等多系统疾病与病症,具备类似于耳针、眼针疗法等特征,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头皮发际区微针系统.本文全面介绍了头皮发际区微针系统的理论基础、经穴分布规律、临床应用与操作规范.  相似文献   

2.
点刺大椎放血治疗后发际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际疮即西医之后发际毛囊炎,一般药物难以控制,患者往往痛苦不堪.笔者采用点刺大椎放血法治疗,方法简单,疗效甚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笔者用生大黄500克酒炒,治疗顽疾发际疮,疗效显著,现举案如下:高某,男.45岁,1982年10月就诊。患者绕头额颈项发际内生疮疡,肿溃流脓,此消彼起.已4年有余,遍治不效。诊见:绕头额颈部发际内瘢痕累累,疮愈后毛发稀疏,后颈部左侧发际内有4个状如蚕豆大小的丘疹,色红坚实,周围红肿,顶部有脓水,肉色焮红,皮温较高.瘙痒而痛。予生大黄500克酒炒,水煎内  相似文献   

4.
皮刺、艾灸治疗“发际疮”4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际疮”是发生于颈后发际及头部的外科疾患,俗称“千日疮”,与现代医学的“多发性毛囊炎”相似。近几年来,笔者采用梅花针皮刺加艾灸,治疗发际疮42例,收到满意效果. 一般资料:42例中,男39例,女3例;年龄以30~50岁为多;  相似文献   

5.
毛囊炎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所引起的红色毛囊丘疹,为毛囊部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化脓性或非化脓性炎症.中医记载,生于项后发际部位者称"发际疮";生于下颌部者称"须疮"、"燕窝疮";发于眉间者称"眉恋疮";发于臀部者称"坐板疮"等.如〈医宗金鉴〉发际疮记载:"此症生项后发际,形如黍豆,顶白肉赤坚硬,痛如锥刺,痒如火燎,破津脓水,亦有浸淫发内者".又如坐板疮记载"此证一名风疳,生于臀腿之间,形如黍豆,色红作痒,甚则痛延及谷道,势如火燎.  相似文献   

6.
梁斌 《养生月刊》2014,(7):626-626
头维穴位于头侧部的发际中,在发际点向上一横指宽处。也可这样来找穴:额头用力形成皱纹时,最上方的皱纹成为头部与脸部的界线,将此皱纹往侧方延伸至碰到发际,当额角发际上一横指,头正中线旁开4横指处便是此穴。  相似文献   

7.
头皮发际区排针法治疗老年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一种治疗老年突发性耳聋的方法.方法 采用头皮发际区排针法治疗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并检测血液流变学改变.结果 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显著改变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1),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针刺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明显改变(P<0.05).结论 头皮发际区排针法治疗老年突发性耳聋的效果是确切的,其治疗机理与改善血液循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新头针疗法     
山元新头针疗法(Yamamoto New ScalpAcupunctuSe,简称YNSA)部位与功能:A点:由眉起始部向前额发际作垂线的交点,距正中线约0.5cm,位于两侧额肌,此点与颈椎及枕部有关,在此线上可区分为颈椎C_1到C_8.B点:由眉的中点向发际作垂线的交点,  相似文献   

9.
(1)双手中指贴在鼻翼两侧,用指腹上推至头额发际,再沿发际向外、向下,绕至下颌,回到鼻翼两侧。操作36次。  相似文献   

10.
1.1.1 揉发梳头:自我双手十指自然分开,微握,从前发际梳到后发际,1~2分钟。 1.1.2 握空拳扣打:自我轻握空拳扣打头部百会穴、头部两侧1~2分钟。  相似文献   

11.
<正>百会穴为督脉之腧穴,位于巅顶之上。其不但是临床常用之要穴,且为头部腧穴定位的基准穴,故其定位尤其重要。虽然关于百会穴的定位取穴,《腧穴学》述之甚详,但笔者仍发现不少临床医师定取百会穴时往往出错,位置前移。故不揣简陋,对百会穴的定位取穴作一探讨,望高明者正之。1与发际的关系所谓发际是指头发生长的边缘部位,其位于面额者称为前发际,位于项部者称为后发际。古人很早就将发际作为临床定位的体表标志,《灵枢·骨度》:"发  相似文献   

12.
“发际疮”是一种生于皮肤浅表的多发性的化脓性疖病。它生于项后发际处,其形如黍豆,顶白肉赤,痛如锥刺,痒如火燎,溃破后流脓水。此疮有先生一个,继而又陆续生几个者;也有初起大小数个同时而生。虽属小恙,但此愈彼起缠绵难痊。1986年初夏,我用祖国医学的络刺疗法,先后治疗发际疮五例,均获全愈。  相似文献   

13.
头皮发际区排针法治疗梅尼埃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一种治疗梅尼埃病的方法方法 64例梅尼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测组用头皮发际区排针法,对照组用传统循经取穴法.测定两组血浆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值结果 观测组疗效(87.50%)高于对照组(81.25%).治疗前后两组血浆ET和NO值改变自身比较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血浆ET和NO差值之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头皮发际区排针法对于梅尼埃病患者具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14.
一发要常梳古人称栉发浴头,能明目祛风,可使落发重生,变硬变黑。方法:清晨起床后,用双手十指从前额发际处开始向后头部梳理六十次,再从后头颈部至头顶经过面耳梳理六十次,然后再用两手在头发前后左右发际处往头顶抓握发际二十八次;同时配合点太阳穴、百会穴、风池穴,可祛散头风,促进脑部新陈代谢,起健脑、醒目、镇静、止痛,降压、提神、增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头皮发际微针疗法对梅尼埃病的疗效及其相关机理。方法:80例梅尼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测组用头皮发际微针疗法,对照组用传统循经取穴法。测定两组血液流变学改变。结果:观测组疗效80.00%高于对照组75.00%。治疗前两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比较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头皮发际微针疗法对于梅尼埃病患者具有确切疗效,其治疗机理与改善血液循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张民间单方,用野芋根来治脑后疽,因为我看到有它的疗效,所以提出来供大家研究,现在先谈一谈「脑后疽」的部位和症状:1.脑后疽的部位:「脑后疽」又名「对口疽」。福建莆田县俗名「压头虎」。生于项后的发际间,因它的部位和面部的口腔位置在一条直线上,所以又名「对口疽」。申斗垣说.「对口生于风府、痖门穴」。原注:「风府、一名舌本、入项发际一寸,脑户后一寸五分,项大筋内宛中。痖门在风府后五分,入发际五分,入系舌本,阳维之会,仰头取之。」陈实功说:「对口又名脑  相似文献   

17.
晨起五步操     
1 十指干梳头 早晨睡醒后,采取侧卧位(先做哪侧都可以),将手成弓形,用五指尖及指肚梳同侧的半边头,从前发际一直梳理至后发际,一侧为36次。换位以同样的方法梳理另一侧的半边头。  相似文献   

18.
发际疖,是疖生于脑后发际毛囊而得名,亦有发于发丛毛囊者,属现代医学“毛囊炎”的范畴。笔者经多年临床实践,自制“冰椒油”一药,经临床百余例验证,疗效满意,具有疗程短、简、验、便、廉之优点,现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9.
王卫刚  王斌 《陕西中医》2012,33(4):476-477
目的:探索头皮发际微针疗法对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的疗效及其相关机理。方法 :60例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头皮发际微针疗法,对照组用口服药物疗法。测定两组血液流变学改变。结果 :治疗组疗效90.00%,高于对照组80.00%。治疗前两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比较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头皮发际微针疗法对于糖尿病末梢神经炎患者具有确切疗效,其治疗机理与改善血液循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头皮发际微针疗法治疗梅尼埃病的疗效并探讨其相关机理。方法 80例梅尼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用头皮发际微针疗法,对照组用传统循经取穴针刺法。观察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改变。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0%,高于对照组(75.0%)(P<0.05)。治疗前两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皮发际微针疗法对于梅尼埃病患者具有确切疗效,其治疗机理与改善血液循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