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植生拉乌尔菌临床感染分布特征及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于本院治疗的植生拉乌尔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分析菌株药敏实验结果。结果植生拉乌尔菌感染患者在儿科、内分泌科、急诊重症监护病房、重症医学科、骨科、神经外科的分布构成比分别为53.1%、9.4%、6.3%、6.3%、6.3%、6.3%。植生拉乌尔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头孢吡肟、头孢替坦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3.1%、3.2%、3.2%、6.2%、6.2%、6.5%,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为94.7%。结论植生拉乌尔菌感染好发于儿科患者,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尚低,可根据患者状况及感染部位选择最佳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非脱羧勒克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为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报道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1例非脱羧勒克菌血流感染患者的病历资料,通过文献检索英文数据库Pub Med、Embase、Springer、Web of Science,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18篇,加上该医院1例患者共19例。回顾性分析19例患者的年龄、性别、免疫状态、基础情况、是否入住重症医学科、侵袭性操作、药敏试验、治疗药物以及临床转归,总结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结果 19例非脱羧勒克菌血流感染患者的性别无显著差异,年龄分布为儿童5例,青年人10例,老年人4例;有13例患者免疫功能低下,6例患者免疫功能正常;10例患者存在侵袭性操作(中心静脉置管患者数量最多),9例患者入住重症医学科。非脱羧勒克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敏感性较好,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及耐碳青霉烯类菌株也有检出;药物治疗选择主要基于药敏试验结果。有4例为非脱羧勒克菌感染导致死亡,其中儿童3例,成人1例。结论 非脱羧勒克菌血流感染主要为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新生儿预后较成人差,中心静脉置管及入住重症医学科的患...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冢村菌所致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临床表现和诊治,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1例冢村菌引起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英文检索词“Tsukamurella”检索PubMed数据库,以中文检索词“冢村菌”或“冢村氏菌”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获取国内外报道的冢村菌致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病例资料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患者系37岁男性,基础疾病为短肠综合征、脾功能亢进、腹腔硬纤维瘤,长期留置有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主要起病症状为发热,经血培养和导管尖端培养明确诊断为冢村菌致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先后经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抗感染后治愈。文献检索获取到56个病例,多为免疫功能受损患者。多数病例采用化学分类和/或分子技术鉴定方法进行了病原菌鉴定。在治疗过程中,大多患者的血管内导管被拔除。除1例患者结局未知,55例患者中有54例生存,1例死亡,但不能明确其是否死于冢村菌感染。结论 冢村菌是一种机会致病菌,引起的临床感染相当少见,其鉴定有赖于质谱技术和基因测序。除了选用合适的抗生素,拔除血管内导管对控制感染往往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4.
<正>侵蚀艾肯菌(Eikenella corrodens)是人类黏膜表面正常菌群。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或黏膜损伤时可进入周围组织引起软组织脓肿、中耳炎、肺炎、心内膜炎、败血性关节炎及术后感染等~([1])。我们在食管癌术后发热患者血液中检出侵蚀艾肯菌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6.
侵蚀艾肯菌属于"HACEK"细菌群。侵蚀艾肯菌是兼性厌氧菌,营养要求较高,在含5%~10%CO2环境中生长良好,典型菌落形态需要2~3d才能形成,鉴定较困难[1],很容易被忽略。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特别注意对少见菌及缓慢生长菌的分离培养。1一般资料1.1主诉患者白某,女性,23岁,于2019年4月17日急诊入院,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胸痛症状,向后背部放射;无恶心、呕吐、无寒战发热,病程呈进行性加重。  相似文献   

7.
正布鲁菌是一类人畜共患感染性疾病的病原菌,可引起肌痛、关节痛、脊柱炎、睾丸炎、肝脾肿大等一系列临床表现[1]。最常见由血液和骨髓中分离,少数患者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或主要临床表现,约占布鲁菌病的5%[2]。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由布鲁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例报道如下。1病历摘要患者,女,64岁。入院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7.6℃,无畏寒、寒战,无明显咳嗽咳痰,自服阿莫西林及清开灵治疗,效果不明显;伴头痛及恶心呕吐,头痛为阵发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报道1例第三梭菌血流感染患者并复习文献,提示在临床诊治中第三梭菌也是血流感染的致病菌。方法 介绍1例在胰腺癌术后化疗期间出现第三梭菌血流感染,经抗感染治疗好转的老年女性患者。并以“第三芽胞梭菌”“第三梭菌”“Clostridium tertium”为关键词,检索1963—2022年PubMed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相关文献,筛选并总结分析第三梭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此例68岁女性患者以腹泻伴发热为主要表现,血培养为第三梭菌,经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后好转。复习文献并结合此例患者共35例,男性20例,年龄范围为1日龄至82岁。原发感染部位以腹腔(25.7%,9例)、肠道(25.7%,9例)为主。20例(57.1%)患者血常规提示存在粒细胞减少。13例(37.1%)患者血培养结果示合并其他细菌。第三梭菌感染若及时治疗预后较好,33例(94.3%)患者血流感染治愈。结论 第三梭菌血流感染较为少见,危险因素以肠道黏膜损伤为主,临床需加深对该菌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皮疽诺卡菌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以期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精准抗感染治疗。方法 报告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收治的1例皮疽诺卡菌感染致多发脑脓肿的病例,并以“Nocardia farcinica”为关键词检索PubMed 1967年1月1日—2022年9月18日的英文文献共433篇,分别以“皮疽奴卡菌”“皮疽诺卡菌”“鼻疽奴卡菌”“鼻疽诺卡菌”为关键词在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检索1999年10月1日—2022年9月18日的中文文献,共153篇,收集并分析总结70例皮疽诺卡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病例资料。结果 该院这例患者以“头痛伴意识障碍”入院,入院后脑脊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提示为皮疽诺卡菌,以复方磺胺甲唑为主联合美罗培南、莫西沙星、阿米卡星为治疗方案,治疗1个月病灶吸收,院外口服复方磺胺甲唑、莫西沙星,总疗程为1年。文献70例皮疽诺卡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男性51例,占72.8%,平均年龄(58.6±15.3)岁,57.1%患者有糖皮质激素使用史,57.1%患者同时合并其他脏器播散,80.0%(56例)的患者通过传统细菌培养明确病原学...  相似文献   

11.
克雷伯菌为条件致病菌,在临床标本中以肺炎克雷伯菌最为多见,其次为产酸克雷伯菌。植生克雷伯菌虽能在临床标本中出现,但很少见。1997年10月~1998年10月,我们先后从5例感染患者不同部位的临床标本中检出植生克雷伯菌。一、病例简介例1,男,75岁,糖尿病合并右腹股沟脓肿,体温39℃,Hb:85g/L,WBC:12.2×109/L,N:0.86。取脓性分泌物,连续2次均检出植生克雷伯菌。例2,女,45岁,子宫肌瘤手术后10余天,发生肠套叠,再次手术。患者因发烧,咳嗽,肺部有湿性罗音,脓性痰,WBC…  相似文献   

12.
周聪  徐茂锁  张慧  沈芳 《检验医学》2020,35(4):387-389
普雷沃菌属是专性厌氧、革兰阴性球杆菌,为条件致病菌,代表菌种为产黑色素普雷沃菌,通常寄生在人和动物口腔及女性生殖道中,与这些部位的内源性感染有关[1-2]。双路普雷沃菌感染相对少见,与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有关,如前庭腺炎、尿道旁腺炎、子宫内膜炎或子宫积脓等,并且会引起胎盘早破,导致早产[3-4]。目前,双路普雷沃菌引起血流感染的报道不多,2018年6月,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从1例因胎盘早破行剖宫产术的产妇血液中分离出1株双路普雷沃菌。  相似文献   

13.
<正>长奈瑟菌(Neisseria elongata)属于奈瑟菌属。奈瑟菌属细菌主要寄居于人或动物的口咽、鼻咽、胃肠道及泌尿生殖道等部位,人源性奈瑟菌除淋病奈瑟菌和脑膜炎奈瑟菌被认为是致病菌外[1],其他大部分奈瑟菌(包括长奈瑟菌)被认为是健康人群口咽部的定植菌,通常不致病。由长奈瑟菌引起的感染在国内鲜有报道,仅有的几例报道中以引起感染性心内膜炎多见[2-3]。现我院从1例胆道感染患者的血培养中分离到该菌,报道如下。1病例摘要患者,男,57岁,因“肝癌术后一年半,发热3 d”于2021年6月13日收住丽水市中心医院。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61岁,农民。10余天前受凉后发热,伴畏寒、寒战,胸闷气短,体温38~39.5℃,在当地应用清开灵、青霉素等治疗不佳,转至我院血液科。既往有免疫性全血细胞减少症,混合性贫血。入院体检:体温38.8℃,心率9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30/80mmHg,神志清楚,贫血貌,皮肤无结节、溃疡、脓肿;肺呼吸音低,腹软,四肢活动自如。  相似文献   

15.
张雅丽  乔淑凯  王颖  任金海  郭晓楠  徐世荣 《临床荟萃》2008,23(24):1801-1802,F0003
患者,男,40岁,主因间断性头痛15个月加重5天,于2007年6月4日入院。患者缘于1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以双颞和后枕部为重,持续约5分钟,不伴有恶心、呕吐,无抽搐及二便失禁等,可自行缓解,未予以特殊处理。后患者头痛间断发作,持续时间较前延长,5天前患者头痛再次发作,持续约6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1例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小霞  俞乃昌  刘恕 《中国综合临床》2004,20(11):1049-1050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 (primaryangiitisofthecen tralnervoussystem ,PACNS)是一种只局限侵犯中枢神经系统血管 ,而不累及其他系统的炎症性疾病。患者常仅有神经系统症状的临床表现 ,但神经定位又不很明确 ,脑脊液检查、脑CT及MRI均不能明确诊断 ,给诊断和治疗带来很大困难 ,因而延误诊治 ,造成死亡 ,国内报道很少。为引起对这种少见类型血管炎的重视 ,复习相关文献 ,并结合我们诊治的 1例 ,报告如下。1 病历摘要男 ,5 7岁。主因“间断发热 1年 ,左眼睑下垂 10d” ,于2 0 0 1年 6月 18日收入院。 1年前无诱因出现发热 ,体温 37~…  相似文献   

17.
牛链球菌是人和动物,特别是食草类动物,如牛、羊等胃肠道内的正常菌群,属于D族链球菌。1945年首次报道了牛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心内膜炎,1951年McCOY等[1]首先报告了第1例牛链球菌心内膜炎合并结肠癌患者。60年来国外陆续出现了关于牛链球菌菌血症或心内膜炎合并结肠直肠癌的病例报告及临床病例研究,因此关于牛链球菌血流感染/心内膜炎与结肠直肠癌之间的关系日益受到感染科以及消化科医师的重视。现报道本院1例牛链球菌血流感染合并直肠癌病例,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以提高临床医师对两者可能相关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正>奥斯陆莫拉菌是存在于人和动物黏膜上的正常菌群,为条件致病菌,很少致病,可引起肺炎、结膜炎、脑膜炎、脑脓肿、心内膜炎、心包炎等。2017年9月11日本科室从1例气喘患者血液中分离出1株奥斯陆莫拉菌,从形态、生化特点、质谱分析等方面进行了鉴定,并用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进行了K-B药敏试验,  相似文献   

19.
唐炳松  杨湘永 《医学临床研究》2012,29(12):2462-2463
奴卡菌感染并不常见,多发生在免疫功能障碍或合并其他进行性疾病的患者,如长期应用糖皮质类激素、免疫抑制剂、广谱抗生素和2糖尿病等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肺部是奴卡菌感染最常见部位[1],现将本院呼吸科诊断的一例肺囊肿合并奴卡菌感染患者病历报道并结合文献复习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LM)是一种较罕见的病原体,常经食物传播,人摄入后引发感染,称为李斯特菌病。李斯特菌感染多发生于新生儿、老年人、肿瘤患者等免疫低下人群,临床表现多样,包括发热、嗜睡、呕吐、腹泻等症状,感染后病死率可高达30%[1],故及时做细菌学检查以指导治疗尤为重要。本研究对1例复发难治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LM感染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并进行文献复习,旨在加强临床对该病的认识和重视,以便提高诊断治疗该病的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