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19年12月起,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出现不明原因肺炎的病例.2020年1月7日,经病毒分型检测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1].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冠病毒引发的疾病和这种病毒分别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19,COVID-19)[2]和新型冠状病毒(seve...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胸部CT表现及动态变化,以期为COVID-19早期诊断及疗效评估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经2019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确诊的COVID-19 30例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30例中发病1~3 d进行首次胸部CT检查19例,CT检查有片状影18例,主要表现为斑片状、节段性磨玻璃样密度影(GGO),病变局限,分布于外1/3肺野、胸膜下,以双肺下叶居多;CT检查阴性1例。11例初次胸部CT检查时已发病4~7 d,肺内病变表现为多发分布,部分融合,形态不规则,以胸膜下肺野分布为主,GGO与实变影、条索影共存。入院第3天,30例第1次进行了胸部CT复查,24例肺内影像学变化较大,表现为病灶数目增多,体积增大,密度增高,局部实变,GGO合并肺实变影及条索影病灶数目增多,血管束增粗明显。入院第8天,29例进行了第2次胸部CT复查,27例有较明显变化,密度呈现出多样性,病灶GGO与实变及条索影共存,血管束增粗减轻。入院第13天,27例进行了第3次胸部CT复查,主要表现为病灶密度减低,边界清晰,条索影增多,与邻近胸膜粘连、牵拉,部分病灶吸收消失。入院第26天,25例进行了第4次胸部CT复查,主要表现为GGO伴条索影。结论胸部CT检查可清楚反映COVID-19病变密度、形态和范围特点,显示肺间质纤维化改变,可以用于COVID-19早期诊断、了解病变动态变化和进行疗效评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临床特点以加强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4日至2020年2月6日本院确诊的30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病历资料,男性、女性各15例,年龄30~71岁.结果?30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均存在流行病学史;发热26例(86.7%),咳嗽咳痰21例(70...  相似文献   

5.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是一种新发传染病,已持续在全球流行近2年,严重影响了人类的健康与经济的发展.至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防控策略主要采取早发现、早报告和早隔离,增加疫苗接种率建立有效免疫屏障,采取对症、支持、免疫治疗、适当给予抗病毒治疗、中医中药等治疗.有效的抗病毒药物研发和进一步疫苗的研发是控制疫情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实验室检测指标变化的情况及其临床意义,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在2020年收治的80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相关血液检测指标,将健康体检者分为A组(n=40例),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分为B组(n=40例),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分为C组(n=80例),比较三组人群的实验室血常规、T 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分型及生化等指标的变化水平。结果确诊组C组WBC、L(%)、RBC、HGB、CD3~+、CD4~+、CD8~+、BUN、UA均低于健康组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确诊组C组G(%)、hs-CRP、ALT、AST、TB、DB、SAA、LDH、CK-MB均高于健康组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确诊组C组CD4~+、TnI均低于疑似组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确诊组C组AST、SAA、LDH 、CK-MB均高于疑似组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之间PLT、CD4~+/ CD8~+、CR、CYC、PCT、MYO、CK等项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SAA、CK-MB、LDH、AST、TB、DB越高,患新冠肺炎的危险性越大;WBC、L%、HGB、BUN、UA、CD4~+、CD8~+ 越低,患新冠肺炎的危险性也越大。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各项实验室指标有明显变化,对于病毒感染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是对核酸金标准的有效补充,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初步构建一套科学、全面、客观的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护理质量指标体系。[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国家政策指引等在三维质量结构理论基础上初步拟定护理质量指标,应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及层次分析法对指标进行初筛并确定指标权重,最终建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的护理质量指标体系。[结果]经过两轮函询,各级指标专家意见趋于一致,最终确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护理质量指标一级指标3项(结构指标、过程指标和结果指标),二级指标26项,三级指标102项。[结论]该指标体系的构建可规范管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各项工作,为各医疗机构评价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护理工作提供客观、可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9.
10.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疫情在全球迅速蔓延,给人类生命带来巨大威胁.SARS-CoV-2突破了普通冠状病毒感染的特征,易攻击人体下呼吸道,引起非典型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而同SARS-Cov、MERS-Cov相比,SARS-CoV-2也有其突出的特征:①感染的隐匿性强,潜伏期...  相似文献   

11.
正近来,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仍全球持续蔓延,形势极其严峻,影响不容小觑~([1-3])。对COVID-19的实验室相关检测已有了诸多报道,已知COVID-19患者发病早期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低,淋巴细胞计数减少,部分患者出现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  相似文献   

12.
1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以肺部症状为主,但患者也可表现出心肌损伤、心律失常、心脏骤停、心力衰竭等一系列心血管系统症状,其中以伴血清肌钙蛋白升高的心肌损伤最为常见。心血管系统的并发症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预后有着显著影响。本综述结合当前研究进展,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所致心血管系统损伤的机制、临床表现进行总结并提出治疗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肝功能异常的相关性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湖南省岳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 年1~3 月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患者80 例,根据肝功能情况分为肝功能异常组45 例,对照组35 例,对其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选择与肝损伤有关指标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探讨COVID-19患者肝功能异常的发生机制。结果 研究显示肺炎严重程度是COVID-19 患者发生肝损伤的主要危险因素(P=0.009,OR=3.826,95%CI 1.388~10.544),而基础疾病、炎症因子水平与COVID-19 患者出现肝损伤无统计学相关性(P>0.05)。结论 COVID-19 患者发生肝功能损害与病情进展密切相关,临床医生诊治患者时,应当遵从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避免造成肝脏进一步损伤,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16.
郭雅琼  张笠  鲁彦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18):2593-2596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潜伏期长,传染性强,发病机制不明确,在临床上引起以发热、干咳和乏力等为主要症状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同时还可引起心血管等其他系统合并症状,临床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目前抗疫工作重心倾向于防控,治疗感染患者的同时切断病毒传播途径,保护健康人群。因此,及时、准确地进行SARS-CoV-2核酸检测将更有利于病毒的防控。该文主要介绍了SARS-CoV-2的基因结构特征、分子生物学检测及其所引起的相关临床疾病,为临床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为总结现有最佳证据,评估治疗新型冠状(新冠)病毒感染药物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医疗工作者、公共卫生工作者及新冠病毒感染人群提供实践指导,制订本版快速动态循证要览。方法 遵循《快速动态循证要览制订方法与流程》,在系统评价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证据利弊、证据质量、公众和患者的偏好与价值观、干预成本、可接受性和可行性等因素,形成实践要点。实践要点最终形成针对新冠肺炎非重型、重型及危重型患者的12条实践要点。非重型患者:(1)针对恶心呕吐、腹泻者,可使用寒湿疫方或葛根芩连丸;(2)针对咽痛明显、发热、肌肉酸痛或咳嗽者,可使用化湿败毒颗粒(汤)、金银花口服液、金花清感颗粒、宣肺败毒颗粒(汤)、连花清瘟胶囊(颗粒)或热炎宁合剂;(3)针对鼻塞流涕、咳嗽、低热、恶风寒、倦怠乏力者,可使用清肺排毒颗粒(汤);(4)针对发热、恶寒、咽痒、干咳、口咽干、便秘者,可使用透解祛瘟颗粒;(5)针对高热、微恶风寒、头痛身痛、咳嗽、痰黄者,可使用热毒宁注射液或喜炎平注射液;(6)针对可能进展为重型的高风险患者,在症状出现5天内可考虑使用莫诺拉韦、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瑞德西韦或VV116。重型患者:(1)针对高热、烦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中医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的临床研究证据进行范围综述,确定文献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为后续开展新的研究提供思路。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检索时限为自建库至2022年7月21日,纳入中医药治疗COVID-19的临床研究证据,整理资料信息,并对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纳入132篇研究,包括随机对照试验53篇,非随机对照试验17篇,回顾性队列研究62篇;研究发表于2020年-2022年;研究地点分布在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其中以湖北省的研究数量最多(49.2%,65/132);研究样本量大都集中在50~100例(43.2%, 57/132);疗程在0~14 d的研究居多(50.0%,66/132);干预措施比较类型最多的为中药+常规治疗vs.常规治疗,文献占比为75.0%(99/132)。研究纳入的COVID-19患者以轻型、普通型为主;结局指标包括症状/体征变化情况、实验室指标、影像学指标、临床转归、安全...  相似文献   

19.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和传播途径的难辨性,许多患者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被感染,或高度疑似的患者因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阴性而无法确诊.2020年?1月17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收治1例67岁女性术后重症肺炎患者,该患者无明确的流行病学接触史,但其临床表现及肺部影...  相似文献   

20.
<正>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感染导致的地方性传染病,主要流行地区为热带和亚热带,周期性的寒战、发热、大汗等症状是疟疾典型的临床表现,可伴肝、脾肿大和贫血等[1]。感染人类的疟原虫有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4种。恶性疟患者发热不规则,病死率较高,间日疟和卵形疟常有复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在世界范围内传播蔓延,感染人数众多。由于新型冠状病毒不断变异,导致传染性强,临床表现多样,给疫情防控和疾病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