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是由于腹主动脉退行性变而产生的动脉瘤样扩张,主动脉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EVAR)已成为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的主要治疗方式,11%~12%的AAA合并双侧髂总动脉瘤(common iliac aneurysm,CIA)[1]。  相似文献   

2.
姚陈  孙云昊 《临床外科杂志》2023,(12):1116-1119
<正>腹主动脉瘤是腹主动脉的永久性且不可逆的局部扩张,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致死性疾病。当腹主动脉管壁永久性局限性扩张为正常血管直径的1.5倍时,又或者腹主动脉直径>3 cm即可诊断为腹主动脉瘤[1]。腹主动脉瘤一旦破裂,总死亡率为65%~85%。相较于传统的开放手术,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EVAR)的侵入性较小,围手术期死亡率较低,住院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3.
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是指腹主动脉管壁永久性局限性扩张超过正常血管直径的50%[1],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高龄、血脂异常、高血压等,最终表现为主动脉中层退行性变。动脉瘤一经发现,须监测其大小、生长速度等指标,并决定是否通过外科干预预防瘤体破裂。目前,AAA手术方式有开放手术和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EVAR)。其中,EVAR已成为在主动脉解剖条件允许情况下修复AAA的首选方法。既往的RCT研究证明,与开放手术相比,EVAR的早期死亡率更低,但术后发生内漏与破裂的风险更高,严重者需要进行二次手术干预[2]。因此,AAA患者EVAR治疗要求更为严格的术后随访,其中瘤腔体积变化是提示预后的重要监测指标,本文就其影响因素与防治进展进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主动脉瘤的腔内修复术最早为Balko提出,并于1986年通过将支架外覆聚乙烯膜,经股动脉导入成功治疗了绵羊的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模型[1].1991年,阿根廷的Parodi等[2]用市售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将其两端固定在Palmaz内支架上,成功实行首例AAA腔内治疗.随着血管支架的发展与腔内操作技术的改进,主动脉血管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EVAR)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与传统的开放手术相比,EVAR有更高的手术成功率、更低的围手术期死亡率和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3,4].近年来评价其中远期疗效的报道开始出现,由支架移植物(stentgraft,SG)导致的并发症也愈发受到重视[5],现就该一问题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5.
血管腔内动脉瘤修复术(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EVAR)已广泛应用于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的治疗,微创,安全,即使高危患者也可实施。然而,高达40%的患者因为瘤颈解剖、内脏动脉或血管通路问题不适合行标准EVAR手术[1,2]。2020年我们采用自制髂内动脉分支支架重建髂内动脉1例[3]。2021年7月,我院对1例腹主动脉瘤合并左髂总动脉纤细患者采用术中自制带左髂总动脉分支支架的覆膜支架行腔内治疗,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 TEVAR)已成为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ype B aortic dissection, TBAD)公认的一线治疗方法[1]。然而常规TEVAR术中不对远端破口加以干预,远端假腔内血流持续灌注最终会导致高达20%~40%的病人在术后出现慢性动脉瘤样扩张,并可进一步发展为动脉瘤破裂乃至死亡[2]。据文献报道,TBAD术后随访5年最终需行二次手术干预的远端瘤样扩张病人比例可达20%[3]。  相似文献   

7.
<正>目前,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EVAR)与开放手术相比,具有病死率低、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势,适用于肾下型的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1]。肾旁腹主动脉瘤(juxtarenal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JAAA)指瘤体累及一侧或双侧肾动脉,由于JAAA无适合的血管解剖条件,且无研究表明JAAA腔内修复的长期效果优于开放手术,因此,开放手术仍然是治疗JAAA的金标准。JAAA开放手术重点是术中肾脏功能的保护,其中,自体肾移植是一种安全且有效恢复肾动脉血流的方法[2]。本文报道JAAA开放手术联合自体肾移植1例,旨在探讨一种切实可行、减少肾热缺血损伤的实用手术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cute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ATAAD)是最为凶险的主动脉疾病之一[1,2],在发病后48 h内死亡率达49%[3],非手术治疗患者2周内死亡率高达74%[4]。ATAAD一经确诊,原则上均应积极进行外科手术治疗[5]。近年来,“全主动脉弓人工血管置换并支架象鼻手术”(孙氏手术)已成为ATAAD的标准术式[4]。但ATAAD手术的技术难度极大,如何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依然是世界性难题[6,7]。  相似文献   

9.
如何做好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Fu WG  Shi DB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23):1587-1589
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为血管外科临床重要疾病之一,随瘤体增大,其增长速度加快,破裂风险增加,破裂AAA的病死率高。多数AAA患者因高龄或伴有其他严重内科疾病而不适于行开放手术。1991年,阿根廷Parodi等首次报道用支架型人工血管(后简称“支架”)成功治愈AAA,开创了AAA腔内修复治疗(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EVAR)的新时代。以下将就如何做好AAA的EVAR的相关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高血压、动脉硬化等高危因素的增加,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的发病率也随之增高。最新数据表明美国每年约有30,000人死于AAA破裂,一旦破裂死亡率高达90%,因此早期诊断,积极治疗,防止破裂意义重大。AAA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开放手术和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EVAR)。[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正>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和腹主动脉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EVAR)因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而在主动脉疾病治疗中被广泛使用且不断发展。与开放手术相比,TEVAR和EVAR的死亡率和再干预率较低[1],但手术时仍存在动脉直径测量不准确、图像清晰程度不足等问题,影响术中判断。实践中对于传统DSA和CTA的改进并不能完全满足要求,而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作为从“另一个角度”进行检查的辅助手段,可弥补不足[2,3]。  相似文献   

12.
自20世纪90年代国内外相继报道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EVAR)治疗腹主动脉瘤(AAA)以来,EVAR以其微创,并发症少、病死率低、恢复迅速,使一部分高龄、高危病人得到了治疗机会^[1-3]。破裂性腹主动脉瘤(RAAA)是血管外科急危重症。1994年Yusuf^[4]报道了世界上第1例EVAR成功的治疗破裂性腹主动脉瘤。  相似文献   

13.
1991年Parodi首次实施了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EVAR)[1].EVAR具有“微创”的优点,并具有相对理想的早期和中期疗效,但是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部分患者远期仍存在瘤腔增大甚至破裂的风险,导致以上变化最常见的原因就是EVAR术后内漏[2].本文将结合笔者经验,对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血管外科2012年1月-2017年12月EVAR术后内漏86例肾下型AAA的危险因素及处理策略作一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4.
随着血管外科和重症监护技术的发展,择期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腔内修复的死亡率已明显降低,术后30 d内死亡率仅为1.2%[1].然而,当AAA破裂出血时,患者死亡率可高达65%~85%[2].1994年,Marin等[3]首次报道了1 例破裂腹主动脉瘤( rupture...  相似文献   

15.
腹主动脉瘤(AAA)腔内修复术(EVAR)是目前大动脉病变腔内治疗最成熟的技术之一。AAA EVAR术后内漏指支架型血管置入后,在支架型血管腔外、被旷置的瘤体及邻近血管腔内出现持续性血流的现象。内漏是AAA EVAR术后最为常见、对疗效影响很大的并发症,其发生率大约15%~50%。内漏可导致瘤体进一步增大甚至破裂。目前,内漏的机理尚不完全明确,诊断与治疗方面也存在争议。现根据我院临床经验,结合近年来相关文献报道探讨AAA EVAR术后内漏的诊治。  相似文献   

16.
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是指腹主动脉局限性扩张,直径为邻近正常动脉1.5倍以上的病理性改变,其致命的并发症是破裂.自1952年以来,动脉瘤切除和人工血管原位移植术曾是治疗AAA唯一有效的方法.1990年,阿根廷学者Parodi制成直型腔内移植物(stent-graft,SG),首次对AAA患者进行腔内治疗.1991年,俄罗斯医师Volodos报道了29例AAA腔内隔绝术获得成功.1994年Yusof等报道了分叉型覆膜支架治疗AAA.1997年,景在平教授成功实施了国内首例腹主动脉瘤的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EVAR).EVAR至今已有20年的历史,国内已广泛开展此项技术;由于其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已逐步取代了一部分AAA的传统开腹手术.但是,内漏(endoleak)仍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17.
2015年5~12月我科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EVAR)治疗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同期应用Viabahn支架重建肠系膜下动脉(inferior mesenteric artery,IMA)2例。1例肾下型AAA合并双髂总动脉瘤样扩张,Riolan动脉弓形成,行EVAR治疗AAA,同期采用"烟囱"技术IMA内植入Viabahn支架成功,术后3个月随访复查CTA示支架位置良好,瘤体隔绝成功,Viabahn支架通畅。1例右侧髂总动脉巨大动脉瘤,行EVAR治疗髂总动脉瘤,髂内动脉弹簧圈栓塞,IMA内植入Viabahn支架成功,术后6个月随访复查CTA示支架位置良好,瘤体隔绝成功,Viabahn支架通畅。我们认为复杂AAA应用Viabahn支架合理重建IMA预防肠缺血,简化手术操作,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工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EVAR)治疗复杂性腹主动脉瘤(AAA)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接受EVAR治疗的复杂性AAA的患者资料。结果 35例均接受EVAR治疗,2例失败(1例入路血管严重狭窄,支架不能释放,2天后死亡;1例术中瘤体破裂,手术中断,术后1天死亡),手术成功率为94.29%(33/35)。6例术前瘤体已破裂,术后死亡2例。结论对于复杂性AAA,通过改良技术进行腔内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正>主动脉瘤系主动脉的病理性扩张,包括胸主动脉瘤(thoracic aortic aneurysm,TAA)、胸腹主动脉瘤(thoraco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TAAA)、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和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1]。目前,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EVAR)已成为  相似文献   

20.
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是指腹主动脉局限性扩张超过正常直径的50%,常发生于老年人,破裂是其最常见、最凶险的并发症,在65岁以上男性的死亡原因中居第10位[1]。其经典的治疗方式是AAA(或加髂动脉)切除、人工血管置换术,但手术创伤大,不适合存在心、肺、肾等严重合并症的高危患者。自1991年Parodi等[2]报道了第一例人工血管支架腔内治疗成功至今,AAA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 araortic repair,EVAR)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及推广,本文就近年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