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放化疗后肺功能水平与其衰弱状态的相关性。 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NSCLC放化疗患者69例为对象,根据放化疗后Fried衰弱表型分为无衰弱组11例、衰弱前期组26例、衰弱组32例。比较每组年龄、性别、BMI、病理类型、病理分期、Fried衰弱表型,检测每组放化疗后肺活量(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率(FEV1/FVC)和分钟最大通气量(MVV),分析肺功能指标与放化疗后衰弱状态的相关性。 结果衰弱组年龄、病理分期高于无衰弱组及衰弱前期组(P<0.05);衰弱组Fried衰弱表型指标的发生率高于无衰弱组和衰弱前期组(P<0.05);衰弱组放化疗前VC%、FVC%、FEV1%、FEV1/FVC、MVV%低于无衰弱组和衰弱前期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肺功能指标与衰弱有相关性(P<0.05)。 结论NSCLC合并衰弱患者的VC%、FVC%、FEV1%、MVV%水平低,可预测放化疗后的衰弱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并内脏型肥胖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内脏脂肪面积的相关性分析。 方法本研究收集2018年5月至2018年9月在山西大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共350例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测量内脏脂肪面积(VFA)和皮下脂肪面积( SFA),以VFA≥100 cm2作为内脏型肥胖的诊断标准。根据VFA值分为单纯2型糖尿病对照组(VFA<100 cm2)和糖尿病合并内脏型肥胖观察组(VFA≥100 cm2),测定所有患者的身高、体重、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及血糖、血脂、肾功能等指标,比较两组间差异。 结果T2DM并内脏型肥胖组中身高、体重、BMI、头围、颈围、腰围、臀围、WHR、VFA、SFA、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血尿酸(UA)、舒张压均高于对照组(P<0.05),以VFA为应变量,其他各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体重、BMI、腰围、TG、舒张压被纳入回归方程,是T2DM并内脏型肥胖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体重、BMI、腰围、TG、舒张压的增高是VFA的危险因素,与T2DM并腹型肥胖相关。  相似文献   

3.
张莉  凌敏 《临床肺科杂志》2021,26(5):662-666
目的探究乌鲁木齐市空气颗粒物(PM2.5,PM10)对成年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30例,对比入组哮喘病人在不同时期(2018年9月,2018年12月,2019年3月,2019年6月),不同浓度PM2.5,PM10暴露下,对哮喘患者肺功能及临床症状(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及呼吸困难评分Borg指数)的影响。结果哮喘病人在不同时期(2018年9月,2018年12月,2019年3月,2019年6月)随访测量的FEV1%、FEV1/FVC、ACT、Borg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M2.5、PM10与FVC%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0.022,但P值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空气颗粒物(PM2.5、PM10)对哮喘病人FEV1%,FEV1/FVC,ACT存在显著的负向相关,与Borg指数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分别以FEV1%,FVC%,FEV1/FVC为因变量,空气质量(PM2.5,PM10浓度)作为自变量,性别、年龄等作为控制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年龄、PM2.5对FEV1%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年龄对FEV1/FVC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性别对ACT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性别对Borg评分有显著的负向影响;PM2.5对Borg评分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结论乌鲁木齐市冬季空气污染较重,空气颗粒物PM2.5,对哮喘患者肺功能FEV1%影响更大,其值越高,FEV1%越低,同时增加患者临床呼吸困难症状,应加强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血清肺泡表面活性蛋白D(SP-D)的水平及与肺功能、炎症因子的临床意义。 方法收集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在华西医院就诊的世居高原COPD稳定期的患者150例及健康对照组67例,收集两组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吸烟指数及肺功能指标,包括FEV1(第1 s用力呼出气容积)、FEV1%(第1 s用力呼出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VC%(第1 s用力呼出气容积/用力肺活量比值),抽取静脉血测定SP-D、CRP(C反应蛋白)、IL-6(白介素6)、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比较两组之间及COPD稳定期的汉、藏族之间的血清SP-D、CRP、IL-6、TNF-α的浓度差异;并将血清SP-D与COPD稳定期患者的肺功能、全身炎症、CAT(COPD测试评分)、mMRC(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学会呼吸困难指数)作相关性分析;作SP-D在COPD稳定期的多因素回归分析,并作SP-D在COPD稳定期的ROC分析。 结果COPD稳定组的SP-D高于对照组[(12 524±8 796)vs.(9 288±5 640 ng/L),P<0.05]、COPD稳定组的炎症指标如CRP[0.5(2.3)比2(2.5),P<0.05]、IL-6[2.3(2.2)vs. 1.1(1.4),P<0.05]、TNF-α[(5.5±2.7)vs.(7.8±6.7),P<0.0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OPD稳定组的SP-D与CAT、mMRC评分呈正相关(r=0.498,P<0.05;r=0.512,P<0.05),与炎症因子CRP、IL-6、TNF-α的水平呈正相关(r=0.369,P<0.05;r=0.454,P<0.05;r=0.529,P<0.05),与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呈负相关(r=-0.404,P<0.05;r=-0.171,P<0.05)。对COPD稳定期患者,汉、藏族在血清SP-D及炎症因子CRP、IL-6、TNF-α之间的浓度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SP-D在COPD稳定期的多因素回归分析,没有发现与稳定期相关的指标,均P>0.05。在ROC统计中,SP-D的阈值为9 303.5,敏感度为0.576,特异度为0.616,SP-D对诊断COPD稳定期有一定诊断价值。 结论血清SP-D升高可反应全身炎症水平,有助于评估高原COPD患者的肺功能程度及病情变化。对高原COPD病情的预测与评估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社区COPD早期诊断和随访中便携式肺功能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以10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组、100例吸烟无症状者为吸烟无症状组、100例吸烟有症状者为吸烟有症状组、100例不吸烟有症状者为不吸烟有症状组,对比四组各项便携式肺功能检查指标间差异,并分析COPD严重程度与吸烟指数间的相关性,同时对比中度以上COPD患者接受不同治疗方案治疗后的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四组间FVC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而FEV_1%、FEV_1/FVC%、PEF%、FEF25%、FEF50%、FEF75%及MMEF%水平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有症状组FEV_1%、FEV_1/FVC%、PEF%、FEF25%、FEF50%、FEF75%及MMEF%水平低于吸烟无症状组、不吸烟有症状组及健康组(P0.05),吸烟无症状组FEV_1%、FEV_1/FVC%、PEF%、FEF25%、FEF50%、FEF75%及MMEF%水平低于健康组(P0.05),但与不吸烟有症状组相近(P0.05)。在COPD患者中,FEV_1%与吸烟指数呈显著的负向直线相关性(P0.05)。此外,中度以上COPD患者治疗3个月后,康复组FEV_1%、FEV_1/FVC%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便携式肺功能仪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社区具有高危因素的COPD患者,减少漏诊,并可作为治疗效果评估的重要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中国宁波市老年人骨密度(BMD)与年龄、体质指数(BMI)、身体脂肪(体脂)、肌肉的关系. 方法 选择宁波市老年男性61例,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量法(DXA)测定腰椎BMD、全身BMD和体脂、肌肉分布,并与63例老年女性进行对照. 结果 老年男性腰椎BMD与年龄呈负相关(r=-0.401,P<0.01),与BMI、全身肌肉比例、躯干肌肉比例、全身脂肪比例及躯干脂肪比例呈正相关(分别为r=0.560,P<0.01;r=0.249,P<0.05;r=0.214,P>0.05;r=0.276,P<0.05;r=0.217,P<0.01);全身BMD与年龄呈负相关(r=-0.423,P<0.01),与BMI、全身肌肉比例、躯干肌肉比例、全身脂肪比例和躯干脂肪比例呈正相关(分别为r=0.542,P<0.01;r=0.314,P<0.05;r=0.197,P>0.05;r=0.253,P<0.05;r=0.191,P>0.01).老年女性腰椎BMD及全身BMD与年龄(r=0.364,P<0.01;r=0.412,P<0.01)、BMI(r=0.413,P<0.01;r=0.49,P<0.01)、全身肌肉比例(r=0.246,P<0.05;r=0.246,P<0.01)、躯干肌肉比例(r=0.215,P<0.05;r=0.320,P<0.01)、全身脂肪比例(r=0.361,P<0.01;r=0.507,P<0.01)及躯干脂肪比例(r=0.434,P<0.01;r=0.422,P<0.01)呈正相关. 结论 老年女性体脂与BMD相关性较男性更为密切;躯干脂肪与腰椎BMD呈正相关,提示向心性肥胖可能对腰椎BMD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肺炎(MPP)患儿序贯治疗中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峰流速值预计值百分比(PEF%)动态变化及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63例MPP患儿为对象,根据病情分为轻度组44例与重度组19例,两组患儿均给予盐酸氨溴索联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每隔5 d检测患儿FeNO、FEV1及PEF%,持续3周,分析FeNO、FEV1及PEF%的变化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结果轻度组治疗前FeNO浓度、FEV1及PEF%比值优于重度组(P<0.05)。经序贯治疗后,两组患者FeNO浓度、FEV1及PEF%比值均显著改善,重度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P<0.05);两组患者FeNO浓度逐渐降低,第15 d及第20 d FeNO浓度较第5 d及第10 d明显降低;FEV1比值逐渐升高,第20 d FEV1比值较第5 d、第10 d及第15 d明显升高;PEF%比值逐渐升高,第20 d PEF%比值较第5 d、第10 d及第15 d明显升高,统计学分析有显著差异(P<0.05)。经序贯治疗后,FeNO逐渐下降,与病情改变呈负相关(r=-0.337,P=0.010);FEV1逐渐上升,与病情改善呈正相关(r=0.276,P=0.025),PEF%逐渐上升,与病情改善呈负相关(r=-0.510,P<0.001)。 结论肺炎支原体患儿序贯治疗中FeNO浓度及PEF%比值与病情改变呈负相关、FEV1比值与病情改变呈正相关,即FeNO浓度及PEF%比值越高、FEV1比值越低,患儿病情越重。  相似文献   

8.
张晓静  韩波 《山东医药》2008,48(13):59-60
将253例儿童按体质量指数(BMI)分为肥胖组和正常组,采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量全身体成分.结果 :①正常组女童全身脂肪含量、脂肪百分含量、躯干脂肪含量明显高于男童(P均<0.05),男童肌肉组织含量明显高于女童(P<0.05);②骨密度、骨矿物质含量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但无性别差异(P>0.05);③肥胖组男女脂肪、肌肉组织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肥胖组脂肪含量、脂肪百分含量、躯干脂肪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认为男童较女童结实;儿童肥胖与否并不影响骨骼发育及骨密度;单纯性肥胖症儿童主要是脂肪含量、脂肪百分含量、躯干脂肪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肥胖指标对高尿酸血症(HUA)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我院临床营养科就诊的患者279例,收集其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及内脏脂肪面积(VFA)。根据血尿酸水平将其分为HUA组和非HUA组,在不同性别中比较两组各指标的差异,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HUA的影响因素。结果279例患者中,73例(26.16%)存在HUA。男性的HUA发生率为30.99%(53/171),女性的HUA发生率为18.52%(20/108)。男性HUA组的经常吸烟、经常饮酒者比例、腰围、腰臀比(WH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VFA均明显高于非HUA组(P<0.05)。女性HUA组的BMI、腰围、WHR、TG及VFA均明显高于非HUA组(P<0.05)。在男性中,经常吸烟(OR=1.423,P=0.027)、经常饮酒(OR=2.074,P=0.004)、TG升高(OR=1.257,P=0.028)及VFA增加(OR=2.140,P=0.007)是HUA的独立危险因素。在女性中,腰围增加(OR=1.256,P=0.041)、WHR增加(OR=1.643,P=0.024)、TG升高(OR=1.370,P=0.033)及VFA增加(OR=2.718,P=0.014)是HUA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肥胖、脂代谢异常与HUA的发生关系密切,除BMI外,临床中更应关注腹型肥胖、内脏肥胖对HUA的影响。男性应积极控制吸烟、饮酒、血脂、内脏肥胖,女性应积极控制血脂、腹型肥胖及内脏肥胖,有利于HUA的早期防治。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内脏脂肪蓄积与脂代谢的相关性。方法:选择首次就诊的163名单纯性肥胖病人。采用CT测定腹腔内脂肪面积,依据腹腔内脂肪面积分为内脏型肥胖组(腹腔内脂肪面积≥100cm2,115例)及皮下型肥胖组(腹腔内脂肪面积<100cm2,48例),并进行人体指标、脂代谢指标测定。结果:与皮下型肥胖组比较,内脏型肥胖组甘油三酯[TG,(1.69±1.51)mmol/L比(2.67±2.61)mmol/L]、总胆固醇[TC,(5.07±1.03)mmol/L比(5.65±1.19)mmol/L]水平显著升高(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17±0.48)mmol/L比(1.02±0.22)mmol/L]水平显著降低(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腹腔内脂肪面积与TG呈正相关(r=0.235,P=0.003),与HDL-C负相关(r=-0.162,P=0.039)。结论:内脏脂肪蓄积与脂代谢紊乱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李辉  万旭 《临床肺科杂志》2014,(6):1026-1028
目的分析青中年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肺功能及变应原检测结果。方法前瞻性对比观察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和正常人群FVC%、FEV1%、PEF%、MMEF%、FEF 25%、FEF 50%、FEF 75%、R Occ%指标,体外酶联免疫法检测患者血清变应原抗体。结果两组人群动态肺容积指标中,除FVC%、R Occ%无显著性差异(P0.05)外,其余FEV1%、PEF%、MMEF%、MEF75%、MEF50%、MEF25%指标中,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患者血清中发现变应原抗体的31例,占总数的44.93%。结论未经治疗的CVA患者大小气道气流均出现受阻现象,螨虫是诱导本地区青中年人群发生CVA最主要的变应原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青少年单纯性肥胖与血清脂蛋白及其亚组分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超速离心-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60例肥胖青少年和19例体重指数正常者血清脂蛋白及其亚型水平。使用双能量X线吸收仪检测所有受试者全身及躯干部体脂比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肥胖组血清TC(4.47±0.90)比(3.79±0.50)mmol/L、TG(1.02±0.41)比(0.72±0.34)mmol/L、LDL-C(2.56±0.81)比(1.95±0.35)mmol/L、LDLa-C(2.39±0.83)比(1.74±0.37)mmol/L平均水平显著增高,而HDL-C(1.18±0.23)比(1.35±0.16)mmol/L、HDL2-C(0.73±0.21)比(0.91±0.16)mmol/L平均水平明显降低(P<0.01)。BMI、腰围、全身体脂及躯干体脂比率分别与TC、TG、LDL-C、LDLa-C水平呈显著正相关,与HDL-C、HDL2-C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5,P<0.01)。结论单纯性肥胖青少年存在与肥胖相关的早期脂质代谢紊乱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的腹部脂肪分布特点及与代谢性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入选年龄60~80岁的2型糖尿病病人168例,采用双重生物电阻抗法测量内脏脂肪面积(VFA),将体质量指数(BMI)24,VFA100 cm2病人分为A组;BMI24,VFA≥100 cm2病人为B组;BMI≥24,VFA100 cm2病人为C组;BMI≥24,VFA≥100 cm2病人为D组,分析VFA与代谢性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D组合并高血压病史最长,血尿酸(UA)水平最高,空腹胰岛素(FINS)及餐后2 h胰岛素(PINS)水平较A组和C组显著升高(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病史、UA、甘油三酯(TG)、FINS及2h P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与VFA呈正相关(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VFA呈负相关(r=-0.369,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VFA为HOMAIR的独立危险因素(β=0.042,P=0.048)。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腹部内脏脂肪蓄积普遍存在,内脏脂肪蓄积与高血压、血脂紊乱、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高尿酸血症显著相关,增加代谢紊乱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体质指数(BMI)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病人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住院治疗的老年AECOPD病人80例。收集病人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肺功能[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占百分比预计值(FEV1%pred)、FEV1/FVC、呼气峰值流速(PEF)、呼出50%肺活量时最大呼气流量(MEF50%)]、住院时间等资料。按BMI分为低体重组、正常体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比较病人总体及不同组别病人BMI与相关指标的关系,并比较病人总体及不同组别间差异。结果 4组住院时间、FEV1、FEV1%pred、PEF、MEF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体重组住院时间长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FEV1、FEV1%pred、PEF、MEF50%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健脾益肝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脂肪分布及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80例NAFL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在多学科联合管理下给予个体化的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指导,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健脾益肝方,疗程均为3个月。通过生物电阻抗技术测量患者治疗前后脂肪质量及分布,定期监测肝肾功能、血脂指标。比较两组患者肥胖、脂肪分布、血脂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BMI、BFP、WHR、TC、TG及L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患者躯干及内脏脂肪沉积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生活方式干预联合健脾益肝方治疗NAFLD患者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肥胖及脂代谢紊乱,并且与躯干和内脏脂肪质量的下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多索茶碱治疗不同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哮喘-慢阻肺重叠(ACO)疗效分析及表观调控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48例ACO患者,根据患者FeNO水平分为观察组23例(FeNO>50 ppb)、对照组25例(25 ppb1%)、FEV1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及组蛋白乙酰化(HAT)、去乙酰化修饰(HDAC)活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FeNO、EOS%高于对照组,NEU%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FeNO、NEU%、血清总IgE降低,EOS%、FEV1%、FEV1/FVC升高(P<0.05);对照组NEU%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N...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气细颗粒物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影响。 方法选择在我院确诊并且病情处于稳定期的COPD患者100例,随访4次,检测研究对象的肺功能、炎症因子水平、氧化应激指标水平以及心率等指标,使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大气细颗粒物对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结果累积暴露1~7 d,PM2.5与COPD患者的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1)呈负相关,PM2.5每升高IQR浓度,患者FEV1变化为-3.05%(95%CI:-5.11%~-1.05%)~-2.47%(95%CI:-4.26%~-0.78%);PM2.5与COPD患者的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所有呼气量的比例(FEV1/FVC%)之间呈负相关,PM2.5每升高IQR浓度,患者FEV1/FVC%变化为-2.57%(95%CI:-4.69%~-1.53%)~-3.39%(95%CI:-4.02%~-0.74%)。根据COPD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浓度中位数水平进行分层分析,PM2.5对FEV1、FEV1/FVC肺功能指标的降低效应在高hs-CRP 、高SOD、MDA患者中更强。在高hs-CRP患者中,PM2.5每升高IQR浓度,患者FEV1变化-3.35%(95%CI:-6.47%~-0.28%);在高MDA患者中,PM2.5每升高IQR浓度,患者FEV1变化-4.12%(95%CI:-8.43%~-0.23%);在高SOD患者中,PM2.5每升高IQR浓度,患者FEV1变化-3.76%(95%CI:-7.32%~-0.22%);在高hs-CRP患者中,PM2.5每升高IQR浓度,患者FEV1/FVC变化-3.76%(95%CI:-7.35%~-0.21%);在高MDA患者中,PM2.5每升高IQR浓度,患者FEV1/FVC%变化-0.98%(95%CI:-1.89%~-0.11%);在高SOD患者中,PM2.5每升高IQR浓度,患者FEV1/FVC%变化1.69%(95%CI:-3.01%~-0.17%)。 结论大气细颗粒物可影响COPD患者的氧化应激反应、炎症反应、心血管系统,影响患者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学龄期儿童哮喘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肺功能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水平,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学龄期哮喘儿童共90例,分为急性发作组、慢性持续组和缓解组,以同时期同年龄门诊健康查体的正常儿童30例为对照组,各组均进行FeNO、肺功能、血EOS检测并比较,并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FeNO与肺功能、血EOS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哮喘发生的危险因素;应用ROC分析FeNO与EOS在哮喘中的诊断价值。结果持续组、发作组FeNO、外周血EOS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缓解组外周血EOS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67),持续组、发作组FeNO均高于缓解组(P0.0167),发作组外周血EOS水平分别高于缓解组、持续组(P0.0167)。发作组FEV_1%、PEF%、FEF50%、FEF75%、MMEF75/25均低于对照组、缓解组和持续组(P0.0167);缓解组和持续组FEV_1/FVC%、FEF50%、FEF75%、MMEF75/25均低于对照组(P0.0167);且哮喘发作组、持续组、缓解组各项肺功能指标呈依次降低趋势。哮喘患儿及正常对照组FeNO与肺功能FEV_1%、FEV_1/FVC%、PEF%、FEF50%、FEF75%、MMEF75/25均无相关性(P0.05);而哮喘患儿FeNO与外周血EOS存在弱正相关(P0.01)。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FeNO、FEF75%、EOS是影响学龄期儿童发生哮喘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FeNO、EOS诊断哮喘的曲下线面积(0.811、0.807),最佳截断值(21.5 ppb、0.26×10~9/L);两者联合诊断曲下线面积为0.821。结论 FeNO结合外周血EOS可反映气道嗜酸性炎症,帮助哮喘早期诊断及疗效评估,且FeNO与肺功能二者结合能较全面反映哮喘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化疗时是否加用糖皮质激素对肺功能的动态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172例,对患者的肺通气、容积、弥散功能和呼吸肌力学指标在化疗前,以及化疗第1、6、12个月末进行4次检测;根据在抗结核药品化疗方案的基础上是否加用糖皮质激素分为两组,即加用组60例(醋酸泼尼松+2H-R-Z-E/10H-R-E)和未加用组112例(2H-R-Z-E/10H-R-E)。肺通气功能的检测指标为患者用力肺活量检测值占正常预计值的百分比(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检测值占正常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 pred)、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比值占正常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FVC% pred)、用力呼出75%肺总量时瞬间呼气流量检测值占正常预计值的百分比(FEF75)、最大分钟通气量检测值占正常预计值的百分比(MVV% pred);肺容积功能的检测指标为残气量检测值占正常预计值的百分比(RV% pred)、肺总量检测值占正常预计值的百分比(TLC% pred)、残气量/肺总量比值占正常预计值的百分比(RV/TLC% pred);弥散功能的检测指标为肺弥散量检测值占正常预计值的百分比(DLCO)和肺泡容量校正的肺弥散率检测值占正常预计值的百分比(DLCO/VA% pred);呼吸肌力学的检测指标为气道阻力检测值占正常预计值的百分比(Rtot% pred、呼气峰流量检测值占正常预计值的百分比(PEF% pred)、吸气峰值流量实测值(PIF),通过对检测指标的观察,了解肺功能的变化。肺功能测定结果按“测定值/正常预计值×100%”表示(除PIF为实测值),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overline{x}$±s”进行统计描述,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中位数(四分位数)[M(Q1,Q3)] 表示,统计学处理采用Z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化疗前,以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为主,FVC% pred为(62.1±13.4)%,FEV1% pred为(64.4±15.5)%,FEV1/FVC% pred为(87.0±11.1)%,MVV% pred (65.7±21.1)%,FEF75% pred为61.6(41.6,83.0)%,RV% pred为111.3(89.8,131.4)%, TLC% pred为 (77.0±16.9)%,RV/TLC% pred为(146.9±35.9)%, DLCO% pred为(62.6±18.3)%,DLCO/VA% pred为(92.3±16.6)%,PEF% pred为(64.1±18.13)%,PIF为 3.2(2.3,4.1)L/s,Rtot% pred为96.0(69.3,118.9)%]。(2)化疗过程中,第1、6、12个月末 FVC<80%的患者分别为80.2%(138/172)、75.0%(129/172)、0.0%(0/0);化疗第6个月末DLCO<80%的患者为44.2%(76/172)); (3)加用组和未加用组患者在化疗前、化疗第1、6、12个月末FEF75% pred[分别为(68.7(49.8,84.1)%和60.7(39.4,80.7)%);87.1(70.5,94.4)%和73.1(51.9,87.0)%;80.1(66.5,111.9)%和66.8(59.9,87.2)%;90.4(55.3,102.9)%和78.4(54.6,87.3)%],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值分别为-1.091、-0.111、-1.609、-1.171,P值均>0.05); MVV% pred[分别为(65.8±19.4)%和(65.5±18.6)%);(86.9±18.6)%和(79.5±18.7)%;(90.3±16.0)%和(86.3±16.0)%;(96.8±11.1)%和(87.3±19.8)],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43、0.444、0.708、1.113,P值均>0.05)。结论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治疗前、治疗第1个月末肺功能减退主要表现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和弥散功能减退,治疗第6个月末仅通气功能恢复正常,而弥散功能在治疗第12个月末恢复正常;早期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肺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0.
超重和肥胖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目的探讨中年人群超重或肥胖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对609例35~55岁经健康检查无心血管病和其他疾病者,应用高分辨血管外超声法检测其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并测定总体脂含量[体重指数、脂肪百分比(%)]、局部体脂含量(腰围、臀围)和体脂分布[腰围臀围比值(腰臀比)].结果超重或肥胖组血流介导的肱动脉内径变化的百分率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男女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相关分析显示,超重或肥胖者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在男性中与脂肪%(r=-0.221,P<0.001)、腰围(r=-0.135,P<0.001)和腰臀比(r=-0.148,P<0.01)呈负相关,女性中则与BMI(r=-0.192,P<0.001)和脂肪%(r=-0.287,P<0.001)呈负相关.硝酸甘油引起的血管扩张在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亦与体脂含量及体脂分布无关.结论超重或肥胖是血管内皮功能受损的重要危险因素,血管内皮功能受损与男性体脂分布和女性体脂含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