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总结8例机器人辅助3D打印PEEK血管外支架植入术治疗胡桃夹综合征的手术配合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机器人辅助3D打印PEEK血管外支架植入术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注意事项.结果:8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为(90±10)min,手术出血量为(40±10)ml,术后未出现相关并发症,医护配合满意度、患者满意度良好.术后3个月随访CT示左肾静脉支架位置无移位,疾病相关症状恢复良好.?结论:新技术的开展促使了手术配合模式的转变,给护理团队的配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充分的术前准备、专业培训的护理团队、熟练的技能配合,以及合理的空间、时间管理是手术安全、顺利、有效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3D打印血管外支架植入术治疗胡桃夹综合征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7例胡桃夹综合征患者行3D打印血管外支架植入术,术前结合3D打印模型形象健康宣教,有效心理护理,充分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及监测血尿,重视体位与活动护理,积极观察及预防腹膜后出血、血管外支架移位及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同时做好基础护理与心理指导。结果 患者均手术顺利,术后1~2周肉眼血尿消失,复查CT示支架位置良好、无移位,超声提示血流通畅。结论 3D打印血管外支架植入术治疗胡桃夹综合征安全有效,个性化护理可缓解患者心理焦虑,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胡桃夹综合征并发IgA肾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胡桃夹综合征并发IgA肾病的临床特点及提高其相应诊治水平。 方法 回顾分析14例胡桃夹综合征并发IgA肾病患者(病例组)及同期36例单纯胡桃夹综合征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所有胡桃夹综合征病例均由彩色多普勒超声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诊断;IgA肾病均由病理证实。记录两组实验室、影像学资料并进行t检验分析。 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例组Scr值高于对照组[(81.2±21.3) μmol/L比(61.2±11.8) μmol/L,P < 0.01],尿蛋白量较多[(1.1±0.6) g/d比(0.3±0.2) g/d,P < 0.01],血尿更明显(尿红细胞计分2.3±0.9比1.5±1.3,P < 0.05)。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两组左肾静脉狭窄处及近肾门处血流速度和内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磁共振血管成像提示两组患者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之间的夹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对持续存在血尿和蛋白尿、异常红细胞比例较高的胡桃夹综合征患者应考虑存在并发慢性肾炎特别是IgA肾病的可能,应及早行肾活检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胡桃夹综合征合并IgA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医师诊治水平。方法以30例成人胡桃夹综合征合并IgA肾病患者为Ⅰ组,同期90例已行左肾静脉多普勒检查后无合并胡桃夹综合征的成人IgA肾病患者为Ⅱ组,同期60例单纯胡桃夹综合征患者为Ⅲ组。回顾性分析该3组患者的临床、实验室检查、影像学及病理资料。结果Ⅰ组中男女比为1∶3.29,女性明显多于男性。Ⅰ组及Ⅲ组体质量指数(BMI)低于Ⅱ组,Ⅰ组血清C3水平明显低于Ⅱ组,Ⅰ组中患者低C3血症发生率为56.7%,高于Ⅱ组的26.7%(P0.01)。Ⅰ组及Ⅲ组左肾静脉的狭窄处内径明显窄于Ⅱ组左肾静脉的狭窄处内径(P0.01)。结论长期胡桃夹综合征合并低C3血症成人患者,建议行肾活检明确诊断;成人女性瘦长体型IgAN患者及伴血C3下降的IgAN患者均建议行左肾静脉彩色多普勒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胡桃夹综合征。  相似文献   

5.
胡桃夹综合征(NCS)是由于左肾静脉受到外源性压迫,引起血液回流受阻,造成左肾静脉高压状态,表现为血尿、蛋白尿、腰腹疼痛、女性盆腔淤血综合征、男性左侧精索静脉曲张、慢性疲劳综合征等,甚至可发展为血栓或慢性肾病(CKD)临床症候群。该病的诊断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通常涉及多普勒超声、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若诊断困难,需要行左肾静脉造影和压力梯度测量来明确诊断。对于未成年NCS患者应首选保守治疗,若病情进展或症状严重应及时外科干预。治疗手段从以往创伤大的手术逐渐发展至微创手术。目前主要采取的方案有血管内支架和血管外支架。新兴技术3D打印个性化血管外支架为NCS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安全有效选择。采取何种方案应根据患者年龄、症状严重程度,以及治疗条件的可及性考虑。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基于精准化整体护理干预模式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3D打印血管外支架置入术治疗胡桃夹综合征(Nutcracker Syndrome,NCS)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2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160例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3D打印血管外支架置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精准化整体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血尿、蛋白尿消失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血尿消失时间、蛋白尿消失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3D打印PEEK血管外支架置入术后患者采取精准化整体护理干预,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7.
胡桃夹综合征的诊断和手术治疗(附3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胡桃夹综合征(NCS)的诊断与治疗。方法:NCS患者男2例,女1例,年龄14~23岁。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血尿、蛋白尿和腰痛,1例并发左侧精索静脉曲张。多普勒彩色超声及CT示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夹角处左肾静脉受压明显。3例患者均行左肾静脉移位术。结果:3例患者术后血尿或蛋白尿均消失,无并发症发生。术后6个月行多普勒彩色超声及尿液检查均未见异常。结论:NCS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血尿或蛋白尿。多普勒彩色超声在NCS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左肾静脉移位术是治疗NCS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左肾静脉支架植入治疗胡桃夹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胡桃夹综合征的效果。方法 4例胡桃夹综合征男性患者,年龄17~26岁,临床表现为肉眼血尿和镜下蛋白尿;B超示左肾静脉受压,狭窄处血流加快,CT示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夹角处(〈30°)左肾静脉狭窄。对所有患者均采取介入治疗,行左肾静脉造影并测压后,经股静脉或颈静脉途径于左肾静脉植入长60mm、直径16~18mm自膨式血管支架。结果对4例患者介入治疗均取得成功。术后支架形态良好,血管受压现象消失,左肾静脉狭窄两端压力差由10~16mmHg下降为0~3mmHg,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随访6~12个月,除1例出现一过性镜下血尿外,余3例未见其他临床症状。结论采用介入方法治疗胡桃夹综合征具有微创、安全、治疗效果好的优点,对部分患者可替代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胡桃夹综合征(NCS)即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是左肾静脉(LRV)穿行于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所形成的夹角(SMA)或腹主动脉和脊柱之间的间隙处受到挤压,导致LRV回流受阻从而引起腰腹疼痛、血尿、生殖静脉曲张等症状,临床上较少见。NCS的治疗尚存争议,但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尽早选择外科干预,解除LRV梗阻是必要的。近年来,各种微创治疗技术不断发展,本文主要对NCS的微创治疗及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胡桃夹综合征(Nutcracker syndrome,NCS)临床特征及其与肾脏疾病的关系,以避免胡桃夹综合征合并肾脏疾病的漏诊.方法:研究对象为2012年12月—2020年9月广东省中医院收治的95例临床表现为蛋白尿和(或)血尿,且入院查左肾静脉彩超提示胡桃夹综合征的患者,主要分析其主要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相似文献   

11.
成人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并IgA肾病支架植入治疗血尿一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患者男性,22岁,发热、肉眼血尿2个月。1年前曾有类似发作,经抗生素治疗后缓解。体查瘦长体型、心、肺、腹无异常。尿常规:蛋白2 ,RBC4 形态均一。肝肾功能、心电图、胸片正常。肾血管多普勒:左肾静脉(LRV)经腹主动脉(A0)与肠系膜上动脉(SMA)夹角处内径为1.7mm,血流速度1.18米/秒,夹角近左肾处最宽处内径6.8mm,血流速度O.13米/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gA肾病是一种常见的肾小球疾病,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但主要表现为血尿和/或蛋白尿。现代医学对IgA肾病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以蛋白尿为主要表现的IgA肾病进行治疗,并与单纯西医治疗进行了对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胡桃夹综合征的手术方法。方法采用左肾静脉外支架固定治疗1例胡桃夹综合征患者,结合文献复习,分析发病原因、机制、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和预后。结果1例胡桃夹综合征患者手术顺利,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随访,肉眼血尿消失,彩超示左肾静脉受压明显减轻。结论胡桃夹综合征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减轻肾静脉受压。左肾静脉外支架固定设计巧妙,损伤小,疗效好,是治疗胡桃夹综合征值得推荐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IgA肾病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IgA肾病是一组多病因引起的具有相同免疫病理学特征的慢性肾小球疾病,多不伴有系统性疾病,肾穿刺免疫病理检查在肾小球系膜区有以IgA为主的颗粒样沉积.临床上约40%~45%的患者表现为肉眼或显微镜下血尿,35%~40%的患者表现为显微镜下血尿伴蛋白尿,其余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和肾衰竭.IgA肾病是一病理诊断,临床上可能被诊断为"单纯性血尿"、"隐匿性肾炎"或"慢性肾炎"等.IgA肾病是世界范围内一种常见的肾小球疾病,它的流行在不同洲、不同国家或在一个国家不同地区的差异很大,如亚洲的日本、新加坡IgA肾病的发病率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50%,而美国西部的印第安人低发区只占2%.一般而言,白人、黄种人明显高于黑人的发病率.IgA肾病在我国属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疾病20年后有20%~30%的病人进展到肾衰竭.它的发病率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26%~34%,男女之比大约是2∶1.  相似文献   

15.
肉眼血尿型和肾病综合征型IgA肾病的临床与病理对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肉眼血尿型和肾病综合征型IgA肾病的临床与病理对照杨剑辉,黎磊石,周虹CURRENTEPISODESMACROHEMATURIAANDNEPHROTICSYNDRONE:ARETHEYTWODIS-EASESENTITIES?YangJianhui....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支架植入术治疗胡桃夹综合征(NCS)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探讨国人左肾静脉支架的选用标准。方法选取接受腔内支架植入术治疗的NCS患者3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随访12~9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53.5个月)。结果本组技术成功率100%,向各确诊NCS者左肾静脉植入14/60mm支架1枚,无围术期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3个月,NCS相关临床症状几乎全部消失。随访期间全部支架通畅,无支架内再狭窄及临床症状复发;2例左肾静脉内支架发生移位,但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左肾静脉腔内支架植入术治疗NCS安全有效且微创。治疗国人NCS时,在满足形态学测量的前提下,推荐首先选择14/60mm支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改进成人胡桃夹综合征手术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至2001年1月至2009年12月手术治疗的7例胡桃夹综合征的病例资料.结果 7例行左肾静脉-下腔静脉端侧吻合术,患者血尿、蛋白尿、精索静脉曲张症状在术后消失.结论 左肾静脉-腔静脉端侧吻合术治疗胡桃夹综合征方法安全,效果明确,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8.
徐钢 《临床肾脏病杂志》2011,11(10):439-442
胡桃夹综合征(nutcracker syndrome,NCS),也称胡桃夹现象,是指左肾静脉(left renal vein,LRV)回注下腔静脉过程中,穿经由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形成的夹角,受到挤压而引起血尿、蛋白尿和左侧腰腹痛等症状的临床综合征,故又称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  相似文献   

19.
IgA肾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主要以IgA免疫球蛋白沉积于肾小球为病理特征;以血尿、蛋白尿、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每次血尿和(或)蛋白尿发作是肾小球损伤的标志,如不有效进行干预,可逐渐出现肾功能损害。控制血尿和(或)蛋白尿,降低尿检异常发生的频率,是治疗原发性IgA肾病及防止肾脏慢性化损伤的关键。ACEI/ARB在减少IgA肾病患者的蛋白尿、保护残存肾功能、延缓其进展为终末期肾病等方面优于其他降压药。IgA肾病如有较多新月体形成、明显血尿和蛋白尿,可考虑使用糖皮质激素和(或)与免疫抑制剂。由于IgA肾病是一个慢性化过程,长期随访对改善该病的预后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胡桃夹综合征(NCS)是指左肾静脉(LRV)穿行于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之间受压迫,或在腹主动脉和脊柱之间受挤压,导致左肾静脉回流受阻,从而引起血尿、蛋白尿、腰腹部疼痛、性腺静脉曲张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NCS是导致继发性精索静脉曲张(VC)的常见原因之一。目前,国内外专家对青少年NCS合并VC的研究较少,其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也存在较多争议,本文对青少年NCS合并VC的诊断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