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β-环糊精辅助提取沙棘总黄酮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β-环糊精(β-CD)辅助提取沙棘总黄酮(TFH)的新工艺。方法以β-CD为辅助材料,提取沙棘中沙棘总黄酮,同时测定沙棘总黄酮的提取量、提取率以及浸膏中沙棘总黄酮含量等指标,并与传统醇提、水提工艺进行比较。结果β-CD辅助提取新工艺的沙棘总黄酮提取量、提取率以及浸膏中沙棘总黄酮含量等指标,与醇提工艺接近,但明显优于水提工艺(P<0.05)。结论β-CD辅助提取新工艺具有成本低、安全性高、无污染等特点,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沙棘属植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综述了沙棘属植物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较全面、系统地整理了沙棘果油、沙棘籽油、沙棘汁等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情况,对沙棘属植物的深入研究、综合开发利用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沙棘属植物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包文芳李保桦李锐张群林胡红瞩综述了沙棘属植物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包括对沙棘果油、沙棘籽油、沙棘汁等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情况作了较全面的、系统的整理,为沙棘属植物的深入研究、综合开发利用有重要参考价值.沙棘属植物药理作用的研究进...  相似文献   

4.
《中国药房》2017,(34):4856-4859
目的:优化沙棘叶和沙棘籽中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以6种黄酮苷元即儿茶素、芦丁、杨梅素、槲皮素、山柰酚、异鼠李素的提取率总和为指标,以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料液比为考察因素,采用L9(34)表设计正交试验,分别优化沙棘叶和沙棘籽中黄酮的提取工艺,并进行验证试验。结果:沙棘叶中黄酮的最优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70%、提取3次、每次提取2.0 h、料液比1:16;沙棘籽中黄酮的最优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50%、提取3次、每次提取1.5 h、料液比1:24;验证试验中,沙棘叶和沙棘籽中6种黄酮苷元的提取率总和分别为56.4、15.4 mg/g(RSD分别为1.4%、3.4%,n=3)。结论:优化后的提取工艺方法简便、稳定、可行,可用于沙棘叶和沙棘籽中黄酮成分的提取。  相似文献   

5.
沙棘黄酮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药房》2019,(9):1292-1296
目的:综述沙棘黄酮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为其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方法:以"沙棘""沙棘黄酮""沙棘总黄酮""Hippophae rhamnoides L.""Sea buckthorn flavonoids""Total flavonoids of Hippophae rhamnoides L."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2008年1月-2018年9月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和PubMed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对沙棘黄酮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归纳与总结。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58篇,其中有效文献46篇。沙棘中的黄酮类化学成分含量较高,广泛存在于沙棘的果实、籽和沙棘叶中,主要有异鼠李素、槲皮素、山柰酚、杨梅素、芦丁、儿茶素等黄酮苷元及其苷类(如异鼠李素-3-O-β-D-葡萄糖苷、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山柰酚-3-O-芸香糖-7-O-鼠李糖苷等)。沙棘黄酮的药理作用包括抗血栓形成、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降血压、降血糖、增强免疫功能、抗肿瘤、抗菌、抗辐射等。但沙棘黄酮发挥的药理作用是基于单体化学成分还是多种化学成分联合作用目前并不明确,建议今后沙棘黄酮的研究工作可结合疾病发生的特点,多层次、多方位、多靶点深入探讨其作用机制和功效,以便更加有效地利用沙棘黄酮的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6.
沙棘系沙棘属 (HippophaeL .)植物的统称 ,又名醋柳、酸刺、黑刺 ,属胡颓子科 (Elaeagnaceae)。沙棘果实富含多种营养成份 ,在饮料、食品和医药方面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我国是世界上沙棘资源最丰富的国家 ,分布面积很广。我国在沙棘的利用方面历史悠久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沙棘籽油中甾醇含量,考察低甾醇沙棘籽油(sea buckthorn seed oil,SBSO)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皂化萃取法、络合法、脱胶碱炼法和吸附法分别制备低甾醇沙棘籽油,以注射用大豆油中甾醇含量为对照,通过气相色谱法对沙棘籽油中甾醇含量进行检测。结果硅胶吸附法制备的低甾醇沙棘籽油总甾醇含量显著降低,与沙棘籽毛油相比,占总甾醇90%左右的β-谷甾醇由19.56%降至6.31%。皂化萃取法、络合法、脱胶碱炼制备的低甾醇沙棘籽油甾醇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β-谷甾醇含量分别为13.46%、8.22%和9.36%。结论硅胶吸附法精制的沙棘籽油总甾醇含量显著降低,该制备工艺操作相对简易,除杂效率高。  相似文献   

8.
<正> 沙棘(Hippophale rhomnoides L.)俗名醋柳、醋 刺;胡秃子科植物沙棘的干燥成熟果实。沙棘遍布于我国的内蒙、西藏、东北、华北及西北的干燥沙土环境中。早在公元八世纪,沙棘已被藏医、蒙医广泛应用。《月王药诊》中明确记载沙棘有解毒作用,主治肺病。  相似文献   

9.
沙棘为胡颓子科植物沙棘的果实,具有止咳化痰、消食化滞、活血散瘀的功效。我国是世界上沙棘医用历史最早的国家,早在1300年前唐代的《月王药珍》、《四部医典》及清代的《晶珠本草》等均记载了沙棘的医药用途。沙棘也曾被藏医、蒙医用做治疗多种疾病的常用药物。1977年卫生部首次将沙棘正式列入中国药典,并相继公布沙棘为药食两用品种。现代化学成分分析表明:沙棘中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类胡萝卜素、多种氨基酸、亚油酸和黄酮类化合物,磷脂类化合物等,还有微量元素、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其中VitC含量高于任何一种水果,VitE与β胡萝卜素…  相似文献   

10.
《家庭医药》2007,(9):69-69
近日,相继有媒体报道称,沙棘油能够治愈癌症。中国沙棘行业主管单位——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联合临床医学、药理学领域的专家,日前向公众澄清沙棘的真实药用功效。专家们称:沙棘只是辅助抑制癌细胞的生长。[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沙棘果实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的果实是提取沙棘油的原料,沙棘油已用治各种疾病。作者研究了生长在阿塞拜疆的沙棘成熟果实及其果汁、残渣和脂肪油的化学成分。经测定,新鲜的沙棘成熟果实中含水分81.4%,糖类2.57%(其中葡萄糖1.32%、果糖0.71%、蔗糖0.07%),果胶0.79%,鞣质0.13%,脂肪油4.4%,总类胡萝卜素4.5mg%(其  相似文献   

12.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为胡颓子科酸刺属的灌木或小乔木,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东经22°~115°,北纬27°~68.5°的广大地区.我国是沙棘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现有沙棘林1800多万亩,占世界沙棘总面积的90%以上.国内外学者研究沙棘多年,迄今为止,开发沙棘仍是世界范围的课题.本文仅就沙棘籽油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沙棘又名白醋酸柳或酸刺,为胡颓子科植物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的干燥成熟果实 [1].它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灌木,一般生长在干旱、寒冷的贫瘠山区.在我国的西藏、山西、陕西、青海、内蒙古等地沙棘资源占世界的90%以上.沙棘果、叶含有200多种生物活性成分,是极为珍贵的药食两用植物.1977年我国卫生部首次将沙棘正式载入<中国药典>,并相继公布为药食两用品种.我国有1700万亩沙棘资源,是名副其实的沙棘资源大国.本文从情报学的角度,通过对近十年沙棘研究文献进行分析,提供有关科研人员和信息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4.
沙棘作为一种天然野生药食两用植物,果实中富含190余种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1977年我国将沙棘列入《中国药典》.从沙棘果、籽、皮中采用超临界CO2提取工艺制成的沙棘油中含有46种生物活性物质,含有大量的维生素E、维生素A、黄酮等,所具有的药理及保健功效已涉及到心脑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免疫系统、各类外伤、炎症、抗癌等方面.我省作为沙棘的主要产地,现就山西羽林植物速生有限公司开发的沙棘油软胶囊的毒性实验结果作一报告,对沙棘类产品的开发起到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近十年沙棘研究的文献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沙棘又名白醋酸柳或酸刺,为胡颓子科植物沙棘HippophaerhamnoidesL.的干燥成熟果实[1]。它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灌木,一般生长在干旱、寒冷的贫瘠山区。在我国的西藏、山西、陕西、青海、内蒙古等地沙棘资源占世界的90%以上。沙棘果、叶含有200多种生物活性成分,是极为珍贵的药食两用植物。1977年我国卫生部首次将沙棘正式载入《中国药典》,并相继公布为药食两用品种。我国有1700万亩沙棘资源,是名副其实的沙棘资源大国。本文从情报学的角度,通过对近十年沙棘研究文献进行分析,提供有关科研人员和信息部门参考。1 资料来…  相似文献   

16.
沙棘总黄酮对动物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沙棘(Hippophace Rhamnoides L)又名醋柳、酸刺。属于胡颓子科沙棘属。沙棘原为我国藏,蒙医常用药。药典记录它有止咳祛痰、消食化滞、活血散淤之功效。近年研究发现它可治疗心血管疾病,还有抗炎、抗衰老、抗肿瘤等功能。现将沙棘总黄酮(Total Flavonos of Hippophace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验证和开发新型辐射防护药物五味沙棘散的电子辐射防护效果。方法综合采用小鼠30 d活存率实验及细胞增殖实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实验,阐明五味沙棘散的辐射防护作用机制。结果五味沙棘散组明显优于模型组,其中高剂量组可以显著延长辐射后死亡小鼠平均存活天数。五味沙棘散5μg/ml可以明显提高辐射后V79细胞增殖能力,与4 Gy组比较,细胞吸光度分别从0.59、0.86、1.17提高到0.69、1.08、1.95,差异非常显著(P<0.01)。五味沙棘散可以通过缓解G2期阻滞,增加G1期比例,保护V79细胞免于辐射诱导的DNA损伤发挥辐射防护作用。结论蒙药五味沙棘散具有很好的电离辐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沙棘为胡颓科植物 Hippophae rham-noides L.,系蒙藏族习用药材,收载于1985年《中国药典》(一部)。有关沙棘的化学成分、药理实验、开发利用等已有许多报道,近几年来沙棘饮料已在社会上广为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沙棘油静脉乳对化疗药物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抗S180小鼠的增效减毒作用。方法:将接种S180瘤细胞的小鼠分为荷瘤对照组、CTX组、沙棘油静脉乳组(20,10,5mL.kg-1)、沙棘油静脉乳(20,10,5mL.kg-1)+CTX组。给药10d,进行抑瘤率计算,以及外周血常规、骨髓有核细胞计数、脾脏、胸腺质量、网状内皮系统对血流中惰性碳粒的吞噬廓清能力等的检测。结果:沙棘油静脉乳联合CTX各剂量组,肿瘤生长明显低于荷瘤对照组(P<0.01或P<0.05),沙棘油静脉乳+CTX组肿瘤生长低于CTX组(P<0.05)。与荷瘤对照组相比,CTX组骨髓有核细胞数、WBC、胸腺指数、脾指数明显下降。与CTX组相比,沙棘油静脉乳中、高剂量组联合CTX组可使骨髓有核细胞数、外周血白细胞数、脾指数明显升高(P<0.01或P<0.05);沙棘油静脉乳20mL.kg-1的吞噬系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显著提高正常小鼠的碳粒廓清能力。结论:沙棘油静脉乳对化疗药物CTX抗S180小鼠具有增效减毒的作用。沙棘油静脉乳能明显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0.
沙棘油乳抗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胃溃疡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彦丽  解娟  杨凌云 《中国药房》2002,13(10):590-591
目的 :研究沙棘油乳抗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胃溃疡作用。方法 :采用动物的萎缩性胃炎、胃溃疡模型 ,评价沙棘油乳的抗萎缩性胃炎、胃溃疡作用。结果 :沙棘油乳能明显防止脱氧胆酸钠和应激所致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 ;对大鼠幽门结扎引起的急性胃溃疡指数有显著降低作用 ;对小鼠消炎痛 -乙醇性溃疡有显著对抗作用。结论 :沙棘油乳具有制酸、保护胃粘膜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