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丽杰  马忠芳 《工企医刊》2002,15(5):104-104
1 应用抗生素要注意生物半衰期药物的生物半衰期是一个重要的药物动力学参数,临床医生用药应以此确定给药的时间以维持体内有效的血药浓度、提高抗生素效能,如不引起重视,将造成治疗上的失败,轻者延误治疗,重者造成蓄积性中毒,特别是易使细菌产生耐药性。给药间隔时间过短,机体内药物没有完全排泄出去就投  相似文献   

2.
龙初建 《现代保健》2008,5(35):120-120
目前,阿司匹林已成为国内外普遍认同的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首选药物,因此,在临床上如何合理应用阿司匹林使其发挥最佳效价,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朱叙德 《现代保健》2010,(7):154-155
目的总结抗生素临床应用中的注意问题,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方法对抗生素临床应用中的各个环节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针对性意见。结果抗生素临床应用过程中,问题较多,必须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结论对临床中抗生素的使用,应规范、有针对性,以期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及有效和经济。  相似文献   

4.
老药新用     
医药科技的快速发展,在促进药物更新换代的同时,也挖掘出医疗活动中老药新用方面无尽的潜力。以下介绍几种:1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解热、镇痛、抗风湿的百年功勋早已妇孺皆知。70年代,医生们在祖国医学“酸静涩收苦下”的驱虫理论启发下,利用阿司匹林的酸性特点治疗胆道蛔虫症,曾经风靡一时,有效率达90%以上。近20年来,随着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理作用的揭示,这一百年老药更是青春焕发,备受青睐。它被广泛用于预防冠心病、脑血栓等心脑血管疾病,还用于多发性大动脉炎、闭塞性周围动脉粥样硬化。原发性血小板增…  相似文献   

5.
青霉素G在临床应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翠英 《中国校医》1999,13(2):156-157
青霉素G的作用机理是干扰细胞壁的合成。主要是抑制转肽酶,阻碍转肽化作用,破坏交联,从而抑制细胞壁的合成。达到有效杀菌浓度的青霉素G,对人体几乎无影响。青霉素G自imp年问世,已有50余年。由于青霉素疗效卓越,毒性低微,临床上用作许多感染性疾病的首选药物。但在临床应用中,尤其在我们基层医疗单位仍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本文就青霉素G在临床应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作一概述,供大家参考。l过敏反应青霉素分子本身及其降解产物是半抗原,与蛋白质结合形成全抗原后,在体内产生多种抗体引起过敏反应。半抗原亦可通过接触与表皮蛋…  相似文献   

6.
服用阿司匹林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1年,英国医生约翰·韦恩博士研究发现,阿司匹林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管内血栓形成、降低血黏度、预防血栓,在世界范围掀起了一场阿司匹林研究热潮。循征医学资料证明,合理应用阿司匹林,可以明显降低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如今大部分缺血性心脑血管病人都有服用阿司匹林的历史。阿司匹林最常见的副作用是出血、胃肠刺激和中毒。还有一些新近发现的现象并不为大家所熟知,应  相似文献   

7.
钟秀云 《中国校医》1994,8(2):64-64
安定是一种常用的抗焦虑药,口服吸收快,一小时血液浓度达高峰,在临床中应用较广泛,学校医务塞在学生因学习紧张而致失眠时,也常用安定。它具有镇静、抗惊厥、中枢性肌肉松驰及较弱的催眠作用。常用于治疗精神紧张、焦虑、恐怖、失眠等各种神经官能症及因情绪变化引起的胃部炎症、绝经期综合症,中枢及外周肌痉挛,并与其他抗癫痫药合用治疗癫痫小发作和大发作。安定虽然毒副作用较小,口服方便,价格便宜,但若不能正确的应用,也会产生一些毒副作用。如嗜睡、乏力、头晕、皮诊。大剂量偶见中毒性肝炎,粒细胞减少,共济失调等。现将多…  相似文献   

8.
张骁 《药物与人》1997,10(5):12-14
今年是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的百年“诞辰”。阿司匹林(Aspirin),又名乙酰水杨酸、醋柳酸,1897年8月10日由德国拜耳公司的青年化学家霍夫曼合成制得。这一发明给医药界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成为化学制药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阿司匹林问世半个世纪里,一直作为解热镇痛药用于头痛、发热、神经痛、肌肉痛、牙痛、痛经、风湿热等疾病的治疗。自70年代开始,随着医学科学的发  相似文献   

9.
10.
阿司匹林又称乙酰水杨酸(下称ASP),不仅用于风湿热、感冒、头痛等,而且广泛用于内、外、妇、儿、口腔及眼科等临床各科。但一些罕见的不良反应亦时有报道,现予综述如下。 视力损害1例39岁男患者,服8片ASP并饮一杯威士忌,次晨出现视力模糊而影响行动,检查发现眼内压力升高和视网膜水肿,1周后视力恢复正常,表明ASP是致出血的原因。 中毒性肝炎ASP对肝脏具有潜在的毒性作用,如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全身性红斑狼疮的儿童及青年,女性多于男性,约50%的患者有某种程度的血浆氨基转移酶升高,停药后肝功能恢复正常。故12岁以下儿童慎用此药,稍有不适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阿司匹林具有镇痛、消炎、解热、抗风湿及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近年来常用于抗血小板凝集、预防血栓形成,治疗冠状动脉疾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症。由于其毒副作用较小,口服方便,价格便宜,所以应用广泛,收到良好成效,但若不能正确使用,也会产生一些毒副作用,故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2.
青霉素的临床应用已达半个多世纪之久,属B—酰胺类抗生素,具有抗菌作用强、疗效高、毒性低、剂量选择幅度较大等优点,故迄今仍是临床抗感染治疗中,对敏感细菌所致感冒的首选药物。经过数十年的临床应用,逐渐认识到其溶媒的选择,皮试液的配制,给药浓度和时间等与疗效及毒副作用均密切相关,因此,在医疗中要特别注意对该药品的规范化使用与管理。  相似文献   

13.
郭明贤  路伟  崔艳 《医疗装备》2008,21(1):51-52
介绍了自主研制的自动止血器在临床的应用和注意事项,即密切观察止血器工作状态,袖带捆绑适宜,使用方法正确及定期检查维护.  相似文献   

14.
军队医院临床科研工作应注意把握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医学的模式由经验医学向循证医学的转变,临床科研显得越来越重要,通过临床科研可以对一些应用于临床的新技术、新方法、新药物进行再评价,促进临床医疗水平的提高。做好临床科研工作,要注意把握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重视科研设计;掌握临床科研选题原则;处理好临床与科研的关系;加快成果的转化。  相似文献   

15.
问:为预防中风、抗血栓,我需服阿司匹林。但不清楚服哪种合适,什么时间服效果更佳? 答:预防中风、抗血栓用阿司匹林,目前国外用量较大,320mg/天,国内多主张用小剂量。因小剂量即可抑制血小板内血栓素A2的形成,而对前列环素(PGI2)的形成则不影响,它可减少血小板的聚集和血管内血栓的形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目前生产的免疫制剂丙种球蛋白(简称丙球),其主要成分是免疫球蛋白G。虽然它具有被动免疫下的自动免疫功能及脱敏作用;但由于丙球是提供者生活过程中受到病原体刺激而产生的相应抗体,而它的作用范围是暂时的,是有一定限度的。在使用时应注意时间、方法及适应证。  相似文献   

17.
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山东省平邑县人民医院(273300)孙现晔,陈成爱肾上腺皮质激素(简称激素)在临床的使用较广泛,特别是基层医疗单位,有时尚存在着滥用现象。笔者认为,在其使用中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1.严禁将激素作为抗菌药物特别是抗病毒...  相似文献   

18.
张继彩 《医药与保健》2006,14(12):31-33
老年人生理变化对药物治疗的影响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药物治疗的反应差异与年轻人有明显的不同,这种差异与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及器官的敏感性密切相关。药物的吸收老年人由于胃黏膜的萎缩,胃酸分泌减少,胃黏膜表面具有吸收功能的细胞减少;同时老年人胃排空减慢  相似文献   

19.
郑新玲 《医疗装备》2002,15(10):21-21
心电监护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室 ,是危、重、手术病人临护的必需设备 ,医护人员通过心电监护的异常改变能及时发现病人心电变化和异常情况 ,及时做出正确诊断 ,迅速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 ,使病人转危为安 ,它是诊断、抢救和治疗的重要保障。目前 ,临床使用的均为一次性心电电极片 ,它具有使用方便、粘帖牢固、不易发生交叉感染等优点 ,但在使用中我们发现有时病人心电变化不显示或显示不清 ,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使用前应将病人粘帖部位擦拭干净 ,尤其是术前应嘱病人洗澡或擦拭身体 ,因病人皮肤赃、角质层增厚 ,导致电阻增大 ,电流减小 ,传导…  相似文献   

20.
孙忠实 《药物与人》1997,10(6):10-11
阿司匹林(Aspirin)又称乙酰水杨酸,是德国拜耳药厂霍夫曼教授合成的第一个解热镇痛药,迄今为人类健康服务了整整100年,其药理性能、作用机制以及临床应用都有了巨大发展,已成为家喻户晓、老幼皆知的良药,可以毫无愧色地说:阿司匹林是药物之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