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肝癌高发区扶绥县饮用水诱变效应与肝癌发病率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蚕豆根尖微核技术研究了扶绥县饮用水的诱变活性与肝癌发病率关系。结果表明该县饮用塘水中存在染色体畸变的物质,这类物质在各种饮水类型的水样中所诱发的蚕豆根尖微核效应与当地居民肝癌发病率关系一致(γ=0.86,P<0.05),提示这些化学诱变剂的存在可能是导致肝癌高发的重要因素之一,从而为肝癌的饮水污染病因理论提供实验佐证。  相似文献   

2.
林州市各类型饮用水与食管癌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蚕豆根尖微核技术研究了林州市饮用水的诱变效应与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该市饮用水中存在染色畸变的物质 ,这类物质在各种类型的水样中诱发的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效应与当地居民食管癌发病关系一致。提示 :这些化学诱变剂的存在可能是导致食管癌高发的重要因素之一 ,从而为林州市食管癌水土病因理论提供实验佐证  相似文献   

3.
改水对林州市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改水对林州市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影响。方法于1996-1998年调查了林州市10个乡344个村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将调查村按照改水类型分为标准改水村犤深机井(井深≥100m)集中供水,改水≥6a犦、非标准改水村犤深机井(井深<100m)集中供水,改水<6a;或不包括山泉水的非机井水犦、未改水村(只饮用山泉水),并在调查村采集水样以蚕豆根尖细胞微核实验检测其致突变性。结果标准改水人群食管癌发病率(73.07/10万)和死亡率(58.86/10万)显著低于非标准改水人群(123.21/10万,110.57/10万)和未改水人群(150.93/10万,115.59/10万);各乡标准改水村人口百分比与各乡食管癌发病率(r=-0.9273,P<0.01)和死亡率(r=-0.9758,P<0.01)呈负相关;随着改水时间的延长,标准改水村人群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下降趋势。标准改水村饮用水所致蚕豆根尖细胞的微核数显著低于未改水村(t=5.2098,P<0.01)和非标准改水村(t=2.6324,P<0.01)。结论改水后林州市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
1988-2003年林州市食管癌、胃癌死亡率时间趋势描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利用林州市肿瘤登记处的食管癌、胃癌死亡登记报告资料,描述性分析林州市居民的食管癌、胃癌死亡水平及变化趋势.方法 从林州市肿瘤登记处抽取1988-2003年期间死亡原因为食管癌、胃癌的全部记录,共获得记录18240例,其中食管癌10138例,胃癌8102例.分别按性别、年龄、年份分组后与相应的人口数据连接.计算食管癌、胃癌各个年份死亡率及世界人口年龄调整率.采用Jionpoint模型估计年龄调整死亡率的年度变化百分率,评价林州市食管癌及胃癌死亡率的时间变化趋势.结果 2003年林州市人群食管癌、胃癌年龄调整死亡率分别为68.47/10万和57.01/10万;自1988-2003年期间2种癌症的年龄调整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死亡率的EAPC分别为-3.82(-4.81~-2.82,P<0.001)和-2.95(-4.16~-1.73,P<0.001).同时分性别、胃癌分解剖部位(贲门、胃其他部位)以及食管合并贲门癌的年龄调整死亡率也均呈有统计学意义的下降趋势.结论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居住环境条件改善及医疗资源的有效配置,林州市人群食管癌、胃癌的死亡率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
Using mutational and anti-mutational synchronous in SOS inductest (+/- S9), We found that 7 out of 11 kinds of commonly eaten vegetables had the ability to inhibit mutagenicity caused by chemical drugs such as Mitomycin C, Bleomycinia, Fluorouracil, Cis-Diaminodichloroplatinum, Arabinosylcytosin and mustargen, They were garlic, green Chinese onion, onion, garlic bulb, tomato, cucumber and water radish. The other 4 lacking this ability were rape, chinese toon, ginger and asparagus lettuce stalk. We believe that our results can be helpful in the preparation. of cancer patients' diet, who are receiving chemotherapy and in the prevention of cancer.  相似文献   

6.
抗诱变和诱变同步快速试验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依据SOS反应原噬菌体诱导法的基本原理对同步进行抗诱和诱变变试验的方法做了多种研究,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林州市食管癌家族聚集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林州市食管癌家族聚集性及遗传因素在食管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资料,调查了118例食管癌新发病例及168例对照的Ⅰ,Ⅱ级亲属食管癌患病情况,比较病例对照各级亲属食管癌发生率。用Falconer法计算遗传度。结果 病例及对照亲属食管癌患病率比较表明,血缘关系越近,亲属食管癌发生率越高。Ⅰ、Ⅱ级亲属相对危险度(RR)分别为3.15(2.15 ̄4.61)和1.87(  相似文献   

8.
林州市1964年通过红旗渠引浊漳河水,全市79%的居民饮用渠水,随着渠水水量减少和污染,80年代开始分批大规模改水改厕,为了检验改水降低食管癌发病率、死亡率效果,进行了改水前后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林州市食管癌人群现时生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1988-2004年河南省林州市食管癌人群的生存水平及变化情况,评价当地食管癌二级预防及临床诊治工作的效果.方法 从林州市肿瘤登记处抽取1988-2004年全部食管癌发病和死亡个案记录,剔除重复及仅有死亡证明书的病例,共获得有效分析的食管癌病例12 160例,男性6914例,女性5246例.计算林州市食管癌患者1992、1997和2002年分性别和分年龄组的生存概率,与食管癌发病死亡数据连接.用现时生存分析方法和队列生存分析方法分别计算食管癌患者1990-1994年、1995-1999年、2000-2004年3个时期的5年观察生存率和相对生存率并进行Z检验.结果 林州市食管癌患者在3个时期的5年相对生存率分别为28.24%、35.24%和40.76%,呈逐年上升趋势(Z值分别为3.94、3.07,P值均<0.05).男性食管癌患者3个时期的5年观察牛存率分别为13.67%、18.08%和22.46%,相对生存率分别为29.94%、36.96%和38.40%.女性食管癌患者3个时期的5年观察生存率分别为15.56%、19.29%和28.01%,相对生存率分别为26.78%、33.12%和43.70%.前两个时期男女食管癌患者的5年观察生存率和相对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生存率Z值分别为1.48、0.88,P值均>0.05;相对生存率Z值分别为1.27、1.50,P值均>0.05).而在第3个时期女性患者的观察生存率和相对生存率高于男性(观察生存率:Z=3.56,P<0.05;相对生存率:Z=2.09,P<0.05).1995-1999年和2000-2004年两个时期现时生存分析方法计算出的相对生存率(分别为35.24%、40.76%)高于同时期队列生存分析方法的结果(分别为28.77%、33.35%).结论 林州市食管癌患者的生存率在不同时期呈逐渐升高趋势,反映出该地区食管癌的二级预防及临床诊疗水平在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0.
林州市是我国食管癌高发区之一 ,长期保持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水平。自 5 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提出了众多病因假说 ,但至今食管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 ,因而给该病的防治带来很多困难。根据林州市生活环境中 ,尤其是饮用水中可能具有强致癌物的假说 ,我们应用蚕豆根尖微核技术对“林州市生活饮用水的诱变效应与食管癌发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检测林州市 131个不同饮水类型的水样 ,其中山泉水、河水、渠水、浅井水诱发的蚕豆根尖细胞微核均数最高 ,山泉水检测 2 7份 ,微核均数在 9.31‰~2 8.85‰之间 ,各种类型水诱变效应分级比较 …  相似文献   

11.
林州市饮用不同地下水居民食管癌发病现状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林州市饮用不同地下水居民食管癌发病现状。方法 通过三级预防保健网 ,对该市饮水类型、水井深度、改水时间、饮水人口、各村食管癌发病数和死亡数进行了调查。结果 饮用山泉水居民食管癌发病率为 141.98/10万 ,饮用浅层地下水居民食管癌发病率为 97.6 7/ 10万 ,饮用深层地下水居民食管癌发病率为 86 .0 6 / 10万。饮用井深 <5 0 m和 >2 5 0 m井水的居民食管癌发病率高于饮用井深 5 0~ 2 5 0 m井水的居民 (P<0 .0 5 )。食管癌发病率山区 >丘陵 >平原。 80年代后由泉水、浅井水改为机井水 ,10~ 15年后食管癌发病率显著下降 (P<0 .0 1)。结论 该地区食管癌高发与饮用地下水类型和深度有关。山泉水、浅层地下水、 >2 5 0 m深层地下水中可能含有致癌促癌物质或缺乏某些物质 ,致使该地区居民食管癌高发  相似文献   

12.
饮用不同饮用水居民的食管癌发病死亡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探索不同类型生活饮用水对食管癌发病的影响,对林州市生活饮用水情况和居民食管癌发生、死亡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饮用山泉水的居民食管癌发病率最高,为141.98/10万;其次为饮用库渠河水和手压井水的居民;饮用机井水的居民发病率最低为86.06/10万。饮用山泉水、手压井水的居民改用机进水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居民食管癌发病率显著下降,在饮用不同深度地下水的居民中,饮用小于50米和大于250米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某地区各类饮用水及水源水致突变性。方法 应用蚕豆根尖微核技术。结果 除自来水和本地产饮用水符合卫生标准外,部分水源水及井水有不同程度的做核增高,有机物、重金属污染。结论 微核试验结果高于正常的水体含有诱变物质,对饮用水的安伞性存存隐患,需做好水源的卫生防护工作。  相似文献   

14.
部分食管癌高发区水的诱变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部分食管癌高发区各种水的致突变性及致癌性。方法采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试验作为化学致突变物、致癌物的初筛试验。结果各种类型的水样诱发的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分别为:煤矿排污水14.42‰,红旗渠水8.62‰,河水8.34‰,深机井水2.81‰,自来水3.96‰。结论煤矿排污水诱变性最高,其次是红旗渠水源水和浊漳河水,而林州市深机井水和自来水诱变性较低。提示,饮用高诱变水可能是食管癌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巢湖源水和饮用水的诱变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组合致突变性试验对以巢湖水为水源的合肥市四水厂的水源水、沉淀池出水和出厂水有机浓集物的诱变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巢湖源水及其氯化饮用水,在细菌,真核细胞以至整体动物试验中都呈现一定诱变性。混凝沉淀 工艺可除去部分诱变物。出厂水浓集物的致突变能力最强,其次为水源水,沉淀地出水最弱,多种方法联合应用,提高了饮水中诱变物检测的敏感性。研究还表明四种试验对饮水致突变性的检出敏感性顺序依次为SCE>微核  相似文献   

16.
海安县生活饮用水与上消化道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海安县生活饮用水与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关系。方法 对 45 1例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病例进行1∶ 1的病例对照研究 ,用条件 L ogistic回归模型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并对水源水质进行监测。结果  1987~ 1990年饮用沟塘水 (β=0 .36 78,P<0 .0 1,OR=1.31)是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 ,饮用自来水年限长(β=- 0 .42 15 ,P<0 .0 1,OR=0 .6 6 )是保护因素。结论 海安县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的高发与饮水水源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17.
浓集饮水致突变物程序规范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提出了一套以Ames试验为指标,与硅胶柱层和HPLC化学技术相结合,从饮用水中分离有机致突变活动活性组份的方法。利用该方法从哈尔滨市饮用水中分离出有机活性组份Y-E-2,其在水中含量为16μg/L,重量比活性为588rev/mg(TA98菌株)和1687rev./mg(TA100菌株)。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11个县饮用水水质与胃癌死亡率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胃癌高、中低发区11个县地表水、地下水水质资料分析结果表明:高发区水质有机物污染指标(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硫酸盐、氯化物、耗氧量等)及重金属(铅、汞)污染物含量明显高于中低发区。大范围及局部地区监测数据也表明饮用水污染是胃癌高发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