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改良口服法小肠半透明造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良口服法小肠半透明造影许修林徐红萍指导:何瑞华传统的口服钡剂小肠造影和插管法小肠灌肠双重造影均有其不足之处,笔者参照有关文献[1],对原法略加改进称为改良口服法小肠半透明造影(以下简称本法),基本上能达到小肠灌肠(钡+羧甲基纤维素)造影的效果。现报...  相似文献   

2.
小肠双重造影插管技术的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67年,Bilbao和Dotter发明了B-D管,为小肠X线造影检查解决了一个重要技术问题(1,2),近两年来,国内也报导了利用B-D管进行小肠双对比灌肠和小肠低张双重造影(3,4),进行小肠造影,插管是成功的关键,下面就谈谈我们在进行小肠双重造影中关于插管技术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茧症小肠钡剂造影的X线诊断。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证实的腹茧症小肠钡剂造影的X线表现。结果:钡餐或小肠灌肠造影表现为受累小肠肠管往返盘绕排列,呈“手风琴”状,近段肠管扩张,钡剂通过延迟.术中发现小肠广泛粘连,肠管被膜状物包裹成团,似蚕茧状。病理组织学显示膜状物为增生的纤维结缔组织。结论:小肠蚕茧状包裹征是一种原因不明少见病,小肠钡剂造影有特征性表现,结合临床可于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论述该病例误诊前后检查过程,认为回肠末端克隆氏病小肠造影确诊率较高。方法:经钡灌肠检查,全程钡餐透视检查及小肠造影检查,最后病理证实为克隆氏病。结论:克隆氏病据发生部位不同各有其不同的检查方法,发生于结肠用钡灌肠检查或结肠镜检查。发生于小肠用全程钢餐透视检查或小肠造影检查,用小肠造影检查检出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血管造影对小肠平滑肌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血管造影对小肠平滑肌瘤的诊断价值彭志毅,曾维新,周先勇,林贵小肠平滑肌瘤是最常见的小肠肿瘤,但常规钡剂检查常不易发现病灶 ̄[1,2]。近来,采用血管造影明显地提高了小肠平滑肌瘤的诊断率。笔者通过本组经血管造影诊断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病例分析,来探讨血管...  相似文献   

6.
载体介导靶向小肠气钡双对比造影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介绍一种简便易行的小肠双对比造影法-载体介导靶向小肠气钡双对比造影法并初步评价其效果。材料与方法 以小肠溶空胶囊为载体盛装产气剂,口服后载体胶囊至小肠溶解,产生CO2,配合口服钡剂形成小肠气钡双对比。选取80例拟行小肠造影检查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40例。试验组采用本方法,对照组采用普通单钡法。结果 试验组29例小肠双对比效果较满意,8例效果一般,有局部小肠双对比效果,3例无双对比效果,总有效率92.5%。对照组40例均为单钡造影效果。结论 载体介导靶向小肠气钡双对比造影法确能形成小肠气钡双对比,小肠观察效果较普通单钡法有明显提高,但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7.
一、一般资料我院近三年开展小肠插管造影共12例,其中7例在插管前施行过肠系造影检查,发现小肠肠管狭窄有4例,大多数因小肠肠管冗长,难以避开病变部位,图像显示不清,在消化科,放射科医师的共同探讨下,采用了上述检查方法。开展此方法,适用于消化道不明原因出血患者,上消化道及钡剂灌肠未发现病变者,肠系造影发现小肠  相似文献   

8.
胃镜引导插管小肠双对比造影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小肠双对比造影检查的有效方法。方法:72例受检者被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36例)应用研制的小肠造影导管,在胃镜直视下钳夹导管头端并送达十二指肠水平部,头端气囊充气固定导管,退出胃镜后,经导管灌注适量稀钡胶浆及空气行小肠双对比造影。对照组(36例)采用改进的F9心导管在透视下插管。结果:实验组插管成功35例(成功率97.1%),对照组插管成功27例(成功率75%)。结论:研制专用的小肠造影导管并经胃镜引导插管行小肠双对比造影检查,其成功率明显高于普通插管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数字化小肠气钡造影在诊断小肠病变中的用途。方法 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肠病变,其中,恶性病变10例,良性病变12例,均经数字化小肠气钡造影。结果 在22例患者中,数字化小肠气钡造影正确诊断19例,1例空肠腺癌被误诊为炎症,2例空肠增殖性结核被误诊为恶性占位性病变。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0%,92%,87%,89%以及92%。结论 数字化小肠气钡造影对小肠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对临床上疑有小肠病变的患者应作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的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血管造影23例,男16例,女7例。介入治疗7例,分别进行血管加压素灌注止血和明胶海绵、不锈钢圈栓塞治疗。结果:血管造影阳性病例16例,其中炎症出血3例(小肠2例、结肠1例),小肠憩室5例,小肠血管畸形4例,肿瘤4例(小肠3例、胃癌1例);造影阴性7例。介入治疗7例,其中4例血管加压素灌注止血、明胶海绵栓塞2例、不锈钢圈栓塞1例。结论:血管造影时应尽可能将导管超选择插入相应的可疑异常血管分支,提高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检出阳性率,并同时进行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