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董进梅  张峰  罗娇 《云南医药》2011,(3):287-289
目的探讨骨髓组织活检联合骨髓涂片在恶性血液病诊断中临床应用,方法对102例血液病患者,采用骨髓抽吸-活检一步法取材,同时观察其骨髓涂片和活检塑料包埋切片。结果骨髓活检在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纤维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多发性骨髓瘤,骨髓转移癌具有较高诊断符合率,而骨髓活检结合涂片在急性髓性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诊断中较大的优势。结论骨髓活检联合骨髓涂片能有效提高恶性血液病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2.
周围血片中幼稚细胞对于急性白血病诊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初诊急性白血病 (AL)患者周围血片中幼稚细胞对白血病的意义。方法 :经耳垂或手指取血 ,常规涂片 ,经瑞氏—姬姆萨混合染液染色后 ,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初诊急性白血病患者周围血片中幼稚细胞总检出率为89.14% ,其中 ,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 (AL L )患者周围血片中幼稚细胞检出率为 91.94% ,急性非淋巴细胞型白血病 (ANL L)患者周围血片中幼稚细胞检出率为 87.0 2 % ,外周血 WBC≥ 10 .0× 10 9/ L 的白血病患者其幼稚细胞检出率 (95 .81% )显著高于 WBC≤ 4.0× 10 9/ L及 WBC正常的白血病患者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0 .0 1) ,外周血片中未检出幼稚细胞的白血病患者中 ,全血细胞减少者 47.73% ,WBC<4.0× 10 9/ L 者占 5 9.0 9%。结论 :外周血片幼稚细胞的检出对诊断急性白血病有重要意义 ,但并不能作为诊断白血病的特异性指标。 AL L患者通过外周血涂片白血病的检出率比 ANL L 高 ,高增生白血病患者通过外周血涂片白血病的检出率比低增生的高。  相似文献   

3.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T细胞受体(TCR)δ基因重排,检测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骨髓与骨髓涂片标本.其中1例初发和1例未完全缓解的标本检测出基因重排,1例完全缓解的标本未检测出基因重排。对照标本均未检测出基因重排。  相似文献   

4.
我们对18例白血病性淋巴细胞分别做了E-RFC 法、Em 法及E-Yc 法花环试验,作免疫标志分型。用透射电镜观察T、B、N 及D 细胞的超微结构特征。材料和方法18例患者经临床检奄及骨髓涂片检查、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淋)13例,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慢淋)5例。化疗前取静脉血分离淋巴细胞,分别作不同花环试验,常规涂片数200只淋巴细胞,计数各种花环形成的百分率。同时按透射电镜常规制作标本,选择与羊红细胞结合的T 细胞,与酵母菌或鼠红细胞结合的B 细胞,与红细胞及酵母菌两者均结  相似文献   

5.
由于白血病骨髓细咆染色体制作难度大,分裂指数低,染色体短小发毛,分散不良,难以分析。近年有人将外周血淋巴细胞高分辨同步化技术用于白血病骨髓染色体,改善了标本质量。我们参照国内外同步化技术加以改进,选用5-氟尿嘧啶(5-Fu)同步化处理白血病骨髓细胞,制作染色体,取得较好结果。1材料与方法1.1研究病例:白血病29例均为本院收治患者,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1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I)9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4例,多发性骨髓瘤3例,恶性淋巴瘤1例。均为化疗前取样,全部病例均根据临床表现、血象、骨髓象及组织化学染色确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作用,为临床检验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875例患者的资料,对需要的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测,对结果显示异常的标本再进行外周血涂片显微镜下镜检,对血液标本的形态学和白细胞分类进行观察。结果1875例病例中,257例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显示结果异常者,经外周血细胞涂片显微镜检查确认为异常者34例,其中缺铁性贫血12例、巨幼细胞性贫血10例、急性白血病4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5例、异型淋巴细胞增多症3例。结论加强血涂片镜检能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直观、全面的诊断依据,有效地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Hedgehog信号通路的受体Smoothened(Smo)在急性白血病、骨髓增殖性肿瘤CD34+细胞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0年9月至2011年3月在华西医院就诊的急性白血病骨髓标本23份、骨髓增殖性肿瘤7份,并纳入10例非血液系统肿瘤作为对照,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标本CD34+细胞Smo的表达量,分析比较各组Smo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比较血液系统肿瘤(急性白血病、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与对照组(非血液系统肿瘤)Smo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9)。比较急性白血病、骨髓增殖性肿瘤及非血液系统肿瘤患者Smo表达水平,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34)。比较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髓系白血病与非血液系统肿瘤患者,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33)。结论流式细胞术检测血液系统肿瘤CD34+细胞Smo蛋白表达有临床应用价值;Smo蛋白在急性白血病、骨髓增殖性肿瘤均有表达,可作为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8.
刘笑梅  丁云芳 《江苏医药》1996,22(4):243-244
运用PCR法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缓解期儿童进行微小病毒B19检测,发现4例阳性,均表现为贫血、发热、骨髓受抑。提出微小病毒B19感染可能是白血病儿童骨髓抑制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在血常规检验中实施血涂片的结果和价值。方法 128例开展血常规检验患者,以检验方法不同为依据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的检验方法为血常规常规检验,实验组则实施血涂片分析检验。比较两组检验结果、异常细胞检出率,分析实验组异常血液样本。结果实验组异常检出率45.31%高于对照组的28.13%,假阴性率1.56%、假阳性率0,均低于对照组的10.94%、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异常嗜碱性细胞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异常嗜酸性细胞、异常淋巴细胞、异常单核细胞、异常中性粒细胞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异常血液样本29例, 11例患者核红细胞、幼稚细胞出现;5例患者中心淡染区扩大、红细胞呈现大小不均情况;4例患者呈现中毒颗粒少量、中性粒细胞或白细胞提升情况;9例患者呈现空泡、核左移(程度不同)。结论在血常规检验中运用血涂片分析可获得满意的检验目标,可对细胞形态进行明确,使得异常检出率提升,建议推广。  相似文献   

10.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属恶性实体瘤。本病进展快,临床表现多样。NHL患者的骨髓浸润占有一定比例,合并淋巴肉瘤细胞白血病的患者更为常见。现将我院1996年1月~8月收治的20例NHL患者的骨髓特点进行观察和分析。 1 临床资料 NHL20例,男16例,女4例,年龄5.5~71岁,平均年龄37.5岁。20例患者均经病理证实为NHL,住院前后对全部患者行骨髓穿刺检查,发现正常骨髓像者12例,合并淋巴肉瘤白血病者(淋巴瘤细胞≥20%)5例,淋巴瘤细胞浸润骨髓者(淋巴瘤细胞≤5%)占3例。 2 结果与讨论 20例NHL患者的骨髓不同程度受到浸润。其中严重的是淋巴肉瘤白血病占20例中的5例,骨髓涂片检查中发现有淋巴瘤细胞浸润者占3例。 5例淋巴肉瘤白血病患者的瘤细胞形态均为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Ph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ALL)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淋变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1例Ph+ALL患者及31例慢粒急淋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Ph+ALL与慢粒急淋变有以下区别:①慢粒急淋变肝脾肿大发生率(80.65%)比Ph+ALL(14.28%)高(P<0.05);②起病时慢粒急淋变外周血白细胞数比Ph+ALL高(P<0.05);③Ph+ALL完全缓解率(76.19%)比慢粒急淋变(48.39%)高(P<0.05)。Ph+ALL的中位生存期为(10.76±6.91)个月,而慢粒急淋变的中位生存期为(7.06±6.0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粒急淋变者完全缓解后Ph染色体持续存在,Ph+ALL患者完全缓解后Ph染色体消失。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骨髓中原始加幼稚细胞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h+ALL与慢粒急淋变具有不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急性白血病(AL)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MM)骨髓中EBV—DNA含量,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40例急性白血病与25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EBV感染情况,同时检测了32例对照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骨髓EBV—DNA含量。结果多发性骨髓瘤患者EBV感染率为56%,急性白血病组EBV感染率为7.5%,对照组EBV感染率6.2%。AL组与对照组EBV—DNA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MM组与对照EBV—DNA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MM组与AL组EBV—DNA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AL患者的发病与EB病毒感染关系不大,MM患者的发病与EB病毒感染有关;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MM患者骨髓中EBV—DNA含量进行检测,对于揭示MM的发病与EBV感染之间的相关性提供了敏感可靠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PTEN和NF-κB基因在正常核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CN-AML)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扩增反应(RT-PCR)技术检测40例初治CN-AML和10例对照(正常骨髓6例和非恶性血液病4例)骨髓单个核细胞中PTEN、NF-κB p65的表达,分析PTEN、NF-κB与患者年龄、性别、外周血白细胞数、骨髓原始细胞数及总生存时间(OS)的关系。结果对照组PTEN基因表达阳性率为90%,CN-AML组阳性率5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31);PTEN基因表达与年龄、骨髓中原始细胞百分比有关,(P值分别为0.016、0.01),与性别、外周血白细胞计数、OS无关(P>0.05);对照组NF-κB P65基因表达均为阴性,CN-AML组阳性率为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NF-κB p65基因阳性表达与较短OS有关(P=0.024),与性别、年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骨髓中原始细胞百分比均无关(P>0.05)。结论 CN-AML患者存在PTEN、NF-κB基因表达异常,NF-κB阳性者预后较差,是影响CN-AML患者预后的生物学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儿童白血病骨髓细胞形态学及免疫分型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本院2016年新收治的105例儿童白血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流行病学特点及白细胞抗原的表达情况.结果 (1)ALL、AML患儿男女比例分别为2.13∶1,1.44∶1;中位发病年龄分别为3岁,2岁.(2) 105例儿童白血病FAB合型: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AML) 2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72例,未分类急性白血病2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4例,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JMML)2例,神经母细胞瘤(NB)骨髓浸润2例,淋巴瘤骨髓转移1例;72例急慢性白血病免疫分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16例,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 47例,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4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2例,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JMML)1例,淋巴瘤骨髓转移1例,未见明显异常1例.(3)免疫分型与形态学分型完全符合率为91.67%(66/72),部分符合率为2.78%(2/72),完全不符合率为5.55%(4/72).(4)CD19、CD34、CD10、HLA-DR在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中表达高,分别为100.00%(47/47)、80.85%(38/47)、89.36%(42/47)、100.00%(47/47);CD20在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中表达均为12.77%(6/47);而CD13和CD33在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率均为21.28%(10/47).结论 免疫分型对儿童白血病的诊断有重要作用,但并不能完全取代形态学分析,同时弥补了骨髓常规检查的不足.  相似文献   

15.
Historically, a variety of hematological disorders of the bone marrow, such as acute leukemia, chronic myelocytic leukemia and severe aplastic anemia, were invariably fatal. In the past two decades, basic and clinical scientists have been able to change this grim reality into a more hopeful outcome by replacing the diseased bone marrow with stem cells from either a family donor or an unrelated volunteer donor with identical human leukocyte antigens (HLA). Because of progress in this field, the initial experience of mainly using sibling donors has now been expanded to the use of either unrelated adult donors or cord blood cells as a source of hematopoietic cells. These approaches have created ethical concerns for donors and families, concerns that need to be discussed and understood by patients, volunteer donors and health care professionals.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患者骨髓液及外周血瘦素水平的测定,探讨再障状态下骨髓造血微环境异常与瘦素的关系。方法按正常人(n=6)、再障(n=30)、急性白血病(n=20)及营养不良性贫血(n=20)分为四组,每位受试者均抽取骨髓液、外周血,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其瘦素浓度。结果再障组骨髓液和外周血瘦素水平分别与正常人、急性白血病、营养不良性贫血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其他三组的骨髓液及外周血瘦素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贫血程度与瘦素浓度无相关性(P〉0.05),但骨髓液与外周血瘦素浓度呈正相关(P〈0.01)。结论再障骨髓液、外周血瘦素水平明显增高,可能与再障骨髓脂肪细胞明显增多,脂肪细胞分泌瘦素明显增多有关。  相似文献   

17.
严红  赵海军  潘明 《临床医药实践》2013,(5):363-365,372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仪免疫表型在急性白血病(AL)中的抗原表达规律及临床价值。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四色免疫荧光标记术检测细胞免疫表型、骨髓细胞形态学分型对59例AL进行分析。结果:43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主要表达CD33,HLA-DR,CD13,MPO和CD117抗原,其中MPO和CD117抗原特异性高,同时还有18.64%的患者伴有淋系抗原(Ly+AML)CD7的表达,有10.16%的患者伴有淋系抗原(Ly+AML)CD19的表达;1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主要表达CD79a,HLA-DR,CD19,CD20和CD10抗原,其中CD79a特异性和敏感性较高,同时有8.47%的ALL患者同时伴有髓系抗原CD13的表达;AML-M3多为CD34低表达,HLA-DR阴性;有4例形态学不能准确分型,需结合免疫表型分析才能确诊。结论:免疫分型与FAB同时结合互相补充,可提高AL的诊断分型准确率,有利于成人AL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并能够确诊一些特殊类型的白血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HBV感染患者HBVDNA前C区变异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测定99例HBV感染患者血清肝炎病毒标志物,并采用RT-PCR检测HBVDNA前C区变异。结果:99例HBV感染患者中,乙型肝炎病毒携带26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61例,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乙型)11例和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1例。乙型肝炎病毒携带,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和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中,变异株组HBVDNA前C区变异发生率与混合株组、野生株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与混合株和野生株两组相比,HBVDNA变异株组肝功能变化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HBVDNA前C区变异可发生于HBV感染的不同临床状态。HBVDNA前C区变异可能与肝炎程度和病情进展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9.
宋晓宁  杨琳  刘小军  温树鹏  罗建民 《河北医药》2011,33(18):2725-2726
目的通过检测成人白血病中受体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O(PTPRO)基因的表达水平,研究其在白血病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将入选患者分为急性白血病(AL)初治组、完全缓解组(CR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组(CML组)和正常对照组(NC组),Syber Green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白血病和NC组骨髓单个核细胞(MNC)中PTPRO基因的表达。结果(AL)初治组PTPRO表达水平低于CR组(P=0.028),更低于NC组(P〈0.01);CML组低于CR组和NC组(P〈0.05),与初治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5),初治组中AML与ALL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8)。结论PTPRO基因在成人白血病中表达水平明显降低,提示PTPRO基因在白血病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0.
22例急性白血病和4例恶性淋巴瘤患儿于强化化学疗法(强化疗)后,应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5-8μg/(kg·d),sc,qd,连用2-10d,作为支持疗法,以缩短其骨髓抑制期。临床统计资料结果显示,应用GM-CSF治疗组患儿.其强化疗后平均骨髓抑制期为12.1±s2.9d,平均发热时间为5.3±2.3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平均骨髓抑制期19±4d和发热时间7.6±2.4d,P<0.05。应用GM-CSF后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