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表皮细胞作为种子细胞构建尿道的长期随访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将通过分离培养的表皮细胞与脱细胞膀胱黏膜下筋膜复合,修复缺损的尿道,观察表皮细胞表型在尿道环境中的转归。方法采用同种异体(家兔)的膀胱,经显微分离和脱细胞液处理,制成无细胞的生物支架(并经随机切片证实脱细胞效果),选择兔的小块包皮组织,消化收集分离出的表皮细胞,经过增殖、传代培养植入生物支架中,并加入Brdu标记物,将其卷成管状,回植入自体人工造成的尿道缺损,术后1、2、6及12个月分别测定治疗效果(每组各处死3只家兔/批),观察指标:尿道造影、大体外形、修复段尿道黏膜的HE染色、免疫组化和荧光标记等。结果术后实验对象伤口愈合正常,修复尿道的大体形态和尿道造影显示排尿通畅,无尿瘘和狭窄发生;HE染色和免疫组化显示,术后1月-6月,修复段尿道黏膜层次由单一向复层结构转变;而术后12月修复段尿道黏膜已基本显示为类似移行上皮细胞结构;术后角蛋白染色阳性;Brdu标记在术后1月清晰显示植入上皮细胞层存在,随后逐渐稀少。术后6及12月尿道黏膜结构中未见显影。结论作为种子细胞,表皮细胞可与胶原筋膜结合运用于尿道修复,修复效果良好,并随着时间延长向尿道原有细胞结构转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以兔口腔黏膜细胞与同种异体膀胱黏膜下脱细胞基质(BAMG)复合物构建组织工程化尿道的可行性.方法 新西兰雄性兔24只,距尿道外口2.0 cm剥离尿道黏膜(2.0 cm×0.8 cm)后,随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切取实验组兔口腔黏膜组织分离细胞,在有灭活的3T3细胞培养皿上进行培养扩增,将培养获得的第2代口腔黏膜细胞种植于BAMG(2.2 cm×1.0 cm)上,植入实验组兔尿道缺损区域;对照组单纯采用无细胞植入的BAMG修复尿道.分别于术后1、2、6个月观察动物排尿情况,行尿道造影,8 F尿管插管确定有无狭窄;随后处死实验兔,取修复段尿道黏膜组织行组织学检查.结果 细胞培养获得的口腔黏膜细胞形态均一,生长良好;组织形态学、扫描电镜观察见口腔黏膜细胞与BAMG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实验组兔术后1、2、6个月伤口愈合良好、排尿通畅,无尿瘘发生,组织学和尿道造影检查显示带细胞修复的尿道形态完整、清晰宽敞,无狭窄发生;术后6个月植入的口腔黏膜细胞仍然存在,并明显扩增.对照组兔则出现排尿困难、尿道狭窄,光镜下发现黏膜及黏膜下存在严重的炎症反应.结论 兔口腔黏膜细胞与同种异体BAMG复合后,可成功用于尿道缺损的修复,构建组织工程化尿道.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脱细胞管腔基质人工仿真胆管支架材料(人工仿真胆管)修复胆管缺损的动物体内实验疗效。方法本实验采用前期制备的人工仿真胆管,应用于封闭群内江猪(18只)胆管缺损动物实验模型,探讨其体内修复效果,并根据术中是否安置支架分为支架组、无支架组,另设假手术组为对照每组各6只。术后不同时期检测相关指标,探讨人工胆管修复胆管缺损的实验疗效。结果体内实验发现,支架组、假手术组动物无死亡,无支架组实验动物分别植入术后第2、7、8和40天全部死亡。支架组大体标本未见明显胆漏,吻合口无明显狭窄,植入段胆管未见明显狭窄及管腔塌陷;无支架组大体标本可见植入段胆管狭窄,呈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表现。实验室检查显示:支架组、假手术组胆管植入术后血清总胆红素(TB)无明显升高,无支架组动物在术后不同时间均有不同程度的血清TB升高,最高达到413.2μmol/L。组织学观察显示:植入术后第100天,形成较为完整的类似新生胆管样结构,整个胆管腔基本被类似正常胆管上皮的组织覆盖,无支架组标本可见吻合口狭窄明显,人工胆管挛缩、纤维化、管腔阻塞,局部组织结构混乱,炎性细胞浸润;免疫荧光染色示,在植入术后第100天支架组人工仿真胆管植入段的细胞角蛋白19(CK19)和上皮细胞黏附分子(HEA125)表达与植入段吻合口的上、下端正常胆管黏膜上皮的CK19和HE125表达相接近。结论人工仿真胆管的研发可能会为临床胆管缺损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潜在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4.
应用阴茎皮瓣结合颊黏膜游离移植治疗阴茎段尿道狭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应用阴茎皮瓣结合颊黏膜游离移植治疗阴茎段尿道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2006年3月-2007年12月,收治6例尿道下裂修复术后阴茎段尿道狭窄患者。年龄3~26岁,均为阴茎型尿道下裂,于修复术后2~10个月出现排尿困难。采用阴茎皮肤脱套形成的阴茎皮瓣结合大小为2cm×1cm~4cm×1cm的自体全厚颊黏膜游离移植方法治疗,术后保留高弹硅胶尿道支架管2~3周。结果5例术后切口Ⅰ期愈合,无并发症发生,术后排尿满意;1例术后3d切口出现轻度感染,予冲洗引流等处理2周后愈合,术后1个月尿线变细,经约2个月尿道扩张后,正常排尿。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0个月。患者自述排尿正常,尿流成线,尿线较粗,排尿后膀胱无明显尿液残余。结论阴茎皮瓣结合颊黏膜游离移植是一期治疗阴茎段较短范围尿道狭窄的可行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结肠黏膜尿道成形术治疗复杂性超长段尿道狭窄的应用价值与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复杂性超长段尿道狭窄患者资料.年龄分别为71、64、48岁,病程分别为3个月、6个月、6年;尿道狭窄段长度分别为13、18、12 cm.采用狭窄段尿道切除,截取12~18 cm乙状结肠,利用结肠黏膜重建尿道.术后行尿道造影、尿流率及尿道镜随访检查.结果 3例手术均获成功,切U愈合良好,无尿漏;拔除尿道支架管后患者排尿通畅.术后6周复查最大尿流率分别为16.7、19.6、26.4 ml/s;术后3个月尿道造影见移植段尿道管径均粗大;术后6个月尿道镜检查2例见结肠黏膜色泽良好,表面光滑,无糜烂,无瘢痕,吻合口愈合好;活检黏膜腺上皮细胞形态未改变,腺体稍萎缩.3例术后分别随访28、16、3个月,排尿通畅.结论 结肠黏膜尿道成形术是治疗复杂性超长段尿道狭窄或闭锁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聚乳酸-聚羟基乙酸(poly-lactide-co-glycolide,PLGA)/Ⅰ型胶原复合支架的生物相容性,探讨其作为组织工程阴道支架的可行性。方法取经多聚赖氨酸包被的PLGA置于含0.25%Ⅰ型胶原的醋酸水溶液,制备PLGA/Ⅰ型胶原复合支架。取10~12周龄雌性SD大鼠阴道组织,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阴道上皮细胞,取第2代细胞进行实验。取复合支架浸提液培养阴道上皮细胞,观察材料细胞毒性。将阴道上皮细胞与复合支架共培养48 h(实验组),检测细胞黏附率;以单纯PLGA支架接种细胞作为对照组。将细胞-支架复合物埋植至SD大鼠皮下,于2、4、8周取材行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细胞在支架上生长情况。将细胞-支架复合物移植至6只切除阴道组织的SD大鼠阴道部位,于术后3、6个月观察阴道生长情况,6个月后取阴道组织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大鼠阴道上皮细胞在PLGA/Ⅰ型胶原复合支架材料浸提液中生长、增殖良好,细胞毒性为1级。实验组细胞黏附率为71.8%±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4%±5.7%(t=2.195,P=0.005)。阴道上皮细胞能在PLGA/Ⅰ胶原复合支架材料上黏附、生长;大鼠皮下埋植2周后,细胞在支架孔隙内生长增殖,成纤维细胞生长;4周支架材料表面形成1~3层上皮;8周后支架材料部分降解,上皮层次增加,呈极性排列,角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呈阳性。细胞-支架复合物原位移植3个月后,大鼠阴道黏膜呈粉红色,有光泽,支架材料大部分降解;6个月时阴道深约1.2 cm,无明显狭窄,阴道黏膜外观类似正常阴道黏膜,皱襞较少,组织学观察示上皮层与正常阴道无明显区别,基底层可见钉状突起,数量少于正常阴道,角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呈阳性。结论 PLGA/Ⅰ型胶原复合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作为构建组织工程阴道的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以兔阑尾黏膜预制尿道行阴茎再造的可行性.方法 60只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利用阑尾黏膜和皮片预制尿道,术后3个月行阴茎再造术.观察阑尾黏膜预制尿道后2周,1、2、3个月及阴茎再造术后1、3个月时尿道的组织学变化;对比两组阴茎再造术后1、3个月阴茎大体形态变化和逆行尿道造影改变;对比两组阴茎再造术后3个月时,尿道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阑尾黏膜预制尿道移植后,单层柱状上皮经历了早期脱落、再生,到后期逐渐萎缩凋亡,并被复层鳞状上皮逐渐移行、化生及取代的过程;阴茎再造术后 1个月,尿道已无单层柱状上皮存留,均被覆复层鳞状上皮,但上皮较薄,而再造术后3个月时,尿道复层鳞状上皮进一步增生增厚;两组再造阴茎大体形态无明显差异;逆行尿道造影显示,两组尿道早期吻合口处均存在管腔狭窄,逐渐趋于减轻;两组尿道狭窄及尿瘘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阑尾黏膜组无尿路结石的发生,而皮片组由于毛发生长,6例出现毛石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利用阑尾黏膜预制尿道行阴茎再造术,方法可行;为避免尿道狭窄并发症的发生,宜根据尿道内上皮化生程度,调整合适的尿道预制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组织工程方法在体外构建形成尿道粘膜结构。方法:酶消化法获得猪膀胱尿路上皮细胞(UC),以免疫荧光和RT-PCR方法进行UC鉴定。制备膀胱脱细胞基质移植物(BAMG)作为支架材料,以苏木精-伊红染色、Masson染色、免疫组化和扫描电镜进行评价。经过体外培养和扩增后,将P3代UC接种在BAMG上。结果:BAMG支架上的UC经过体外培养1周后即可形成沿基膜排列的复层上皮结构。扫描电镜显示细胞-材料复合良好,免疫组化检测支架上的UC广谱角蛋白表达阳性。结论:运用组织工程方法能够在体外快速进行尿道粘膜上皮结构的初步构建,为进一步临床修复诸如尿道下裂、尿道狭窄等尿道缺损奠定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9.
组织工程化膀胱壁复层结构的体外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膀胱缺损组织工程修复方法.方法 机械法去除膀胱黏膜层、肌层和浆膜层,仅保留膀胱黏膜下层.经SDS、Trixon-100和三蒸水处理去除细胞结构,制备获得膀胱脱细胞基质移植物(BAMG)作为支架材料.取成年猪膀胱壁,机械法分离膀胱肌层和黏膜层.以酶消化法分别获取膀胱尿路上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常规细胞传代和扩增后,将膀胱平滑肌细胞和尿路上皮细胞分别接种在BAMG浆膜面和黏膜面.细胞-材料复合物体外培养4周并行组织学鉴定.结果 HE和Masson染色鉴定发现,BAMG以胶原成分为主,内部未见明显细胞残留.免疫荧光方法鉴定结果显示,膀胱尿路上皮细胞uroplakin Ⅱ阳性,膀胱平滑肌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阳性.体外培养4周后,BAMG浆膜面和黏膜面分别形成连续的复层结构尿路上皮层和膀胱平滑肌层,免疫组化显示平滑肌层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阳性,尿路上皮层广谱角蛋白表达阳性.结论 以膀胱脱细胞材料作为支架,尿路上皮细胞和膀胱平滑肌细胞作为种子细胞,能够在体外构建形成包含膀胱黏膜层及平滑肌层的复层膀胱壁结构.细胞-材料复合物的体外构建将为体内膀胱缺损的组织工程修复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非编织状聚乙醇酸膜片重建兔全层尿道的效果。方法制备1cm×1cm的非编织状PGA膜片。建立新西兰大白兔尿道腹侧1cm全层尿道缺损动物模型,将PGA膜片植入尿道缺损区域,修补尿道缺损。术后1、2、3个月进行尿道造影、大体观察和组织学观察评价尿道重建情况。结果PGA膜片修复新西兰兔全层尿道缺损,9只动物除1只术后1个月发生尿瘘外.其余动物均排尿通畅。组织学检查发现尿道黏膜再生良好,但尿道海绵体区域主要以纤维瘢痕增生为主,未见明显尿道海绵体再生。结论PGA膜片能够修复新西兰大白兔1cm尿道黏膜的缺损,但缺乏尿道海绵体再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