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余丽华 《中原医刊》2007,34(16):71-71
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镜检查及取异物术的全身麻醉安全性,减少相关并发症的有效方法。方法肌肉注射氯胺酮5 mg/kg。入睡后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咪唑安定0.1 mg/kg,芬太尼1-2μg/kg,静脉诱导,术中间断静脉推注丙泊酚维持麻醉,以支气管镜筒作为通气管道,外接可控辅助呼吸装置,确保患儿术中生命安全。结果手术时间(13.93±1.38)m in,麻醉时间(120.94±10.62)m in。术中生命体征变化:SBP(110.92±10.45)mm Hg,HR(136.9±7.35)次/m in,氧饱和度(96±1.21)%,苏醒时间(136.27±10.33)m in。结论全麻下行支气管镜检查,不仅避免了患儿心理创伤,同时也降低了取异物的难度和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是最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
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处理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112例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处理.Ⅰ组,静脉注射丙泊酚,首剂量2 mg/kg,维持剂量4~8 mg·kg-1·h-1,辅以氯胺酮2 mg/kg;Ⅱ组,静吸复合麻醉,静脉注射氯胺酮2 mg/kg后,经面罩吸入七氟烷3%~4%;Ⅲ组,静脉注射τ-羟基丁酸钠50 mg/kg、氯胺酮2 mg/kg,术中追加氯胺酮每次1 mg/kg;所有患儿入睡后均以1%地卡因在咽喉部作喷雾表面麻醉;分别记录各组术中屏气呛咳、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降至90%以下、硬质支气管镜退出气道、气管插管以及喉水肿或喉痉挛等的发生率和苏醒时间.结果 Ⅲ组屏气呛咳、支气管镜退管以及喉痉挛或喉水肿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Ⅰ、Ⅱ组(P值均<O.05).苏醒时间显著长于Ⅰ、Ⅱ组(P值均<0.05).结论 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选择以静脉注射τ-羟基丁酸钠、氯胺酮和1%地卡因局部表面麻醉为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寻婴幼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安全、稳定的麻醉方法。方法对76例需行气管异物取出术的75天~3岁患儿行全身麻醉,先肌注氯胺酮4~8mg/kg,后静推γ-羟丁酸钠40~50mg/kg、地塞米松2.5~5mg、异丙酚2mg/kg。10min后予0.5%~1%丁卡因喷喉麻醉。结果患儿安静,置镜从容,下颌肌肉松弛,满足术者要求,手术过程顺利。无并发症,患儿均痊愈出院。结论四种麻醉药物联合应用使患儿迅速进入平稳麻醉状态,适用于婴幼儿气管异物取出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快速诱导行声门下置硅塑管控制呼吸用于气管异物取出术的可行性.方法30例行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患儿, 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于常规氯安酮、羟丁酸钠麻醉,保留自主呼吸进行.Ⅱ组经快速诱导,于声门下置入细硅塑管,用高频喷射呼吸机控制呼吸,普鲁卡因或丙泊酚复合琥珀胆碱维持麻醉,术中监测SPO2、BP、HR、ECG.比较术中两组一次气管镜置入率、屏气呛咳、苏醒时间及SPO2<90%情况;术后由手术医师用VAS100mm对麻醉的满意程度进行评估.结果两组在年龄体重,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Ⅰ组有10例1次插入气管镜,Ⅱ组有14例.术中Ⅰ组有3例发生屏气,6例发生呛咳,而Ⅱ组只有1例呛咳,无1例发生屏气;SPO2<90%Ⅰ组有6例、Ⅱ组有3例 ;苏醒时间Ⅰ组为58.4 ±20.9min,Ⅱ组为13.8±4.6min;手术医师满意率Ⅰ组为82.8±11.5mm,Ⅱ组为97.6±9.9mm,P<0.05有明显差异性;Ⅰ组术中有1例发生喉痉挛,Ⅱ组则无.25例取出气管异物,5例未取出,术后有2例咳出.结论快速诱导后声门下置硅塑管控制呼吸用于气管异物取出术,声门暴露良好便于气管镜的插入,术中不发生屏气、呛咳,病人苏醒快,术后并发症少,不失为一种比较安全实用的麻醉方法,但术中及术后均需加强监测(尤其是SpO2).  相似文献   

5.
孔晓光  周易  甘玉芬  缪冬梅  余朗  卢彬 《海南医学》2007,18(6):111-111,168
目的 探讨羟丁酸钠和丙泊酚应用于婴幼儿唇腭裂修补术中的优缺点.方法 将要幼儿唇腭裂120例,随机分成两组,Ⅰ组咪唑0.2mg/kg,羟丁酸钠80-100 mg/kg,芬太尼3ug/kg,琥珀胆碱2mg/kg或仙林0.1mg/kg,经口或鼻气管插管,人工控制呼吸,切皮前静注芬太尼2ug/kg,术中必要时追加芬太尼每次1-2 ug/kg,Ⅱ组:仅用丙泊酚2mg/kg代替羟丁酸钠80-100 mg/kg.术中必要时追加丙泊酚每次1-2 mg/kg,对比分析两组麻醉诱导引起的循环变化,气管插管条件,术后并发症,术中肢体动情况及吞咽动作,拔管时间.结果 插管条件Ⅰ组优于Ⅱ组;术后导管拔除时间,Ⅰ组40±10 min,Ⅱ组10±3 min(P<0.01).拔管后Ⅰ组SPO298%,Ⅱ组出现喉痉挛8例,喉水肿3倒.HR:两组诱导后较诱导前均减慢(P<0.01).收缩压:Ⅰ组诱导后较诱导前升高(P<0.05),Ⅱ组20%婴幼儿诱导后较诱导前下降25%.术中挣动情况:Ⅰ组麻醉减浅时表现为血压升高,心率增快;无吞咽反射.Ⅱ组表现为肢体挣动,吞咽反射活跃.结论 羟丁酸钠用于婴幼儿全凭静脉麻醉优于丙泊酚,但清醒慢于丙泊酚.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不同麻醉方法用于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的效果,探讨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方法 选择ASA Ⅰ或Ⅱ级气道异物取出术患儿60例,年龄9个月~10岁,随机分为丙泊酚-芬太尼麻醉(Ⅰ组)、γ-羟基丁酸钠-氯胺酮麻醉(Ⅱ组)、丙泊酚-氯胺酮麻醉(Ⅲ组)三组,每组20例.均采用超声雾化器吸入2%利多卡因10 min进行表面麻醉;Ⅰ组静脉缓注丙泊酚2 mg/kg、芬太尼2 μg/kg后以微量静脉泵注射丙泊酚70~100 μg/(kg·min)维持麻醉;Ⅱ组静脉缓注γ-羟基丁酸钠80 mg/kg后以微量静脉泵注射氯胺酮50~80 μg/(kg·min)维持麻醉;Ⅲ组氯胺酮2 mg/kg静脉滴注后以微量静脉泵注射丙泊酚70~100 μg/(kg·min)维持麻醉;置镜后用国产KR-Ⅱ型高频呼吸机连接支气管镜侧孔行高频喷射通气.麻醉效果的评价包括:①以入室后的水平为基础值(T0),观察气管镜入声门前(T1)、取异物时(T2)、出声门时(T3)的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②术中有无体动、呛咳和SpO2<90%等并发症和术后苏醒时间.结果 支气管镜过声门前T1、取异物时T2和出声门时T3,Ⅱ、Ⅲ组HR较T0明显增快(P<0.05);Ⅲ组体动、呛咳和SpO2<90%的发生率显著高于Ⅰ、Ⅱ组(P<0.05),Ⅱ组术后苏醒时间显著长于Ⅰ、Ⅲ组(P<0.05).结论 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表面麻醉复合丙泊酚、芬太尼静脉麻醉,应用高频喷射通气技术,术中生命体征平稳,且可有效缩短麻醉苏醒时间,减少麻醉并发症,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麻在婴儿唇裂修复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3~9个月择期行唇裂修复术婴儿,随机分为瑞芬太尼-丙泊酚组(R-P组,n=30)和羟丁酸钠-氯胺酮组(γ-K组, n=30)。麻醉诱导时,R-P组给予瑞芬太尼1μg/kg,丙泊酚2mg/kg,氯化琥珀胆碱1mg/kg;γ-K组给予羟丁酸钠80mg/kg/,氯胺酮1~2mg/kg,氯化琥珀胆碱1mg/kg。两组患儿均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R-P组持续输注瑞芬太尼0.05~0.1μg/(kg·min)、丙泊酚4~6mg/(kg·h),γ-K组间断注射氯胺酮1~2mg/kg,必要时追加羟丁酸钠,维持麻醉深度。记录术中呼吸、平均动脉压、心率变化,术后苏醒情况及并发症。结果R P组诱导后及术中平均动脉压、心率显著低于γ-K组(P<0.05),术后拔管、出室均比γ-K组快(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显著少于γ-K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婴儿全麻下唇裂修复术可使患儿血压、心率维持在稳定的低水平状态,术后苏醒快而完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雷米芬太尼用于小儿扁桃体手术麻醉的优缺点。方法30例ASAⅠ级择期手术患儿,于术前30 min肌注阿托品0.01 mg/kg,以丙泊酚2mg/kg、瑞芬太尼2.0-2.5μg/kg(缓慢注射,注射时间1 min)、阿曲库胺0.5 mg/kg、面罩加压给氧气管插管,麻醉维持以丙泊酚4-8 mg·kg^-1·h^-1,雷米芬太尼0.5μg^-1·kg^-1·min^-1静脉泵注,根据麻醉深浅适当调整泵速,维持循环稳定,手术结束前3-5 min停丙泊酚,术毕停雷米芬太尼。观察并记录患儿心率、血压的波动、停药后呼吸、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Ram say法评定镇静程度。记录术后24 h恶心、呕吐情况。结果①雷米芬太尼与丙泊酚合用,镇痛完善,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②术后苏醒迅速平稳,平均苏醒时间(9.6±4.5)min,无明显烦躁不安;③术后镇痛较差,早期即出现疼痛,这也是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的不足之处,提示需及早术后镇痛。结论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小儿扁桃体手术的麻醉作用完善,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术毕苏醒平稳及时,术后副作用少;但术后疼痛早,宜及早施行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9.
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异丙酚配伍氯胺酮麻醉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丙酚是一种起效快 ,维持时间短 ,恢复快 ,不良反应少的新型静脉麻醉药 ,已广泛用于小儿各种麻醉(1 ) ,而与氯胺酮配伍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很少报道。笔者应用异丙酚与γ羟丁酸钠分别配伍氯胺酮 ,对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麻醉疗效进行比较。1 临床资料急诊小儿气道异物患者 2 3例 ,随机分两组 :A组 1 2例 ,年龄 (2 .6 3± 0 .6 2 )岁 ;B组 1 1例 ,年龄 (2 .5 4± 0 .4 7)岁。入室前均肌注氯胺酮 5mg/kg。静脉通道建立后 ,A组静脉缓慢注射γ羟丁酸钠 80~ 1 2 0mg/kg;B组用异丙酚 2~ 3mg/kg稀释后静脉缓慢注射 ,必要时追加 1或 2次异丙…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纤维支气管镜下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处理方法,选择34例气管异物小儿均在肌注氯胺酮2~3mg/kg基础麻醉后入室,静注地塞米松0.3~0.5mg/kg、1%利多卡因1mg/kg、丙泊酚1.5~2.5mg/kg、芬太尼1~2μg/kg诱导,麻醉维持以丙泊酚5~8mg/(kg.h)泵注。结果,麻醉前后患儿HR、MAP、SPO2变化无明显差异。有5例出现一过性呼吸抑制,2例呛咳,经静脉推注地塞米松、丙泊酚后缓解。所有患儿均在20min内清醒。利多卡因、芬太尼、丙泊酚配伍全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是一种比较安全且苏醒快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快速诱导行声门下置硅塑管控制呼吸用于气管异物取出术的可行性。方法 :30例行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患儿 ,随机分为两组。 组于常规氯安酮、羟丁酸钠麻醉 ,保留自主呼吸进行。 组经快速诱导 ,于声门下置入细硅塑管 ,用高频喷射呼吸机控制呼吸 ,普鲁卡因或丙泊酚复合琥珀胆碱维持麻醉 ,术中监测 Sp O2 、BP、HR、ECG。比较术中两组 1次气管镜置入率、屏气呛咳、苏醒时间及 Sp O2 <90 %情况 ;术后由手术医师用 VAS1 0 0 mm对麻醉的满意程度进行评估。结果 :两组在年龄体重 ,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 组有1 0例 1次插入气管镜 , 组有 1 4例。术中 组有 3例发生屏气 ,6例发生呛咳 ,而 组只有1例呛咳 ,无 1例发生屏气 ;Sp O2 <90 % 组有 6例、 组有 3例 ;苏醒时间 组为 5 8.4±2 0 .9min, 组为 1 3.8± 4.6min;手术医师满意率 组为 82 .8± 1 1 .5 mm, 组为 97.6± 9.9mm,有明显差异性 ( P<0 .0 5 ) ; 组术中有 1例发生喉痉挛 , 组则无。 2 5例取出气管异物 ,5例未取出 ,术后有 2例咳出。结论 :快速诱导后声门下置硅塑管控制呼吸用于气管异物取出术 ,声门暴露良好便于气管镜的插入 ,术中不发生屏气、呛咳 ,病人苏醒快 ,术后并发症少 ,不失为一种比较安全实用的麻醉方法 ,但术中及术后均需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12.
《陕西医学杂志》2015,(6):751-753
目的:比较静脉泵注丙泊酚或右美托咪啶在经硬质支气管镜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气管异物的患儿80例,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在麻醉诱导前开始泵入右美托咪啶1μg/kg,泵注10min后改为维持量0.6μg/kg·h;丙泊酚组(P组)在麻醉诱导后开始泵注丙泊酚5mg/kg·h。两组均采用持续泵注瑞芬太尼0.2μg/kg·min,根据手术需要间断推注肌松剂维持麻醉。分别在T0麻醉前,T1置入硬质支气管镜时,T2异物取出时,T3拔管前,观察血压、心率、脑电双频指数(BIS)值并采集血样检验血浆醛固酮指标。记录患儿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苏醒期躁动评分。结果:D组在T1、T2两个时点的心率值高于P组(P<0.05);但两组的血压、BIS值和醛固酮的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P组患儿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短于D组(P<0.05);P组术后烦躁的发生率高于D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应用于硬质支气管镜气管异物取出术在降低手术应激方面与丙泊酚相当,但右美托咪啶能够缩短苏醒和拔管时间,降低术后烦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丙泊酚与咪达唑仑复合氯胺酮用于小儿心导管术麻醉的优缺点与安全性。方法 2~12岁先天性心脏病行心导管术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入室时静脉注射氯胺酮2 mg/kg行基础麻醉,P组采用丙泊酚6 mg/(kg.h)复合氯胺酮3 mg/(kg.h)维持,M组采用咪达唑仑0.15 mg(/kg.h)复合氯胺酮3 mg/(kg.h)维持。结果 两组患儿性别、年龄、体重、术式及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呼吸支持及体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清醒时间P组(15.9±5.4)min短于M组(21.2±5.9)min(P<0.05)。结论 丙泊酚与咪达唑仑复合氯胺酮均能安全有效地进行小儿心导管术的麻醉,而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麻醉患儿苏醒更加迅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氯胺酮-丙泊酚复合全麻在大面积烧伤早期切痂植皮手术的麻醉效果、副作用的发生率、术后的恢复情况,并同期与传统的氯胺酮复合羟丁酸钠麻醉相比较,是否更具优越性。方法40例切痂植皮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氯胺酮-丙泊酚复合全麻组(Ⅰ组n=20)和氯胺酮-羟丁酸钠全麻组(Ⅱ组n=20)。全部病例静注芬太尼2μg/kg、丙泊酚2~3mg/kg、阿曲库铵0.3-0.5mg/kg做诱导插管,然后Ⅰ组微泵持续注射丙泊酚4~6mg/kg·h,45min间断静注阿曲库铵0.25-0.5mg/kg及氯胺酮1-2mg/kg维持。Ⅱ组微泵持续注射氯胺酮1-2mg/kg·h,45min间断静注阿曲库铵0.25~0.5mg/kg及羟丁酸钠80-100mg/kg。分别记录2组病例在用药期间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麻醉效果、停药后苏醒时间、苏醒后再入睡、副作用发生率等。结果Ⅰ组病例麻醉效果良好,循环稳定;而Ⅱ组术中血压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术中肢体有不自主的躁动现象,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Ⅱ组比Ⅰ组明显延长(P〈0.05)。结论氯胺酮-丙泊酚复合全麻用于大面积烧伤早期切痂植皮手术,麻醉效果确切,可控性强,苏醒迅速而平稳,不良反应少,优于氯胺酮羟丁酸钠麻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和安氟烷吸入复合麻醉苏醒期情况。方法:将128例腹部手术患者、ASAI~Ⅱ级,随机分为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组(P组)和安氟烷吸入复合麻醉组(E组)各64例。两组均先用咪哒唑仑0.05mg/kg静脉注射,3min后依次给予芬太尼3~4μg/kg、维库溴铵0.1mg/kg、利多卡因0.5~1mg/kg和丙泊酚2mg/kg静脉注射诱导,气管内插管。麻醉维持P组用丙泊酚4~6mg/kg·h、芬太尼1μg/kg·h持续泵注,E组用安氟烷1MAC吸入。根据循环情况分别调整丙泊酚和芬太尼的泵注速度或安氟烷吸入浓度。术毕前40min停止泵注芬太尼,术毕时停止全部麻醉药。记录术中循环变化、术后苏醒时间、躁动例数和评分。结果:E组发生恢复期躁动28例(43.75%),躁动评分1.28±0.46分。Ramsay镇静评分1.78±0.39分,躁动程度评级:I级9例,II级11例,III级8例;P组发生恢复期躁动8例(12.5%),躁动评分0.85±0.41分,Ramsay镇静评分2.63±0.48分,躁动程度评级:I级6例,II级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维持期复合应用丙泊酚-芬太尼可缩短清醒时间,可有效地防止麻醉苏醒期患者的躁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丙泊酚瑞芬太尼在全麻中的苏醒情况。方法90例全麻患者,均采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持续泵入维持麻醉,50kg以上的患者持续泵入丙泊酚200mg/h和瑞芬太尼1.0mg/h,根据手术需要加减泵入量,观察停全麻药到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呼之睁眼拔管时间,麻醉药用量和拔管后患者的不适。结果停药后(5.64&#177;1.69)min自主呼吸恢复,(9.93&#177;2.05)min拔除气管内导管,拔管后患者多无明显不适,苏醒彻底。结论瑞芬太尼丙泊酚复合静脉麻醉几乎适合所有类型手术的全麻病人,麻醉苏醒迅速、彻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γ-羟丁酸钠(简称γ-OH)和瑞芬太尼复合全麻外加局部表面麻醉下高频喷射通气(HFJV)用于婴幼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临床效果。方法:γ-羟丁酸钠瑞芬太尼复合静脉全麻加1%丁卡因充分咽喉表面麻醉,高频呼吸机以60~100次/min的频率经直喉镜侧孔喷射供氧。结果:37例病例中除1例发生心衰被迫改择期手术外,余36例顺利度过手术期。结论:γ-OH等复合静脉全麻联合局部表面麻醉下行HFJV用于婴幼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效果是确切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和比较γ-羟基丁酸钠复合丙泊酚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住院行支气管镜检查及异物取出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γ-羟基丁酸钠-氯胺酮麻醉组(K组)和γ-羟基丁酸钠-丙泊酚麻醉组(P组),每组各30例.每组均缓慢静注γ-羟基丁酸钠80~100mg/kg,予面罩吸氧5~10min后,K组缓慢静注氯胺酮2mg/kg,置镜后视情况按1~2mg/kg追加;P组缓慢静注丙泊酚2mg/kg,置镜后视情况按1~2mg/kg追加.观察麻醉后术前、置镜时、术中、术后BP、HR、SPO2、RR、有无屏气、呛咳、术后喉水肿、舌后坠等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置镜前及置镜后,MAP、HR数值P组均显著低于K组(P<0.05);P组置镜后HR、MAP均显著下降(P<0.05),而K组HR变化不明显,MAR显著上升(P<0.05);P组置镜后RR较入室时显著下降(P<0.05),且明显低于K组(P<0.05);两组SPO2无差异.K组置镜时屏气、术中屏气、术后舌后坠、喉水肿、苏醒期屏气等并发症明显高于P组(P<0.05),苏醒时间较P组明显延迟(P<0.05).结论 γ-羟基丁酸钠-丙泊酚用于小儿异物取出术的麻醉效果优于γ-羟基丁酸钠-氯胺酮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儿异物气管取出术的麻醉方式。方法:将188例气管异物取出术患儿分成3组,Ⅰ组:静脉注射丙泊酚;Ⅱ组:面罩吸入七氟醚;Ⅲ组:静脉注射丙泊酚,同时给予面罩吸入七氟醚。分别记录各组术前诱导时间,术中脉搏氧饱和度(SPO2),气管插管时有无呛咳,术毕患儿苏醒时间,苏醒后有无烦躁等。结果1.Ⅰ组、Ⅱ组、Ⅲ组的术前诱导时间及术后苏醒时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经组间比较发现术前诱导时间Ⅰ组较快,术后苏醒时间Ⅱ组较Ⅰ组、Ⅲ组明显缩短,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3组不同麻醉方式的呛咳、屏气发生率及苏醒后烦躁发生率具有显著差异(P<0.05),但SPO2<90%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实际工作中,以静脉注射丙泊酚同时吸入七氟醚,并辅助1%利多卡因咽喉部表面麻醉保留自主呼吸的方式为首选,即可保证患儿的生命安全又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0.
婴儿眼科手术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焱  王蓉  冯燕  邵勇平  何欣  王欢  于军 《陕西医学杂志》2009,38(10):1350-1351
目的:总结婴儿眼科手术麻醉处理的临床经验。方法:53例先天性白内障和先天性青光眼婴儿,男34例,女19例,年龄3~l1个月,体重5~11kg。静脉注射氯胺酮1~2mg/kg、咪唑安定50μg/kg、阿托品0.02mg/kg、舒芬太尼0.2μg/kg、丙泊酚2mg/kg、瑞芬太尼2μg/kg诱导气管插管全麻,采用控制呼吸,持续微量泵静注丙泊酚5mg·kg-1·h-1、瑞芬太尼0.2μg·kg-1·min-1维持。术毕在麻醉恢复室拔除气管导管。结果:全组患儿均一次气管插管成功,插管前后无紫绀、喉痉挛。51例患儿术中无体动、呛咳、屏气、呕吐及分泌物过多等情况。50例患儿苏醒期无呕吐、呼吸抑制、喉痉挛等情况。自主呼吸恢复时间4.3±1.2min,拔管时间16.3±3.6min,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50~85min。结论:婴儿眼科手术应采用气管插管全麻控制呼吸。不使用肌肉松弛剂的瑞芬太尼-丙泊酚麻醉适用于婴儿眼科手术,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术毕自主呼吸恢复较快,苏醒期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