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本《伤寒论》第27条云:“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古今医家对本条的注释众说纷纭,见仁见智,争议的焦点主要有三:①桂枝二越婢一汤证是绝对禁忌发汗还是可取微汗;②“宜桂枝二越婢一汤”八字应在“热多寒少”之后,还是应在条文句末;③“越婢”究竟是“越脾”还是传写之误,抑或其它。  相似文献   

2.
《金匮要略》利水方剂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匮要略》中具有利水作用的方剂甚多,治疗病证颇广,许多方剂至今广泛用于临床,疗效显著。笔者根据不同利水作用的方剂,归纳为八个方面:1 发汗利水 《金匮要略》载发汗利水作用的方剂较多,其中有大青龙汤、小青龙汤是治疗溢饮之方;越婢汤主治“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越婢加术汤、甘草麻黄汤均主治里水。《医宗金鉴》谓:“里水之里字,当是皮字”;麻黄附子汤主治“水之为病,其脉沉小”等。综观上述六方中,均有麻黄发汗,通过发汗使肌肤之水随汗出而解,符合《内经》“开鬼门”之法的治疗原则。临床多治疗急性肾炎水肿、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见有上述症状。  相似文献   

3.
张保伟 《河南中医》2006,26(11):9-10
《伤寒论》第27条:“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桂枝二越婢一汤主之。”对于此条病机的解释,历版中医教材都认为是表郁轻证,兼有内热,和大青龙汤病机相同而症状轻微,并解释“此无阳也”为阳气不足,“桂枝二越婢一汤主之”应当接在“热多寒少”之后,  相似文献   

4.
张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多处用到了发表的方法,主要体现在治疗黄疸病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治疗肺热喘证的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及治疗水气病的越婢汤、越婢加术汤、甘草麻黄汤、麻黄附子汤中,使用发表的方法宣透邪气,调和里气。温病学卫气营血辨证的治则即源于仲景这种"从表求治"的治疗思想。  相似文献   

5.
石膏是临床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云:“石膏味辛微寒,主中风寒热,心中逆气,惊喘,口干……”,后世注本草者,常注石膏有“解肌发汗”之功,如《得配本草》注:石膏甘辛而淡,辛能发汗解肌。石膏甘寒清热是无可质疑的,至于味“辛”,有“解肌发汗”之功,则有待于商榷。历代医家,善用石膏者,首推张仲景,他在《伤寒论》方中配伍石膏的有七方,《金匮要略》方中配石膏的有九方,共计十六方。其中石膏用壹斤的有白虎、白虎加人参、竹叶石膏、白虎加桂枝四方;用半斤的有麻杏石甘、越婢、越婢加半夏三方;用六两的风引汤方;用五两的文蛤汤方;用如鸡子大(约二两)的大青龙、厚朴麻黄、木防已、小青龙加石膏四方;用24铢的桂枝二越  相似文献   

6.
《伤寒论》27条云:“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千百年来,对其中“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一段,颇多歧见。南京中医学院伤寒教研组认为,很多注家随文顺释,“皆不免牵强附会”,盛赞“章氏独能不囿众说,独抒已见,指出本条‘是汉文兜转法也’,一语破千载之惑,真不愧为善读书者”(《伤寒论译释》,422页,上海科技出版社。1959)。章氏,即章虚谷。其所谓“章氏之独到见解”,系指《医门棒喝》中有  相似文献   

7.
越婢汤是出自《金匮要略》的经典用方,临床疗效显著,应用广泛。历代医家对其方名解读、方中麻黄与石膏用量,以及针对主证均存不同理解。但该方为解表剂或利湿剂并不矛盾,解表与利湿相互促进,共奏“提壶揭盖”之用。近年来,越婢汤及其加减方主要用于治疗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疾病,临床多取其“发汗行水”之功,体现中医“异病同治”思想。  相似文献   

8.
越婢汤出自《金匮要略》之水气病篇,由麻黄、石膏、生姜、大枣、甘草五味药材组成,本方具有宣肺清热,疏散水湿之功效,主治太阳风水夹热证。通过查阅古今文献资料,综述了越婢汤的临床应用,为越婢汤进一步的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似”字有三种意义。第一种用作本义。《说文·人部》:“似,象也”。徐锴注:“象,肖也”。段玉裁注:“象,当作像,相像曰相似,古今无异词?。古籍中每多用之。《孟子·告子》:“屦之相似,天下之足同也”。《国策》:“幽莠之幼也,似禾;黧牛之黄也,似虎”。仲景书中亦有此类用法,《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服桂枝汤……若形似症”。《伤寒论·辨不可发汗》:“其形似疟”。“似疟”即“象疟”,其症情症状类似疟疾,词意清楚,不待解释而自明。又如《伤寒论·平脉法》:“其形何似”,“其病与温及暑病相似”。(《伤寒例》)“钩吻与芹  相似文献   

10.
《伤寒论》为仲景治外感病专书,被历代医家奉为诊疗之规范。现就学习《伤寒论》中善用石膏之体会,作一简述。1功用与主治1.1表热可解“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为无阳)不可大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方用桂枝、麻黄、白芍、生姜、大枣、甘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析姜建国主编《伤寒论教材》中关于桂枝二越婢一汤证"脉微弱"的相关"词解"和"此无阳也"相关"释义"的不妥之处。方法:结合仲景原文及伤寒大家之论,对比《伤寒论》第23条、27条、38条,并参考《伤寒论》"平脉法"篇,对此《伤寒论教材》"脉微弱"及"此无阳也"的认识进行辨析。结果:《伤寒论》第27条"脉微弱"之"微"绝非"微微、略微"之意,而是指"微"为阴脉,为阳气不足;"脉微、弱者,此无阳也"意在强调阳虚不可发汗。结论:此教材关于桂枝二越婢一汤证之"词解"及"释义"存在谬误,《伤寒论》"平脉法"篇对此之认识更接近第27条"脉微弱"的含义。  相似文献   

12.
<正>桂枝二越婢一汤见于《伤寒论》太阳病篇第27条"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桂枝二越婢一汤方:桂枝、芍药、麻黄、甘草各十八铢,大枣四枚,生姜一两二铢,石膏二十四铢,上七味,以水五升,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此方为表郁轻证之代表方,以其量为桂枝汤二份、越婢汤一份而名[1]。桂枝二越婢一汤临床应用广泛,越婢汤临床报道见于  相似文献   

13.
梁金波  胡连军 《河北中医》2006,28(10):764-764
越婢加术汤为《金匮要略》中治疗皮水的名方,其主治病证特点为:一身面目水肿,脉沉,小便不利。由此可以看出,越婢加术汤是治疗皮水重症的方剂。我们临床应用越婢加术汤加减治疗单纯眼睑水肿,现介绍体会如下。1病证特点患者多因眼皮水肿,害怕有肾脏病前来就诊,多伴咽干,尿略少,或  相似文献   

14.
“风水”一词,始见于《素问》;而其治法则源于《金匮要略》:其状或“腠理开、汗大泄、厉风气,下焦脚弱”,甚而至于“一身悉肿,面目肿大。”所用之药,不外越婢汤、防已黄芪汤之类。倘与上述现症相合,用之固效;而遇着现症奇特者,则往往效果不著,因此,余自拟“双合汤”,其组成如下:黄芪15g、白茅根50g、黄芩10g、防风  相似文献   

15.
“消息“一词,见于《伤寒论·辨霍乱病脉证并治》篇,曰:“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宋本387条)。历代注家,对此条多随文顺释,而对“消息”二字则很少辨析,如成无己、柯韵伯等是。近顷编辑出版的一些中医学院《伤寒论》教材,释“消息”多以“斟酌”解,如《伤寒论讲义》、《伤寒论选读》等皆然。仔细推敲,似有语意来尽之感。“消”,《说文》:“尽也。又灭也”,《易泰卦》:“小人道消”,引申为减;“息”,《说文》本作喘息,庄子  相似文献   

16.
张瑞  宋建平 《中医研究》2010,23(8):74-76
《金匮要略》为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中的部分内容,首创脏腑经络辨证体系,为医方之祖,治杂病之宗,以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有效地指导着中医临床实践,对中医学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清代医家陈修园认为:“其深文奥义与《伤寒论》同。”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博采众长著成《金匮要略浅注》。  相似文献   

17.
《伤寒论》厥阴病篇“阳复太过”之说,既不符合逻辑,也不符合临床,应当摒弃;《金匮要略》柔痉“不恶寒”不能注释为“不怕冷”,“不恶寒”即“恶风”之,意;《伤寒论》第21条表证已去,其主方桂枝去芍药汤当属温里剂;《伤寒论》阐述麻黄汤禁例的诸条经文中“不可发汗”之语,不能简单地注释为“不能发汗”;《伤寒论》第359条的“寒下”非指虚寒下利之症,乃患者擅自寒凉攻下之谓;《伤寒论》第10条“不了了”当指眼睛昏花而言。  相似文献   

18.
《伤寒杂病论》中麻黄与石膏配伍规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载方 31 4首 ,其中麻黄、石膏同用之方有麻杏石甘汤、大青龙汤、桂枝二越婢一汤、麻黄升麻汤、越婢汤、越婢加半夏汤、越婢加术汤、小青龙加石膏汤、麻黄厚朴汤等 9方。纵观仲景将辛温之麻黄与甘寒之石膏同用 ,不外乎治疗表寒里热证、上寒下热证、寒轻热重证、寒重热轻证等 ,均系寒热错杂之证。然细揣摩 ,由于方中麻黄、石膏用量不同 ,君臣佐使作用不一 ,故其功效迥异。笔者不揣浅陋 ,特作探讨如下。1 麻黄、石膏配伍的功效1 .1 宣畅肺气 ,清热平喘 主治表寒里热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发汗后 ,不可更…  相似文献   

19.
经方治疗水肿病七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宣肺散水水肿病凡因风寒袭表、肺失通调、治节不利、决渎失司 ,而致水溢肌肤、一身悉肿者 ,《金匮要略》名之曰 :“风水”。治当发散水湿、宣肺清热 ,诸如越婢汤、越婢如术汤、越婢加半夏汤均可随证选用。越婢汤类主要适用于腰部以上水肿为主的疾病 ,对某些急性肾炎挟表证者有较好的疗效。例 1:杨某 ,女 ,14岁 ,学生 ,1981年 11月 4日诊。1周前因感受风寒 ,突发身肿 ,以面目浮肿为甚 ,头痛、汗出、恶风、低热、口渴。舌红苔薄白 ,脉浮数。查尿常规 :蛋白 (++) ,颗粒管型少许 ,脓球少许。西医诊断为急性肾炎。此乃风寒袭表 ,肺失清肃 ,治…  相似文献   

20.
小柴胡汤功效刍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 小柴胡汤的功效《伤寒论》233条论述详明,历代医家对此多以文释义,无专论方之功效者。笔者不揣愚味,就临床运用试谈管见,供同道批评。仲景《伤寒论》233条云:“阳明病,胸胁满痛,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论中所云“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实小柴胡汤之功效。历代注家对此不仅多以文释义,且多不一致,综其要有三:从药效注者,如《伤寒论译释》认为上焦得通句,是“服用小柴胡汤后的药效”;从病理机制解者如《伤寒论语译》认为“上焦得通以下,是解释服小柴胡汤后的病理机转”;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