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罗库溴铵的给药方式对插管条件和肌松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罗库溴锭是目前起效最快的非去极化肌松药,用2ED95的罗库溴铵后能在1min左右成功地施行气管插管,但插管条件满意率明显低于琥珀胆碱,如运用限时法或预置法可能获得较好的气管内插管条件[1]u。本研究拟评价罗库溴铵以预置法或限时法给药对肌松效应及插管条件的影啊。  相似文献   

2.
罗库溴铵(rocuronium)是目前起效最快的中时效甾类非去极化肌松药,近年来在快速诱导气管插管中应用较广.本研究观察2倍ED95(0.6 mg/kg)罗库溴铵在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时的起效时间、肌松程度及其插管条件,并与琥珀胆碱对照.[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琥珀胆碱起效快,肌松完善,临床主要用于全麻诱导气管插管。但琥珀胆碱不良反应多,远非理想肌松药。我们应用罗库溴铵进行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并与琥珀胆碱作比较。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试验应用PI控制器自动化反馈控制罗库溴铵的输注,将肌松维持在恒定水平,通过确定罗库溴铵的稳态输注速率,来研究琥珀胆碱对罗库溴铵肌松作用的影响。方法:选择14例ASA分级Ⅰ~Ⅱ级的手术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7例)和试验组(7例)。对照组在麻醉诱导后,静注0.6mg/kg罗库溴铵进行气管插管;试验组则静注1.5mg/kg琥珀胆碱后气管插管,待肌松作用完全恢复后,再静注0.6mg/kg罗库溴铵,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罗库溴铵用于婴儿骨科手术的药效学和临床效果。方法 80例择期全麻骨科手术患儿,年龄1~12月。研究分为两部分:(1)量效关系测定:40例婴儿随机分为L1、L2、L3、L4组,建立罗库溴铵量-效关系曲线,计算ED50和ED95。(2)肌松时效观察:其余40例随机给予1倍ED95(L5组)、1.5倍ED95(L6组)、2倍ED95(L7组)、3倍ED95(L8组)罗库溴铵,记录插管条件、起效时间、恢复时间、恢复指数。结果婴儿罗库溴铵ED50为175.14μg/kg,95%可信区间(CI)69.96~533.62μg/kg;ED95为232.31μg/kg,95%CI 90.42~728.62μg/kg。随着罗库溴铵剂量的增大,L6组、L7组、L8组起效时间明显短于L5组(P0.05或P0.01),肌颤搐恢复时间明显长于L5组(P0.05);L7组和L8组恢复指数明显慢于L5组和L6组(P0.05或P0.01)。结论 1.5倍ED95即350μg/kg罗库溴铵即能够提供婴儿良好的气管插管条件,适用于手术时间短而又需要全麻插管的手术。  相似文献   

6.
非去极化肌松药罗库溴铵具有起效快、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不良反应少等优点.本研究观察了2倍ED95剂量的罗库溴铵在老年患者麻醉诱导插管中的应用,并与同等效剂量的阿曲库铵、维库溴铵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7.
剖宫产产妇全麻时需要快诱导气管插管,去极化肌松药琥珀酰胆碱是目前首选的肌松药。但是,琥珀酰胆碱有较多的副作用,如肌痛、血钾升高、眼内压升高、胃内压升高、颅内压升高等,限制了其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罗库溴铵是一种新型、中时效、副作用较少、胎盘转运率极低的甾体类非去极化肌松药,也是目前起效最快的非去极化肌松药。有文献报道罗库溴铵可能是替代琥珀酰胆碱用于剖宫产全麻插管较理想的肌松药。本研究拟探讨罗库溴铵在剖宫产术产妇全麻时的时效关系。  相似文献   

8.
罗库溴铵和琥珀胆碱临床药效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比较罗库溴铵和琥珀胆碱的药效动力学以及用于气管内插管的效果。方法;成年全麻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四组。分别给予2或3倍ED_(95)罗库溴铵(Ⅰ组和Ⅱ组)和2或3倍ED_(95)琥珀胆碱(Ⅱ组和Ⅳ组),记录拇收肌诱发颤搐反应的抑制和恢复过程,分析各组插管效果。结果:Ⅱ组插管评级均为优·Ⅲ组仅占20%。注药后T_1达到最大抑制程度四组基本相同,作用显效时间和T_1达到最大抑制时间,Ⅱ、Ⅲ和Ⅳ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比Ⅰ组明显短。T_1显现及恢复到25%和95%的时间。Ⅱ组和Ⅳ组都分别比Ⅰ组和Ⅲ组明显长。结论:3倍ED_(95)罗库溴铵的作用起效时间和2或3倍ED_(95)琥珀胆碱相似,插管效果最佳,但临床作用时间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9.
罗库溴铵(Roc)是一种甾类非去极化肌松药,其血流动力学比较稳定。但我们用2倍ED95剂量作气管插管时,偶有MAP下降。为此,本研究采用荧光测定法测定罗库溴铵静注后血浆组胺浓度的变化以及相应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并与阿曲库铵(Atc)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0.
哌库溴铵前处理对琥珀胆碱的肌震颤及肌松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观察哌库溴铵前处理对琥珀胆碱肌震颤的预防作用及对其肌松效应的影响。方法:36例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成三组,Ⅰ组静注琥珀胆碱1mg/kg(对照组)。Ⅱ、Ⅲ组静注哌库溴铵15μg/kg后3.5分钟分别注入琥珀胆碱1mg/kg和1.5mg/kg。结果:哌库溴铵前处理能有效地消除琥珀胆碱引起的肌震颤,但使1mg/kg琥珀胆碱的起效时间延长、阻滞程度降低、气管插管条件变差、肌松恢复时间缩短。当琥珀胆碱的剂量增至1.5mg/kg时,肌松效应恢复满意。结论:哌库溴铵前处理使琥珀胆碱的肌松效应减弱,故琥珀胆碱的插管剂量应增至1.5mg/kg,以获得满意的肌松。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测定癫痫患者罗库溴铵95%有效量(95% effective dose,ED95),为癫痫患者合理应用罗库溴铵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择期行癫痫病灶切除术患者40例,ASA分级Ⅰ、Ⅱ级.根据罗库溴铵不同剂量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10例):120 μg/kg组、180 μg/kg组、240 μg/kg组和300 μg/kg组.采用单次剂量注射法测定患者ED95,记录拇指内收肌“四个成串刺激(train of four stimulation,TOF)”第1个肌颤搐反应(T1)最大抑制的百分比及药物的起效时间,将最大抑制百分比进行概率单位转换,罗库溴铵的首次剂量做对数转换,用直线回归方法建立维库溴铵的剂量-反应曲线,计算出癫痫患者的罗库溴铵ED95值. 结果 各组间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剂量组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最大抑制程度随剂量增加而增加(P<0.05),但240 μg/kg组和300 μg/kg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癫痫患者罗库溴铵ED95值为445.3 μg/kg,高于目前正常人群广泛应用的ED95值300 μg/kg(P<0.05). 结论 癫痫患者罗库溴铵的ED95值高于正常人群,在该类患者中应增加罗库溴铵的剂量约50%以取得与正常人群相同的肌松水平.  相似文献   

12.
罗库溴铵是新一代肌肉松弛药,现观察罗库溴铵作为气管插管用药的效果并以此和维库溴铵、琥珀胆碱进行对照,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ASAⅠ级病例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21~55岁,体重45~72kg。将病人分为三组,组Ⅰ为罗库溴铵组,组Ⅱ为维库溴铵组,组Ⅲ为琥珀胆碱组,每组10例。麻醉方法 术前肌注阿托品05mg、苯巴比妥钠01g。麻醉诱导:安定02mg/kg、芬太尼3~5μg/kg、硫喷妥钠3~5mg/kg,随后在前臂静脉10秒内分别快速推注:组Ⅰ罗库溴铵06mg/kg,组Ⅱ维库溴铵01mg/kg,组Ⅲ琥珀胆碱1mg/kg。气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罗库溴铵和阿曲库铵联合应用时的肌松效应。方法择期全麻手术女性成年患者147例,丙泊酚和舒芬太尼静脉诱导,输注丙泊酚维持麻醉。面罩辅助或控制呼吸,用加速度仪以连续4次刺激(TOF)方式透皮刺激腕部尺神经,获取肌松药作用起效时间和T1最大抑制程度(Tmax)。按观测项目将患者均分成四组。结果阿曲溴铵ED95为(220.8±3.6)μg/kg,罗库溴铵ED95为(286.3±3.1)μg/kg。0.5×ED95的罗库溴铵与阿曲库铵联合使用,肌松效应达到T1抑制93%~97%时,阿曲库铵的剂量为63.6μg/kg。罗库溴铵0.5×ED95与阿曲库铵63.6μg/kg联合使用,Tmax为(95.3±0.9)%,变异系数1.0%。Ⅳ组中三个亚组的Tmax基本相同,合用组作用起效时间比阿曲库铵组快(P<0.01)。给予肌松药前和注药后5min内,MAP和HR的波动幅度均小于5%。结论罗库溴铵与阿曲库铵合用呈协同作用。当罗库溴铵剂量为0.5×ED95时,为获得T1抑制95%的肌松效应,阿曲库铵的合理用量为63.6μg/kg,比阿曲库铵的ED95减少71.2%。  相似文献   

14.
罗库溴铵对皱眉肌和拇内收肌肌松作用时效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皱眉肌(CS)和拇内收肌(AP)在罗库溴铵肌松作用起效时间和恢复过程中的差异。方法40例择期行胆囊切除术或胃大部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罗库溴铵用量为0.6mg,/kg,B组罗库溴铵用量为0.9mg/kg,每组20例。行硬膜外麻醉后,A、B组分别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6、0.9mg/kg。用TOF同步刺激,并记录CS和AP肌松起效时间,观察在80%肌颤搐抑制时的气管插管条件,以及恢复过程中T125%恢复时间及恢复指数(RI)。每组10例患者在AP的T1达80%抑制时行气管插管,另10例在CS的T1达80%抑制试行气管插管,分别评定该时的气管插管条件。结果A组AP和CS的最大T1抑制均为100%,AP、CS的起效时间分别为106±34、(111±36)s,B组AP和CS的起效时间分别为84±28、(74±26)s;与A组比较,B组AP和CS的起效时间均缩短(P<0.05)。两组在CS抑制达80%时指导气管插管的总体优良率(20/20)明显高于AP抑制达80%时指导气管插管的总体优良率(12/20)(P<0.01)。B组T125%恢复时间和RI均均长于A组(P<0.05)。两组AP与CS的T125%恢复时间与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库溴铵的肌松作用时效在CS和AP有差异,3倍ED95较2倍ED95罗库溴铵的肌松起效时间缩短。CS肌群的肌松监测有助于改善气管插管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肥胖对女性患者罗库溴铵剂量-效应曲线的影响,并计算肥胖女性患者罗库溴铵的95%有效剂量(ED95)。方法选择择期行全身麻醉女性患者80例,年龄18~45岁,ASAⅠ或Ⅱ级,手术时间1.5h。根据BMI 20~25kg/m2和30~35kg/m2分为N组与B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各分为0.075、0.1、0.15、0.3 mg/kg四个剂量组,分别为N1~N4组和B1~B4组。麻醉诱导同时开启注射泵,待患者意识消失后,校对肌松监护仪,启动TOF模式,N1~N4组和B1~B4组分别给予罗库溴铵单次剂量0.075、0.1、0.15、0.3mg/kg。记录各组患者给予罗库溴铵的首次剂量、第一个肌颤搐反应(T1)的最大抑制程度和肌松药起效时间。采用直线回归法建立罗库溴铵量效关系回归方程,计算N组和B组患者的ED50和ED95及其95%CI。结果 N组和B组的量效关系回归方程分别为Y1=3.464X1-2.230和Y2=3.843X2-2.750。B组ED50、ED75、ED90、和ED95分别为0.103、0.145、0.201和0.251 mg/kg明显小于N组0.122、0.176、0.254和0.324mg/kg(P0.05)。N组与B组T1最大抑制程度均随药量的增加而增大(P0.05)。结论肥胖影响年轻女性患者罗库溴铵的量效曲线,使其对罗库溴铵的敏感性增强,肥胖女性罗库溴铵ED95为0.251mg/kg。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罗库溴铵、维库溴铵及美维松的 肌松效应。方法45例ASAⅠ~Ⅱ级 全麻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三组,各组分别于气管插管后注入相当于2倍ED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国产顺苯磺酸阿曲库铵用于小儿的药效学。方法45例2~12岁患儿随机均分为三个顺苯磺酸阿曲库铵剂量组:2ED95组(C2组)、3ED95组(C3组)和4ED95组(C4组)。采用TOF-Guard肌松监测仪测定拇内收肌诱发颤搐反应变化,观察气管插管条件及顺苯磺酸阿曲库铵的药效学。结果三组均能完成气管插管。C3组和C4组插管条件评分均为5分;C2组中仅33.3%的患者插管条件评分>5分。随剂量增加,顺苯磺酸阿曲库铵阻滞起效时间相应缩短,肌松作用时间随剂量增加而延长,肌松恢复指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儿均无过敏反应发生。结论顺苯磺酸阿曲库铵随剂量的增加起效时间缩短,肌松作用时间延长。3ED95国产顺苯磺酸阿曲库铵剂量作为小儿气管插管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8.
氯胺酮对罗库溴铵气管插管条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罗库溴铵 (爱可松 ,rocuronium)是继维库溴铵之后的又一新型甾类非去极化肌松药 ,具有起效快、中时效、恢复迅速和无组胺释放等特点 ,可以取代琥珀胆碱进行快速气管插管[1,2 ] 。本研究观察氯胺酮对罗库溴铵气管插管条件的影响。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48例胸科在全麻下手术的病人 ,男 2 6例 ,女 2 2例 ,年龄 2 8~ 6 0岁 ,体重 45~ 76kg。术前各项常规检查及心、肝、肾功能均正常 ,无神经肌肉系统疾病病史 ,未服用对肌松药有影响的药物 ,术前估计无插管困难 ,体重均无超重。病人随机均分为氯胺酮组 (K组 )及对照组 (C组 )。麻醉方法 所有…  相似文献   

19.
罗库溴铵和维库溴铵在终末期肾衰竭病人临床药效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比较罗库溴铵和维库溴铵在终末期肾衰竭病人中的肌松效应。方法  2 5例ASAⅢ级行肾移植术病人随机分为罗库溴铵组 (R组 ,15例 )和维库溴铵组 (V组 ,10例 )。麻醉诱导后分别给予 2×ED95剂量的罗库溴铵 (0 6mg/kg)或维库溴铵 (0 1mg/kg)。术中当T1恢复至 2 5 %时 ,追加 0 5×ED95剂量的罗库溴铵 (0 15mg/kg)或维库溴铵 (0 0 2 5mg/kg)。末次剂量后 ,使肌张力自然恢复或给予新斯的明拮抗。结果 初量罗库溴铵的起效时间为 (1 98± 0 4 7)min ,明显短于维库溴铵的 (3 2 5±0 82 )min。初量和追加量的罗库溴铵的肌松维持时间分别为 (4 6 87± 14 6 0 )min和 (34 86± 15 5 7)min,与维库溴铵相似。两组应用拮抗药后 ,恢复指数均显著缩短。结论 对于终末期肾衰竭病人 ,罗库溴铵的起效快于维库溴铵 ,肌松作用维持时间和恢复指数与维库溴铵相似。  相似文献   

20.
不同年龄患儿罗库溴铵药效学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新生儿、婴儿、幼儿和儿童罗库溴铵的药效学.方法 择期全麻手术患儿160例,ASAⅠ或Ⅱ级,根据年龄分为4组(n=40):新生儿组、婴儿组、幼儿组及儿童组.各组随机选取患儿20例,采用4次累积给药法静脉注射罗库溴铵,初始剂量:新生儿组40 μg/kg,婴儿组80 μg/kg,幼儿组及儿童组均为120 μg/kg,后3次均追加罗库溴铵40μg/kg.每次给药后.观察TOF反应.当T1连续3次稳定不变时,给予下一次剂量.采用概率单位法计算T1抑制50%、90%、95%的用药量(ED50、ED90、ED95).各组随机选取20例患儿,静脉注射2倍ED95剂量的罗库溴铵,记录肌松起效时间、高峰时间、临床肌松时间、体内作用时间和恢复指数.结果 与新生儿组比较,幼儿组和儿童组罗库溴铵ED50、ED90和ED95均升高(P<0.01),婴儿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婴儿组、幼儿组和儿童组罗库溴铵起效时间、临床肌松时间和体内作用时间缩短,恢复指数降低(P<0.01);与幼儿组比较.儿童组罗库溴铵ED50、ED90和ED95升高(P<0.01).结论 不同年龄患儿对罗库溴铵的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存在明显的差别,新生儿对罗库溴铵的敏感性最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