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常明  王平 《四川医学》2006,27(5):540-541
目的 探讨鼻内镜和上颌窦根治术的联合应用治疗上颌窦严重病变的疗效,包括上颌窦广泛性息肉、真菌性病变合并鼻腔筛窦息肉。方法 对28例上颌窦严重病变的病例,伴或不伴鼻腔筛窦息肉,行上颌窦根治术和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口扩大,鼻腔息肉、钩突切除,筛窦开放术进行分析。全部病例均在局部麻醉辅以强化麻醉下完成。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结果 28例全部治愈,无复发,窦口未发生闭塞或狭窄。结论 鼻内镜和上颌窦根治术联合应用是治疗严重上颌窦病变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报告19 例鼻腔和鼻窦曲菌病,其中单纯上颌窦12 例,上颌窦合并筛窦6 例,鼻腔1 例,均为非侵袭型。病理检查均见有分隔菌丝与Y型分枝。鼻窦病例均施行上颌窦根治术,6 例经上颌窦行筛窦刮除术,6 例术后辅以大蒜素灌洗。均治愈,随访1 年以上无复发者。作者认为鼻息肉、中甲肥大、息肉样变及鼻中隔偏曲等因素使窦腔天然开口阻塞为发病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黄志俊 《苏州医学院学报》1999,19(12):1352-1353
报告19例鼻腔和鼻窦曲菌病,其中单纯上颌窦12例,上颌窦合并筛窦6例,鼻腔1例,均无非侵袭型病理检查均见有分隔菌丝与Y型分枝。鼻窦病例均旋行上颌窦根治术,6例经上颌窦行筛窦刮 除术,6例术后辅以大蒜素灌洗。均治愈,随访1年以上无复发者。作者认为鼻息肉、中甲肥大、息肉样变及鼻中隔偏曲等因素例窦腔天然开口阻塞为发病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采用鼻内窥镜行中鼻道开窗术61例98侧,同时切除鼻腔息肉及筛窦病变。手术后鼻腔宽敞光滑,鼻通气良好,引流通畅。48例的患者头昏。头痛症状消失10例,症状明显改善,7例术后3-6个月息肉复发,上颌窦阻塞,再次手术后通气良好。该手术可清除筛窦病变,最大限度地保留鼻腔,鼻窦粘膜及开放窦口,有利于鼻腔及鼻窦生理功能的维护和改善。  相似文献   

5.
郑岩  康守会 《安徽医学》1998,19(6):72-73
<正>近一年来,我们开展鼻窦内窥镜手术75例,用于治疗慢性和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上颌窦囊肿、筛及上颌窦血管瘤、鼻腔腺癌等,收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病例75例,男42例,女33例;年龄11~68岁;病程长者15年,短者1年。全部病例CT扫描,筛窦、上颌窦炎61例,其中伴额窦炎9例,伴鼻息肉26例,包括窦口鼻道复合体息肉,伴鼻中隔偏曲2例,伴中隔结节2例;全组鼻窦炎8例;单纯筛窦炎2例;上颌窦囊肿2例;单侧筛窦上颌窦血管瘤1例;单侧鼻腔腺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24岁,因涕中带血丝伴左侧持续性鼻塞2年入院。查体见鼻黏膜慢性充血,左侧下鼻甲慢性充血肥厚,对收敛剂不敏感,左侧中鼻道见大量脓性分泌物,吸净后见中鼻道拥挤,鼻腔未见新生物,鼻窦区无压痛。鼻窦水平位CT示左侧上颌窦、筛窦内软组织影,CT值为4 Hu,上颌窦内密度不均匀,CT诊断为左侧筛窦囊肿、左上颌窦炎症、左上颌骨根尖囊肿。入院后行鼻窦冠状位CT检查,示左侧上颌窦、筛窦及后鼻腔息肉样变,未见上颌骨根尖囊肿及筛窦囊肿。局麻下行左侧上颌窦根治术。术中见左侧上颌窦及筛窦内有大量干酪样及纤维结缔组织,内伴有大量脓血块,用…  相似文献   

7.
鼻内窥镜手术的护理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鼻内窥镜手术改变了传统手术模式,手术方便,视野清晰,范围扩大,并可示教,减少了并发症。传统的手术治疗虽然有效,但术野欠清,有可能破坏正常粘膜。我院自1995年8月起开展了内窥镜下五官科手术80例,术后随访效果良好,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1 临床资料本组80例,其中双筛窦上颌窦开放术23例,一侧筛窦开放术20例,额窦筛窦上颌窦开放术13例,上颌窦开放术12例,一侧上颌窦筛窦开放术4例,双上颌窦、筛窦、蝶窦、额窦开放术2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2例。其余病种采用双中、下鼻甲次全切除术,双鼻腔息肉摘除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腔外侧壁切开入路治疗难治性复发性上颌窦良性病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8例上颌窦筛窦手术后复发病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2例,年龄41~69岁,平均(55±14)岁,先前均有2~4次手术史。本次手术在全麻下进行,先从下鼻甲前缘行鼻腔外侧壁切开,解剖出鼻泪管后形成鼻泪管-下鼻甲瓣,内移形成上颌窦入路,然后在鼻内镜直视下彻底清除上颌窦病灶,最后复位鼻泪管-下鼻甲黏膜瓣,必要时行下鼻道开窗。术后均行病理排查。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经病理证实为良性病变,排除恶性肿瘤。于术后6个月进行评价,5例治愈,3例好转。随访6~14个月均无面颊部麻木、溢泪、眶内出血、视物障碍或脑脊液鼻漏等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鼻腔外侧壁切开入路上颌窦手术视野宽,有利于整个上颌窦腔病变彻底清除,保留了鼻泪管和下鼻甲,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周虎军  谢金 《安徽医学》2012,33(12):1626-1269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经中鼻道上颌窦开窗联合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鼻内镜下经中鼻道上颌窦开窗联合泪前隐窝入路,治疗22例上颌窦良性病变患者,其中复发性上颌窦炎伴息肉3例、真菌性上颌窦炎5例、上颌窦囊肿12例、出血坏死性息肉2例。泪前隐窝入路解剖或不解剖鼻泪管,根据病变情况决定是否去除上颌窦前内下壁骨质,所有患者均行下鼻道开窗。结果随访6个月~1年,复发性慢性上颌窦炎伴息肉病例,术腔局部黏膜囊性泡状隆起;真菌性上颌窦炎窦腔黏膜水肿,3次换药及鼻腔冲洗,创面逐步上皮化。所有患者切口完全愈合,无膜性鼻泪管损伤或面颊部麻木发生,下鼻甲形态正常无坏死,下鼻道开窗口引流通畅。结论鼻内镜下经中鼻道上颌窦开窗联合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视野宽阔,清除病灶彻底,术后换药视窗清晰。该方法为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提供了创伤小、疗效佳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洪春华 《陕西医学杂志》2001,30(11):684-685
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本组 6例 ,男 4例 ,女 2例 ,最大年龄 5 3岁 ,最小 15岁。筛窦粘液囊肿 2例 ,额窦粘液囊肿 1例 ,额筛窦粘液囊肿 2例 ,上颌窦粘液囊肿 1例。2 临床及 CT表现2 .1 上颌窦粘液囊肿表现为同侧鼻腔流蛋黄样鼻涕 ,面部肿胀、压痛 ,有压乒乓球样感觉。上颌窦穿刺时 ,内侧壁骨质缺损 ,抽出黄色粘稠分泌物。 CT扫描 :左上颌窦腔膨胀性改变 ,有密度不均阴影。2 .2 其他 5例均有眼球外突或移位改变 ,但视力不受影响 ,且伴有头痛及相应鼻窦胀痛或触压痛。 CT检查可见额、筛窦占位性改变或囊性阴影。手术方法除上颌窦粘液囊肿 1例按上颌窦根治术进行外 ,其他 5例均按鼻外额、筛窦手术常规术式进行 ,充分暴露窦腔 ,咬除鼻骨、上颌窦额突、额骨鼻突 ,开放筛房 ,使成宽畅之鼻筛额通道。再切开鼻丘部粘骨膜 ,呈“U”形。将粘骨膜瓣反转覆盖于额(筛 )窦底壁 ,使新建通道与鼻腔相通 ,用碘仿纱条压迫固定粘骨膜瓣 ,并置橡皮引流管于窦腔内 ,下端由前鼻孔引出。 2周后抽出窦内纱条及引流管。讨 论鼻窦粘液囊中多见于额窦及筛窦 ,而蝶窦较少 ,上颌窦则很少见。囊肿甚大时 ,可数窦同受侵...  相似文献   

11.
采用鼻内窥镜行中鼻道开窗术61例98侧,同时切除鼻腔息肉及筛窦病变。手术后鼻腔宽敞光滑,鼻通气良好、引流通畅。48例(78.7%)的患者头昏、头痛症状消失10例(16.4%)症状明显改善,7例(11.5%)术后3~6个月息肉复发,上颌窦阻塞,再次手术后通气良好。该手术可清除筛窦病变,最大限度地保留鼻腔、鼻窦粘膜及开放窦口,有利于鼻腔及鼻窦生理功能的维护和改善  相似文献   

12.
以鼻出血为特征的上颌窦病变2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以鼻出血为特征的上颌窦为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995年1月至11999年6月住院治疗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患者经手术切队 ,病理证实的上颌窦息肉、出血坏生息肉,血管瘤,乳头状瘤,曲霉菌必下颌窦炎等疾病。其中14例行上颌治术,6例行上颌窦根治伴窦内筛窦开放或内筛窦开放术,2例行功能上颌窦手术。其中14例行上颌窦根治术,6例行上颌窦根治伴窦内筛内中鼻内筛窦开放术,2例行功  相似文献   

13.
例1,男,因鼻塞20余年入院,诊断为鼻息肉(双),筛上颌窦息肉(左)。术前查体正常,行双侧鼻息肉摘除 左筛上颌窦根治术,术中鼻腔内填塞油纱条止血,上颌窦内气囊压迫止血。术后患者持续口吐鲜血,查体见鲜血自鼻腔流入口咽部,并出现血压降低,脉搏细数等休克征象,经前鼻孔填塞无效后,行左侧后鼻孔填塞后血止,同时输液扩容治疗后症状改善。4d后去除后鼻孔填塞物,患者张口困难,  相似文献   

14.
7例复发性鼻息肉伴有慢性上颌窦和筛窦等多窦炎患者,经上颌窦、筛窦切除术,彻底清除上颌窦、筛窦和鼻腔的病变组织后,不作下鼻道开窗,只作扩大的中鼻道开窗,术后上颌窦、筛窦和鼻腔通过此开窗形成一腔。其优点为①视野大,解剖清楚;②病灶清除彻底;③引流极好,冲洗方便。术后结合脱敏,抗炎及中药等综合治疗,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本文作者就临床所见5例头颈部非何杰金淋巴瘤(NHL)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病例1,患者,男,39岁,因左侧鼻腔术后1个月伴张口困难及颈肌紧张5 d入院.入院前在当地诊所行左鼻腔肿物手术,术后未做病理检查,1个月后出现张口困难,左耳闷、颈部紧张、胸背部疼痛,鼻腔结痂、恶臭味、偶有血性分泌物.查体:苦笑面容,张口困难,颈部肌张力高,左鼻腔见大量结痂,恶臭,中甲消失.CT示左上颌窦、筛窦占位性病变.诊断:左上颌窦、筛窦占位性病变,破伤风.先行抗破伤风治疗,后行颌窦、筛窦肿物摘除术,术后病理为小细胞恶性肿瘤,倾向无裂细胞淋巴瘤.左筛窦粘膜慢性炎症呈息肉样增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上颌窦来源的后鼻孔息肉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37例成人上颌窦后鼻孔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35例患者在全麻下经鼻内镜行鼻息肉切除术,2例局麻鼻内镜行鼻息肉切除术。结果 1年随访治愈率达96%。33例CT检查患侧上颌窦软组织影,其中5例窦口扩大,13例伴有患侧或双侧鼻窦炎。术中见息肉发生在上颌窦口周围29例,上颌窦内黄色黏液囊肿5例,脓液21例。筛窦口5例,术后随访6月至1年。结论上颌窦源性后鼻孔息肉的特殊病理特征及临床表现说明彻底切除上颌窦内和窦口区病变黏膜、保留正常黏膜术彻底保持鼻腔通气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郭磊  李晓东 《海南医学》2003,14(7):77-77
目的 探讨CT检查对儿童鼻窦炎性病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儿科疑诊鼻窦炎性病变行CT扫描。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患儿48例。结果 急性鼻窦炎23例占47.9%,其中上额窦炎17例,合并额窦炎4例,筛窦炎6例,蝶窦炎2例;鼻窦炎性息肉11例占22.9%,筛窦息肉8例,上颌窦息肉3例;上颌窦囊肿3例;鼻腔炎性息肉15例占31.3%,鼻甲肥大6例。结论 CT扫描对明确鼻窦炎性病变性质及病变程度有明显优势,可根据需要作为一种重要检查方法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18.
郭明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3):191-191
资料与方法 1990年以来收治鼻腔鼻窦真菌病人9例,男3例,女6例;年龄24~60岁;病史90天-5年。病变部位:鼻腔2例,上颌窦4例,上颌窦筛窦2例,蝶筛窦1例,均为单侧。非侵袭型8例,侵袭型1例(上颌窦筛窦)并发糖尿病。误诊为十酪性鼻炎、鼻窦炎4例,鼻息肉2例,鼻窦恶性肿瘤1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讨论不同手术方法治疗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126例鼻腔、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患者,根据肿物生长部位,分别经齿龈沟、鼻腔、尖牙窝、泪前隐窝径路,或联合径路暴露肿物并切除,开放扩大上颌窦自然口。结果:126例患者,手术切除肿物,术后上颌窦口开放良好,术腔黏膜基本恢复正常,鼻腔气道通畅,临床症状消失。经1年时间随访,未见复发。结论: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没有特异性,易误诊。鼻窦CT和MRI能反映疾病的形态和病理特点,有助于诊断。行不同径路手术是最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采用改良上颌窦根治术低位 L 型切口治疗上颌窦炎、息肉及囊肿 120 例,并在上颌窦息肉及囊肿手术中鼻腔内不开窗治疗;同时与 120 例传统上颌窦根治术进行对照。经术后观察及随访,治疗组术后面部肿胀及肿胀消退时间均明显优于传统手术组( P< 001),面部及牙齿麻木消退时间明显短于传统手术组( P< 001),局部疼痛症状轻于传统手术组( P< 005),复发率降低( P< 005)。证实改良上颌窦根治术低位 L 型切口近期及长期治疗效果可靠,上颌窦息肉及囊肿手术中是否行鼻腔内开窗对手术效果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