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建红 《家庭护士》2008,6(6):552-552
静脉输注是临床治疗的一种主要手段,也是基础护理操作的重要内容,在输液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常导致莫菲氏滴管以下的输液管内出现空气,当空气少量时,使用手指轻弹法,当空气多量时用上述方法不易成功,以往则将输液管接头端分离来排除空气,此方法费时费力,且易造成污染,也造成药物的浪费,为提高操作安全性,采用下述方法排除空气,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在临床输液过程中常遇到需静脉推注药物,如抢救药、镇静药、脱水利尿药等,一般使用两种推药方法,一种方法是用注射器抽吸好药物,分离头皮针与输液管,注射器连接头皮针推注药物。二种方法是注射器抽好药物后针头直接刺入莫菲氏滴管上端的侧孔由推注药物。这两种方法都存在许多缺点。  相似文献   

3.
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中最常用的操作。输液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液面降至莫菲氏滴管以下,更换液体后,输液管中残留大量气体,以往排气时常采用放出剩余液体,重新排气,或用手指弹动输液管,分批将残留气体排出,在此过程户产生三个不利因素:①不能一次性将残余气体排出;②头皮针与输液管断开后,易回血.③浪费时间和药液,易污染。  相似文献   

4.
程海燕 《护理研究》2005,19(5):886-886
在临床输液过程中常遇到各种原因致莫菲氏滴壶下端有较多气体,如不慎输入血管中即可造成空气栓塞,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常用处理方法:一种是关闭调节阀用手指向上弹;另一种是分离输液管及针头细管的连接处排尽空气后重新连接;第3种为将输液管卷在手指向上缠绕。这3种方法,很容易导致回血,凝血堵塞针头。对此在临床实践中摸索出一条避免上述情况发生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输液过程中,我们穿刺见回血后,打开调节器时,还经常会见到有少量空气沿头皮针进入血管,或者在输液过程中,手臂或输液器活动时,从过滤器处有小气泡产生,给患者带来心理威胁,不利于我们优质服务的实施,为避免这些小气泡的产生,我们改进排气方法,大大减小了小气泡的产生。方法如下:打开输液器后先将过滤器接头处紧一下,然后将茂菲氏滴壶倒置,直到管液内液面达1/2,当液体将注入茂菲氏滴壳下端时,控制排液滴速在60滴/分左右,在通过过滤器前将头皮针、过滤器、输液管垂直,使液体缓慢通过,再放平排尽管内空气进行穿刺。  相似文献   

6.
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因更换输液瓶不及时或输液器连接输液瓶时针头未刺破橡皮塞薄膜,而造成茂菲氏滴管以下输液管进入空气。排气传统方法之一:将空气一点点弹成气泡后挤入茂菲氏滴管内。此种方法费时较长;之二:松开输液管与头皮针管的连接处,然后打开调节器排掉空气。此种方法虽速度快,但是容易造成污染、浪费药液,并且易造成空气  相似文献   

7.
减少静脉输液过程中微量气泡发生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减少静脉输液过程中微量气泡的发生。方法:将输液632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传统和改进的静脉输液方法,观察两组病人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微量气泡发生的情况。结果:对照组静脉输液过程中微量气泡的发生率为61%。观察组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微量气泡的发生率为8%。结论:静脉输液过程中微量气泡的发生是可以减少和预防。  相似文献   

8.
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中最基本的一种基础操作,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如果更换输液瓶不及时,会出现空气进入茂菲氏滴管下方的输液管内的现象。近几年,笔者经过对该现象各种处理方法效果的观察,总结了一种较实用的排气方法,现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周春梅 《护理研究》2008,22(34):3164-3164
静脉输液排气是临床上最常见、最普通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能否及时、正确地输液,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痛苦程度甚至安危,进针前首先是要解决输液管的排气问题.工作中我们常会遇到输液前输液器管道排气不能一次成功,这是有缺陷的操作方法导致的.传统的排气方法是挤压、弹击输液管或者分离输液接口重新排气[1].  相似文献   

10.
不同排气方法对输液导管内产生气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输液是常用的给药方法,输液前排气是必不可少的操作程序。由于操作中排气方法不当导致输液导管内有气泡。虽然在输液过程中气泡不会进入静脉,但会使患者紧张造成心理压力,而且对我们护理工作不满,如果解释不到位,容易引起医患纠纷。为此,我们做了临床试验,摸索出了较理想的排气方法。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6年6月—8月我院心胸外科收治的患者35例。分别采用两种方法(常规法、改进法)排气各100例次。两法均使用同样的一次性输液器(上海富达医用塑料厂制造),均采用5%葡萄糖氯化钠500 ml,由同一名护士操作。1.2方法1.2…  相似文献   

11.
输液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操作中,经常遇到排气不畅,不能一次性排气成功;或未能及时更换液体;或者管壁留有许多小气泡,或者有气泡随液体下行等。要排出这些气泡,传统的方法是将气泡向上弹出或分离输液管与头皮针放出液体,这样既浪费药液又延长了排气时间。实践工作中,我们对排气方法进行了改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 方法 先将输液调节器关紧,然后将有气泡的某段输液管  相似文献   

12.
《中国误诊学杂志》编辑部:输液时偶有液体输空,莫菲氏滴管下段出现大段空气的现象,以往处理采取折叠下段输液管方法,但费力且时间较长;或分离输液管与穿刺针,会造成污染和药液浪费,有时还会有少量的空气进入穿刺针。我们采用快速降低输液瓶的方法处理,此法操作简便,整个过程完全为封闭式操作,避免了污染,节省了时间,效果满意,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3.
在输液过程中时有空气下降到莫非氏滴管下的输液管内,而现在使用的输液管管腔细、管壁硬,用传统的方法很难将空气排出;用分离输液管和头皮针,然后从输液管下端排气的方法易造成药液的浪费和污染。现介绍一种简单有效的排气法,只要空气未下降到输液管的一半以下时,此方法即有效:(1)将活塞快速移到输液管的最下端,并关闭活塞。(2)将输液架降至离床面10 cm处。(3)将输液管从紧贴活塞上端开始紧紧地缠在左手食指上,迫使空气上升到莫非氏滴管里。(4)当空气  相似文献   

14.
15.
王海云 《护理研究》2006,20(10):2750-2750
在静脉输液过程中,一瓶液体输完后,如未能厦时处理.液面就会降至莫菲氏滴管以下,此时更换液体,排气费时费力,.有时还浪费药液,甚至可能延误抢救病人的宝贵时间。我科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一种巧排气方法,共行排气268次.既节省时间叉不浪费药液,受到病人的好评,也得到同行的一致认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排气过程中预防微小气泡的技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静脉输液在排气过程中往往因液体流速太快,乳头内的液体直接冲击茂菲氏滴管内的液面,产生微小气泡,随液体下流造成排气失败,为提高一次性排气成功率,我们采用三种方法预防微小气泡产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静脉输液时微量气泡产生的相关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输液过程中微量气泡的产生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我们为减少输液过程中微量气泡进入人体的机会 ,改良了输液器及对输注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相关因素进行观察分析。将过滤网改在距输液器管终端 10cm处 ,对头孢菌类药液配制后放置时间、配置浓度与气泡的关系进行观察分析。改良后的输液器便于护士及时发现并排除气泡 ,用2 5 0ml生理盐水输注头孢菌素类药物产生的微量气泡明显减少。1 资料1 1 输液器终端滤器内残存空气易产生气泡周运红等[1] 提及建议厂家将过滤器安装在莫非氏滴壶上端。但是国家相关规定要求过滤器应放置在输液器的…  相似文献   

18.
静脉输液虽然是最基本的护理操作,但其操作过程中存在的细小问题是不容忽视的。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我们总结了静脉输液排气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以求减少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伤害,进一步完善静脉输液护理操作,现将几个观点描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输液管内负压在细小静脉穿刺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目的 探讨输液管内负压应用于细小静脉穿刺时昂见回血的操作可行性及其原理。方法 将560例静脉细小的输液患随机分为两组各280例,实验组采用负压法,对照组采高调法进行静脉穿刺。结果 实验组较对照组穿刺成功率、回血率提高,回血时间缩短,回血长度增加。经统计 学处理(P<0.01)。结论 负压法应用于细小静脉穿刺时可显提高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王国卿 《护理研究》2006,20(12):3261-3261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是基础护理操作的重要内容。如果操作方法不当,往往会造成排气不易一次性成功,药液浪费多,甚至有时有小气泡随着液体输入病人体内。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反复实践,改进操作中的细节,可使静脉输液时排气一次成功。方法:将输液器针头尽量深地插入液体瓶塞中,若插入深度不够,可能造成气体屡排不尽。当茂菲氏滴管流入约2/3液体时,用一手拇指和食指紧捏挨着茂菲氏滴管下的输液器段,使其形成一个负压,然后将茂菲氏滴管下垂,这个负压形成的吸力使液体顺利流下,中间不会产生气泡,排气一次性成功,既省时又不浪费液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